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多利亞留給愛德華七世的英國有多亂?兩個問題讓新首相無奈辭職

1901年1月22日,維多利亞女王去世,她的長子愛德華七世即位。一直以來,這位花甲之年的皇太子給人的印象都是輕浮、不光彩的,所以人們對於愛德華七世能否擔此重任都心存疑慮。面對質疑,愛德華七世在即位時的訓詞中講到:“在負擔起現在傳給我的沉重負荷的時候,我又充分的決心要做一位最嚴格意義的立憲君主,只要一息尚存,就一定為我的人民的幸福和生活的改善而努力。”

維多利亞留給愛德華七世的英國有多亂?兩個問題讓新首相無奈辭職

愛德華七世

愛德華七世也確實努力地踐行著他許下的承諾,他收起了做皇太子時的玩世不恭和輕浮浪蕩,用出色的交際能力和幾十年皇太子見習期培養出來的政治能力征服了懷疑他的人們。很快英國人就相信,愛德華七世將成為英國曆史上少有的好國王。

但是,此時的英國已經從輝煌的維多利亞時代走出來了,這個古老的帝國如同垂暮的老人一般很難在向前挪動腳步。甚至我們也可以毫不客氣的說,維多利亞女王留給愛德華的英國是一個由盛轉衰、充滿矛盾衝突的“爛攤子”:保守主義日益衰落,新自由主義崛起,工黨力量和女權主義的壯大,外交政策的變革,福利國家的萌芽……

維多利亞留給愛德華七世的英國有多亂?兩個問題讓新首相無奈辭職

20世紀初的英國

愛德華想要處理好這些麻煩事兒,必須要選個能力突出的好首相,他也確實找到了。

一、運氣也是實力的一部分——亞瑟·貝爾福為啥能當上愛德華七世任命的第一任首相?

愛德華任命的第一任首相是亞瑟·貝爾福。相比於在20世紀聲名鵲起的丘吉爾、張伯倫等人,很多人都不太知道英國還有這號人物,甚至於連他的照片都很難找到,所以進入正題之前咱先簡短地講講貝爾福這個人。

維多利亞留給愛德華七世的英國有多亂?兩個問題讓新首相無奈辭職

圖貝爾福

用現在的話講貝爾福堪稱“情聖”,少年時期的貝爾福愛上了一個嫵媚漂亮的女孩兒梅·利特爾頓,可惜紅顏薄命,這姑娘在貝爾福27歲那年因感染了傷寒去世了,痛失所愛的貝爾福為了緬懷心愛的女朋友竟然終身未娶,從這件事上就能看的出來,這爺兒們還挺“剛”的。

貝爾福的“剛”不僅表現在愛情上,對於事業也是一樣。

1887年,在議會中“泡了”13年的貝爾福被舅舅任命為愛爾蘭總督——這也成為貝爾福叱吒英國政壇的轉折點。當時的愛爾蘭相當的亂套:犯罪、貧窮、道德感缺失,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葉芝創作的戲劇《煉獄》,講的就是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的愛爾蘭道德淪喪、秩序混亂的社會現狀。

維多利亞留給愛德華七世的英國有多亂?兩個問題讓新首相無奈辭職

葉芝

貝爾福上任後憑藉著沉著、敏捷、膽識過人的性格和強硬、嚴厲的治理手段極大地改善了愛爾蘭的經濟和犯罪問題,導致愛爾蘭的民族主義分子有好些年都銷聲匿跡了,貝爾福也因此得了個“血腥的貝爾福”的稱號。

因為在愛爾蘭任總督期間政績突出,貝爾福很快在英國出了名,等回到英國之後,他又用三寸不爛之舌被評價為英國第一流議會辯論家,在保守黨內部積累了極強的影響力。但是,貝爾福能當選了首相還多虧了他的好運氣。

維多利亞留給愛德華七世的英國有多亂?兩個問題讓新首相無奈辭職

當時,和貝爾福PK首相之位的是另一位保守黨領袖約瑟夫·張伯倫(注意:此張伯倫非二戰時期搞綏靖政策那個阿瑟·尼維爾·張伯倫,貝爾福當首相時,阿瑟·張伯倫還在伯明翰市經營他的金屬製造業呢,尚未從政)。其實若論影響力和聲望,張伯倫要甩貝爾福一條街,但是奈何這大哥運氣不好,一場偶然的車禍讓張伯倫受傷住院,斷送了唾手可得的首相之位,貝爾福便當了個“撿漏兒”首相。

維多利亞留給愛德華七世的英國有多亂?兩個問題讓新首相無奈辭職

圖 約瑟夫·張伯倫

按理說,這樣一個被國王委以重任、運氣爆棚的保守黨領袖,本應該在首相職位上大刀闊斧地幹出一番事業,可是誰承想貝爾福上任後耳根子就沒清淨過,不僅社會各界對他指責不斷,就連他的大本營——保守黨內部成員對他也意見頗大。

1905年,貝爾福迫於更方壓力,在只當了三年首相後就被迫辭職了。具體因為什麼才導致他以辭職收場呢?這就要怪維多利亞時代留下的兩個歷史遺留問題實在是太棘手:教育法案和關稅保護政策。

二、新教育法案——貝爾福造福英國教育體系,卻讓自由黨撿了便宜!

先說說貝爾福做首相以前,英國的教育現狀。

在19世紀70年代以前,幾乎只有貴族和富有的中產階級子女有接受教育的權利,與他發達的經濟不同,這個老牌工業強國的文盲率還是挺高的。估計是意識到“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維多利亞在1870年頒佈了《教育法》,規定5-12歲的男孩和女孩兒必須得去學習接受全日制義務教育。

維多利亞留給愛德華七世的英國有多亂?兩個問題讓新首相無奈辭職

圖 維多利亞女王

相比於改善男孩的教育環境,這項教育法案對英國女性的影響更為深遠。首先,從此英國女性有了和男性同等的接受正規化教育的權利,這可是1870年(清朝同治年間),別的國家女性還在受到殘酷壓迫的時候,英國的女孩兒已經能揹著書包上學校了。

其次,教育法案改變了女子的受教育目的,以前英國也有女子學校,但是那種學校主要是為了培養淑女,給英國上流社會輸出賢妻良母專設的,教授的課程也都是為了婚姻而設置的簡單內容。改革後的學校為了讓女學生將來更適應社會生活,增加了文化和技能的教育。

維多利亞留給愛德華七世的英國有多亂?兩個問題讓新首相無奈辭職

圖 電影《至暗時刻》中丘吉爾的女秘書

教育改革後,女子的職業選擇就不再只有家庭教師了,像打字員、速記、接線員、護理等工作都向女生敞開了大門,比如電影《至暗時刻》裡丘吉爾在當選首相後就聘請了一位專門的女秘書。接受教育也讓英國女性意識覺醒,所以19世紀末及20世紀的英國女性運動也很壯大,推薦大家看看電影《婦女參政論》

維多利亞留給愛德華七世的英國有多亂?兩個問題讓新首相無奈辭職

《婦女參政論》劇照

最後,教育法確立了普及義務教育的公共教育制度,讓所有階級的男孩、女孩都能上的起學。上學不用交學費——這事兒早在一千多年的英國就有了,所以說維多利亞女王厲害呢。

說到這各位可能糊塗了——這教育法案聽起來不錯啊,怎麼還能說它是維多利亞留給愛德華七世的爛攤子之一呢?這就得涉及到關鍵問題了——發展義務教育是好事,但是經費從哪兒來呢,又花到哪兒去呢?如比便引出英國的兩大陣營:國教徒學校和非國教徒學校。

維多利亞留給愛德華七世的英國有多亂?兩個問題讓新首相無奈辭職

圖 英國國教(安立甘宗)

1870年教育法案頒佈後,非國教徒贏得了教育委員會的管理權,非國教徒本來就和國教徒互相看不順眼,所以可想而知國家給的教育經費幾乎全落進了非國教徒學校的口袋,而國教徒捐贈的學校卻因為缺乏財政撥款而陷入困境。

哪成想,非國教徒正興沖沖地搬著小板凳,嗑著瓜子準備看國教徒的學校破產的檔口,貝爾福就頒佈了新的教育法案。貝爾福的新教育法就是為了改善教育資源分配不平等的問題,他取消了由非國教徒把持的教育委員會,改由地方政府成立的專門機構全權負責教育事務,不論國立私立,不論宗教信仰,多有學校必須得接受地方主管機構的監督和資助。

維多利亞留給愛德華七世的英國有多亂?兩個問題讓新首相無奈辭職

貝爾福的教育改革從長遠的角度看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但是卻無異於打亂了非國教徒的如意算盤,憤怒的非國教徒當然不會善罷甘休,他們將矛頭之制貝爾福及其背後的保守黨,導致保守黨的支持率大減,自由黨乘虛而入聲勢大振。

教育改革讓貝爾福遭到一片罵聲,也削弱了保守黨的影響力,但好歹貝爾福算是贏了這場“戰爭”,不至於讓他辭職,直接導致他讓出首相之位的還是關稅問題。

三、關稅保護政策——政見不合導致保守黨內部窩裡鬥,腹背受敵的貝爾福被迫辭職

“世界上99%的問題都能用錢解決,剩下的1%則需要用很多很多的錢”——關於這句話,貝爾福政府肯定再同意不過了,因為他統治下的英國正面臨著需要很多錢才能解決的問題

1899-1902年,英國人和布爾人之間就爭奪南非殖民地展開第二次戰爭,即布爾戰爭。極度燒錢的戰爭讓英國國庫告竭, 為了填充空虛的國庫,貝爾福內閣的財政大臣提議效仿美、德的關稅政策,對小麥和麵粉徵收少量進口稅。

維多利亞留給愛德華七世的英國有多亂?兩個問題讓新首相無奈辭職

圖 布爾戰爭

然而,此舉遭到了全民反對,英國人對於19世紀30、40年代的“反穀物法”運動仍記憶猶新,他們想不通為什麼貝爾福政府要廢掉耗時7年才換來的貿易自由,因此強烈反對徵收關稅。可能是在教育法案上吃了苦頭,貝爾福擔心強行徵收關稅會進一步拉低保守黨的支持率,因此關稅改革計劃就沒有啟動。

但是張伯倫對此卻相當地不滿,本來首相之位被貝爾福“截了胡”心裡就很不高興了,政治上的主張又如此軟弱,所以雖然倆人同屬保守黨陣營,張伯倫還是非常強硬地表達了自己對於關稅保護政策的看法,保守黨自此分裂成兩個陣營。

維多利亞留給愛德華七世的英國有多亂?兩個問題讓新首相無奈辭職

圖 保守黨標誌

張伯倫主張英國不僅要對穀物徵收關稅,還應該進行全面的關稅保護政策。其實,張的主張並不是毫無道理,當時美、德兩個已經開始實行關稅保護政策了,並且對英國造成的極大得衝擊,張伯倫說:

“正是因為有貿易保護,德國才最終成為一個統一的帝國。我確信我不是一個保護主義者,但那些實行關稅保護注意的國家正在以犧牲英國的利益為代價而繁榮自己,英國若想要繁榮,必須效仿德國和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

以當時的情形來看,張伯倫的出發點是好的,方法也是對的,但是他卻忽視了一種重要的問題,這個問題也正是貝爾福所擔心的:加收關稅勢必會造成物價上漲,而英國又是一個如此依賴原材料進口的國家,這不利於提高利潤和競爭力;另一方反對勢力來自於英國的小資產階級和工人階級,他們擔心徵收關稅會導致食品價格上漲,這無疑是他們最不希望看到的。

維多利亞留給愛德華七世的英國有多亂?兩個問題讓新首相無奈辭職

圖 英國曼切斯特工業博物館

貝爾福難道不知道英國必須得徵收關稅嗎?當然不是,他比誰都清楚英國需要關稅的收入來填補國庫的空虛,但是作為國家的領導者,他的權利來源於選民,所以為了維護內閣的統一和政府的穩定,他必須得聽從選民的意見。

在搖擺不定、態度不明間,貝爾福既得罪了以張伯倫為首的關稅改革派成員,也因為提出增收穀物關稅而失去了選民的支持,又被支持自由貿易的自由黨圍追堵截,可謂是腹背受敵、狼狽不堪。1905年1月,這位愛德華七世任命的第一位首相不得不辭職。反觀強烈反對關稅保護政策的自由黨,因為在工人階級那裡刷了一波好感而成為了下一任執政黨。

維多利亞留給愛德華七世的英國有多亂?兩個問題讓新首相無奈辭職

結語

亞瑟·貝爾福的首相生涯雖然有點短,但是確確實實為英國人做了一些好事兒,比如頂住各方壓力實施了教育改革,為英國後來的教育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然而,他也確實存在性格上的弱點,比如搖擺不定,優柔寡斷,關鍵時刻不能做出正確的選擇。

其實,我們也不能完全責怪貝爾福在關稅問題上的舉棋不定,畢竟維多利亞時代結束後的英國確實是問題重重。貝爾福作為一國首相,他需要權衡的事情太多了,更何況“一個好漢三個幫”,如果張伯倫能夠在關鍵時刻“挺”貝爾福一把,不在保守黨內部搞分裂,貝爾福也不至於這麼快就辭去首相職位了。

《英國通史》

《英帝國》

《維多利亞時期英國女子教育的變化軌跡》

《論20世紀初英國關稅改革與自由貿易之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