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开州区沈家村扶贫“第一书记”梁波

记开州区沈家村扶贫“第一书记”梁波

梁波(右)将土鸡蛋装箱

记开州区沈家村扶贫“第一书记”梁波

记开州区沈家村扶贫“第一书记”梁波

梁波将收购的高山大米进行包装本报记者 冉绢 文/图   1月7日早晨6点,深冬的山村寂静无声,市人力社保局干部、岳溪镇沈家村扶贫“第一书记”梁波带着两名队友驱车行驶在浓雾弥漫的柚林深处,水泥公路上铺着一层厚厚的白霜。   “大哥,我们又来你屋里收土鸡蛋了。”半小时后,梁波敲开沈家村贫困户黄建明家的大门。收完这一家,他们又赶往下一家。上午8点过,冬日的暖阳冲破浓雾,梁波一行人走遍整个村子,收购的新鲜土鸡蛋已装满箱。   梁波今年39岁,自驻村任扶贫“第一书记”以来,利用所学知识创办电商平台,把沈家村的土鸡蛋、四季水果以及开州的特色农产品卖到全国各地,短短四个多月时间,销售额达12万元以上,实现盈利近3万元。沈家村的土特产变成了紧俏货,乡亲们心里燃起了新希望。   

遍访全村,寻找致富门路   “沈家村是市级贫困村,有1000亩柚子,一定要想办法卖出去,让村民实实在在增收致富。”2019年3月,梁波带着派驻单位市人力社保局的期望,来到沈家村担任扶贫“第一书记”兼任驻村工作队队长。   梁波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和学习,他认识到产业促脱贫无论对贫困户个体乃至整个村集体都至关重要。“当时,我计划通过发展集体经济,待集体经济组织取得收益后与贫困户形成利益联结机制,最大程度扩大受惠群体,同时促进沈家村乡村振兴。”梁波说。   在花了两个月时间遍访全村后,梁波发现沈家村栽种近3年的红心柚已试挂果,村里成立的红心柚专业合作社形同虚设,集体经济收入为零。   打算在沈家村产业发展上做文章的梁波,构思了一系列产业发展思路,村支“两委”班子成员因意见不统一,而不予采纳。   创新思路,推动电商发展   梁波综合分析沈家村的人文地理等优势,充分发挥自己在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方面的专长,拟定了实施沈家村农产品电商项目计划,以打造电商平台销售农特产品,带动沈家村乃至全岳溪镇的产业发展,帮扶群众脱贫离困。   然而,这个思路又被村干部认为不切合实际。梁波坚定自己的立场,先后拟定了《沈家村电商项目影响因素分析》《沈家村电商项目方案》等相关材料,并与岳溪镇党委政府的主要领导沟通交流,获得了认可。   有了岳溪镇党委政府的支持,梁波开始着手实施计划,了解各项农特产品的产出、数量和质量,对相关配套物资作了测算。经过一个月的筹备,梁波将相关材料向岳溪镇主要领导汇报,镇党委会通过审议,划拨10万元作为沈家村电商项目启动资金,并以集体经济组织作为项目运营主体。梁波快速推进沈家村集体经济组织联合社,及下属电商公司重庆市开州区心悦兮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成立。   “为了让电商项目进一步提升竞争力,我向市人力社保局提交了《申请电商项目配套资金的请示》,得到了大力支持,为沈家村划拨10万元作为专项资金给予帮扶。”有了岳溪镇及派驻单位的支持,梁波对电商项目的发展信心倍增。   
亲力亲为,深挖潜在客户   尽管资金已到位,但在电商项目运营初期,梁波几乎承担了平台打造、资金安排、产品策划、制度建设等项目启动所需的全部工作。   2019年8月,电商平台“心悦兮o山水岳溪”微信商城进入销售内测阶段,梁波白天打包发货,夜晚学习如何把电商平台做得更好,每天睡眠不足5小时。   最初网上销售不理想,为了让产品能够推销出去,梁波把亲朋好友、单位同事都当成了潜在顾客,向他们推荐自己的产品。货真价实加上良好的口碑,梁波卖出去的土特产品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销售额逐渐攀升。两周内测时间,梁波销售产品240余件,实现销售收入近1.2万元。   “我们觉得搞电商太繁琐,农产品不是很好卖。梁书记把电商搞起来以后,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也看到了出路。”沈家村民兵连长黎学亮现在已是梁波的得力助手,成了入户采购员。   真诚服务,提升品牌效应   “贫困村更要追求产品的品质。我们要用看不见的真诚服务,给客户最好的购物体验。”梁波在电商平台团队建设中,一直这样提醒大家。   项目运营中,梁波深知沈家村未来的发展,需要一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团队,而村干部是这个团队的中流砥柱。对此,他想方设法提升村干部的电脑实际操作,以及电商运营管理水平,培养大家吃苦耐劳的精神,干事创业拧成一股绳。为了收购散养土鸡蛋,就算是寒冬,他都坚持凌晨6点出发上门收购。   记者看到,梁波与村干部将收购的土鸡蛋打包装箱时,会在鸡蛋上印“沈家村”字样。“在哪个村收购土鸡蛋,我们就会盖上哪个村的名字,以保证产品的质量能追溯源头,以加深顾客对沈家村的品牌印象。”梁波说。   梁波在网上销售的产品,从沈家村扩展到岳溪镇再到全区。无论是土鸡蛋、高山稻米、米茶、南门红糖等土特产,以及红心柚、开县春橙、晚熟青脆李等本地特色水果,梁波都要上门验货,确保产品质量。   
齐心协力,助力农户增收   记者打开“心悦兮o山水岳溪”微信公众号,几篇优美的文字映入眼帘。这是跟随梁波一起驻村扶贫的另外两名干部齐天翔、曾云霞的作品。他们来自刘伯承同志纪念馆,擅长写作、爱好摄影,利用自己的专长将走村入户收购农特产品的经历记录下来,吸引更多人加入到电商扶贫之路。   随着项目的推进,沈家村的电商平台影响力正持续扩大,得到了区委、区政府的支持,特地安排重庆乾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开州分公司赴沈家村调研交流,并承诺后续给予支持和配合;区农业农村委经实地考察了解后,安排资金为沈家村的电商展厅提供全套家具、外墙装饰、灯饰设备、液晶电视等,使因资金短缺一度停工的展厅建设再度启动。   在帮扶单位市人力社保局、岳溪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重庆市开州区心悦兮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已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产品除在自有微信商城销售外,已上架市农业农村委巴渝珍品电商平台、中国建设银行善融商城平台,并在市人力资源产业服务园开展实体线下销售。自2019年8月运营微信商城以来,累计销售金额已突破12万元,实现盈利3万元以上。   “我计划把这部分盈利用于采购鸡苗,让村里的老党员带头,分发给贫困户从事土鸡养殖,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货源。”梁波说,电商项目除了直接帮助群众增收,也为下一步直接帮扶贫困群众创造了条件。更重要的是大大提升了群众发展产业的信心,让大家相信有了好产品,就能卖出去。   在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市人力社保局十分关注沈家村的发展,出资195万元硬化12公里村级公路,多次为留守儿童捐赠书籍。   “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微信公众号‘心悦兮o山水岳溪’,这个电商平台所有收益都用于帮扶贫困户,支持村里的发展。”梁波说,希望更多的人购买他们的农特产品,为贫困村脱贫出一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