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詹天佑,留學青年卻娶娃娃親,寵妻有癮,月工資二十多萬

提起中國鐵路的近代史,詹天佑可謂是一位繞不過的人物,在中學課本當中,這位“中國鐵路之父”留給我們的印象不僅有京張鐵路的設計奇思,還有為國爭光的鐵路首創。


歷史上的詹天佑,留學青年卻娶娃娃親,寵妻有癮,月工資二十多萬


然而究其私人生活,卻很少有人關注,現實生活中的詹天佑,不僅有才,而且有德,作為一個事業有成的男人,有錢卻不變壞,同時非常寵妻顧家,這在民國時期,直接打破了那些“才子風流”的俗套,堪稱當時社會的一股清流。

望子成龍

詹天佑出生在一個茶商世家,當其祖父詹士鸞之時,詹家的茶葉生意非常興旺,原籍江西的詹家為了後代方便參加當地鄉試,選擇舉家落戶廣州,此時的詹家在當地也算是富貴之家,然而時過境遷,到了詹天佑父親詹興洪這一代之時,詹家的家境卻發生了變化。


歷史上的詹天佑,留學青年卻娶娃娃親,寵妻有癮,月工資二十多萬


當時社會大環境不好,茶葉生意日趨沒落,而詹家的生意也隨之一落千丈,最終家道中落,而數次科舉落第之後,心灰意冷的詹興洪最終放棄了仕途這個夢想,從事起刻章、代寫書信為生的工作。

然而,自己這一代雖然不成了,畢竟還有兒子。

望子成龍是每個中國家長的習慣,失落的詹興洪便將希望寄託到了下一代人的身上,為了自己的孩子日後能夠有出息,詹興洪便將自己的兒子詹天佑送到了私塾之中,希望他日後能夠金榜題名,光宗耀祖。

本來詹天佑的路線是沿著父親的規劃,將四書五經讀透,最終通過科舉,鯉魚跳龍門,然而時代卻最終給他指出了另外一條路,出國留學。

大時代下的變化

同治十一年,清末革新思想家、社會活動家容閎在香港招考幼童,這次的招考很特殊,因為這次招考的學生,不是奔著當官走仕途的目的,而是有著一個更特殊的使命,那就是師夷長技以制夷,這批學生將要被政府公派到西方學校,學習先進的知識,然後歸來報效祖國。

這是清政府的一次自救措施行為,也是一次飽含希望的舉措。


歷史上的詹天佑,留學青年卻娶娃娃親,寵妻有癮,月工資二十多萬


在大時代的變遷前夕,不是每一個人都能看到時代的轉變,千年的傳統科舉和新興的洋務學科之間,到底該如何選擇?詹興洪這個深浸儒教的秀才,對清政府的這次招考沒有太多興趣,然而他沒興趣,不代表別人就沒看出來,這是一個好機會,比如說詹天佑的岳父,譚伯邨。

一位改變命運的好岳父

詹天佑雖然年幼,但此時的他已經有了一門親事,是門娃娃親。

詹興洪雖然落魄,然而卻有一個非常爭氣的兒子,而他這個自幼品學兼優的兒子,很快便引起了朋友譚伯邨的注意,古有榜下捉婿之例,能夠得到一位有前途、有希望的女婿,絕對是每個老丈人樂見的事情,而譚伯邨此刻就覺得,眼前的這個孩子,真的很不錯。

譚伯邨在澳門經商多年,雖然不是大富大貴之家,家庭也算殷實,眼界也比常人較為開闊,在結識詹興洪之後,他發現詹家的這個男孩,不一般,不僅聰明堅毅,而且人品不錯,是個好苗子,將來一定會大有出息。

於是在譚伯邨的提議之下,譚、詹兩家後來便訂了娃娃親,譚伯邨把自己的四女兒譚菊珍許配給了詹天佑。

此刻,當得知清政府的這次公派留學招考計劃之後,譚伯邨不僅立即給自己的兒子譚耀勳報了名,也沒有忘了自己的女婿,他很快便趕過來做通詹天佑父母的工作,讓他們同意讓詹天佑也隨兒子一起前去留學。


歷史上的詹天佑,留學青年卻娶娃娃親,寵妻有癮,月工資二十多萬


對於親家的強烈建議,詹興洪自然很重視,同時考慮到此番公派留學事也算是走洋翰林的途徑,比普通科舉日後會競爭小一點兒,未來前途也應該有保障,於是就委託親家帶上詹天佑到香港去報名。

  就這樣,剛滿十二歲的詹天佑隨著岳父到香港報考成功,並順利考進了幼童出洋預備班,當年,包括詹天佑在內的第一批留洋學生一共三十人,集體遠赴美國求學。 


歷史上的詹天佑,留學青年卻娶娃娃親,寵妻有癮,月工資二十多萬


經過在美國小學、中學學習之後,成績優異的詹天佑隨後考入了美國當時知名學府——耶魯大學,並進入了土木工程系鐵路專科深造。


歷史上的詹天佑,留學青年卻娶娃娃親,寵妻有癮,月工資二十多萬


當他二十歲的那年,詹天佑最終出色地完成了大學本科全部課程,在當年歸國的105名留美學生中,僅有兩位學士獲得學位,而詹天佑就是其中之一,另一位則是後來民國首任總理—唐紹儀。

重續前緣,恩愛一生

歸國後的詹天佑,鍍金成功,前途不可限量,作為青年才俊,很多政要、富商對其伸出了橄欖枝,希望能夠與其聯姻結緣,然而面對這些誘惑,詹天佑最終的選擇是,遵守約定,和自己從未謀面的那個女孩兒,那個等待了自己八年的女孩兒結婚,履行先前訂下的娃娃親婚姻。


歷史上的詹天佑,留學青年卻娶娃娃親,寵妻有癮,月工資二十多萬


而那位一直在國內等候他的譚菊珍則在婚後成為了詹天佑的賢內助,她有著傳統女人的堅韌和溫柔,在詹天佑不斷出差的工作情況之下,譚菊珍不辭勞苦,常年陪伴丈夫在各地奔波,一共為詹天佑生了五男三女,這八個孩子分別出生於直隸的林西、山海關、錦州、北京以及廣州五地。


歷史上的詹天佑,留學青年卻娶娃娃親,寵妻有癮,月工資二十多萬


1912年,詹天佑被聘為粵漢鐵路的會辦,一家人最終在漢口得以安定下來,而此時,政府給詹天佑開出的工資,是每月五百多兩銀子,加上三百多兩津貼補助,合起來每月將近一千兩銀子,如果單論購買力的話,晚清時期的一千兩銀子相當於現在的二十多萬元,年薪數百萬的詹天佑可謂是春風得意,事業有成。

那麼此時的詹天佑是怎麼對待家庭的呢?男人有錢就變壞,在這裡行不通,詹天佑對自己老婆的態度可以總結為,寵妻成癮。

  詹天佑夫婦兩人平時的感情很好,因為平日跟隨其工作之時,在工地之上,條件艱苦,其夫人吃飯的速度又比較慢,總是還沒吃完,飯菜就已經涼了,為此,詹天佑特意設計並找人定做了一套保溫餐具,來專供夫人吃飯時所使用。

後來,詹天佑的夫人得了肺病,常年咯血不愈,當時廣州有蓄妾的風俗,有人看到詹天佑的夫人身體羸弱,便趁機勸他也納一個小妾,卻被詹天佑嚴詞拒絕了,終其一生,詹天佑都遵循了忠貞的婚姻原則,不搞曖昧,沒有出軌。

  詹天佑和夫人譚菊珍一生和睦,很少吵架,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詹天佑持著一個家庭原則,那就是“過必在夫”,而就因為這種思想,其下屬也大多不敢當面對其訴苦家庭矛盾,因為一旦說自己老婆不好,肯定會被這位寵妻上司無情懟上一頓。


歷史上的詹天佑,留學青年卻娶娃娃親,寵妻有癮,月工資二十多萬


在武漢,詹天佑居住的別墅院中,每到秋天,便會菊香飄蕩,各種品種的菊花被詹天佑移植到院中,就因為—自己夫人的名字中,有一個菊字,愛屋及烏,詹天佑的寵妻可見一斑。

事業有成、人品優良,寵妻成癮,這種男人,在清末民國初期,真是難得至極,不得不說,當年譚菊珍的老爹譚伯邨,挑婿、識人的眼光實在是高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