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很多人來說,接受自己以及孩子的平凡是件痛苦的事,你怎麼看?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您好,很高興回答這個自己曾經反覆思考的問題,以下是我的觀點。

對於孩子:

1、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續,很多父母把自己沒能實現的夢想放到了孩子的身上。父母總是以自己的標準來判定孩子是否優秀,孩子沒能達到自己的期望,某種程度上,等於自己的夢想和期望都沒有實現,所以會覺得痛苦。現在孩子的各個方面和生活都不僅僅是孩子本身了,夾雜了太多父母的期望,俗話說,期望越大失望越大,一旦發現希望破滅了,自己當然會覺得痛苦。

2、攀比心理存在,在比較之中落敗的孩子被認定為平凡,父母無法接受感到痛苦。校內看學習成績,看是否擔任班幹部,看是否是三好學生;校外看特長是不是夠多,奧數英語誰更強,補習班誰更多。生怕自己的孩子少參與了一樣東西,就彷彿會落後同齡人很多。父母在這樣的情況下,已經不是希望孩子好了,更多是一種攀比,對於孩子的所有表現,只有勝負了,沒有競爭過程中的那種成長了。

3、我們自己都沒有意識到,我們衡量孩子是否優秀的標準過於單一,什麼才是真正的平凡?每個孩子的人生都是不一樣的,我們是不是更應該關注他是否健康的成長,是否每天都開心。在世俗的標準中,人中龍鳳是少之又少的,我們用人中龍鳳的標準作為衡量還是是否優秀是否平凡,本身就是有失偏頗的。而且一旦但不到這個標準,我們就感同身受,覺得自己好像很痛苦,其實孩子本身覺得自己並沒有意識到這些東西,都是大人強加給他的。只有發自內心的追求卓越,才能夠真正有變得優秀的動力!

對於自己:

1、物質追求達不到自己的目標,我們認定自己平凡。我們很容易把賺錢多少、事業成功作為衡量自己是否平凡的一個重要乃至唯一的標準,這是老生常談的問題了,試著問問自己,追求這些的過程中你開心嗎?如果痛苦的話,那就要好好想想了。求而不得,特別是錢和事業這兩個東西,不是你想有就能有的,需要機遇需要努力,如果這樣就認定自己平凡,是不是有點自卑或者自暴自棄?

2、缺乏承認自己不足的勇氣。退一步來說,不管自己優秀與否,是好還是不好,承認自己的現狀,其實並不是什麼丟人的事情,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並不是你現在不好了,以後都是永遠不好的。最重要的,如果你對現狀不滿,要有擺脫現狀的堅持和努力,不要自暴自棄,不甘於平凡卻又自甘墮落,這才是最可悲的。

平凡和優秀,在每個人那裡,標準其實是不一樣的。甚至每一個年齡階段,都是不一樣的。每個階段每個人,都應該清楚自己的目標,年輕的時候,賺錢也許是衡量平凡與否的重要標準,但是到了年紀大的時候,健康和心態,就成為一個人是否優秀的標準了。

希望每一個人,都能成為優秀的人!

如果我的看法有一些和您相同,或者您也認同我的看法,請給我一個贊!


老年生活大百科


接受自己平凡很容易,但是別人對自己平凡生活的指指點點,讓自己很無奈。

我這個人從小就沒有什麼追求,小學以後大家都寫過一片作文《二十年後的自己》,那時候有的同學要當警察,有的同學要當科學家。我的願望是過平凡的生活,做自己先做的事,實現自己隨時出現的簡單想法就好。

現在的我依然是這樣,想做一個平凡的人,有吃有喝即時享樂就好,可能有很多人會覺得這不上進。這時候就會出現一些家人,朋友或者隨便聊幾句的陌生人,根據他們的人生經驗,說出“都是為你好”“到了一定年齡你就會懂”“你這樣的生活別人不會高看你”“誰誰誰現在有車有房……”等等類似的話。

我想說的是,那是你們想要的生活,我現在過的就是我夢想中的生活。不管平凡還是卓越做我自己想做的就好。做自己,不必活在別人或者大眾指定的標準之下。這是這個時代賦予我們的權利。


新奇實踐大作戰


記得偉人魯迅等談到孩子的將來並無太高的期盼,健康、正直和有份自食其力的工作就可以了.我們多是平頭百姓,雖無不凡經歷,然只要為國為民做過點有益的貢獻,平凡而不平庸、平平常常也是真,譬如本人退前為民間外交工作了近40年,改開後特別在各國人民對我國人民瞭解這塊做了不少工作,也參加過不少平凡的民間外交接待工作,如世界總裁會議、大型郵輪和無數旅遊團,從將軍市長到美國大媽都有.平凡中也有不平凡,現在老了就不會感到碌碌無為而羞愧.許多凡人凡事中有偉大成分.





殷雄格瀾


之前熱播的電視劇《小歡喜》中的宋倩對女兒的教育,就引發了眾多網友的討論。

作為單親媽媽的宋倩一直傾盡全部心血教育女兒英子,把希望全部放在女兒英子身上。

她雖然有對女兒滿滿的愛,但是這愛有些太過於窒息了。她剝奪了女兒享受平凡快樂的選擇,只讓女兒成為自己控制下的學霸。也就是在這樣壓迫性的母愛中,原本乖巧懂事的學霸英子產生了逆反心理,甚至失眠抑鬱。

她不允許孩子變得普通平凡,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人世間那一顆顆最耀眼璀璨的星星。父母要接受孩子,就是要接受孩子的平凡,接受他現在的狀態,尊重他的決定,並給予有效的引導,而不是父母直接給孩子做決定,甚至控制孩子的人生。

1.接受孩子的平凡,孩子的身心會健康。

接受孩子,就是尊重孩子的決定,讓孩子感到自由,孩子的內心會更幸福。

反之,只會給孩子增加壓力,最糟糕的就是孩子的心理負擔過重,引發焦慮、強迫、抑鬱等症狀。

2.接受孩子的平凡,父母的心態也會更平和。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心態更平和,孩子受此影響才會以更加平和的心態面對每一個選擇,面對自己的人生。

3.接受孩子的平凡,有愛的環境塑造別樣人生。

其實放手給予孩子自由,營造愛與包容的環境,孩子反而能全面發展,甚至取得不一樣的成就。

畢竟孩子的一生,不只有學習,其他諸如性格、脾氣、能力等因素在人生長河中反而佔的比重更大。

孩子的人生,也應由他自己做選擇。

接受孩子的平凡,也就是給孩子最好的愛。


小小思維家


這個主要還是心態問題。


接受自己平凡感覺到痛苦。重點不在於覺得痛苦,而在於要想明白為什麼會覺得痛苦?一般情況下,不能接受自己平凡的一定是對自己有很高的的要求,有追求的人。如果真的為了自己的追求付諸努力了,如果能成為自己夢想中的樣子固然很好。可是,如果付出了依然改變不了現實,達不到自己期望的高度,那麼也要能夠接受由此帶來的一切。接受自己的平凡,實際上是接受了自己。


這並不是說就默認自己不圖進取,沒有追求。平凡的人一樣可以過出精彩的人生。不過,只有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努力奮進,才有可能活成自己理想中的樣子。


除了可以接受自己的平凡,也要可以接受孩子的平凡。我們當然可以對孩子有美好的期待,並用嚴格的標準要求孩子,但並不意味著我們的孩子一定要活成我們想象中的樣子。最重要的還是養成健全的人格以及健康的身體。如果我們一味地要求孩子一定要達到什麼樣的高度,那麼不管孩子能不能做到,雙方都會覺得很痛苦。


飛鳥看海


對於很多人來說,接受孩子平凡很痛苦,這裡的很多人,是指某一類人

第一類人,無能之人,這類人典型虛榮心很強,有遠大不切實際的夢想,努力奮鬥一生,最終還是一事無成,所以把希望都寄託在孩子身上,也會從小用心培養,借孩子翻身,希望孩子做一個成功之人,讓自己能夠體面些,來泥補自己的無能,對孩子的期望也會特別高,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當孩子也是一是無成,很平凡,也就是自己的夢想破滅之時,承認自己無能,承認孩子無能,當希望重重的摔在地上之時,就會特別痛苦。

第二類人:備受關注之人,這類人常年曝光之下,自己雖然是公眾人物,但自己本身就不是熱門人物,所以他們給予不了下一代,更加好走的路,需要下一代自己努力出人頭地。但孩子如果不出眾反而犯錯,那他們自己本身就是身敗名裂。如果孩子優秀,還可以借孩子上位。所以接受不了孩子平凡。。

俗話說前三十年看父敬子,後三十年看子敬服父。接受不了孩子平凡的人通常本身自己就有自卑,虛榮的心裡。

綜上所述,對於很多人來說很難接受平凡







小軼愛媽媽


完全同意。

首先接受自己的平凡不大容易,接受孩子的平凡難度更大點。

年少輕狂時總覺得自己足夠努力,就能達到足夠高度,但在35歲時就感覺到了天花板,天賦能力不夠再努力也沒用。

把希望都寄託在孩子身上,失望也是大概率事件。


眼高手低1730501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是每個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可現實長常常讓人打臉,遇到這種情況,父母要明白孩子是個獨立的個體,他有自己的思想看法,只要孩子是靠自己的努力,積極的工作,並且很開心快樂,父母應該看開點,每個人的能力和資質都是不同的,父母要有自己的生活,不要把生活的側重點寄拖在孩子身上,要給予孩子 適當的理解和尊重,過好自己的生活。


2345桌子


我並不覺得痛苦,本身父母都是平凡的人,何必要求孩子有多優秀,我覺得現實生活中得孩子,學習不第一,心裡素質健康成長才是第一。不是100分的父母,何來100分的孩子,學習不會,就教會他生活



燕子的生活記


我不覺得,世上只有少數人是非凡的,大部分的人很平凡,你,我,眾生都是平凡的人,為啥讓孩紙非得做出不平凡的事呢,自從當上母親我從未想過自己的孩紙將來能有多了不起,我只希望他一輩子平安,順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