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神宗一波三折選山陵,過程真是難


萬曆十一年,禮部上疏,認為陵址既已選定,就應該馬上欽定興工日期。但明神宗仍然不允,非要待兩宮聖母看閱以後才能確定。為此,御史朱應毅以調陵耗費太巨,陳請兩宮太后不必再去閱視,但明神宗不聽。

萬曆十二年,明神宗奉兩宮太后並率後、妃進行第四次“謁陵”。九月十六日,明神宗與兩宮太后親登大峪山主峰閱視。閱畢,兩宮太后也一致認為大峪山最吉。這樣,才將陵址確定下來。禮部陳請依照永陵規制營造,“規制盡美,福祚無疆”,並請於萬曆十二年卯時動土興工。神宗許可。

十月初七日,命定國公徐文壁、內閣首輔申時行知建造事。兵部尚書張學顏,工部尚書楊兆(原工部尚書楊藏已去職)總督工程。侍郎何起鳴提督工程。禮部尚書陳經邦(徐學謨於萬曆十一年十月罷職)總擬規制,鈦天監定壽宮尺寸。

明神宗一波三折選山陵,過程真是難


定陵自萬曆十二年(1584年)十月初六日開始興工以後,每天直接在現場上工的軍民伕役和瓦木石匠,就達二、三萬人。使神宗大為不安。急令徐文壁、申時行前去察。八月二十九日二人看畢回京。嚮明神宗陳奏說,寶城西北角的地下確有石塊。

但對陵址是否前移未敢表示與否。明神宗覽奏以後,心急如火。這次再也不以行秋祭禮為詞去天壽山了,而是直接了當地傳旨說:“朕以閏九月初六日,再閱壽宮。”閏九月初八日,草率拜調完長、永、三陵以後,即去大峪山閱視他的壽言。因為此時興工已經整整一年,除了重要物料堆存在昭陵神馬坊和西井兩虎以外,其他磚、石物料,在壽官現場堆積如山。同時,山陵選在大峪山,當初也有徐文璧,申時行的意見。

明神宗一波三折選山陵,過程真是難


明神宗諭令陵址“無輒改”為止,明神宗前後到天壽山去了四次,歷經兩年半的時間,才把陵址最後確定下來。由於明神宗對於選擇他的“吉壤”十分急切而又格外挑別,這樣一來,就給那些覓縫奔競希圖進用的小人,提供了可乘之機。因而生出了許多阿讀逢迎、令人髮指的可笑事情來。

有個通政司左參議,名叫樑子琦,想在選擇“吉壤”過程中建立奇功爭得大用。於是嚮明神宗陳奏說,自己從幼年時起,就深曉地理風水。明神宗覽奏以後甚喜。

樑子琦獲誰隨禮部及鈦天監同赴天壽山踏勘陵址。在踏勘過程中,陳述嶺,張邦垣、連世昌等人都認為譚峪嶺、祥子嶺、勒草窪三處俱為“吉壤”。

明神宗一波三折選山陵,過程真是難


但樑子琦除了在現場與這些人爭得不可開交以外,卻又單獨上奏明神宗,說張邦垣等人根本不諳曉地理。他們選擇的三處地方均屬不吉。而自己擇得的黃山寺西嶺、團山、珠窩圈才是最理想的“吉壤”。

萬曆十一年,勘畢回京。在這次踏勘中,禮部郎中李一中,工部郎中劉復禮,鐵天監監副張邦垣,陰陽術士連世昌等眾官,擇得形龍山等六處,樑子琦個人擇得石門溝山等八處,並上奏給明神宗。明神宗覽奏以後,諭令禮、工二部尚書再滾赴天壽山。

萬曆十一年,禮部尚書徐學談,工部尚書楊巍,相擇回京。一致認為,形龍山、大峪山和石門溝山三處並稱“吉壤”。樑子琦得知自己選擇的石門溝山也被列為最上“吉壤”以後,內心十分喜悅,認為高升有望。不料在同年八月二十四日,經定國公徐文壁、內閣首輔申時行、司禮監太監張宏校閱以後,認為石門溝山坐南向北,方向不宜、逼窄難用。

明神宗一波三折選山陵,過程真是難


只有形龍山、大峪山兩處最稱“吉壤”。樑子琦得知此情以後,大為氣惱。認為這是禮部尚書徐學謨與內閣首輔申時行故意與自己做對。於是上曉攻擊徐學讀。說徐學談與申時行是兒女親家,“附勢植黨”故意不給皇上選擇最上“吉壤”。

結果徐學謨被罷職。申時行心裡極為不安,只得上疏奏辯。揭露樑子琦好剛使氣,固執偏狹,擾亂踏勘等罪行。因為申時行是內閣首輔,他的陳奏自然使明神宗堅信不疑。於是諭旨說:“子琦挾私讀奏!奪體三個月”。萬曆十年,此時明神宗已在本年九月的第一年。

明神宗一波三折選山陵,過程真是難


此時明神宗已在本年九月的第三次“遇陵”當中,將陵址定在大峪山下。因此,貴州道試御史周之翰再上疏彈劾樑子琦。說已奉皇上諭旨,壽宮定在大略山下,可見徐學讀當初對皇上並未。徐既已被罷職,樑子琦豈宜獨留?

明神宗一波三折選山陵,過程真是難


明神宗覽奏以後,立降樑子琦為右參議,令其閒住永遠不許起用。當初樑子琦想在選擇“吉壤”過程中討好皇帝,結果好沒討成,反倒被貶職閒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