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普通人意味着什么?冠状病毒起源、散播、预防的靠谱信息集合

就在昨天夜里,世界卫生组织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紧急会议

,宣布疫情升级为“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了。

此前,WHO已经宣布了5起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009 H1N1

2014年小儿麻痹症

2014西非埃博拉病毒

2016寨卡

2019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埃博拉病毒

这并不是因为中国的疫情变得更严重了,相反,这次中国对疫情的控制措施在国际上是很受尊敬的(看全局,不看局部)。世界卫生组织反复强调:

这个决定,并非对中国没有信心,实际上中国已经给全球处理疫情爆发设立了新的标准。我们对中国控制疫情的能力很有信心。

“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普通人意味着什么?冠状病毒起源、散播、预防的靠谱信息集合

世界卫生组织之所以作出这个决定,是因为目前疫情已经传到18个国家,确认感染98例。其中一些国家的卫生系统不太强大,他们不可能做到中国做到的这样。因为需要引起重视,并帮助他们做好准备。

“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普通人意味着什么?冠状病毒起源、散播、预防的靠谱信息集合

“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国际上意味着:

世界卫生组织会制定临时的建议,它并不是强制的,而是实用的和政治上重要的,针对旅行、贸易、检疫、筛查、旅行的措施。世界卫生组织也可以制定全球的实践标准。

对个人来说,国际旅行在短期内会受到限制(签证会比较难办,航线也大幅度减少),一些出口行业也会在短期内受到一定影响。尽管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没有必要对旅行和贸易作出限制,担实际的影响还是不小。

有人问为什么非典没有被宣布为“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因为这个全球合作的体系是在非典后才建立的。

2003年非典的时候我上大一,那时候的网络远不如现在发达,没有微信、没有微博,我甚至没有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对非典疫情的了解主要靠报纸、午饭时食堂里播放的午间新闻,以及同学之间传来传去不知真假的消息。

现在网络发达了,各路资讯迎面扑来,着实看得人眼花缭乱。每次看到那些四处传播的不靠谱消息时,我就气不打一处来。这种时候了,骗子们能不能别来添乱?!

“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普通人意味着什么?冠状病毒起源、散播、预防的靠谱信息集合“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普通人意味着什么?冠状病毒起源、散播、预防的靠谱信息集合

今天就借这篇文章和大家聊一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给大家搬运一些靠谱的信息作参考。

这场疾病的起源是什么?

目前可以肯定的是,导致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是一种从未在人类中发现过的病毒,2019-nCoV

2019-nCoV虽是首次发现,但我们对它所来自的大家族--冠状病毒并不陌生。在21世纪的头20年里,这已经是冠状病毒第三次给人类沉重一击,前两次分别是2003年的非典(SARS)和2012年的中东呼吸综合症(MERS)。

证据显示,SARS-CoV和MERS-CoV这两种病毒分别通过果子狸和骆驼传染给了人类。在感染人之前,病毒可能都源自蝙蝠,并分别在果子狸和骆驼群体内广泛传播、变异,最终形成了可以感染人类、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病毒。

这次2019-nCoV病毒的起源还不十分清楚。

虽然研究者在华南海鲜市场的环境样本中分离出了新冠病毒,但是,也有科学家强调,我们不能忽略第一批确诊的41个病例中,接近1/3的人与海鲜市场没有任何接触。尤其患病的第一例患者与海鲜市场没有关联,研究者也没有发现这名患者与后续患者之间有流行病学联系。

因此,有科学家表示,华南海鲜市场也许并非最初以及唯一的病毒源头。新冠状病毒可能源自其他地方,随后传播到海鲜市场,引起爆发。

这次的疾病可能与SARS和MERS类似,也许病毒都源自蝙蝠,但也都不是蝙蝠直接将病毒传播给了人类,而是通过感染某种中间宿主(比如SARS-Cov通过果子狸,MERS-Cov通过骆驼),最终感染了人类。

从目前的文献和报道来看,要找到这个中间宿主可能还需要一些时间,我们只有等待科学、严谨的研究来给出答案。但无论如何,这次疫情都是自然界给我们的再次示警,打击贩卖野生动物刻不容缓。

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

毫无疑问,新冠病毒2019-nCoV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与其他人类冠状病毒一致,新冠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飞沫传播。患者咳嗽或打喷嚏时带有病毒的飞沫或受到病毒污染的手使得病毒在人群中传播。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到处都在强调,咳嗽、打喷嚏要用纸巾或手肘遮住口鼻,这对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太重要了!

“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普通人意味着什么?冠状病毒起源、散播、预防的靠谱信息集合

(图片来源:香港特区政府卫生署 https://www.chp.gov.hk/files/pdf/healthmessagesseries_1.pdf)

新冠病毒的易感人群

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以前从未在人类发现,所以我们几乎每个人体内都没有对抗病毒的抗体,都是这个疾病的易感人群。

在疾病出现早期,有人根据已感染者的年龄分布得出看法,认为孩子不容易感染。这是很不严谨的,感染者中年龄分布不均更有可能是大家对病毒的暴露机会不均所导致,而非某个人群更不易感。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有必要做好防范措施。

靠谱的预防措施:

现在还没有预防新冠病毒肺炎的疫苗。与预防肺炎和呼吸道传染病一致,我们必须时刻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双手清洁。

1、勤洗手。用肥皂、香皂或洗手液和流动的水洗手,搓手至少20秒。

2、坚持安全饮食习惯,肉类和蛋类煮熟后再食用。

3、不要接触活禽、不要购买或食用野生动物。

4、减少聚会,避免同咳嗽、打喷嚏的人密切接触。

5、咳嗽、打喷嚏用纸巾或手肘遮住口鼻,尤其应教孩子这样做。

6、如果生活中有人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在公共场所应考虑佩戴医用外科口罩,以免传染他人。

不靠谱的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 喝板蓝根或其他草药

  • 吃“抗病毒”中成药

  • 喝白酒

  • 盐水漱口

  • 吃大蒜

  • 熏醋

  • 涂抹、燃烧或喷精油

  • 给孩子喝含乳铁蛋白的配方奶

…….

还有一个有关毛质外衣的。在网上,先是有不少人转发“外衣最好是光滑纤维”,后来没多久就反转为“病毒在毛质衣物上存活时间更短”。

“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普通人意味着什么?冠状病毒起源、散播、预防的靠谱信息集合

其实这个“更短”是相比病毒在门把手、公交地铁扶手、飞沫等的存活时间而言。总体来说,新冠病毒在衣服上的存活条件并不好,大家没必要为了防病毒而纠结到底该穿冲锋衣还是穿毛衣。

预防疾病最重要的仍然是注意个人卫生和勤洗手!

最后再来说说戴口罩这件事,疫情爆发后,很多地方相继出台规定,强制公共场所戴口罩。广东甚至要求在公园这种户外场所也必须佩戴。

“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普通人意味着什么?冠状病毒起源、散播、预防的靠谱信息集合

1月29号下午,成都浣花溪公园。

如果没戴口罩,会有工作人员上来劝说。

到底要不要通过佩戴口罩来预防新冠病毒肺炎,我们不妨也来看看其他国际权威机构是如何说的。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预防措施:

未提及佩戴口罩

“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普通人意味着什么?冠状病毒起源、散播、预防的靠谱信息集合

美国CDC建议的预防措施:

未提及佩戴口罩

“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普通人意味着什么?冠状病毒起源、散播、预防的靠谱信息集合

三点措施可以降低感染风险:

· 勤洗手,用肥皂和水洗手至少20秒

· 避免未洗手的情况下摸眼睛、鼻子或嘴巴

· 避免密切接触患者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卫生部在其官网发布了中文版的新型冠状病毒问答,其中的预防措施与WHO、美国CDC基本一致。

关于口罩,新南威尔士州卫生部的建议是:

· 可能对病毒有一定预防作用,但是口罩本身以及戴口罩的方式都必须合适

· 在医疗机构外不建议戴口罩;

· 认为自己可能感染的人应该戴口罩,以减少将病毒传给其他人的可能。

“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普通人意味着什么?冠状病毒起源、散播、预防的靠谱信息集合

说实话大家都知道口罩资源已经非常紧张,甚至很多医院不得不接受社会捐赠。如果继续号召所有人不分情况戴口罩,只会让口罩短缺更加严重。

买不到口罩怎么办?这时候又冒出来很多“专家”,教大家如何反复使用一次性口罩,甚至自制口罩……我只想说,这些办法都不靠谱,大家就别瞎折腾了。

大家都买不到口罩,出门又必须戴,不少人只好反复戴,当你以为你戴口罩防病了,其实反而增加了感染疾病的风险。

“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普通人意味着什么?冠状病毒起源、散播、预防的靠谱信息集合

开始有人效仿这个爷爷,自制口罩,担实际上,这样的“口罩”不仅通气不好,也不能防病。

n95口罩和一次性外科口罩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能够过滤病菌,这和口罩的厚薄无关。

“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普通人意味着什么?冠状病毒起源、散播、预防的靠谱信息集合

图解外科口罩的功能(来源:香港卫生署)

换句话说,只要你要呼吸,就有可能吸入空气中的飞沫。用无法过滤的口罩遮住口鼻,并不能阻挡病毒进入身体,相反,你的手忍不住对口罩摸来摸去,反倒容易病从手入。

有人说,遮一下总好点,病毒不会直接落在脸上。实际上落在脸上不可怕,别用手去摸脸,揉鼻子,碰你的嘴很重要。皮肤是很好的隔离屏障。吸入的确有风险,但是不能过滤的口罩只是摆设。

让大家不要不分情况戴口罩,并不是说,个人的安全就不用管不用顾了。许多人并没有学会如何正确佩戴口罩。比如,不少人佩戴中会无意识地用手去触碰口罩表面、或者觉得闷了将鼻子露出来,又或者烟瘾犯了,直接把口罩拉到下巴开始抽烟……这样戴口罩,还不如不戴。

还好,1月29号,终于看到中国疾控中心的官员在记者会上提到,如果公众到人口不密集的地方,比如公园,不用戴口罩。但是,对于他提到的“普通人口罩不必一次一换”我持保留意见。

“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普通人意味着什么?冠状病毒起源、散播、预防的靠谱信息集合

当口罩被污染,口罩本身也是一个病源体。

你在大街上走过,未必能“路过”很多病毒,路过也就路过了,少量的病毒要么会被人体屏障阻挡在外,要么被免疫系统清除。并不是只要接触到病毒就会感染。但是,假设空气中有一定的病毒传播,口罩反而能够很好地“收集”起来你路过的病毒。当你不能正确使用口罩,用手拉开透气的前没有洗手,调整好口罩后也没有洗手;当你反复使用污染了的口罩……口罩带给你的并不是保护。

关于正确使用口罩,有以下要点:

1. 戴口罩前和取下口罩前都要彻底清洁双手(泡沫搓20秒,流水冲洗干净);

2. 通常有颜色和折皱向下的一面在外,有金属条的一边在上;

3. 按压鼻梁让金属条紧贴鼻翼两侧,口罩紧贴面部;

4. 戴上口罩后,要避免用手摸口罩。如果要接触口罩,接触前后都要洗干净双手。

“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普通人意味着什么?冠状病毒起源、散播、预防的靠谱信息集合

对每一位中国人来说,最近都是一个非常艰难的时刻,可能我们每个人都在这段时间经历了恐惧、害怕、担心、难过、愤怒……面对这场疫情,我们作为普通人,能做的也许非常有限,但也只有千千万万个普通人都采取靠谱、科学的预防措施,才有利于减少病毒的传播,尽早遏制住疾病、渡过难关。

正如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Tedros Adhanom说的:

This is the time for facts, not fear.

This is the time for science, not rumours.

This is the time for solidarity, not stigma.

认清事实,而非恐惧。

接受科学,而非谣言。

团结一致,而非羞辱。

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平安幸福!

参考文献

1. 世界卫生组织,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https://www.who.int/zh/news-room/fact-sheets/detail/middle-east-respiratory-syndrome-coronavirus-(mers-cov)

2. 世界卫生组织,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https://www.who.int/zh/emergencies/diseases/novel-coronavirus-2019

3. Huang C, Wang Y, Li X, et al., Clinical features of patients infected with 2019 novel coronavirus in Wuhan, China, Lancet, 2020, doi: 10.1016/S0140-6736(20)30183-5.

4.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严重新型传染性病原体呼吸系统病,https://

www.chp.gov.hk/sc/features/102465.html

https://www.cdc.gov/coronavirus/about/prevention.html

5. CDC, Coronaviru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https://www.cdc.gov/coronavirus/about/prevention.html

6. NSW Government Health, 新型冠状病毒问答,https://www.health.nsw.gov.au/Infectious/alerts/Documents/corona-virus-faq-sc.pdf

孩子不戴口罩怎么办?靠谱的防病方法有这些

8个儿童用品的清洁和消毒问题(包括餐具、玩具和衣物)

精油对防冠状病毒有用吗?精油有什么实际用途?

“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普通人意味着什么?冠状病毒起源、散播、预防的靠谱信息集合

如果喜欢,请转发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