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安市的相城、太陽、建山,居然有37個元代古村落

元代紀元從中統年號開始到至正年號為止,歷時108年,期間高安又有一批新村莊建立,具體信息如下

高安市的相城、太陽、建山,居然有37個元代古村落


相城鎮有10個,分別是:


華陽村委會的港下村,始祖況朝俊,元至元(公元1264-1295)年間從附近的況坊遷來;

華陽村委會的斜裡村,始祖晏文元,元至元(公元1264-1295)年間從上高縣的城陂遷來;

會上村委會的袁家村,始祖不明,元至元(公元1264-1295)年間從上高縣的袁埠遷來;

善坊村委會的黃家店,始祖黃宏,元至元(公元1264-1295)年間從太陽的寮山黃家遷來;

善坊村委會的小山劉家,始祖劉必長,元至元(公元1264-1295)年間從灰埠的鈞山劉家遷來;


棠山村委會的何家村,始祖不明,元至元(公元1264-1295)年間從伍橋的何家遷來;

會上村委會的大塘村,始祖簡明可,元大德(公元1297-1308)年間從附近的白沙遷來;

官塘村委會的上張村,始祖不明,元泰定(公元1324-1328)年間從新昌(今宜豐)的鵝頭遷來;

相城村委會的南簡村,始祖簡原用,元至正(公元1341-1368)年間從相城的老屋遷來;

會上村委會的傅家村,始祖不明,元至正(公元1341-1368)年間從湖南省的白水灣遷來;


高安市的相城、太陽、建山,居然有37個元代古村落


太陽鎮有15個,分別是:


太陽村委會的傅家村,始祖傅景貞,元至元(公元1264-1295)年間從上湖的珠湖村遷來;

寮山村委會的院前村,始祖呂欽承,元至正(公元1341-1368)年間從高安縣城的朝陽門遷來;

寮山村委會的黃家,始祖不明,元至元(公元1264-1295)年間從修水縣的雙井遷來;

淨慈村委會的嶺頭徐家,始祖徐國重,元至元(公元1264-1295)年間從汪家的徐坊遷來;

淨慈村委會的樓下村,始祖傅以佐,元至元(公元1264-1295)年間上湖的珠湖村遷來;

宋家村委會的坑口村,始祖姓傅,元至元(公元1264-1295)年間從浙江省的清河遷來;


高安市的相城、太陽、建山,居然有37個元代古村落


淨慈村委會的田溪謝家,始祖謝以信,元大德(公元1297-1308)年間從八景的槐山遷來;

管頭村委會的徐家村,始祖徐恩漢,元大德(公元1297-1308)年間從豐城遷來;

西陽村委會的田西李家,始祖李真如,元大德(公元1297-1308)年間從附近的官塘遷來;

楊家村委會的敖村,始祖敖均顏,元大德(公元1297-1308)年間從新餘縣的喻堎裡遷來;

管頭村委會的石背周家,始祖周得瑞,元延祐(公元1314-1321)年間從楊圩的暇堂周家遷來;


宋家村委會的豐瑞村,始祖傅允銘,元延祐(公元1314-1321)年間從新餘縣的石頭村遷來;

泉港村委會的古塘村,始祖李春和,元至正(公元1341-1368)年間從吉水縣的谷塘遷來;

文家村委會的南流村

,始祖劉祥善,元至正(公元1341-1368)年間從杭州的清泉鄉遷來;

宋家村委會的雅溪村,始祖姓傅,元至正(公元1341-1368)年間從臨江的西門遷來;


高安市的相城、太陽、建山,居然有37個元代古村落


建山鎮有12個,分別是:


雲堆村委會的京溪村,始祖黃幹七,元至元(公元1264-1295)年間從修水縣的雙井村遷來;

下坊村委會的下坊村,始祖鄒道立,元至元(公元1264-1295)年間從附近的桂林下房遷來;

下坊村委會的前坊村,始祖鄒道明,元至元(公元1264-1295)年間從附近的桂林前房遷來;

青山村委會的油下村,始祖孫遠秀,元大德(公元1297-1308)年間從清江縣(今樟樹市)的山前沽塘遷來;

下坊村委會的猷溪伍家,始祖伍喬,元延祐(公元1314-1321)年間從附近的城東遷來;

牌樓村委會的牌樓村,始祖鄒立甫,元延祐(公元1314-1321)年間從附近的桂林遷來;

牌樓村委會的堎裡村,始祖鄒甫原,元延祐(公元1314-1321)年間從附近的桂林遷來;


高安市的相城、太陽、建山,居然有37個元代古村落


英嶺村委會的蘆家巷,始祖姓吳,元泰定(公元1324-1328)年間從高安縣城的禮義坊遷來;

坎頭村委會的江家,始祖江朝福,元泰定(公元1324-1328)年間從上高縣的鎮渡遷來;

雲堆村委會的上杭橋,始祖敖季和,元泰定(公元1324-1328)年間從雲堆的敖家遷來;

英嶺村委會的塘下村,始祖謝定翼,元至正(公元1341-1368)年間從豫章(今南昌)遷來;

英嶺村委會的王家村,始祖不明,元至正(公元1341-1368)年間從豐城縣的槎市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