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離不掉的愛

子不語

農曆鼠年走到了正月初五,疫情的警報仍未解除。空氣裡沒有多少迎接財神的味道,家家戶戶仍然關閉著房門,默默點數著家裡口罩的存量,嚴格控制著出門的次數。

儘量不去公共場所,儘量不與他人接觸,這是普通市民最可靠的做法。但“自我隔離”的時間久了,小區裡變得愈加安靜,大街上變得愈加冷清,那麼整座城市是否會因此變得愈加冷漠?

不能外出的日子裡,確實會帶來分外的寂寞與冷清,一個人待久了,確實也有更大幾率醞釀出一些負面的情緒。在疫情仍未得到控制的大背景下,我們確實也提倡大家先顧好自己。

顧自己戴口罩、勤洗手、不扎堆,能顧好自己就是對他人的負責。但這樣的“顧好自己”,絕不是提倡自私與冷漠。尤其在寂寞、冷清、更容易醞釀負面情緒的生活中,我們更需要有一些溫暖的東西相伴,鼓勵彼此一起度過這段特殊的日子。

這些溫暖的東西,會是愛,會是仁,會是慈悲之心。哪怕作為普通人,無法為他人做太多的事情,只要心懷溫暖,也會讓別人倍感慰懷。

或許有人會說,就這樣的噓寒問暖,對於戰勝疫情,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幫助。但須知在疫情褪去之前,有的時候,可怕的並不是病毒本身。疫情之中滋生的種種負面情緒,比如恐慌,以及恐慌帶來的偏執、自私甚至瘋狂,統統都是病毒的幫兇。而這個時候,心懷仁愛與慈悲,保護自己,關愛他人,不要讓門窗隔離掉愛,不要讓口罩遮住笑容,把負面的情緒減少一些,這無疑對控制疫情,具有十分重要而現實的意義。

好在這幾天,身邊這樣的有溫度的新聞,正在越來越多。

上海好幾家醫院的發熱門診、呼吸內科,每天都會堆滿市民送來的各種愛心便當,從網紅漢堡、各式咖啡一直到手工甜品,應有盡有。

有人為快遞小哥、外賣小哥準備了零食和溫暖的留言,感謝他們在這場疫情裡默默地奔波。

還有人為同樓的鄰居們,在鐵門上留下字條:門把手已噴過消毒水了,一天二次,大家放心。

……

凡此種種,看似都是舉手之勞,卻能讓我們感受到這座城市在靜默背後的溫度,就如同這冬天裡升起的太陽,在冷冽的空氣裡照出一片溫情脈脈。

疫情一定會褪去,而在疫情褪去之前,樂於見到我們的上海市民,既有硬核的一面,那是面對疫情硬核的科學素養,又有柔軟的一面,那是面對共患難者的一顆溫情之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