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動機技術這麼透明,為什麼我國就是造不出優秀的發動機?

自主品牌汽車近年來有了不錯的進步,各方面也有了較大的提升,尤其是配置豐富性價比高。縱然是在自主品牌不斷成長的今天,與合資車還是存在較大差距的,並且這種差距在短時間內也會會存在的。那麼,發動機技術這麼透明,為什麼我們還要不出好的動力系統呢?

發動機技術這麼透明,為什麼我國就是造不出優秀的發動機?

發動機身為汽車的“心臟”,很多消費者對這個東西也是非常有情懷的。只要聽說這臺車的發動機好,就是其它地方差一點,心裡也可以接受。在現在自主品牌快速發展的今天,國產車在外觀設計和車身做工上進步非常大,某些優秀產品在這些方面甚至可以趕超合資。但發動機方面,跟國外主流品牌還是存在一定差距。

發動機技術這麼透明,為什麼我國就是造不出優秀的發動機?

但這個差距並不只是中國汽車行業的鍋,要知道,普通發動機雖然在原理上很簡單,但發展到現在已經變成了一個很複雜的東西。而且牽扯的學科和行業很多,比如冶煉業、鑄造業、機械加工等等方面,而我國工業發展起步晚,基礎薄弱,並且專注於搞經濟而忽視了基礎產業,造成了工業水平發展緩慢。

發動機技術這麼透明,為什麼我國就是造不出優秀的發動機?

我國還沒有技術實力過硬的零部件供應商。供應商和整車廠相當於汽車工業的兩條腿。整車廠偏重於整合。一般,最核心的單項技術,都掌握在供應商手中。比如博世的剎車和電控,比如ZF的變速箱,再比如Continental的直噴系統等等。

發動機技術這麼透明,為什麼我國就是造不出優秀的發動機?

其實我覺得總的來說就是經驗缺乏,而從目前這麼飽和的汽車市場來看,自主品牌也不可能在發動機的研發方面浪費那麼多時間和金錢,否則的話就早就賠的本錢都不剩了。強大的輿論壓力和劇烈競爭下的生存壓力迫使企業們不但不希望技術進步,還極力實踐著怎麼更好的降低成本。而一些在燃油車領域沒有建樹或無力建樹的車企,也紛紛改弦更張向沒有技術含量的電動汽車進軍了,它們背靠風投和政府補貼,以及部分城市限牌的支撐勉強餬口。

發動機技術這麼透明,為什麼我國就是造不出優秀的發動機?

對此,大家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