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抗倭名將——漳浦徐堦


明朝抗倭名將——漳浦徐堦

徐堦(1582-1666),字懋發,號殿升,漳浦縣鰲山(現六鰲鎮)鰲東村人,明代抗倭名將。世襲武略將軍管軍副千戶侯,後掌鰲所印、玄鍾所印,又兼操捕、鎮撫司、屯糧等。


明朝抗倭名將——漳浦徐堦

徐堦忠誠仁義,勤政愛民。他治軍嚴明,要求士兵不得擾民,做到軍民相體、同甘共苦,並實施減低賦稅等利民措施,屯糧恤眾,受到了軍民的尊重與擁戴。他領軍才能卓越,抗倭屢戰奇功。崇禎二年九月,倭寇航海來犯,徐堦帶領軍民直搗倭穴,最後取得玄鍾湖抗倭大捷。至此,漳浦及周邊沿海一帶的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復無倭患。

明朝抗倭名將——漳浦徐堦

徐堦雖然戰功卓著,但為人低調,平日裡依然勤儉節約,吃粗茶淡飯,穿簡衣布履,省下的俸祿歸公軍用或資濟貧苦軍民。徐堦還制定了“宴請標準”,與部下約法三章,無論誰擺宴,宴請何方客人,都四菜一湯,誰若違反,嚴懲不貸。彼時,恰逢吏部樞密使盧化鰲、戶部主事翁竟成造訪六鰲所,為徐堦抗倭大捷請功。部下以為朝廷達官駕臨,徐堦勢必隆重接待,誰知徐堦一視同仁,用四菜一湯宴請盧化鰲、翁竟成。兩人看到,禁不住感嘆道:“聞徐公清正廉明、勤政為民、勤儉自律,果真如此”。

明朝抗倭名將——漳浦徐堦

徐堦因勇戰倭寇功高望重,僚屬鄉紳、地方官吏等送禮的、設宴的、要求調需的俯拾皆是,但都被徐堦婉言謝絕,或被他的處事方法給拒之門外。有一次,一送禮人怕徐堦拒收,贈禮後直接奪門而走,部下追而不及。徐堦得知後,便讓人把綢緞掛在屋後的小院中任雨打風吹,他日若復有贈禮者,便領其觀看並介紹來由。此事傳出,送綢緞的鄉紳感到自討無趣,不再糾纏。“雨晾錦綢”成為佳話,徐堦的清正廉明、勤儉自律的故事更是被後人傳頌至今,成為東海鰲山徐氏代代相傳的家風和精神。(漳浦縣紀委監委)


來源:福建省紀委監委網站、 漳浦紀委監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