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中,武器先進和意志堅定,到底哪個更重要?


寫文章的時候會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當你提到美國和伊朗之間的武器差距科技差距的時候,會有人跳出來說,武器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人。而等寫自己的時候,會有人和你說,武器不如人家,差距巨大,你打不過這個打不過那個,打不過美國打不過日本。

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武器重要,還是人更重要?今天咱們來簡單分析一下。

有時候在你說到武器差距決定戰爭勝負的時候,會有人和你說,意志堅定、團結一致、戰術得當就能打贏戰爭,而舉的例子就是小米加步槍打贏美軍、越南戰爭。那咱們結合這兩個戰爭以及海灣戰爭說一下,意志和武器到底哪個重要。

戰爭中,武器先進和意志堅定,到底哪個更重要?

當年在朝鮮,我軍和美軍之間的差距有多大?實際上並不大。初期入朝的時候,我軍裝備的是三八大蓋、中正步槍一類的,什麼槍都有,萬國造。而那會兒,聯合國軍對於我軍入朝作戰並沒有多大防備,加上孤軍深入、戰線過長,被一口氣打回了三八線。

而等到聯合國軍重整好了,調整好了,後勤補給都齊全了,咱們又被打回了三八線。從此就在三八線附近僵持,你來我往。而能僵持住的原因在於:意志堅定+戰術得當+武器提升。那會兒,中蘇朝方面裝備有上千架戰機,飛機開的是米格15,地面坦克開的T34和斯大林2坦克,也裝備了波波沙衝鋒槍,甚至有消息說是有小部分AK47投入測試。所謂小米加步槍,是不存在的。

那會兒的志願軍,是裝備精良、戰鬥力強悍、作風頑強的王者之師。

戰爭中,武器先進和意志堅定,到底哪個更重要?

武器裝備上,面對聯合國軍,並沒有太大差距,差距在後勤,在補給這邊。米格15、T34、斯大林2這些武器,在美軍面前,根本就不虛。而這種武器上的小差距,加上地形,加上戰術得當,和聯合國軍能夠僵持住,僵持到了談判桌上。

再說越南戰爭,越戰美國是打輸了,但是你北越是靠自己打贏的麼?並不是。當時,中蘇兩國在背後對著越南源源不斷的輸送物資、武器,甚至直接派兵過去,再加上背後大國震懾著,美軍很難打。當時的越南和美國也有差距,但是差距仍然不大。越南空軍裝備的是米格21戰機,在越南能和美國打空戰,2馬赫的米格21對於美軍飛行員來說同樣是個噩夢。整個戰爭期間,美軍固定翼飛機損失3500架,直升機被擊落5600架。

越南和美國有差距,但是差距並不是那麼大。越南在規模上、數量上吃虧,在體系上吃虧,他出去一次被打殘一次,回來重整接著出去打。如果,越南沒有那些中蘇支援的武器,對著美軍飛機束手無策,越南咋打?直接一次性就被打廢了。

戰爭中,武器先進和意志堅定,到底哪個更重要?

而到了海灣戰爭,時代就不一樣了,美軍不一樣了。

當時薩達姆打的算盤是,自己比越南強,美國沒吃下越南,自己也能抵擋一陣,能抵擋到美國撤軍。但是,很遺憾,這會兒的美軍,並不是越戰時期的美軍了。越戰結束,美軍有個低谷期,直到海灣戰爭爆發,美軍都是非常低調做人的。而這二十多年裡,美軍的武器裝備提升了整整一個時代。

也就是說,海灣戰爭時期的美軍,和越南戰爭時期的美軍,並不是同一個美軍。

越南戰爭時期,美軍的A4攻擊機俯衝,越南士兵再不濟,裝備再差,也能拿著AK47打一梭子,管他打不打得到呢,解恨就行。而到了海灣戰爭就不一樣了,美軍換裝了,那F117隱身戰機有誰見過?雷達都看不見,看不見根本就沒法打。打起來了,壓根就是一個單方面的屠殺。

戰爭中,武器先進和意志堅定,到底哪個更重要?

戰前,薩達姆的軍隊群情激奮,要和美國人決一死戰,結果打起來發現,壓根看不見美軍人影。伊拉克軍隊能看見的是,自己身邊的戰車、坦克被炸成了廢鐵,戰友被炸飛了,滿地胳膊大腿,這是他們能看見的,而唯獨看不見的就是美軍的人影。看不見,你咋打?這是一種無力感,深深的無力感,根本就無力對抗。

海灣戰爭中,美國和伊拉克也打過小規模的坦克戰,怎麼打的?美軍倒車打,M1A1的倒車加速度大於T72的前進加速度,主炮射程也比T72遠,始終能保持在T72射程之外。這是不也是一個單方面屠殺呢?伊拉克戰爭也有小規模的坦克對戰,M1A1和T72在五十米的距離打,T72全軍覆沒。伊拉克的飛毛腿導彈,要麼打不出去,要麼打不準,打準了的還被愛國者攔截了,僅僅那幾次有過命中。

戰爭中,武器先進和意志堅定,到底哪個更重要?

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伊拉克軍隊面對美軍的時候,就是一種深深的無力感。這就是武器差距巨大,大到有了代差的時候的感覺,單方面的屠殺,沒有任何反擊的餘地。這會兒你說武器重要還是人重要?意志有用麼?意志再堅定,AK47能打下來F35麼?

戰爭中,武器先進和意志堅定,到底哪個更重要?

之前寫的關於海上自衛隊的文章,很多人說能秒殺咱們,這些人會說,日本人意志堅定,裝備也精良。但是問題在於,海自的90式反艦導彈射程150公里,在現在這個世界上屬於落後的,而咱們的鷹擊18射程500多公里。那麼問題來了,這三四百公里的射程差距,拿啥來彌補?海自意志很堅定的去衝鋒,衝到150公里的位置,一發導彈把咱們打沉了?可能麼?不可能,這三四百公里,你防空導彈再厲害也被打沉了。

要說意志、戰術這些東西,有時候有用,有時候沒用。

有用的時候,是差距沒那麼大,沒有代差的時候,意志堅定能提升戰鬥力。而有了代差,別人打你,你壓根無力反抗的時候,意志算啥?說好聽了,叫寧死不屈,說不好聽了,就是一句沒意義的空話。

如果說意志堅定能打贏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中的八里橋之戰,蒙古騎兵的衝鋒意志夠堅定不?太平洋戰爭中,日軍的萬歲衝鋒,意志堅定不?這都是最典型的視死如歸,明知是死,也要去衝鋒,也要去和敵人血戰到底,結果是啥?無濟於事,一敗塗地。

戰爭中,武器先進和意志堅定,到底哪個更重要?

戰爭年代,你武器落後於人,你可以通過政治宣傳,通過思想教育,提升軍隊意志力,這樣能提升戰鬥力。和平年代,你再說武器沒用,說意志有用,這叫耽誤事,這叫自己找危險來,結果就是和甲午戰爭之前一樣,北洋艦隊被聯合艦隊超越,最後打不過了。

如果說意志堅定有用,能打贏戰爭,那麼,一人發一個三八大蓋,天天思想教育,是不比導彈飛機省事多了,還便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