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健身房練硬拉和深蹲的人很少?

文文19848273


當我們在做深蹲和硬拉時,身體和精神都會承受非常大的痛苦,尤其是深蹲,深蹲時全身80%以上的肌肉參與發力,能夠對人體產生極大的壓力,當你竭盡全力做完最後一個接近力竭的深蹲後,那種感覺就像從地獄回來一樣。

深蹲這個古老的動作已經存在了上千年,可以說是所有健身動作的老祖宗,看似簡單的蹲下和站起的過程,卻蘊含了無限的奧妙,

在經典不衰的力量訓練書籍【力量訓練基礎】中,關於深蹲的講解就多達70頁,可見想掌握深蹲這門技術並不容易,因此可能很多人還沒開始蹲,就因為深蹲過於複雜而放棄了。

深蹲的過程痛苦,恢復的過程同樣痛苦,人體腿部的肌肉就佔據了全身一半的骨骼肌,雖然腿部肌肉力量巨大,耐力超群,但是腿部恢復的過程也比其他肌肉時間長,在恢復的過程中,我們還會感到劇烈的痠痛感,嚴重時會影響我們正常的行走。

無論從深蹲時還是深蹲後,那種滋味都不好受,久而久之可能會讓人在心理產生恐懼感,尤其是對於那些承受能力比較差的人。

除了以上原因,高受傷率也是很多人不敢做深蹲的原因。

由於深蹲技術複雜,很多健身新手在沒有徹底掌握技術之前就貿然嘗試,尤其有一些健身者,虛榮心攀比心很強,看到別人能用大重量深蹲,心裡很不服氣,還想再健身房出風頭,然後用自己控制不了的重量深蹲,進而造成動作變形,最後以受傷收場,從此再也無法深蹲了。

硬拉同樣是參與肌肉非常多的動作,也是非常難掌握和容易受傷的動作,因此和深蹲一樣,做的人很少。

雖然深蹲和硬拉很難掌握,但是這兩個動作的收益實在是太大了,如果健身不做這兩個動作,是很難達到一個比較高的水平的,動作雖難,但絕對達不到無法掌握的程度,只要能做到下面一點,掌握深蹲和硬拉也只是時間問題。

放下你的虛榮心

這是最關鍵的一點,不要上來天天就談什麼挑戰多少多少公斤,在你沒有把動作掌握熟練之前,先挑戰空氣就可以了,最多拿著一根竹竿,不停地練習動作,知道徹底掌握為止,哪怕是有點弱智的郭靖,每天打幾萬拳,最後也學會了降龍十八掌。


冷風談健身


嗨嘍,大家好,這裡是KI健身,我是健身段子手渣ki。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問題是:為什麼健身房練硬拉和深蹲的人很少?

這個問題,其實沒啥好糾結的。

咱們可以簡單的分析一下。

首先是佔比問題

深蹲和硬拉都是兩個比較經典的訓練動作,而深蹲主要是訓練臀腿的動作,硬拉可以根據不同的動作變化放在練腿日或者是練背日。

很多人去健身房並不是擼鐵的,並且這個人數本身就佔據很大的比例,所以跑步機上總是人滿為患,就算是擼鐵的人。

如果說採用的是周循環的五分化訓練,那麼一週的時間訓練5次,每次的力量訓練時間按照一個小時來算,大約6個動作,每個動作4組,深蹲和硬拉都做的話,也只是兩個動作,常規訓練中佔比不過20~30分鐘。

所以以這兩個動作和整體的訓練相比的話,在健身房練深蹲和硬拉的人確實不多。

這是常規的,不排除一些腿部訓練佔比比較多的,比如推拉腿分化的,有佔比多的自然就有佔比少的。比如並不是每個人在每次練腿的時候都會深蹲。

除了佔比,再有就是本身訓練需求的問題

1損傷

關節的損傷在生活中是非常常見的,尤其是膝關節。

深蹲這個動作本身就是相對比較難以掌握的動作,當動作掌握掌握不好,或者盲目衝擊較大重量就會給膝關節帶來更多的壓力,所以一些人,尤其是新手在訓練的時候,就會選擇一些器械蹬腿等較為安全和簡單的動作來代替深蹲,這樣無形中又減少了練這個兩個動作的人。

2喜好

來來來,大家給我一起把手伸出來,摸著自己的良心說,問問你自己,你喜不喜歡練腿。

當然有一些非常喜歡練腿的朋友,但是更多的是像ki一樣,一到練腿日就渾身不舒服,想方設法逃避訓練的人。

如果本身對訓練沒有很強的專業性目的,那麼重點自然是放在胸、腹、手臂這些能夠明顯改善,並且能夠顯露出來的。

健身如果不是為了裝b那將毫無意義。

3需求

深蹲和硬拉都是高強的複合動作,能夠有效增長我們的肌肉量,還能夠促進睪酮的分泌,從整體的健身需求上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順帶回答一下附標裡的問題,深蹲和硬拉對胸、手臂、腹肌這些肌肉看著沒有直接的幫助,但是從肌肉生長上來說,是非常有幫助的。

但是這個是從增肌的需求上來說的,在健身房訓練的,增肌並不是所有人的需求,自然也就沒那麼看重硬拉和深蹲了。

以上就是KI健身關於您“為什麼健身房練硬拉和深蹲的人很少?”這個問題的回答,一家之言,難免偏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KI健身


健身房都在爭搶的是臥推凳和啞鈴區,多數人都在練胸、二頭、三頭。

別說硬拉,就是引體向上都很少有人練,練背多數都是在練高位下拉、槓鈴划船、啞鈴划船、坐姿划船,最多再帶幾組聳肩練練斜方肌完事了。

硬拉少有人碰,一個是場地問題,二是動作技術要求高,就是練也是練的羅馬尼亞硬拉,根本不會落地再去硬拉。

而深蹲,特別是自由深蹲架那裡,那地方都很少有人站。還有不少人再做史密斯深蹲,三下五除二,搞幾組就完事兒。接著就在賣力大重量腿舉,跟著腿屈伸,腿彎舉,再搞個幾組啞鈴提踵結束了。不喜歡深蹲的,練腿也練的少,因為練完腿,第二天會很痛苦,就以上那些做完就夠嗆了,還要深蹲幹啥。於是,有人乾脆腿都很少練或者深蹲一帶而過。

總結:除臥推外,深蹲、硬拉也是力量訓練基礎,這三大項是每個健身者都繞不開的。

但是現在的氛圍是提倡你去把胸和腹肌練出來,要有很壯的胳膊。所以你經常會看到上半身和下半身比例不協調的壯漢。。。


悠米愛健身


  • 作為健身的三大黃金動作,深蹲,臥推,硬拉這三個高度複合動作幾十年以來一直是健身屆備受推崇的動作。可以說從十九世紀末健身開始發展開始,這三個動作就開始存在並開始演變了,可以說這三個動作的歷史和健身史一樣長。所以這三個動作的地位跟作用絕對是毋庸置疑的,大家在網上經常可以看到外國的大神用恐怖的重量做這三大項,如輪子哥的277kg臥推,又比如我們的祖師爺羅尼的380kg深蹲都是一直讓人津津樂道的(萊維,貝貝)。從我自己來講的話,我才開始健身就練習這三大項,三個月深蹲就100kg×5了,那為什麼健身房練硬拉和深蹲很少呢?下面我來分析一下:

首先是健身這個行業沒有國外發展得久。外國為啥職業比賽那麼強,全名健身呀,這可不是說著玩玩,俗話說:中國十米一個藥店,美國十米一個籃球場.別人體育好可以上大學,我們所謂的體尖生......要知道我們進健身房的同學,最多的人群,也是教練最喜歡的人群是什麼,那當然是愛跑步的女同學呀,她們愛做深蹲硬拉這些嗎,很顯然大部分都是很少做的。這其中包括很多連著玩玩的男同學,自然深蹲硬拉也少做了。歸根到底就是因為全民缺乏健身意識以及健身知識,對深蹲硬拉不夠重視。
然後就是這兩個動作確實比較難。你去網上搜教健身動作的視頻,很大部分都是關於這三大項,這也證明了這三大項還是要求一定的技術的。很多同學才來健身房,兩眼一抹黑,器械都認不全,你叫他們來做硬拉?確實也不現實,但是這也導致了很多同學可能在嘗試深蹲硬拉之後,由於動作不規範或者不到位,造成沒效果甚至受傷,那可能以後這個同學就傷心了,不會來這個傷心之地了.....從我舉例的話,我屬於天生腿部比較有力,才健身沒多久就瘋狂深蹲硬拉練三大項,結果腰痛了幾個月.....所以小夥伴們一定要注意安全呀。 還有就是審美的差異造成的。看看國外的演員,啥雷神啊,施瓦辛格啊,巨石強森啊,那肌肉,滿屏的雄性魅力簡直就要溢出屏幕。再看看我們的唱跳rap(別給我寄律師函)。網上有個數據,在中國肌肉男比大熊貓還稀少,所以說能進健身房的就很不錯了,至於他練啥,雨女無瓜。所以大眾的觀念當中,還是不能接受肌肉太大的,覺得能進健身房隨便練練的男生就很man了,至於練了幾年的,噁心心....所以還練啥腿呀,練啥深蹲啊,是肱二頭肌不好看嗎,還是我三角肌給不了你溫暖了。健身房見面就問臂圍,問腿圍的可是太少了。
總的來說,大眾對深蹲硬拉的瞭解和重視還不夠,不知道它們對身體的柔韌性,協調性,體態,心理承受力,增肌,心肺功能,力量的作用。在《施瓦辛格健身全書》中,施瓦辛格就強調了三大項的作用,並推薦適當使用大重量。當然一切以個人目標為準。謝謝大家,我是肥肥卡,喜歡我的可以關注一下呀,天天更新好玩的健身視頻。

肥肥卡


為什麼健身房練硬拉和深蹲的人很少?

我覺得這是因為練腿比較累的原因吧!練腿不同於其他的肌群,比如說:練背闊肌,就算你把背部力量練到力竭,最多你也就是感覺到背部沒有力量或者手臂有一點點累,而不會有全身疲憊的無力感!練腿就不一樣了,練腿的感覺會使人全身都感覺疲勞!如果腿部鍛鍊過了,還會有鍛鍊後遺症!



深蹲和硬拉動作涉及到全身多數的肌肉,所以做深蹲和硬拉等於是做了大量的全身肌肉鍛鍊,那麼鍛鍊量大,勢必會感覺更疲勞!所以健身房裡的人,尤其是新手,根本不會選擇深蹲或者硬拉這樣的動作,他們會優先選擇簡單易於上手簡單動作!

其次深蹲和硬拉的動作難度係數稍微大一些,在不熟悉深蹲或者硬拉動作的精髓之前,動作做的不標準,容易損傷膝蓋,損傷腰椎,存在著一定的風險,所以新手們是不會選擇上深蹲或者硬拉的動作!這些動作,往往要玩的熟練之後新手才會安排這些動作!



其實這也是這也算正常現象,健身房不是有句話這麼講嗎?新手練胸,高手練背,大神練腿!所以,真正懂得安排腿部肌肉鍛鍊動作的人往往都是健身有一段時間的健身者!

所以,一般情況,我們在健身房裡,比較少看見健身的人安跑深蹲或者硬拉這些難度係數稍微大一點的動作!


Mr一蔡I說健身


這完全是胡說瞎扯,一般的剛健身的小白,很少練腿,更少練自由深蹲。跑步的比較多,私教的教練會帶他們每個器械做幾遍。再加上每個人的目標要求不一樣,還有說的硬拉,這個就要腕力手臂要有勁,因此他們需要練二頭三頭還有臥推。通過幾個月,半年的時間積累,力量維度都出來了一些,再去練硬拉和深蹲。因為大部分的小白還有一些人怕受傷不會加到大重量,他們只是對自己看上去滿意就行了,不像每個人都想去參加比賽,要全身都是肌肉。如果說對健身已經上癮了,半年以上,一個星期達到可以去五次的人,基本上都會練深蹲硬拉了。我就比較喜歡練深蹲的,上個星期我就練了兩次,有時候經常練的腿抽筋,躺在床上痛的要哭,我也沒有經常拉伸,乳酸堆積在一起。我健身也有一年六個月了,從未買過一節私教,都是自己買過施瓦辛格健身全書,比如QQ興趣部落,現在頭條裡面好多教健身視頻的動作。關鍵是要休息好吃好 不要熬夜少幹炮 工作不要太累,否則影響第二天的健身效果。會影響力量訓練最大重量的20%,健身就是要上癮,堅持不怕痛不怕,苦挑戰自己。





健身達人阿松


硬拉和深蹲太苦了,會要了我們的“小命”。


說心裡話,多少次鍛鍊臀腿部,還沒進行幾組,就已經累癱下了;

如果有人一起陪著,還有一些動力,沒有搭檔一起鍛鍊,這種苦只能打碎了往肚子裡咽,憑著毅力死磕到底。

不知道是什麼支持我一週完成一次臀腿的鍛鍊(當然以深蹲和硬拉為主)?

硬拉、深蹲、臥推並稱為三大王牌運動,與臥推相比,硬拉和深蹲募集的肌肉會更多,對身體能量的消耗、心肺的刺激比較大,

而且隨著重量的提升,強度增加的幅度也是要大於固定器械的。

正是因為苦、累、身體吃不消,很多人選擇了少做或者不做,

在健身房時不時的會發現有不少人上身鍛鍊很魁梧,下半肢可以用纖細來形容。



裡面有人可能是把健身當做一種消遣、交流方式,肯定專挑輕鬆的做,做完一組可以聊天好幾分鐘呢!

一個小時、兩個小時過後,總算鍛鍊好了,舒舒服服洗個澡吧!


但是看到和別的人身體鍛鍊的棒棒噠,又開始羨慕了。

看似流了不少汗,也很努力的健身運動,但都是表面功夫。

——這是多數人面臨的問題,行動往往趕不上思想。真的是想多了!

當然還有一種錯誤的思維在健身減肥圈裡盛行,很多MM害怕腿部鍛鍊,害怕把腿練粗了,穿衣服不好看,

所以寧願選擇一些有氧運動、瑜伽等,也不要做臀腿鍛鍊;

更有甚者一些男性被這種畸形美所影響,“我不要練腿,練練上肢就可以了

其實硬拉和深蹲動作真的很好,可以是我們的身體更佳均勻協調、增肌訓練裡面必不可少(釋放更多的雄性激素,刺激肌肉生長),而且鍛鍊了我們的意志,使我們更懂得堅持。

但是即使是好的東西,在很多人看來就是很困難的。

比如減肥只要調整飲食結構,妥妥的瘦;還是有很多人追求減肥藥、運動、中藥、節食、酵素……各種奇形怪狀的減肥方法。

所以知識只能提供給那些理解的人,不理解的人說的再多也沒有什麼用處!


我是運動營養師Bruce,歡迎關注私信,瞭解更多的運動健身和營養方面知識


運動營養師Bruce


深蹲和硬拉都是難度比較高的動作,而且練這兩個動作也是對心肺功能的考驗,雖然它們不好練但對身體卻有很大的好處,在普通的商業健身房練深蹲和硬拉的人確實不多,但是在比較專業的健身會所深蹲架是要搶著用的。

深蹲和硬拉不好練的原因

深蹲和硬拉是涉及多關節、多部位肌肉的複合型動作,練這兩個動作幾乎要調用身體上所有的關節,而牽涉到的肌肉有核心肌群、股四頭肌、背闊肌、臀大肌、斜方肌

看到這裡可能有人會說:沒這麼誇張吧,我練深蹲和硬拉的時候也沒感覺動用了那麼多肌肉和關節啊,輕輕鬆鬆就把動作完成了。如果你有這種感覺可能是使用的重量比較小,在錯誤的動作下一些關節承受的重量不是特別大所以你感覺不出什麼,但是等到重量增大的那一天所有的問題都會暴露出來,有些關節會疼痛,有些不該參與的肌肉會痠痛。

練深蹲和硬拉只有在正確的動作下才不會造成身體的不適,而練的時候我們常常會顧此失彼忽視了對某些部位的關注,所以說深蹲和硬拉不好練

喜歡練深蹲和硬拉的人健身水平都不低

健身其實就像練功,健身的過程中要突破一個又一個瓶頸期而練深蹲和硬拉這兩個動作就是突破某一個瓶頸期的手段

,因為多練這兩個動作會使得身體內睪酮素分泌量增多,從而能讓你練的更大,所以雖然健身房裡人那麼多,但真正達到高水平的人其實沒幾個

懶惰阻止你練深蹲和硬拉

練深蹲和硬拉人少的另一個原因就是懶惰,別看有些人成天往健身房跑那也掩蓋不住他懶惰的內心,他們去了無非就是想討個心安,到了健身房專門練固定器械“你看這多好,既能坐著又能鍛鍊“殊不知那些固定器械就是阻礙你增肌的絆腳石。槓鈴才會讓你變得強大。

結語

良藥苦口利於病,能讓你感受到痛苦的才能讓你變得強大沒有多少人願意忍受在練深蹲和硬拉時感受到的痛苦,所以練這兩個動作的人少,但我們不要隨波逐流,知難而上才會精進不休。


我是健身小瑀,一名專注於健身領域的創作者,希望我的內容會對你有所幫助。


健身小瑀


(1)害怕受傷:大家對於深蹲和硬拉第一感覺都是容易受傷,那是因為太多的人用錯誤的方式進行深蹲和硬拉,造成了自己的受傷情況,導致大家誤以為深蹲和硬拉就是受傷的動作,其實並不是的,如果你掌握好了動作的要領,是絕對不可能受傷的,拿硬拉舉例子,太多人的硬拉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弓背,變成了烏龜拉,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什麼?不僅是對動作的不瞭解,還有就是自身肌肉群太薄弱,特別是豎脊肌,在硬拉弓背的情況下,你的豎脊肌承受了非常大的壓力,這樣造成的後果就是腰肌勞損甚至腰椎間盤突出,那對於這種情況,我們的解決方式是什麼呢?我們首先建議大家的就是,掌握好正確的硬拉姿勢,多用小重量去磨合我們的動作,不要嫌棄重量小而不去訓練,舉重隊的隊員們從剛進舉重隊,空槓都要用一年甚至更久,用這種輕重量去讓我們的身體適應這種發力模式,對我們之後的訓練才能提到幫助,如果掌握不好動作就加重量的話,那我們的動作只會越練越偏,最後導致自己受傷,深蹲也如此。

(2)覺得腿部肌肉沒用:大家不去訓練硬拉和深蹲的另一個方面就是覺得訓練這兩個動作是訓練我們的腿部,而腿部的肌肉對於我們的健身是沒用的,其實,腿部肌肉對於我們的健身,是最有用的肌肉,因為腿部是我們人體第一大肌群,訓練我們的腿部,就能夠最大程度的提高我們全身的肌肉量,而肌肉量的提升,不僅會讓我們整體的絕對力量上升,還能讓我們的基礎代謝增加,對我們的減脂也是有非常多的好處的,而且肌肉量提升,我們身體的睪酮素分泌就會增加,睪酮素又會讓我們的肌肉增加,這樣的良性循環,我想大家都懂。

以上就是我們對題主問題的一些簡單回答,希望能夠幫助到題主解決問題,如果題主還有其他的問題需要解釋可以繼續向我提出問題,也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大家,如果大家在健身方面還有什麼問題需要解答的話,歡迎隨時向我提問,我將逐一進行解答,也希望大家能夠訂閱我的頭條號,謝謝大家的支持。


健身無死角


首先要知道,硬拉和深蹲這兩個動作都是健身房三大黃金動作之一。硬拉也分為直腿硬拉和屈腿硬拉。這兩個動作都是多關節動作,對身體的體能消耗非常大,動作要領難度極高。

比如直腿硬拉這個動作,我們要知道它所能練到的目標肌肉,比如我們的豎脊肌,膕繩肌,還有我們的腰部核心肌群,其他的協同肌群也全部都能參與其中。這個動作很多人都有做過,基本上會出現三種情況,一:小臂無力,導致沒有辦法完成標準動作和組數。二:駝背,沒有注意腰背的挺直,只知道加上大重量,用自己的手臂和脊柱去硬拉起大重量。三:動作中腰疼,做動作沒有感覺豎脊肌發脹,而是感覺疼痛感強烈。這三種情況集中一起給人帶來的要麼是腰痠背痛,要麼變成含胸駝背,動作難度較於困難不適合新手做。

深蹲這個動作更加經典,它是我們練腿必做的一個動作,但是深蹲這個動作比較講究,有各種各種各樣的蹲法,各種各樣的蹲法又刺激著不同的目標肌肉。但是這個動作相對於硬拉來說會比較危險很多很多,如果深蹲出現意外,那將是生命的代償。深蹲這個動作,能刺激到我們大腿所有的肌群和核心肌群,它的消耗大,不管在增肌還是減脂的時候,利用深蹲都能讓我們達到我們想要的效果。但是做不好深蹲的會把自己的腰椎練傷或者膝關節練傷。做深蹲記住自己的腰背挺直,核心收緊,在蹲的時候讓自己的膝關節儘量不要超過腳尖,但不是說不能超過腳尖,讓自己感覺有一種往後面坐凳子的感覺。

因為這兩個動作難度係數較大,危險性較高,而且更多人不知道這兩個動作給自己帶來的的好處,只會感覺這兩個動作特別的消耗體力或者感覺特別難做難學,才會很少的在健身房練這兩個動作。所謂新手練胸,高手練背,老手練腿。所以想要做動作之前,一定要做好防護,動作重量先從輕開始,慢慢的再加些重量。不能強迫自己做超過自身極限的力量,在突破大重量的時候一定要有專業人士給予保護和指導。

健身房類型不同

如果說練習硬拉&深蹲比例最高的訓練場所, 肯定是力量舉訓練館. 這兩個直接就是比賽的項目, 不練是不可能的; 而說道最少的, 至少從目前的狀況來看, 則是主打健美/健體類型的商業健身房. 有些小夥伴可能會說 ‘我去的健身房也沒有標榜健美/健體啊?’. 實際上, 大部分以改變身材為主要訓練目標的健身房, 都可以歸類為 ‘健美/健體’ 類型.

當然, 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 ‘複合型動作’, 尤其是負重類型的複合型動作的重要性了; 實際上就算你是主打健美的, 也需要大重量複合型動作來幫助刺激更多的 ‘生長激素&雄性激素’. 所以, 在更多的商業健身房裡, 也已經有不少人在進行硬拉&深蹲的訓練了, 只不過在這類場館中, 上述兩個動作的訓練的場地依舊比較侷限, 畢竟商業健身房裡放20臺跑步機的比比皆是, 放5個以上自由深蹲架的甚至就能算是良心了(更不要說還有撤走的呢...).

其實除了上述的力量舉訓練場館, 像是奧舉訓練場館, 以及CrossFit訓練館中也都有大量進行硬拉和深蹲訓練的人. 如果說想要區分場館類型, 其實老肖恩有個好辦法, 即你只要去觀察這個場館的大部分訓練人員 ‘是以動作來區分訓練內容, 還是以肌群來作為主要判斷依據的’ 就OK了, 前者通常是運動表現類型的場館, 硬拉&深蹲會更流行; 後者則是身材主導, 隔離型動作更重要, 不過這只是趨勢, 不是絕對的.

動作更加複雜

其實這個問題就和為什麼早幾年做隔離型動作的人更多, 複合型動作的人很少一樣, 因為動作本身更復雜, 所需要花費的學習成本也相應更高. 如果用硬拉和手臂訓練中人人都會去做的二頭彎舉做對比, 前者明顯有更多的技術要點需要 ‘細扣’, 而後者雖然要領也不少, 但至少大部分人到達 '會做' 這一程度時間成本也就是幾分鐘.

雖然動作的複雜度也直接影響了這些動作的普及頻率, 但請允許老肖恩說句掏心窩子的話, 大眾健身真的應該從硬拉, 深蹲, 推舉等一類動作開始, 至少作為負重部分是這樣, 它們比隔離型動作更容易給你帶來更多的益處.

受眾平均認知水平

這就好比老肖恩當年剛進健身房任職的時候, 當時我上司是個練奧舉的哥們, 一開始我覺得那隻不過是 ‘旁門左道’,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 我才逐漸意識到, 原來是自己 ‘錯把無知當個性了’, 過去認為 ‘只有把身材作為目標的訓練才叫健身’ 的概念太片面了, 實際上那隻不過是冰山一角, 絕大部分的冰川是被 ‘運動表現’ 所覆蓋的. 當然, 咱們這裡並不是說哪個對, 哪個錯, 這裡壓根只有個人選擇, 但隨著健身的進一步普及, 國內也一定會有更多人和場館朝著更加多元的方向發展, 而不是隻把注意力放在年輕人8塊腹肌上(雖然沒錯, 但畢竟受眾有限).

這是一個很正常的現象,普通健身房人群要麼只是為了單純減肥,要麼就是想有一個漂亮的上肢,比較腿部肌肉是看不見的。而且在現在這個社會的審美當中腿粗了會影響美觀。可他們卻不知道腿是不容易粗的,特別是女生。

其次是這些人覺得,你看有些人練深蹲硬拉把腰練傷了,我不想也受傷,所以我不練。可是他們不知道深蹲是對腿部肌肉構建最好的動作,而硬拉是鍛鍊你下背部肌肉的黃金動作,在規範的動作,合適的重量下是不會受傷的。

還有一些人是不敢去嘗試,他們覺得這麼專業的動作應該有專業的人去教,我就是為了鍛鍊個身體,沒有必要去學這種動作,殊不知沒有嘗試不敢學習就成了以後最大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