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兵馬是清朝2倍,已經收復南方,還飲馬長江,最終為何失敗?

李冉靜


答案其實比較出人意料,吳三桂的最終失敗,其實有些原因是失敗在他的歲數上——吳三桂的歲數已經太大了,在題目中說的兵力是清朝兩倍、已經收復南方都屬於事實情況,但是吳三桂年事已高,身體不適也是確確實實存在的。



我們翻開歷史書就會很輕易地發現吳三桂起兵的時候是1673年 這一年為什麼吳三桂要以高齡之身起兵造反呢?其實是因為康熙皇帝削藩之意已經越發穩健了,吳三桂很清楚如果讓康熙皇帝削成功了三藩,那麼失去了權柄的他們將會變成皇帝隨意拿捏的沒有了牙齒的老虎玩物,就不再是那種威猛的可以吃人的老虎了。

雖然後世許多人都稱讚康熙皇帝雄才偉略,但是說實話,在削藩這件事,康熙皇帝畢竟還很年輕,操之過急已經不足以形容整個削藩過程了,簡直要說一句——康熙皇帝明明白白的是把這些藩王往造反一條路上逼著。


實際上,在康熙皇帝最終下定注意進行削藩之前,吳三桂是真的沒有反心和反意,如果他存有半分反心和反意,當年也不至於非要千里迢迢的幹掉永曆帝。一句話,吳三桂不趁著自己身子骨還英朗且大清內部混亂至極的時候造反,而選擇在1673年,大清統治越發穩固之時造反,完完全全就是因為吳三桂是大清帝國的忠臣——他就是傳說中的鐵桿漢奸。

他的造反從一開始就完全是被逼出來的造反,這種造反完全靠著一股求生欲,所以我們就可以發現短短三年時間,吳三桂和其他倆藩王所爆發出來的能量是非常驚人的,短時間就拿下了大半個南方,且總兵力居然遠遠超過大清,可是自打1673開始造反,到1676三藩之亂中的其他倆藩王一聽說大清皇帝可以赦免他倆,於是這倆藩王就不跟他吳三桂鬧騰了,開始偃旗息鼓了,之前的一派氣吞萬里如虎的氣象也就沒了,真的是那種其興也勃,其亡也忽。


在吳三桂這倆親密戰友相繼在1676投降大清之後,吳三桂在南方的統治其實已經開始出現比較多的問題了,同時吳三桂的兵力也逐漸不佔優勢,逐漸進入與清政府對峙的階段,但吳三桂到底是老牌軍官出身,這種情況下依舊將清政府打到重傷。

不過值得提一句的是,吳三桂一旦與清庭形成相持階段,他所有的優勢也都不再是優勢了,畢竟“以一隅敵全國”,這讓吳三桂所部開始逐步喪失優勢,但由於吳三桂的威望,這支部隊依舊可以維持住對清朝軍隊的優勢,直到1678年,也就是耿精忠尚可喜二人投降清朝的第二年,吳三桂因為年紀大了,得了中風的常見老年病,這對於需要指揮軍隊的吳三桂是極為致命的。


果不其然,中風後的吳三桂越發對軍隊失去了往日的權威和掌握,就在1678當年,已經時年六十七歲的吳三桂,在軍隊最需要他的時候一命嗚呼,吳三桂的死亡直接讓吳軍最後的士氣崩潰,清軍取得絕對性優勢——吳軍眾心瓦解,不堪一擊。

吳三桂死後兩年,清軍高歌猛進,吳軍節節敗退,短時間內就讓清軍反推到了省城昆明,三藩之亂正式在那一年結束,那是1680年。

我們縱觀三藩之亂,活像一場鬧劇,吳三桂名義上似乎確實兵力充沛且擁有大半個南方,可實際上一旦和自己一樣本就無心造反的幫手們迅速投敵,自己的歲數又太大了,可以接替自己軍隊權威的良好的繼承人又缺乏,不走向失敗怎麼可能呢?


夏目歷史君


吳三桂飲馬長江時,他的情況並不樂觀。

首先,他並沒有清朝兩倍兵力,當時康熙平叛的部隊,主要是綠營兵和駐外八旗兵,京城的駐京八旗和關外的留守八旗都沒動。康熙手上還有十萬多精銳。而吳三桂卻是傾巢出動,反倒是他手上沒牌可打了。

其次,除了雲南大本營外,吳三桂只是拿下了貴州、湖南、四川以及廣西和陝、甘的部分地區。江南最重要的財賦重地,即江浙兩省,吳三桂並沒有拿下來。

沒拿下江浙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吳三桂和清朝並不是“南北朝”,而是“東西朝”。全國最重要的稅收來源和糧食產地都掌握在了清朝手裡,這就註定了吳三桂沒實力跟清朝打長時間的消耗戰。

第三,反清聯軍各自為戰,吳三桂也帶不動那幫烏合之眾。

公元1675年初,反清聯軍聲勢浩大,曾經一度嚇得不少清廷高官有遷都的打算。但是康熙皇帝很敏銳的就發現了聯軍的弱點——反清聯軍沒有統一指揮,大家雖然都反清,但並不聽吳三桂的指揮

比如說鄭經,吳三桂跟清軍死磕時,曾建議鄭經沿海路北上,偷襲東北或者浙江,讓清軍顧此失彼,不能集中力量對付自己。但是鄭經直接拒絕了。拒絕了之後,鄭經不僅不幫忙,反而幫倒忙,拼命的打福建。

當時福建是誰的地盤?靖南王耿精忠。

鄭經跟耿精忠死磕,最後撈便宜是誰?

還能是誰?清朝嘍。

公元1676年初,康熙抓住耿精忠和鄭經自相殘殺之際,調整部署,調安親王嶽樂、康親王傑書、貝子傅喇塔、浙江總督李之芳四部合力進攻耿精忠。

這個時候,若是鄭經還有一點理智,他就應該援助耿精忠。就算不援助,最起碼也應該停止進攻。畢竟他連耿精忠都打不贏,一個比耿精忠要強幾十倍的清朝,他打的贏?

可是,鄭經偏偏就要打耿精忠,清軍在北面猛攻,他就在東南沿海夾擊,打的耿精忠腹背受敵,最後只得向清軍開城投降。福建這一路反清人馬,就因為這種近乎於二逼的內訌被清軍輕鬆平定了。


除了鄭經之外,三藩之一的尚之信也是個大坑貨。三藩之所以造反,起因就是平南王尚可喜告老還鄉,想把王位傳給尚之信。康熙早想削藩,就藉此機會不予尚可喜傳位,逼迫三藩狗急跳牆。

也就是說,尚之信繼王位的那點破事,就是康熙削藩和三藩之亂的直接導火索。

可是,當吳三桂和耿精忠起兵後,尚之信卻不起兵。不管吳三桂如何催促,他就是藉故不起兵。搞得吳三桂一面要部署兵力對付北面的清軍,一面還要留兵東南,防止廣東的清軍偷襲他。

後來,耿精忠投降前後,尚之信突然響應吳三桂號召,起兵造反。然而,造反之後的尚之信不管吳三桂怎麼催促,他就是故意找藉口不出兵。想在一旁坐山觀虎鬥,看吳三桂和清朝殺個兩敗俱傷。

最後,尚之信咋咋呼呼一陣後,居然又投降了清軍。可謂是一槍未放就直接投降了。

很多人都知道,三藩之亂鬧了八年,但很多人不知道,三藩中的耿精忠和尚之信,其實只鬧了兩年。剩下的六年時間,都是平西王一派跟清朝在單挑。

公元1677年,清軍橫掃東南,猛攻鄭經,收復了漳、泉等四州。鄭經費盡心思攻,以極為不要臉的方式攻佔的地盤,在他手裡還沒有捧熱乎呢,就被清軍又收回去了。

而在驅逐鄭經之前,清軍集中力量,拖住吳三桂,猛轟割據陝甘的王輔臣。當王輔臣被圍平涼城,且吳三桂屢次施援都失敗後,陝甘地區的反清聯軍最後全部被清軍消滅。

截止至1677年初,當時除了吳三桂,全國的反清聯軍基本被消滅。而此時距離三藩之亂爆發才僅過了三年零三個月而已。(三藩之亂爆發於1673年12月)

第四,除了沒有第一時間佔據東南,以及反清聯軍內訌不斷這兩個問題外。吳三桂還有一個更大的致命弱點——

他太老了

公元1677年時,康熙24歲,正是意氣風發的年紀。而當時的吳三桂66歲,垂垂老矣,不知道還能活幾年。

像這種雙方主君年紀不對等的情況下,康熙年紀小,他能拖。可吳三桂卻拖不起,他不知道自己哪天就嚥氣了。

因此在1678年,吳三桂決定稱帝,並利用稱帝維繫人心、鼓勵士氣。

稱帝之後,吳三桂決定反擊。

當年六月,吳三桂親點大將馬寶,令其率五萬大軍南下,攻打衡陽的門戶永興。馬寶率軍兩戰兩勝,大創清軍。擊斃了清軍都統宜里布和護軍統領哈克三,並大敗前鋒統領碩岱、副都統託岱、宜思孝所率的援軍。

清軍受此大敗,被迫退回了廣東。

南線反攻大勝之後,吳三桂又親自部署了對廣東、廣西的大規模進攻。以十萬大軍,突入兩廣,收復了除梧州之外的所有區域,大挫清軍信心。那個驍勇善戰的吳三桂,貌似又回來了。

然而,吳三桂太老了。吳軍的兩次勝利只是他的迴光返照而已。



1678年八月十七日,也就是吳三桂稱帝僅六個月後,他就突患“中風噎嗝”,病死在了前線軍中。

皇帝死了,仗自然是打不了了。

1678年十月,前線的吳軍全部回撤,並派人赴雲南,迎奉年僅15歲的吳世璠繼承皇位。

聽說吳軍迎奉吳世璠繼位,康熙都笑了。吳三桂是員悍將,康熙敬畏他。可吳世璠才是個屁大點的毛孩子。吳軍眾將在這個危機時刻居然立幼主為帝,可謂是混了頭。

1679年,康熙命令駐守在湖北、陝西的清軍大舉進攻。沒過多久,四川、湖南兩省即被清軍收復。而在清軍攻打兩省期間,吳世璠這個大周皇帝毫無作為,完全不知道應該怎麼應對。

1680年,吳軍控制的領土除了雲貴外,其餘全部都被清軍所攻佔。

又過了一年半的時間,清軍先克貴州,再克雲南,三藩之亂遂全部平定。

三藩平定的前夕,鄭經病死,而他所盤踞的臺灣島,也在兩年後被平定。至此,南方的反清勢力也被清廷徹底肅清。



總結。

1675年初,吳三桂勢力達到最巔峰。但是即便是勢力最巔峰,他也沒拿下整個江南,與清朝劃江而治。後來到了1676年底,由於兵興三年多,兵力、財力都嚴重不足,且吳三桂在各地的黨羽都離心離德,各有圖謀。因而這一年就變成了三藩之亂的轉折之年。

形勢逆轉之後,吳三桂的情況每況愈下。縱然他在稱帝的那一年兩戰連勝,取得了不小的戰果。但那終究是迴光返照,他老邁的身體已經撐不起他的雄圖壯志了。

當他病死後,大周政權大勢已去,三藩之亂被滅,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Mer86


吳三桂犯了戰略性的錯誤:他飲馬長江,本當痛飲黃龍,直搗京師,但他可能是年老一心想在雲南裂土為王,將藩地傳及子孫。他的謀士劉玄初在重要時候寫了封信,勸其渡江北上,他卻無動於衷,逗留觀望,企圖與清廷分長江而治。不過長江,在松滋一停就是三個多月,白白失去了大好時機。

若吳三桂直取荊州襄陽,然後順江而下阻斷漕運,抄略江南財賦重地,他還有些勝算,但他卻沒有這麼做。

歷史沒有也許,他錯過了就是註定失敗,這是時代的選擇。


三拖海員


當時滿清承平已久,兵員戰鬥力下降極為嚴重,以至於吳三桂起兵三萬之人竟在短短時間就席捲十省之地,並大肆招兵買馬,很快就將兵員擴充過了十萬(這十萬人很多都是南明的遺老遺少加入),以至於很多人都認為吳三桂起兵之時軍隊是滿清的兩倍。



但是即便吳三桂擁有如此之多的兵力,個人認為他要戰勝滿清依舊很困難。

第一點,吳三桂所佔之地乃是雲貴一帶,人煙稀少,產糧薄弱,而滿清所佔之地皆是人口密集富庶無比的地方,相比之下,滿清有非常大的優勢。這是人口和糧食的優勢。

第二點,三藩以及南方各個割據勢力之間勾心鬥角,沒法合力進攻滿清不說,還相互拖後腿,比如耿精忠在叛清之後,一面跟滿清打仗,一面還要跟鄭經在福建搶地盤,最後兩面夾擊扛不住就投降了。



第三點,根源上的東西,其實三藩是志不在天下的三藩,就連最具有戰略目光的吳三桂也是一直只要跟清王朝劃江而治,並沒有想著東進沿河阻斷漕運,不然滿清北地絕對會出現缺糧的狀況。


也真是清王朝看清了吳三桂的種種弱點,所以即便是在吳三桂聲勢最浩大的時候也沒同意劃江而治。


生活小點點


公元1639年,27歲的吳三桂終於坐上了總兵的位置。

那時候的明朝財政崩潰,根本無力供養國家龐大的軍隊。

於是各將軍都會從軍中選出身高力大、有武藝的軍士進行重點培養,給他們吃得好,住得好,以及優厚的待遇,這就是明朝著名的“家丁制”。


(吳三桂著明將軍服劇照)

而那些沒有被選上的士兵,只能吃最下等的飯菜,在戰場上也是屬於炮灰的級別。

每當打仗的時候,“家丁”基本上都是在適當的時候,作為精兵投入戰場,來影響勝負的天平。

吳三桂將家丁分為二十隊,把每一隊的隊長名字刻上一塊木條,藏在靴子裡。

緊要關頭,他都會從靴子裡抽出木條,念出上面的名字,然後帶領著這些家丁在戰場上玩命廝殺,那些被唸到名字的家丁,也只能怨自已命差,不過,這也顯得公平。

皇太極在世的時候,也算是一代梟雄,他清醒地知道,只要吳三桂投降,那遼東將洞開大門,有利清政權問鼎天下。

於是他便對左右說道,“吾家若得此人,何憂天下?”

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

吳三桂所率領的十數軍萬隊變成無根之木,無源之水。

對於到底是降滿清還是降大順,他是左右為難。

(聽聞京師被陷,來一段秀)

投降哪一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要計較其中的利益大小。

很顯然,滿清政權比李自成所率領的“農民起義”的前景更要宏大。

李自成的軍師牛金星、宋獻策,落魄秀才,也就一二管家賬房之才,如何能給李自民建立起一套相關的國家制度來。

唯一的李巖書生,有一定的大局觀念,卻被李自成所忌。

所以李自成攻入北京之後,42天里根本無力建立起一套制度,表現出來還是一群山寨貨色的樣。

李自成攻入北京前,本來以為北京皇城金碧輝煌,到處都是金銀財寶,哪想到崇禎就是因為沒有錢才丟掉的江山。

這麼一失望之下,大將劉宗敏就不幹了,他拉來了崇禎的國丈周奎,一頓大板下去之後,頓時就拿到七十萬兩的真金白銀。


(一個女人引發的血案)

誰說明朝沒有錢,這些錢早就進入了豪門權貴之家。

諷刺的是,當時崇禎對國丈千求萬求,希望他能借支一點錢出來共度難關,周奎卻是打死都不出一毛錢。

並且還有一個宗室,一聽到皇帝借錢,立即把前幾任皇帝賞賜的東西拿到大街上大甩賣,搞得崇禎丟了大臉面,借錢的事也就不了了之。

這倒好,一下子全部便宜了劉宗敏,劉宗敏這一下去就收不住手了,這就是著名的“追髒助餉”事件了。甚至他在京家人也被波及。

吳三桂一看這幫山寨強人這麼幹,哪像個朝庭的樣子,他便以“劉宗敏”強搶他的愛妾為由,下定決心引清兵入關。這也是著名的“借虜平冠”的說法。


(引清兵入關)

在歷史上,唐肅宗曾經向回紇借兵,收復長安城。

其實這個說法在當時是很有市場的,“借虜平寇”也讓南明政權把吳三桂看成了當世英豪。

其實他還是在走一走、看一看,在平衡其中的利益,如果清朝不給力,坐不穩京師,那為他以後迴歸明朝埋下伏筆。

政客,又是政客,陳圓圓也為他背了幾百年的黑鍋。

所謂的“衝冠一怒為紅顏”對於政客來說,那簡直就是個笑話!

1661年,吳三桂在雲南邊陲用馬鞭勒死了南明的最後一位帝王——永曆帝朱由榔。

結果,這個投名狀並不讓康熙帝感到滿意,相反地讓他充滿了戒心,對故主尚如此兇狠,怎麼可能對新主忠誠?


(康熙早有心思削藩)

對於吳三桂來說,以前在遼東抗清的時候,朝庭85%的財政向遼東傾斜,這讓吳祖兩家吃得盆滿缽滿,現在卻被打發到了雲南、貴州這些尚未開化之地。

前後的這麼大的落差,再加上君臣相疑,原本親密的關係也急轉直下。

康熙十二(1673)年,吳三桂假惺惺地上書朝廷,請求撤藩,實則希冀朝廷慰留他。

對於吳三桂的真實意圖,康熙皇帝非常清楚。

他認為,吳三桂和朝廷對立已久,“ 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及今先發,猶可制也”。

於是力排眾議,毅然決定允其撤藩,還派專使至滇,雷厲風行地進行撤藩事宜。

十一月,吳三桂他自封“天下都招討兵馬大元帥”,以“反清復明”為口號,號召天下英雄一起起來反清。


(吳三桂劇照)

這一個口號可謂是完全正確,但是吳三桂的身上有太多的汙點,第一是他引清兵入關,使神州陸沉。

第二是他親自勒死了永曆帝。

兩個汙點讓太多人存疑,但這些不要緊,他對外宣傳,引清兵入關一是為了“借虜平寇”,二是因為陳圓圓的緣故。

起兵之初,吳軍乘銳連下貴州全省、湖南的衡州。

福建、廣東、四川、廣西、陝西、河北等地也先後紛紛響應。一時之間,形勢大好。

1678年,吳三桂疾病,時日無多,他自已便在今天的湖南衡陽稱了帝,一時讓天下人看清了他醜陋的野心。


(吳三桂稱帝)

古人打仗,或者做事,都是講究名正言順的,就算到了現在,這種辦事方法,仍大行其道,其中是有很大的道理的。

吳三桂在政權前路不明的情況下,沒有任何準備、任何基礎倉促稱帝,根本難於聚集天下各路英雄和大賢的認同心態。

這種政治上犯下的大錯誤,引發出來的大危局,根本不是一兩場戰鬥的僥倖勝利,所能彌補得來了。

個人認為,吳三桂的老病、稱帝就是他敗亡的直接原因。

如果他年紀還輕,肯定也不會那麼匆忙稱帝,如此下來,或許尚能有為。


(降叛反覆皆為一已之私)

吳三桂,難為英雄稱號,他其實就是一個政客,在各個局面之下,無一不考慮自已的利益得失,處處給自己留下後路。

這種沒有胸懷天下的格局的人,想要爭奪天下,實在太難!

歪眼小史工作室

文——千古


剛日讀史


我是貓叔,很榮幸為您作答。

先說說所提問題,吳三桂的兵馬究竟有沒有清朝的2倍,這個值得商榷,事實上,說他收復了整個南方,也是有些誇張的。但是,要說吳三桂實力雄厚,還是沒毛病的。那麼,一個久經戰陣,實現經驗豐富的老將,怎麼會最終失敗了呢?這個,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解讀。



第一,吳三桂只能算是一個戰術高手,不是戰略高手,缺乏基本的戰略眼光

吳三桂的個人能力也是可圈可點的,當年在遼東也有所建樹,這個不能否認。但是能打仗不見得就能奪取天下,要不然歷史上亂世之時,那麼多的猛將都能坐天下了。



吳三桂最大的戰略失誤就是試圖劃江而治,這很明顯是異想天開,也是小富即安的心思在作怪。其實,戰爭初期,吳三桂的勢頭還是很猛的,待到飲馬長江,他突然停止了大型軍事行動,夢想著與清朝南北對立。這就給了康熙喘氣的機會,清軍開始積聚力量,開始反擊。如果吳三桂能夠一口氣直搗北京,勝負還真的不好說。



第二,吳三桂圍剿南明政權和其他反清勢力,失去了漢人的好感和支持

我不噴清朝,客觀的說,吳三桂舉兵反清的時候,清朝的統治根基並不牢固,各地反清勢力林立,而且民心也未穩定。如果吳三桂能夠利用這些勢力,肯定可以爭取不少民意支持。



正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你一個賣國求榮的人,人們早就給你釘上了標籤,即使舉起反清大旗,也很難籠絡人心。事實證明,跟著吳三桂造反的那些勢力,也確實不成氣候。

第三,遭遇豬隊友,各股勢力同床異夢

眾所周知,吳三桂這場反清並不是孤軍奮戰,而是三藩之亂。除了三藩之外,還有盤踞臺灣的鄭氏家族勢力。



假如這幾股勢力能夠擰成一股繩,可以統一指揮,康熙還真的不好應對。事實情況卻很糟糕,鄭經不是率水軍直搗天津,而是選擇在沿海撈便宜,這就動了耿精忠的奶酪,二者掐了起來,這種豬隊友不被康熙各個擊破才怪。

除此之外,尚可喜首鼠兩端,唯恐自己的實力遭到損失,對吳三桂陽奉陰違,把吳三桂推到前面頂雷,這種團隊,依然是難成大事。



閻王爺不給面子,非把吳三桂帶走

面對幾個隊友的坑害,吳三桂的形勢越來越差,加上身體每況愈下,再不稱帝,恐怕就沒了機會。



匆忙之間,吳三桂在衡州稱帝,僅僅五個月後,他就一命嗚呼,這麼一來,剩下的小怪無論是威望還是能力都下降不少,自然就好收拾多了。更加要命的是,他一稱帝,讓更多的漢人看清了他的面目,人心狀況更加惡劣。

好了,才疏學淺,可能觀點幼稚,還請方家多多指教。


貓叔說歷史


今天,我們不談“先叛明後叛清,反覆無常”的大道理,一起看看當時吳三桂在起事後犯下的錯誤,看看能否吸取些教訓。

軍力強盛的吳三桂

我們先來看一場兩軍精銳的激戰。我們會發現:即使吳三桂年事已高,但清朝開國宿將悉數過世,無人是他對手。

曠世大戰,吳三桂輕鬆取勝。

康熙十五年四月,長沙東側的官山。康熙令安親王嶽樂自江西進攻長沙,試圖發起長嶽決戰。清軍列陣,從城北跌佛寺到城西南,兵分十九路,綿延數十里。吳三桂也調軍來戰,部署列陣,吳三桂親自坐在譙樓上觀戰。雙方戰線長達數十里,“軍容之盛,為近古所未見”。


開戰後,吳三桂以王緒率數千人率先發起進攻。王緒策馬而出,直衝敵陣。清軍見狀,分兵合圍,一時,王緒軍如同被投入大海的石頭,旗幟被淹沒不見,金鼓聲也沉默。正在吳三桂軍驚恐之時,忽聽槍聲連發,如連排鼓聲;白刃排空,如冬日飄雪,喊聲震天,清軍騎兵紛紛落馬,王緒奮勇而前,銳不可當!清軍紛紛讓路,不敢阻擋!

三桂軍士氣大振,一齊殺出!清軍也奮力反抗。正在此時,吳三桂的侄子吳應正中流矢落馬,清軍趁勢反攻,卻突遇吳三桂放出的大象,紛紛敗退。吳三桂軍回擊,清軍陣勢搖搖欲墜。正此時,天將大雨!吳三桂無奈收兵。

此戰,雙方投入兵力達10萬之多。吳三桂原將軍隊分為前、後兩軍,本意一舉殲滅清軍,可惜,突遇大雨,企圖失敗。


此次大戰,顯示出吳軍精銳戰力之強悍!

僅就軍事而言,在整個“三藩之亂”中,吳三桂軍都擁有戰力上的優勢。在吳三桂病故前,清軍在岳陽、長沙的對決中無可奈何。

吳三桂帳下也不乏名將。尤其是高大節,擅長以少勝多,深知曾以數百人就能大敗清軍大隊。江西戰場,清軍將領甚至被一度高大節極少的兵力嚇得不敢出南昌。

而吳三桂的“盟友”,耿精忠所部的曾養性,甚至王輔臣本人,都是難得的將才。

響應雖多,各懷心思

吳三桂之初,進展十分迅猛,各地紛紛響應,一時聲勢逼人。

可是,放眼看去,這些叛軍都各懷心思。

廣東的尚之信就不說了,整個叛亂過程,幾乎都沒有出兵參戰。


耿精忠、王輔臣,雖有戰力,但一直搖擺不定。形勢稍微不利,就紛紛降清。

真正鐵了心打大清的,只有吳三桂本部和臺灣鄭經。但鄭經在早期積極配合後,得知吳三桂並非真心“輔助明主”,而是自懷稱帝之心後,不但沒有配合,反而進攻耿精忠。(清朝正因得知鄭經攻打耿精忠,才定計招降耿部)。

總的來說,這些響應者雖然以“忠義”為名起事,卻壓根沒有“忠義”的基因。他們大多先叛明,後叛清。如果吳三桂勢頭好,他們自然都會趁勢發展,但如果勢頭不好,他們可就不會血戰到底了。

再說,就吳三桂的黑歷史,他說反清復明,鬼才信!因此,即使是真的心新懷忠義者,也是趁勢而動,根本不會配合吳三桂!

進退兩難,深負眾望

起事之初,吳三桂發展勢頭迅猛,馬寶入湖南,王屏藩入川支援當地叛變。清軍難以抵擋,節節敗退,吳三桂很快就攻克長沙、岳陽,飲馬長江。

清朝開國宿將盡去,已無人是吳三桂對手。

此時,吳三桂陣營的將領們提出了兩種經典的進軍建議:

1、繼續北進攻下荊州,而後再圖北進;

2、順流而下,攻取南京,與耿精忠等部會合,全取江南。

而如前所說,吳三桂不管是本人的軍事才能,還是其部署的戰力,都不弱於清軍。尤其在早期,面對不知兵要的皇家貴胄,不管是選擇哪條進軍路線,他們都完全有機會積極進取,給予大清更大的打擊。

可是,吳三桂卻出人意料地選擇了第三條路:大部轉入防禦,僅僅以少量兵力進軍宜昌、吉安等地,試圖打通與王輔臣、耿精忠聯繫;

就這樣,在整個三藩之亂中,吳三桂軍最精華的20萬大軍,長期安於湖南,7萬人在岳陽防禦荊州方向清軍,7萬人在長沙防禦江西方向。


吳三桂最能打的精銳安靜地坐失良機,坐視清軍平定各路“友軍”,陷入孤立!

先聲奪人的輿論戰

師出有名,就是在動手前先打嘴仗。

筒善抵達荊州後,以“給吳三桂的一封信”的形式發起了嘴仗:引咱們入關的時候,你說要另立明朝天子了?天下大定以後,消滅明朝殘餘時,你吳三桂比誰都積極呀!你要真的效忠明朝,你弄死人家永曆幹什麼?你現在跳出來說忠於明朝,當天下人是傻子?

康熙的戰略:重點打擊+政治誘降

扛精畢竟不能當飯吃,罵完後,還得打!


面對危局,康熙並非沒有失誤,但他總體方向是十分清晰的。

叛軍雖多,但多首鼠兩端。康熙沒有逐城逐地的打擊,而是以“以重點打擊造成有利態勢,以政治誘降平定叛亂”的方針推進平叛戰爭。

比如:陝西方向。在各路叛軍中,對清朝威脅最大的,就是陝西方向。除了王輔臣的叛亂,陝西、寧夏,西北各地叛亂者也雲集。甚至後院的察哈爾蒙古部也發生了叛亂。

康熙在平定察哈爾之後,重點放在陝西,而他清醒地意識到,陝西叛軍中,只要平定了王輔臣,其他各部也不攻自滅。而王輔臣雖然善於用兵,但反覆無常,時而要降,時而要反,只要形勢上壓倒,就可以制服!


因此,康熙以平涼為重點,攻平涼時,又以平涼城外的高地為重點。在付出了相當代價強攻下高地後,以紅衣大炮轟炸平涼,本來就鬥志不堅的王輔臣終於在持續的誘降下投降。

西北各地聞風而降!

又比如:對耿精忠。耿精忠的戰鬥力十分強悍。部將曾養性攻克溫州後,在浙江發展迅速。清軍選擇了仙霞嶺為突破口,不去攻耿部精銳,而是直接撲向其福建老巢。

耿精忠雖然在浙江勢頭很猛,但在福建日子卻很慘,不但要扛大清的反撲,還要對付翻臉的鄭經。壓力山大,扛不住了,也投降了。

於是,在浙江形勢尚可的曾養性等也紛紛不戰而降!

持續的政治誘降,使叛軍常大規模投降。

在這些戰爭中,叛軍以萬為單位,紛紛投降。清軍迅速掃除了吳三桂的兩翼,扭轉了局勢!

時來天地皆同力,徹底平叛

在消滅其他反叛勢力後,大清已經在戰略上形成了對吳三桂部的包圍。

可是,由於吳三桂部戰力強大,大清要想徹底擊敗吳三桂,還十分困難。

不過,大清的運氣不錯。他們心想事成,自己搞不死的對手,就被老天搞死了。

首先是在江西讓大清頭疼不已的高大節,恥於與溜鬚拍馬上位的同僚共事,掛了。


然後是吳三桂老大爺,在過了幾天皇帝癮之後,也掛了!

吳三桂死後,吳軍人心惶惶,士氣受挫。儘管公推的首輔吳國貴此時提出“北向以爭天下”,但已是痴人說夢,為時已晚了。

需要一提的是:即便大清最後以四十萬之眾攻雲南,卻好費時日,啃得十分吃力,可見,吳三桂本部軍力之強悍!

吳三桂本人確實是當時的虎將,但他絕非帝王之才!在早期形勢大好時,明知大清無人是他對手,卻依然止步不前,坐失良機!

吳三桂的盟友也都是一時良將,但卻都是戰意不強,形勢好時就踴躍響應,形勢差時,就紛紛掉頭投降。

吳三桂手下也有諸多人才。吳國貴的謀略、高大節的勇略、王屏藩的政略,都是當時數一數二的人才。可是,吳三桂卻以其各侄子為主將(雖然其侄子中也不錯的),不能因才而用!

而康熙,在此次平叛戰爭中顯示出了雄主之才。他針對敵軍人馬眾多卻一盤散沙,軍力強悍卻人心不一的特點,果斷採取重點打擊+政治誘降的策略,不斷分化、瓦解對手,最終孤立、擊敗了吳三桂!



正是在這次險象環生的經歷,使清朝肅清了不穩定勢力,加強了中央集權,開啟了一段夕陽一般的輝煌。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


三桂同志的兩個夢



(三桂劇照)

北京城破,吳三桂先降李闖,後又“衝冠一怒為紅顏”、開關接引清兵。三桂當初的想法是:借清兵之手消滅李自成,再裂北土以酬後金,以達到另立明太子、組建南面朝廷的最終目的。

在以多爾袞為首的清廷一步一步的裹挾下,他先沿路追擊李闖,後於甘肅、陝西剿殺農民軍,平四川、徵貴州,最終於康熙元年在昆明縊殺永曆父子。

於是,三桂有了第二個夢:效仿朱明沐家,永鎮雲南、與清廷相始相終。他和手下人、在雲南廣置地產,潛心經營屬於自己的樂土。

玄燁心頭藏把刀



功狗難當!

康熙四年,為了離散三桂的忠勇和義勇兩營,清廷將趙良棟、劉之復、李如碧、王會等人先後從雲南調至貴州。

同步進行的還有:王輔臣調任陝西提督、張勇調任甘肅提督。

康熙親政以後,將“三藩”刻在乾清宮的柱子上。



康熙六年,三桂被逼交出雲貴總管的職務。至此,三桂已喪失雲貴兩省的軍政人事大權,惟餘平西王爵和戎馬一生對下屬和地方的影響力。

康熙十一年,時隔十年後,玄燁大賞“徵緬擒獲永曆”的三桂手下諸將士,以示朝廷施恩於個人,分化三桂一系的勢力。

總之,狡兔已死,功狗難當,磨刀霍霍!

種馬開始帶節奏



(種馬尚可喜)

種馬者,可喜也,一生產子女合計69人,時為清廷平南王。

康熙曾說:“三藩是撤亦反,不撤亦反。”可見,在康熙的心中,可喜和三桂是劃等號的。

正在玄燁處心積慮要裁撒三藩的時候,尚可喜送來了枕頭,他於康熙十二年自請撤藩。

雖然可喜點燃了三藩之亂的火苗,但他對清廷的忠心天日可表,用一句時髦的話說,可喜的心聲是“喝下這碗恆河水,來世再做大清人”。

不讓我好,你也好不了!

可喜自請撤藩後,三桂和耿精忠先後被逼上疏撤藩。玄燁順水推舟,一一批准。

三桂申請撤藩的本意在於政治上的主動,希望朝廷對他加以挽留,隨著康熙硃批的“餘依議!”,他徹底絕望了。往事象陳舊的照片一樣從他的腦海翻過,多爾袞的盟誓、順治的諾言,已然被玄燁撕成了碎片。

“既然你不讓我好,我也讓你好不了”,三桂發出了內心深處的吶喊。

小烏龜,爬呀爬……

三桂同志是個迷信的人。起兵之初,他到嶽神廟找了一隻通靈的小白龜,然後把全國山川圖置於龜腳下。

小烏龜,爬呀爬……三桂伸長著脖子看。只見小白龜在長沙、常德、嶽州(現岳陽)之間打圈圈,最後爬到了雲南,就再也不動了。

鋪墊完畢,下面正式回答問題。

洩密了!

三桂欲起兵,就著手鑄印的工作,印文全稱是“天下都招討兵馬大元帥”,一共十個字,字數多,想必印面不會小。

鑄印的事、因為保密意識跟不上,讓雲南同知劉昆偵察到了。他後又把此事向按察使李興元、巡撫朱國治作了彙報。於是,康熙也聽到了訊息。

玄燁作出預防措施:調兵遣將,扼守戰略要地,譬如廣西、四川等;派多羅郡王勒爾錦為“寧南靖寇大將軍”,總統大批滿八旗開赴荊州,還重賞隨軍將士,每人白銀二十兩。

我私下認為,洩密是導致三桂失敗的重要原因。三桂興兵之初,兵將不滿五萬,在雲貴之地,可謂是傳檄而定。兵鋒掠過湖南,處處無備,歷時三月,全境皆屬三桂。此時,三桂若北上,必走湖南渡江,而清軍卻在荊州佈下重兵,以至形成荊嶽對峙的局面。

荊嶽對峙時,三桂兵馬二十萬,他在嶽州置兵七萬,其它兵馬分作兩路。一路從長沙出兵至江西,另一路由四川進陝西。因為洩密清廷早作防備,此二處進攻皆打成拉鋸戰,始終沒有和後來反清的王輔臣、耿精忠連成一片。

因此,三桂之敗,洩密居首。

心太軟、心太軟……

三桂雖然是梟雄,但還是不夠厚黑。

事例1: 三桂的幕僚李長祥讓他以立明後裔的旗號起兵,這對爭取當時的民心大有裨益。同時,朝鮮的李氏王朝也是心向大明,對即將發生的劇變持密切關注的態度。但被三桂否決了,他認為自己在永曆的事情上已經對不住大明一次,若再立明後裔,事成後就得再殺一遍,他在內心很牴觸這麼幹。



(荊嶽對峙)

事例2: 清軍屯兵於荊州城,荊州地勢低窪,距離長江不足三公里。劉玄初要水淹荊州,三桂不同意,說城內居民十多萬,他不忍心生靈塗炭。氣得劉玄初大罵他是昏主。

三桂的第三個夢

荊嶽對峙的局面形成於康熙十三年五月,在隨後的半年多時間內,三桂沒有急於渡江作戰。一方面是因為清軍屯重兵於荊州,另一方面因為他此時有了第三個夢。

三桂的長子吳應熊是他理想的接班人,在順治十年後一直入京為質。究吳應熊本人,他並不贊同三桂反清。三桂起兵以後的半年內,給了清廷一個下馬威,他希望清廷能夠找他和談:還回吳應熊,然後雙方劃江為國。

康熙十四年,玄燁打碎了他的夢想,誅殺了自己的姑父吳應熊,同時也幹掉了應熊之子吳世琳。當三桂聽到這個消息,彷佛一下子老了十歲,他口中唸叨道:“騎虎難下、騎虎難下……。”

不僅如此,康熙還扒掉了老吳家在關外的祖墳。

下面,回頭盤點一下三桂起兵時的實力。

第一,他可指揮的兵員

平定雲貴後,三桂兵力最盛,在冊七萬多人。後經三次裁撤和部分將領調走帶走部分兵士,三桂起兵之初在冊兵員二萬三。當然,還有幾萬的家眷丁口,這些不應計於戰鬥力之內。他是會養私兵的,數目不好推算,應該不會多於在冊兵員。所以,他起兵之初,可指揮的兵員總數不足五萬。

第二,他手中的權利

起兵之初,三桂可督管的僅雲南一省之兵,而且,他也沒有任命將領和文官的人事權。這就是說,清廷是他所有下屬的老闆,他僅僅是一個被高高供起的省級軍區司令員。

那麼,他在不到半年的時間內如何做到與清廷隔江對峙呢?

在雲貴之地,他是憑自身積年的威望和人脈;在湖南、四川、湖北的部分地區,除了上面說的威望和人脈,還有就是以快打慢、攻其不備。

而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彼時的清廷,因為其統治有民族壓迫的傾向,不僅導致民心不穩,而且官心亦不滿。這點,我會在下面再進行詳細解說。

荊嶽對峙的局面形成,康熙從內心根本不懼怕。一方面,他提前派兵扼守了重要隘口;另一方面,他的親友團上來助威了。

康熙十三年底,蒙古各部王公進京朝覲,主動要求提供馬匹和軍隊。僅這一塊,就為康熙貢獻了二萬多人馬,他迅速將其補充到荊嶽戰場。

戰爭開始,康熙預測三桂可“指日授首”。與之呼應的是,康熙十三年三月,寧南靖寇大將軍勒爾錦上疏“進取雲貴之期,不過八月”。

如果沒有後面一系列的變故,三桂估計蹦躂不了二年。因為滿清延用的民族傾斜政策,最終釀成了一場波及十餘省、耗時長達八年的大亂。

三桂兵至湖南,湖北襄陽總兵官楊來嘉“從逆”、四川提督鄭蛟麟“叛變”、朱三太子楊起隆“起事”、廣西孫延齡“從叛”、“耿藩易幟”、鄭氏重返大陸、之信“叛降”、“陝甘激變”、等等等等。甚至,朝鮮和交趾(越南)都在蠢蠢欲動。以上這些,當陝西王輔臣起兵,玄燁才真正感到了害怕。他一度表示要親征荊嶽戰場,以便快速結束與三桂之間的戰爭。

三桂登高一呼,下面萬人景從。分析參加反清的人員構成,其中漢人是主體,以明朝降清武將為骨幹,其中又不乏大量的漢人百姓加入。

兵部侍郎溫岱報告:吳三桂賊兵未到,而江西等省人民,反叛於建昌、饒州等地,抗敵滿洲官兵。

“各省兵民、相率背叛”,這就是當時的實際情況,所有矛頭都指向滿清新政權,大家都不喜歡滿清統治者的管理方式。因為人多且雜,所以訴求也多,這導致了三桂失敗的第四個原因。

隊友太雜不好帶

三桂起兵之初,自封為周王,他撇開明朝後裔,為了自己的團隊和大周天下而奮鬥。而他的眾多盟友,和他的奮鬥目標根本不一致。

耿精忠



(耿精忠劇照)

他的政治訴求是:東聯臺灣鄭氏政權,南聯琉球,內結三桂,天南半壁江山皆入版圖。

臺灣鄭氏

他們一直奉明朝年號,力圖反攻大陸,恢復明政權。

尚氏父子

尚可喜就不用說了,那是清廷的死忠。當初,廣州面臨祖澤清、劉進忠、廣西馬雄、湖南吳兵、臺灣鄭氏的多頭進攻,若廣州城破,尚氏必族滅。這才有了尚之信軟禁可喜、炮擊清大營的事件。

尚之信的所謂叛變,實際是救尚氏家族的無奈之舉。他叛降三桂後的二百八十天,始終未出一兵一卒,也沒有同清軍有過一次的交鋒。

王輔臣



(王輔臣劇照)

他本來是效忠清廷的,從他把使者汪士榮和三桂的任命信札交給清廷就可以看出他的選邊站隊。只因為康熙不信任他,派來莫洛經略川陝,而莫洛十分輕視他,他懷恨在心,在部下的裹挾下才被逼起兵。

王輔臣這樣被逼反清的,註定他立場的搖擺不定,他本來可以和三桂靠攏合兵,卻最終選擇孤懸陝西騎牆觀望,把大好的形勢毀於一旦,最後落得憂懼自殺的下場。

孫延齡

他的轄區廣西是最早呼應三桂起兵的,只因為他受到王永年的參劾,正處在清廷調查他的當口。虎頭蛇尾,後來他在傅弘烈的勸說下反正,被三桂偵得,終被襲殺。

文章篇幅有點長,概括地說一下全文的意思。



三桂起兵反清,曾得到廣泛的漢人官民的支持,只因大家不喜歡滿族新政權的統治方式。

三桂的失敗有四點:洩密使清廷提前準備;厚黑功底不紮實;坐等和談;對其它抗清力量形成不了向心力。

當然,三藩變亂以後,康熙在軍事和政治方面的表現也可圈可點。他一方面對首惡三桂實施無情的打擊;另一方面對其它抗清力量進行了政治方面的拉攏,以軟化他們的抗清意志。待三藩平定後,玄燁也耐心地對他們進行了清算。


鏈天絕


吳三桂造反,起於康熙裁撤“三藩”。當年滿清入關得天下,有四個大漢奸立下大功,孔有德、吳三桂、尚可喜、耿仲明。清廷待之不可謂不厚,皆封王,令吳三桂駐防雲南,耿精忠(耿仲明之孫)駐防福建,尚可喜駐防廣東。孔有德在與南明李定國作戰失敗自殺,就將其女孔四貞許配給孫延齡駐守廣西。



因康熙日感“三藩”勢大威脅,於是下令遷往山海關外,“三藩”遂反,一時間三藩舊部、南明殘餘勢力群起呼應,一直攻到湖南,佔據半壁江山。那麼為何短短几年時間失敗了呢?有說實力不濟,有說缺錢少糧。這有些說不通,以“三藩”合四起之力,不可謂不強,要不然不能那麼快打到長江邊上,至於錢糧,所佔之地雖不及江南富庶,但如湖南江西,也是魚米之地,不會養不起叛軍。



三藩敗亡,必另有其因:

*吳三桂起兵打的旗號是“興明討虜”,誰都知道滿清是他放進關的,連南明最後一位永曆帝,都是被他從緬甸抓回來,親手絞殺的。此事天下皆知,說這話誰信?做著“虜”封的官,再去討“虜”,殺了南明皇帝,又要興明。從道義和氣勢上先輸了三分。



*康熙執政時,百姓尚得果腹。比起明末時饑荒遍地,朝不保夕的境況已是好的多。且康熙年治理還算清明,未施暴政,推行漢制,民心漸行歸化,吳三桂這等朝三暮四的逆賊,自然得不到發自內心的支持。其痛恨漢奸之心,尤勝於外虜。



*“三藩”內部各勢力本就各懷鬼胎,不是鐵打一塊。如廣東尚家,老子尚可喜是清廷這邊的,兒子尚之信是吳三桂這邊的。福建耿精忠,作亂時被臺灣鄭經圖謀地盤,首尾難顧。西北王輔臣,原為吳三桂舊部,打了敗仗就歸順了清廷。這些山頭被康熙逐一分化瓦解,等到吳三桂一死,更是如鳥獸散。



*作為各朝代統治中心,多於中原一帶,而清朝糧餉稅捐主要來源還在手裡,根本未動,還足以支撐戰爭。吳三桂集團打到湖南已是強弩之勢,已經是進攻乏力,後勁不足,從戰局能看出,1673年攻取湖南後, 即不再向北發展。隨著清廷的分化策略,吳集團步步瓦解到1681年徹底被撲滅。

綜上原因,三藩勢力初期雖然勢大,但有著先天的缺陷,在清廷正確應對下,最終落敗。


史海尋蹤


首先是師出無名,吳三桂出兵反清並不佔據道德制高點。吳三桂造反早期打的旗號是反清復明,但是他過去的黑歷史是什麼樣子的全天下人都知道,從山海關殺明人殺到緬甸這種事實讓他得不得人心,縱使攻下了許多城市,但是當地的人並不是真心實意的服從於他。 吳三桂作為明朝的舊臣投降清朝,還殺死了永曆皇帝,在前明士大夫眼裡本身就不是個好鳥,一個親手殺死舊主人的奴才,現在卻喊著要為舊主人報仇能有多少號召力就可想而知了。他作為清朝現在卻反叛清朝,在中國古代儒家看來這樣的行為與無恥小人無異,所以吳三桂造反,裡外不是人。這是吳三桂沒有人和。借滿洲兵入關還可以糊弄一下,為崇禎帝報仇什麼的,但是你後來充當清人的急先鋒,對南明政權趕盡殺絕而且弦殺永曆帝怎麼解釋?這時候你想起“反清復明”了,早幹嘛去了?所以吳三桂的討清檄書並沒有獲得大明遺民的廣泛認可,一呼百應的局面並未出現。 其次,天下剛剛安定二三十年,老百姓要想的是安定的生活,誰當皇帝無所謂,只要能讓自己過上安逸富足的生活就足夠了,吳三桂在時間點上選取的不對 ,這也可歸結到不得人心這一點.再次,實力是由很大懸殊的,清朝入關二三十年,八旗兵力並沒有削弱多少,以三藩兵力如果出其不意的話,倒是可以打出一些勝仗,但是持久戰就吃虧了,基本沒有勝利的希望。尤其是在其他兩藩連續被朝廷說服的情況下,以雲南一省對抗朝廷,實力差距明顯。 最後,戰略失誤,上面說了,出其不意的話會獲得良好的效果,但是吳三桂在後期竟然想劃江而治,這簡直是給了康熙很大的喘息時間,組織了軍隊,失敗也是必然的了。 在政治視野和軍事才能上,吳三桂也不屬於出類拔萃的人物,一時風雲,只不過恰逢風口,他的對手李自成和永曆諸人更是等而下之。起兵反清又年事已高,暮氣沉沉,不復當年“衝冠一怒為紅顏”的銳氣豪情,而現在他的對手是國勢處於上升期的滿洲人和青年才俊康熙,不敗何待。 吳三桂的兵馬並沒有清朝的兩倍,吳三桂起兵前,手下不過3萬多人馬,起兵時又擴充了一些,也不會太多。 吳三桂雖然攻克湖南等地,飲馬長江,但是後方並不穩固。三藩裡尚可喜並沒有和吳三桂一起起兵,長期據守廣州,牽制了吳三桂不少兵馬。直到吳三桂起兵兩年後,尚可喜子尚之信也造反,逼死尚可喜以後,廣東才算平定。 而耿精忠雖然也開始和吳三桂一起起兵,但是一直被臺灣鄭經牽制,其他各地響應起兵的也大多蛇鼠兩端,只顧自己利益,並不服從吳三桂。所以吳三桂實際能指揮的兵力很有限,控制的地盤也侷限一隅,加上他自己年事已高,打到長江時已經是強弩之末。清軍初期雖然失利,但是畢竟所佔地域廣闊,進入相持階段以後就不是吳三桂能打敗的了。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雖然當年吳三桂在山海關時被清軍壓著打,不過入關不過幾十年,八旗軍也已經糜爛不堪,優勢兵力的清軍居然畏懼吳三桂的威名不敢進攻,直到吳三桂死後才敢進軍。真不知道皇太極、多爾袞地下有知會作何感想。 打仗要是靠人多,歷史早就改寫了。吳三桂有三不和。當時雖然三藩之亂聲勢浩大,但是這三個人各懷鬼胎,心裡都有自己的小九九,雖然說是三路起兵,其餘兩家大都持觀望態度,真正出力的也只有吳三桂一路人馬,人心不和。 當時清朝入關已經20多年天下基本已經平定。老百姓剛剛過幾天太平日子,誰腦子不好使會和他一起造反?當時大清朝已經完全取代了明朝的合法地位,無論官紳還是普通百姓按照清朝的政令去做,該得到一樣可以得到,大家何必還去反清復明呢,當官的有官作,老百姓有飯吃,何必在乎誰當家呢?再加上清朝這個時期通過早期的嚴苛政策基本上完成了其政治的穩固,這段時期正是清朝政策逐漸放寬的時期,對於老百姓來說壓力也就更小了。











當年鄭成功攻打南京都沒有成功,這個時候誰有心思和吳三桂造反呢?這是天時與吳三桂不和。 雖然吳三桂前期節節勝利,打了清朝一個措手不及,但是等清朝緩過神來,調集八旗、綠營前往平叛,各個擊破,分化瓦解。最終吳三桂還沒有等到清軍破城,就已經駕鶴西去。總而言之,天時地利人和吳三桂一個都不佔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