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能不能治癒?

zhm_327439078


糖尿病一經診斷,應給予合理的降糖方案,近期可減輕或消除糖尿病症狀,預防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滲性高血糖狀態等急性併發症的發生;遠期可減少或延緩心腦血管疾病、失明、截肢、尿毒症等慢性併發症的發生。那麼,糖尿病到底能不能治癒呢?接下來,醫學莘將為您解析。

糖尿病以血糖升高為主要表現,降血糖是治療糖尿病的主要措施。通過合理的降糖治療,多數患者可將血糖控制在目標範圍。血糖達標穩定後,雖然病情得到了控制,但糖尿病卻未治癒。這是因為血糖升高僅為糖尿病的症狀,並非糖尿病的病因,一種疾病是否能治癒,主要取決於能否根除其病因。糖尿病血糖升高的根本原因在於胰島素抵抗或胰島β細胞功能障礙:

  • 胰島素抵抗糖尿病早期血糖升高的主要原因。此階段血糖升高的原因為肝臟、肌肉等組織對胰島素敏感性下降,導致對葡萄糖的利用減少。由於病程短,胰島β細胞功能尚好,因此通過控制飲食、增加運動、減輕體重等生活方式干預,可有效改善胰島素抵抗,降低血糖,近期無需藥物降糖,但需長期堅持。部分患者血糖可長期達標,但部分患者血糖可逐漸升高,因此即使生活方式干預已將血糖降至正常,也不一定能治癒糖尿病,需定期監測血糖,觀察病情變化。
  • 胰島β細胞功能障礙是多數患者血糖升高的主要原因。胰島β細胞的主要作用是分泌胰島素降低血糖,一旦發生損傷或破壞,幾乎不能逆轉,且損傷可進行性加重,從而導致血糖逐漸升高。因此糖尿病一經診斷,幾乎達不到治癒的預期。早期可通過生活方式干預、口服降糖藥降血糖;隨著病情的發展,降糖難度會逐漸增大,需要多種藥物聯合降糖,從一種降糖藥到兩種降糖藥,再到三種降糖藥,以致最後需要胰島素控制血糖。

雖然糖尿病不可治癒,但合理的降糖治療可降低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風險。血糖達到16.7mmol/L會增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血糖達到33.3mmol/L會增加高滲高血糖綜合徵,血糖控制達標的患者空腹血糖多低於7.0mmol/L,餐後2小時血糖多低於10mmol/L,因此通過合理降糖且血糖控制達標後很少發生急性併發症。慢性併發症是糖尿病患者需要重點預防的疾病,由於終末期慢性併發症可增加糖尿病患者死亡風險,因此合理的降糖治療可延長糖尿病患者的壽命。

據統計,糖尿病患者發生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猝死等心血管併發症的風險會升高1-5倍;大約20%-40%的糖尿病患者可能發生腦卒中、腦萎縮等腦血管疾病;接近50%的糖尿病患者在診斷時已經出現不同程度的神經病變;糖尿病患者失明概率比非糖尿病患者高出25倍;接近50%的2型糖尿病患者會出現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足所致截肢風險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5倍。通過合理的降糖治療,將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7.0%以下,可有效延緩糖尿病慢性併發症的發生;將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6.5%以下,病程早期可進一步降低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風險。

綜上,糖尿病一經診斷,幾乎無法達到治癒的目的。雖然不能治癒,但通過合理的降糖方案,可減少或延緩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在改善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同時,可適當延長壽命;如果糖尿病未給予合理治療,病情會呈進行性加重,血糖會呈逐漸升高的趨勢,併發症的發生風險也會逐漸增加。

感謝大家的閱讀!

若有不妥,敬請斧正!歡迎評論區諮詢與交流!

注:文內容僅作為健康科普,不作為醫療建議或意見,不具備醫療指導條件。


醫學莘


目前糖尿病尚無根治措施。採用飲食治療、運動療法、口服降糖藥、胰島素及傳統醫藥治療,只能有效地控制病情,但目前還不能根治糖尿病。因此那些所謂能夠根治糖尿病的靈丹妙藥是不可信的。即使有的患者經過適當的治療,臨床症狀消失,血糖、尿糖恢復正常,與正常人一樣參加工作及勞動,若不注意調養,飲食不控制或不按醫生的要求治療,還會出現高血糖及尿糖。因此可以說糖尿病是終身性疾病,需長期堅持治療,即使病情理想控制,也要堅持飲食治療,並定期到醫院複查。

糖尿病患者也不要因為目前糖尿病還不能根治而憂心忡忡,悲觀失望。應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和決心,正確認識糖尿病,因為糖尿病本身並不可怕,也不是不治之症,可怕的是威脅生命的合併症。因此只要糖尿病人堅持長期治療,與醫生密切配合,長期穩定地控制糖尿病,就可防止或延緩糖尿病合併症的發生和發展。

迄今為止尚未篩選出一種具有較強降糖作用的中藥,有些中藥可能具有一些改善症狀的作用,但長期高血糖狀態將使臟器受損。而且目前市場上大多數降糖中藥實際含有西藥成分,故患者在選擇中藥時也應請醫師指導。

醫學界目前還沒有找到根治糖尿病的方法,中醫同樣如此。祖國醫學博大精深,中藥藥性複雜,對糖尿病的治療效果尚待進一步研究,目前比較共同的認識是:中醫、中藥對糖尿病防治有一定作用。但病友們如果盲信自稱能根治糖尿病的“中醫”,而終止現行的正常治療,其結果往往是人財兩空。


內分泌楊金奎教授


最常見的二型糖尿病有治癒的可能。但是,預防重於治療!

嚴格的說,不是靠藥物治癒,而是靠自己改變生活方式而自我治癒,在這個過程中,藥物則有重要的輔助作用,不過得先警告一下,必須經過糖耐量曲線的測試,才能證明的確已經恢復正常,而不能自己胡亂停藥,切記切記

讓我們瞭解下,常見糖尿病的發生原因和風險因素,再次強調,預防重於治療

不過,1型糖尿病很難預防,但二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則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預防的。

糖尿病的原因

  • 1型糖尿病

醫生並不確切知道導致1型糖尿病的原因,但具有一定的遺傳因素,由於某種原因,免疫系統錯誤地攻擊並破壞了胰腺中產生胰島素的β細胞。因為生產胰島素的β細胞的死亡目前是不可逆的,因此一型糖尿病是無法治癒的。

  • 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則源於遺傳和生活方式因素的結合,正因為生活方式會影響2型糖尿病是否發生,因此2型糖尿病是可以預防的。同時,在2型糖尿病發病的初期,是完全可逆的。實際上,多數2型糖尿病患者都有超重和肥胖問題,只要能克服超重或肥胖問題,2型糖尿病就具有可逆性。

  •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期間荷爾蒙變化的結果,是因為胎盤產生的激素使得孕婦的細胞對胰島素的影響不那麼敏感。這可能會導致懷孕期間的糖尿病,但多數妊娠期糖尿病在生產後,就自動恢復。總的來說,懷孕期間體重超重的女性更容易患上妊娠糖尿病。

引發糖尿病的危險因素

某些因素會增加您患糖尿病的風險。您的家庭,環境和先前存在的疾病都會影響您患糖尿病的幾率。您需要了解哪些風險您可以控制,而哪些風險您無法控制。

  • 1型糖尿病

如果您父母或兄弟姐妹患有1型糖尿病,那麼您也更有可能患上1型糖尿病。

  • 2型糖尿病

  1. 超重

  2. 年齡在45歲或以上

  3. 直系血親有2型糖尿病患者

  4. 缺乏運動

  5. 曾經發生過妊娠糖尿病

  6. 糖耐量受損(前驅糖尿病)

  7. 有高血壓,高膽固醇或高甘油三酯


  • 妊娠糖尿病

  1. 超重

  2. 年齡超過25歲

  3. 曾經發生過妊娠糖尿病

  4. 懷了一個超重胎兒

  5. 有2型糖尿病的家族史

  6. 有多囊卵巢綜合徵(PCOS)

糖尿病的預防

1型糖尿病是不可預防的,因為它是由免疫系統問題引起的。2型糖尿病的一些原因,例如您的基因或年齡,也不在您的控制之下。然而,許多其他導致糖尿病的風險因素是可控的。大多數糖尿病預防策略涉及對您的飲食和健身常規進行簡單調整。

如果您被診斷患有前驅糖尿病,可以採取以下措施來延緩或預防2型糖尿病:

  1. 每週至少進行150分鐘的有氧運動,如散步或騎自行車。

  2. 在飲食中減少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以及精製碳水化合物。

  3. 多吃水果,蔬菜和全穀物(不要吃精白米和精白麵,用粗糧代替)。


  4. 少吃一些,多吃幾頓。

  5. 如果你超重或肥胖,那麼請儘量減掉至少7%的體重。

這些不是預防糖尿病的唯一方法 ,但它們是最重要的預防方法,當然你也可以學習和了解更多的可以幫助您避免這種慢性疾病的方法和策略。

某些類型的糖尿病,如1型糖尿病是由您無法控制的因素引起的。但其他類型糖尿病,如 如2型糖尿病,您可以通過選擇合適的食物,增加身體活動和減輕體重來進行預防。

  • 1型糖尿病

注射胰島素是1型糖尿病的主要治療方法。因為患者絕對缺乏胰島素,因此治療不可避免。

  • 2型糖尿病

改變飲食和運動可以幫助一些人治癒初期的2型糖尿病。但是如果改變生活方式,還是不足以降低血糖濃度,那就需要服用藥物進行輔助,您可能需要服用多種藥物來進行輔助,某些2型糖尿病患者也需要注射胰島素。

糖尿病的飲食控制

飲食是控制糖尿病的關鍵。在某些情況下,改變飲食甚至可以逆轉或控制糖尿病。

  • 1型糖尿病

根據您吃的食物類型,您的血糖水平會上升或下降。食物中的糖或澱粉,會使您的血糖水平迅速上升,而蛋白質升高血糖的速度則慢很多。

  • 2型糖尿病

吃正確類型的食物既可以控制血糖,又可以幫助你減掉多餘的體重。為了保持血糖水平的穩定,嘗試少食多餐,多吃以下食物。

  1. 水果

  2. 蔬菜

  3. 全穀類

  4. 瘦肉蛋白,如家禽和魚類

  5. 健康的脂肪,如橄欖油和堅果



裸猿的故事


糖尿病一旦得上如影隨形

糖尿病的現狀是患病人數不斷增多,更遺憾的是,到目前為止這還是一種終身性的疾病,無法徹底根治。所以也提醒糖友們,任何宣揚糖尿病能根治的藥方神方都是

騙人的,不要輕信。但是不要因此灰心喪氣,只要控制得當,糖尿病患者同樣可以享受美好人生。

比如,一些病情較輕的患者,通過調整飲食、運動、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等,往往不用藥也能將血糖控制在合理的範圍,不影響壽命。但這種控制和治療是終身的,不能鬆懈,不能半途而廢,要一直堅持。

而對於一些病情稍重的患者,可以通過飲食、運動、監測、心理調適等方法來控制血糖,並在必要的情況下配合醫生使用藥物,控制不得併發症。

最大的威脅是併發症

糖尿病的發生雖然可怕,卻可以防治,一旦得上糖尿病則要控制不得併發症,因為糖尿病的真正可怕之處其實是併發症,致殘率和死亡率很高。

糖尿病可引發的併發症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併發症一般來得突然,極易威脅生命。慢性併發症一般發生隱秘,如果不注意監測,可導致殘疾或早亡。

控制併發症是每個糖尿病患者必須要做的,因為它的危害比糖尿病本身嚴重得多,它是患者殘、致死的主要因素。


健康圈內人


糖尿病人怎麼能降低血糖?我告訴你,我有偏方,第一早晨喝一碗【黑豆,黑芝麻,黑米,黑香米,意仁,核桃】打成粉。中午菜可以吃一碗,後吃主食,二兩酒,主食一半饅頭,活15個餃子,或一兩粗糧玉米麵的窩窩頭,晚飯一碗菜,一兩主食,我吃飯是【黑豆粉,黑芝麻粉,核桃粉作成的窩窩頭。】晚飯後要走一萬步,我16年12月9號測血糖值6.5到14號測血糖值5.1吃上面的主食和菜,17年1月1號開始,不吃【二甲雙胍】到三號早晨空腹測血糖值6.1。1月10號5.9每天走一萬步,並作詩一首【糖尿病】棄新思舊嘴受苦,淡飯粗茶心才甜。若能此法堅持住,確保幸福萬萬年。


劉志強81042869


我們先了解下糖尿病的病因,為什麼我們會得糖尿病?

· 胰島素是人體調節營養物質吸收利用的重要激素,也是唯一可以降血糖的激素,如果發生問題就會使血糖升高,產生糖尿病。

造成糖尿病的病因主要有兩個方面:

· 一種是多種原因引起分泌胰島素的胰島β細胞分泌的不足,常見於1型糖尿病。

· 對於2型糖尿病來說,除了胰島功能受損外,廣泛存在的胰島素抵抗是另一重要致病因素。這些人的胰島素分泌本身並不少,但卻不能正常發揮生理作用,醫學上稱為“胰島素抵抗”。並認為胰島素抵抗是肥胖、高血壓、高脂血症、高尿酸、脂肪肝的共同致病因素,最終都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加速。

可見,糖尿病是一種慢性代謝性疾病,它的病因並不是容易去除掉的,所謂的去掉病根的完全治癒目前暫時還做不到。

然而,糖尿病通過合理的積極治療,改善糖尿病的影響因素,是可以使血糖得到滿意控制,症狀消失的。

但千萬不要以為血糖正常了,糖尿病就痊癒了,而因此輕易自行停藥或者終止治療,這種想法是錯誤的並且非常危險,

很可能導致糖尿病症狀捲土重來。

有研究揭示,當血糖達到糖尿病診斷時,胰島功能已經損傷過半,而胰島素抵抗也已經存在多年。也就是說,身體在此時已經受損,甚至還有可能因為不好好治療而引發如冠心病、腦梗塞、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腎病等併發症。其中,80%的糖尿病患者最終死於心腦血管疾病,這並不是危言聳聽。

那麼,如何才能預防糖尿病的併發症呢?

堅持合理的飲食和運動。通過合理的生活方式、控制體重等干預措施,可改善高血糖症狀,減小血糖波動。

認認真真控制血糖。糖友要通過控制好血糖、血脂、血壓、體重等指標,堅持每天測量並記錄血糖,預防併發症發生。

觀察下表,您就可以對自己血糖的控制情況一目瞭然。

●配合醫生積極治療。糖友們每次複查時,除了評估血糖控制之外,也別忘了要配合醫生定期複查糖尿病的併發症,如進行尿微量白蛋白的測定,散瞳行眼底檢查等。通過對這些檢查結果的把握,患者能夠實現自我認識,密切掌控現狀,培養和併發症的“距離感”。


本答案指導專家為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胡肇衡、北京協和醫院腎內科醫生陳罡。


糖大夫


我是空腹9·6餐後10·多當時挺害怕的,但我堅持沒吃藥,十天以後血糖空腹4·7餐後5·6我控制飲食,十天沒吃白麵,大米,土豆,餐後大步走30分鐘,主食是麥子,黑米,紅小豆,高糧米,小米,玉米麵,少許白麵放一起做成的饅頭,先把麥子,黑米,高糧米,紅小豆泡了再加小米用豆漿機打成糊,再加玉米麵,白麵發上,做成饅頭,堅持下去,別吃豬肉


牽手一生64976625


目前還沒有找到可以根治糖尿病的方法。

一型糖尿病可能是由於遺傳、環境、生活習慣、心情、自身免疫或是病毒入侵等等各種複雜條件共同作用造成,目前明確的原因還沒有最科學的解釋,這種糖尿病基本自身的胰島細胞都已經死亡,無法再產生胰島素。胰島細胞凋亡不可逆轉,所以是不可能根治的。目前有很多讓胰島細胞再生的研究,還沒有明確的研究能讓胰島細胞再生的技術,不過很多研究已經有找到讓胰島細胞再生的萌芽,再不久的未來或許可以找出治療糖尿病的方法。

二型糖尿病多是因為生活習慣,飲食習慣的惡劣造成的。體內長期攝入高油高脂的食物,胰島素工作量太大,從而導致它們“偷工減料”,本來應該讓糖分進入細胞,而它們卻不做這一步,從而血糖大大升高。不過也有認真幹活的胰島素,部分糖分能存入細胞,所以二型糖尿病人如果控制好飲食和血糖就可以不必注射胰島素。

二型糖尿病由於胰島β細胞還能分泌胰島素,所以在早期出現病症的時候是可以逆轉的,但是如果還是長期不注意飲食作息,養成慣性,久而久之就無法再逆轉根治了,甚至由於胰島工作量太大,也有可能損傷胰島細胞,無法再生。

不過即使糖尿病不能根治,但也不代表糖友的生活就失去了希望。

糖尿病主要就是控制好血糖,血糖如果能控制好和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也沒有太大差異,除了多了一份對血糖的謹慎之外,照常能工作,照常能學習,照常能運動。

糖尿病的併發症是最應該值得關注的,如果長期都不注意控制好血糖平穩,四肢末端、眼睛、心、腦、腎都可能出現疾病,這些才是真正讓人備受折磨的症狀。

所以,即使糖尿病是無法治療好的,但只要注意調節好自己的心態,控制好自己的血糖,定期去醫院檢查,聽好醫囑,糖尿病人也是可以正常生活的!


王旭峰營養師


糖尿病只能控制,不能治癒,需終生服藥,是這樣嗎?非也,只要您相信糖尿病可以治癒,並付諸行動,糖尿病就可以治癒,而且能夠逆轉!

血糖太多了,不外兩個因素:

1.進入的太多

2.排出的太少

試問你身邊的糖尿病患者,發病前,他的飲食,含糖量難道都比周圍人高嗎?與他飲食相同的朋友、家人怎麼不會得糖尿病?已經得病的患者大多數都是低糖飲食,卻仍然無法緩止糖尿病的惡化,所以糖尿病不是因為吃了含糖量高的食物。

另外,糖尿病患者排出的糖太少嗎?恰恰相反,糖尿病的確診標準之一,就是尿糖值高,從小便排出的糖太多,所以,也不是排洩的問題,那究竟是什麼問題呢?

糖尿病剛開始吃的多,拉的多,為什麼?是身體不吸收,吸收--是身體臟腑吸收營養,吃進去的東西臟腑沒吸收到營養,那臟腑就會說,怎麼不給我養分,我好餓,於是繼續吃,但是始終沒有得到能量的補充,慢慢身體越來越虛虧,越來越瘦,虛虧到一定程度,從剛開始特別能吃到後來吃不下了,而能量不能吸收不單純涉及到脾胃,還涉及到五臟六腑,所以,糖尿病的根源它實質上是糖不能夠被吸收的病,而不是糖太多的病。

血液是用來運輸糖份的,只是運輸途徑,它不運用糖,那麼糖停留在血液裡面,也就是說糖進入不了我們的臟腑和器官,它進入不了,相當於攝取有問題,也就是說糖的吸收有問題。

糖是營養是能量,它應該進入我們的臟腑、器官和細胞,不應該留在血液裡,於是,我們的身體被迫通過小便將"多餘"的糖排出體外,這是不得己而為之啊!

由此看來,糖尿病的主要問題不是糖太多,而是五臟六腑缺糖;不是降糖,而是解決糖吸收的問題。只要解決糖的吸收問題,糖尿病是可以逆轉的。

那是什麼阻礙和降低了脾胃的吸收能力呢?下面的文章節選自非藥而癒公眾號《糖尿病治不好,病人負全責》一文。

要想真正治療糖尿病,必須關掉導致糖尿病的水龍頭!那麼這個水龍頭,糖尿病的根源到底在哪兒?

有一種觀點,認為糖尿病是碳水化合物攝入過多造成的,因為碳水化合物在消化道被消化成糖,糖被吸收後,升高了血糖,久而久之就得了糖尿病。

如果這真的是糖尿病的根源,那麼我們可以合理地得出一個推論,也就是一個國家的人均大米攝入量越高,這個國家的糖尿病發病率應該越高。

我們看看咱們國家的情況,從1980年到2010年,我國的大米消費量沒有總體變化,一直保持在每人每年100千克上下。但是同期我國的糖尿病發病率卻從0.7%升高到11.6%,顯然我國的糖尿病流行不是大米的原因,因為大米的消費量沒有變。

還有一種說法,說糖尿病人不能吃水果,於是科學家做了一項研究,他們把糖尿病患者分成高果和低果兩組,然後同時做三個月完全一樣的營養治療,這期間,高果一組要比低果患者多吃很多水果。

三個月後,他們發現,這兩組的總體治療效果沒有差別,也就是說,吃不吃水果對糖尿病病情沒有影響。

那麼大米和水果都和糖尿病不相干,什麼和糖尿病最相干呢?

肉類!肉類!肉類!

從1980年開始,我國的肉類消費增加了十幾倍,糖尿病發病率也增加了十幾倍。一項涉及6萬多受試者的美國研究發現,隨著動物性食物攝入的種類和數量越多,糖尿病的發病率越高。

植物性飲食逆轉糖尿病

如果肉類的攝入是糖尿病的水龍頭,那麼停止吃肉就意味著關掉了水龍頭,糖尿病就自然痊癒了。

是這樣嗎?

1979年,研究者讓20位注射胰島素的患者進行相當於低脂素食,結果短短16天以後,9位患者不需要再打胰島素了,餘下的11位病人胰島素的平均注射量從26個單位降低到11個單位。

1994年,197位口服糖尿病藥的患者進行了非常簡單的生活方式的改變,包括低脂素食和步行,26天以後,需要服藥的患者減到57人,不到一個月的時間,70%的患者被逆轉。

所以糖尿病不過是一個紙老虎罷了。

只要我們相信糖尿病可以自愈,並付諸行動,我們就可以自愈。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原來是高蛋白高脂肪的肉類阻礙了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我們的脾胃為了消化這些肥甘厚味的動物性食物,每天馬不停蹄、超負荷的工作,它太累了,都累趴下了,胰島素自然就生成不足了,那麼,停止吃肉,停止自我傷害,改全素飲食,讓脾胃多多休息,吃八分飽,不能吃撐著,素食也不能吃撐著,慢慢的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便可以恢復,請相信身體的自愈能力。

植物飲食可以逆轉糖尿病,如果用溫補脾腎的中藥輔助調理,效果會更好。

早七時附子理中丸一丸,下午五時桂附地黃丸一丸,不適停服。飲食宜清淡,忌生冷寒涼油膩,白天適當運動(走路、散步即可),曬太陽,晚上早睡覺,不要熬夜。


何濱柳健康養生


糖尿病還能治好嗎?

首先我們瞭解一下,什麼是糖尿病。糖尿病是由於胰島素分泌不足,引起的代謝疾病。糖尿病分為一型糖尿病和二型糖尿病。一型糖尿病是胰島素依賴型,二型糖尿病是非胰島素依賴型,是胰島分泌不足,可通過飲食,運動,藥物進行調整,治療。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糖尿病患者有1億多。糖尿病是繼心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之後,威脅人類生命的又一大殺手!

為了有效的預防控制糖尿病。我們應該對糖尿病的病因有進一步瞭解。糖尿病的病因有四條,1,是吃出來的。2,是想出來的(思則氣凝,傷脾,再則傷腸,大便不成形)3,是累出來的。4,是治出來的,亂用藥。

我們瞭解了糖尿病的病因,再瞭解一下糖尿病的症狀。

上消之症:煩渴多飲,易渴,易口乾,上焦有火。

中消之症:多食善積,易餓,吃不飽,幹吃不長肉。

下消之症:餿便不止,身體消瘦,多便多尿。

以上我們瞭解了糖尿病得病原因,和三種症狀。回頭我們再看一看,得了糖尿病到底能不能治癒呢?回答是暫時不能。因為至今為止,還沒有研究出這種藥。但這不等於說得了糖尿病,就得了絕症。因為糖尿病雖不能治癒,但卻能通過飲食療法,運動療法,和口服降糖藥,有效的控制血糖,效果極佳。

當然,如果您喜歡中醫中藥,也可以通過中藥進行調整血糖。

如果您是肺腎陰虛型可選用,六味地黃丸,麥味地黃丸,糖尿靈片,消渴靈片,益腎消渴膠囊。

如果您是氣陰不足型可選用:玉泉片,降糖丹,養陰降糖片,消渴平片,糖尿樂膠囊,降糖舒膠囊,消渴丸,降糖甲片,玉液沖劑。

如果您是陰陽兩虛型的:可選用桂附地黃丸,濟生腎氣丸,龜鹿二膠丸,下消丸。

總之,我們要對糖尿病重視起來。積極治療,千萬不要灰心,相信不久,徹底治癒糖尿病的藥,一定可以研發出來,糖尿病一定可以治癒,讓我們翹首以待吧!

(以上文章所介紹的中成藥,如果哪位朋友想用,需諮詢中醫大夫方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