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血致病的根源——上熱下寒

氣統領於肺,血藏於肝,而總的都是由中氣轉化來的。胃陽右轉而化氣,氣降則生精,陰化於陽。脾陰左旋而生血,血升則神化,陽生於陰。精未結而魄先凝,所以魄包含於肺,氣魄,腎精的始基;神未發而魂先現,所以魂包含於肝,血魂,心神的初氣。

氣,陽性的,但包含陰魄,所以清涼而降斂;血,陰性的,但放出陽魂,所以溫暖而升發。等到魂升而神化,卻又降而為氣,魄降而精生,則又升而為血。因為精血溫升,是蒸騰而化神氣,神氣清降,則洗陳而化精血,精血神氣,實際上是一個物質,全由於中氣的變化罷了。

火金上熱,則神氣飛揚而不保持,水木下寒,則精血洩溢而不能收藏。所以補養神氣,則適宜用清涼的藥物,而滋益精血,則適宜用溫暖的藥物。

氣血致病的根源——上熱下寒

氣秉持辛金清涼的特性,清則和諧流暢,熱則溼熱鬱蒸,暢則沖虛,鬱則滯塞,滯塞而不降,所以發病上逆;血秉乙木溫暖的特性,溫則流動通達,寒則寒凝瘀阻,流通則血色鮮明,瘀積則腐敗,腐敗而不升,所以發病下陷。氣滯的病人,胸膈脹滿,痰嗽喘逆,多半緣於上中部的虛熱;血瘀的人,血液紫黑成塊,成杯成碗的傾洩,多是因中下部的虛寒。

下寒則肺氣之降於肝部的,亦遂陷洩而不升,上熱則肝血之升於肺家者,亦遂逆流而不降,這是氣血致病的根原。

那麼上熱下寒的改善方法之前已經寫過很多,想了解的可以在主頁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