文徵明大器晚成,89歲臨《蘭亭序》出神入化,不服不行


文徵明大器晚成,89歲臨《蘭亭序》出神入化,不服不行


說文徵明大器晚成,估計沒人會有異議。

據說文徵明7歲還不會說話,換現在非當成智障兒不可,但他父親文林老先生卻十分樂觀,堅信他的寶貝兒子會大器晚成。

這爹真有眼光!

文徵明用一生的努力,終於回報了他爹的信任。

但是,文徵明的成就不是科舉,而是藝術。

這位文衡山先生18歲考上秀才後,經歷了漫長的10次科舉考試,鬍子都考白了,也沒有考上。54歲那年,還是經蘇州巡撫李克誠的舉薦,可以不經過鄉試,直接到北京參加吏部的考試,授翰林待詔。

八股文不靈,絲毫不影響文徵明的藝術才華。

文徵明的書畫造詣極為全面,詩、文、書、畫無一不精。其與老師沈周共創“吳派”。在畫史上與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稱“明四家”(“吳門四家”)。在詩文上,與祝允明、唐寅、徐禎卿 並稱“吳中四才子”。

但我對文徵明一直小有偏見。覺得他才氣一般,主要靠勤奮和長壽,才贏得吳門盟主的地位。因為身邊的小兄弟王寵四十歲就去世了,可他的小楷得行草成就均在文徵明之上。加上才華橫溢的祝枝山和性情放浪的唐伯虎,文徵明只是一箇中規中矩的老先生。

自從在旅順博物館看到文徵明的《老子像》上的小楷真跡,才倒吸一口涼氣,為自己的武斷後悔不已。待見到文徵明辭世前一年,89歲臨的這件《蘭亭序》,又歎服不已。

文徵明大器晚成,89歲臨《蘭亭序》出神入化,不服不行


文徵明大器晚成,89歲臨《蘭亭序》出神入化,不服不行


89歲的老人,還能如此運筆成風,實不多見。

何況臨蘭亭,還如此精道,功力實在了得。

文徵明一生臨過半亭多次,這次也許就是他生命最後一次臨寫蘭亭。

因為第二年春天,文徵明就去世了,享年90歲。

文徵明大器晚成,89歲臨《蘭亭序》出神入化,不服不行


文徵明大器晚成,89歲臨《蘭亭序》出神入化,不服不行


此篇臨作,提按精準,行如流水,縱逸自如,蒼勁而溫潤,在整飭中不失老辣,彰顯出純熟的藝術技巧和意趣。不難看出,人生暮年的文徵明,已經人書俱老。

文徵明大器晚成,89歲臨《蘭亭序》出神入化,不服不行


文徵明大器晚成,89歲臨《蘭亭序》出神入化,不服不行


一生研習王羲之的文徵明,也許是在生命最後時刻,用臨蘭亭來向書聖致敬。

此時的臨寫,已經不囿於王右軍的本帖,而是自運的成果。

我認為,這可能是我見到的,文徵明行書的最高水準。

89歲手不抖,眼不花,細節如此清晰,韻致如此高妙。著實了得!

文徵明大器晚成,89歲臨《蘭亭序》出神入化,不服不行


“時年八十有九”。

篇尾這行彷彿是宣言,我老朽不一般吧?不服等你89歲時試一試?

暮年的文徵明,更加自信了。

他可以已經意識到,這件臨作將載入書史,流傳後世。

文徵明,用一生的努力,證明了他爹的遠見:大器晚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