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非汽車設計手法設計汽車?新寶駿是在“玩概念”還是求突破

為了實現差異化,新寶駿甚至用上了非汽車設計的手法,但這個品牌的突破卻並非僅限於此。

連續的陰雨天並沒有讓11月末的寧波變成想象中的那般溼冷,不過反差更大的是在這裡舉行的行業內首次以女性媒體專場為主題的試駕活動。

用非汽車設計手法設計汽車?新寶駿是在“玩概念”還是求突破

這次活動形式的思路讓外界看到了新寶駿在尋求差異化上的思考,同時也是當今汽車行業中幾乎所有品牌都在尋求的創新。

然而,新寶駿與其他品牌的不同並沒有僅限於活動形式,它在產品設計定位的差異化上,在今天的自主品牌中也算是一個打破了微差時代的典型。

2019年4月,上汽通用五菱發佈獨立於寶駿之外的全新品牌——新寶駿。這樣一個新興的品牌要怎麼做才能在眾多傳統動力、傳統品牌裡面跟別人不一樣,也就成了一件很難的事情。所以,產品設計風格的確立也就變得尤為重要了。

跨越三個維度的差異化

作為一個嶄新的品牌,它既不是豪華品牌,也不是一個有沉澱、有歷史的品牌,更不是一個新能源品牌。在這樣的背景下要將設計差異化,或許激進的手法是一種更能夠實現突破的方式,何況它還沒有所謂的基因的注入。

但需要考慮的是年輕一代在網絡、智能科技和電子類產品上的偏好,這些概念的融入會帶來不同於展現優雅和浪漫的設計語言,也不是類似於豪華感的曲面,更多的是要呈現出清新、時尚並且帶有科技形態的處理手法。

新寶駿設計團隊認為,90、00後作為目標群體,本身具有個性、張揚、要製造關注度的需求,與80、70甚至60後需要保持大氣、和諧和大眾化的心理形成較大反差,必須是有自己調調的產品才能引起他們的注意。

用非汽車設計手法設計汽車?新寶駿是在“玩概念”還是求突破

在定位和目標明確後,剩下的就是怎樣去做這款車,但顯然用常規思路已經是很難實現。因此,上汽新寶駿設計中心總經理高陳煒提出了“用非汽車設計的手法來設計汽車”的題目,認為這種手法能夠極大化地發揮和處理原創性。

在他看來,當代汽車產品大部分過於嚴重的同質化是所有人都不願意看到的事實,如何讓用戶感知得到這是一個新品牌、有自己東西的品牌,就需要脫離傳統歐美對於汽車設計固定化模式的理解,它包括形態、圖形和處理手法。

Sadan、SUV和MPV車型無論是稱謂還是定位,幾乎都是來自歐美這種成熟的傳統汽車強國,是在成熟的汽車文化下對車型的一種定義和演變。

在目前如此嚴峻的市場環境下,如果僅靠單一車型、單一功能去打,已經不足以最大化的發揮產品的競爭力。加上中國女性用戶對MPV的反感,設計團隊最終設立了具有MPV功能、SUV姿態和轎車駕駛體驗的目標。

用非汽車設計手法設計汽車?新寶駿是在“玩概念”還是求突破

新寶駿RM-5的誕生實現了從Sadan、SUV到MPV三個維度的跨越,在綜合所有車型特點的同時打出了自己的差異化,可以最大化地去搶別人的市場。“只要是一款能夠受到大眾關注、銷量較好、滿足中國國情,並且得到用戶滿意的產品,它就是一款好車。”高陳煒說,沒有必要非得遵循它是不是MPV還是SUV。

雖然激進的設計往往會比較危險,很多時候更像是與消費者審美的賭博,不過從新寶駿RM-5月均超過8000輛的市場反饋來看,並沒有因為造型設計的小眾化,讓人產生奇怪的感覺。

其中很大一部分在於中國設計師在整個設計團隊中佔多數的原因,他們反而能夠更清楚地瞭解中國消費者的心理變化和審美眼光。

用戶根本需求下的差異化

RM-5的非汽車設計手法僅是新寶駿差異化的一個方面,具有較高離地間隙的新寶駿RC-6更像是一種具有跨界屬性的運動型轎車,這種風格的形成或許能夠成就一種新細分車型的誕生。

如果把離地間隙降低,RC-6是一款比較典型的獵裝車或運動型轎車,但往往這類車型在中國市場賣不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跟中國的市場和國情有關,特別是中國的道路條件。

用非汽車設計手法設計汽車?新寶駿是在“玩概念”還是求突破

由於目標用戶群體大部分是在二、三線甚至四線城市,很多情況下普通轎車120mm-140mm的離地間隙,對於一些路面情況可能根本就兼顧不了。

“所以我們想能不能在這樣的姿態上做一些創新,讓更多的用戶能去開一輛這樣形態的車。”高陳煒解釋了為什麼要把RC-6的離地間隙做到191mm的原因,這一高度甚至超過了很多城市SUV的水平。

實際上,讓消費者做出最終選擇的往往就是這些有針對性的、具有一定功能上的改變,而人們在新寶駿RM-5和RC-6上看到的這些創新,它實實在在地解決了用戶在實際用車中出現的矛盾和問題,自然也就形成了區別於其他車型的差異化。

用非汽車設計手法設計汽車?新寶駿是在“玩概念”還是求突破

然而,這種差異並沒有侷限於跟同類產品之間的競爭。從RM-5、RC-6到全新的SUV車型RS-3,新寶駿每款車型的外觀都有自己獨特的設計語言,並沒有形成統一的家族特徵。

這麼做的好處在於對新寶駿這樣的新興品牌來說,如果早早地就把風格確定未必是件好事,沒有一定的沉澱就打造家族設計的風險太大,假如市場對RM-5的設計獲得了更好的反饋,那麼很可能RM-5的設計語言會蔓延到整個家族的產品特徵上。

用非汽車設計手法設計汽車?新寶駿是在“玩概念”還是求突破

這麼做能夠給未來產品的定向獲得最大化地發揮的空間。反之,一旦上市後發現消費者對此設計不認可,就會造成銷量下滑或滯銷,而那時再進行調整,就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和精力,顯然這種做法是更聰明的決定。

“年輕有年輕的資本,新寶駿也不怕犯錯,套娃設計雖然比較流行,但設計團隊認為這不一定適合新寶駿。”在高陳煒看來,一個家族的產品能夠做到彼此之間的“神似”,是最高明的家族式設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