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天地是个闷葫芦,闷葫芦里有妙理,须一直问它到底

神认为他最有智慧,是因为他比别人多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是无知的’,而别人连自己是无知的都不知道。——[古希腊]苏格拉底

不学不成,不问不知。——王充

愈学习,愈发现自己的无知。——[法]笛卡尔

陶行知:天地是个闷葫芦,闷葫芦里有妙理,须一直问它到底

苏格拉底有个学生,有一天他突发奇想,跑到神殿求签,请示神明谁是当时雅典最有智慧的人,结果答案是苏格拉底。于是学生就欣喜若狂地跑去告诉苏格拉底,但苏格拉底听了却不以为然。他说道:“神认为他最有智慧,是因为他比别人多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是无知的’,而别人连自己是无知的都不知道。”

当然,苏格拉底之所以被称为当时最有智慧的人,绝不仅仅是因为只有他知道自己是无知的,而是他有着博大的胸怀、睿智的头脑、善良的性情,在人生的意义、生活的真谛方面有着更为智慧的见识。从苏格拉底的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只有承认自己的无知,具有谦虚谨慎的态度,才能获得更为广博的真知。如果盲目满足于已知的,自以为懂得了一切,那他永远也得不到真知。

古时候,有个人叫高阳应,他总认为自己学识渊博,自己所提出的意见都是对的,别人都应该按照他的意思行事。

有一次,高阳应要盖新房子,他特意到外地请来技术精湛的工人。但是,他心里特别急,老是想着把房子早点盖起来,木匠刚把木料做好放在一旁晾晒,他就很不耐烦地去催促。

木匠说:“不行啊!现在木料还没有干。如果把湿泥抹上去,会把木料压弯的。用新砍下来的湿木料盖房子,刚盖成的时候挺像样,过不了多久就会由于木料变形而导致房屋倒塌。”

高阳应一听,马上接过话茬儿:“按照你的说法,这房子还保管坏不了!因为日子一久,木料和泥土自然就越来越干,木料越干就越硬,而泥土越干就越轻。用越来越硬的木料去承受越来越轻的泥土,这房子还会坏掉吗?”

高阳应的诡辩把木匠噎得无话可说,既然房子的主人这么固执,木匠一赌气就开工了。房子盖成以后,看上去特别气派,高阳应挺得意。但没过多久,梁上的木料就变形了,房子塌了。

陶行知:天地是个闷葫芦,闷葫芦里有妙理,须一直问它到底

不懂装懂,胜了诡辩,却输了经验。如果高阳应当时承认自己的无知,愿意相信自己是个外行,只会看热闹并不懂得门道,后果也不至于如此。所以,不懂就问,精益求精,既是做人的道理,也是为学必不可少的精神。就连孔圣人到了太庙,对每件事情都要问一问。

当然,对于圣人这一行为自然有人看不惯他,于是便讽刺孔子:“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意思是说,谁说叔梁纥的这个儿子懂礼呢?他到了太庙,每件事都要问。孔子听了之后便说道:“是礼也。”每件事情都向别人请教,这正是礼啊。

其实孔子说这些话时已到了知天命之年,当时任鲁国司寇,他的知识与文化水平已不是一般人可比拟,而他“每事问”,正表现出他谦虚谨慎,虚心好学,不耻下问的精神。知识是无穷无尽的,时代是在前进的,情况是在变化的,因此学习没有终止的时候。人应该时时学习,活到老学到老,人生才会不断进步。

虚心求教,不耻下问,不仅体现了一个人的道德素养,而且在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也会让自己受益匪浅。

唐朝诗人郑谷自幼聪明,七岁就能吟诗作对。郑谷有一位诗友是个和尚,叫齐己。他年长于郑谷,经常和郑谷吟诗唱和,因此二人的友谊十分深厚。有一次,齐己做了一首诗,诗名是《早梅》,诗云: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笔落诗成,齐己吟诵再三,自我感觉十分好,便去邀郑谷品评。郑谷看后,说此诗都好,但须改一字就更加完美了。齐己听后,很着急地问:“哪一字?”郑谷微笑着说,诗中“昨夜数枝开”,如果改为“一枝开”,岂不是把早梅的这一“早”字写活了?齐己听后连连点头称是,不觉佩服得下拜致谢。时人于是称郑谷为“一字诗”。

“圣人无常师”即是说有学问的人没有固定的老师。这正如犹太法典所言:“能向任何遇到的人学习其好处的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天地是个闷葫芦,闷葫芦里有妙理。您不问它您怕它,它一被问它怕您。您若愿意问问看,一问直须问到底。”又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拙。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陶行知:天地是个闷葫芦,闷葫芦里有妙理,须一直问它到底

最聪明的人不是依靠固有的天赋,而是通过不耻下问以获取新的知识,不断充实自己。所有的智者都会比普通人更加用心地去请教别人,在“每事问”中获得学问。清代刘开说:“君子之学必好问。”只有问与学相辅而行之,做一个胸怀广阔的人,勇于探询,方能心明眼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