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災人禍”下的中國足球,大洗牌已經不可避免

近日,隨著國內疫情的不斷加重,中國足協不得不在官方網站上發佈2020賽季國內足球賽事延期開始的公告,關於什麼時候開始,只能等各地疫情的實際發展情況來決定。這本是一次安全措施,卻進一步加劇了國內球隊的震盪,經過最後的洗牌最後到底往什麼方向發展,恐怕現在難以看清。

“天災人禍”下的中國足球,大洗牌已經不可避免

這要從去年8月份,陳戌源當選中國足協主席後說起,陳戌源是卸任了上港集團董事長職務,做起了專職主席,所以說這次的新官上任三把火也將比以往更加猛烈,第一、取消了國足每逢大賽必包機的特殊待遇,這也給球員端正態度帶來了積極地影響,球迷們也紛紛點贊。第二、對足協多個部門實行精簡,首先通過這次副主席的任命就能看出一二,這次副主席只任命了三個,要知道在蔡振華時期的足協是7名副主席。

“天災人禍”下的中國足球,大洗牌已經不可避免

第三、否決了原來歸化救“球”的線路,改為留洋救“球”,武磊雖然體測不合格仍能留洋西班牙人就有他的支持,他也說道:“在我看來,無論這支球隊成績如何,我們都應該堅持把這批球員儘可能多地送到國外。就算到了人家歐洲二級聯賽,只要有比賽打,總歸是好的。我們不能只靠一個武磊。”但是國內聯賽環境為什麼連歐洲二級聯賽都比不上,要知道中國人口比歐洲所有人口還要多,裡面就一個“C羅”、“梅西”都沒有?

“天災人禍”下的中國足球,大洗牌已經不可避免

但是很明顯這三把火仍然還不夠旺,去年年底經過多方溝通,正式確定了新政的頒發,裡面詳細的規定了外援的使用和限薪的政策,但是最受矚目的竟然是名稱中性化,中國投資足球就是不賺錢是很多金主投資了中國足球得出的結論,如果連最後一點宣傳的作用都被去掉的話,對投資將是災難性的。這個也只是間接地反映出中國足球現在存在的一個問題,新政只是加速了它的“症狀”。

“天災人禍”下的中國足球,大洗牌已經不可避免

這件事也直接導致個別球隊面臨解散,足協也做過多次延緩欠薪大限的決定,但是收效甚微。這場改革帶來的問題超出了預期,國內球隊地震也處在萌芽階段了,但是想改革,卻對改革中帶來的陣痛畏手畏腳,恐怕最後落實起來都會打上折扣。

“天災人禍”下的中國足球,大洗牌已經不可避免

而這次疫情更是把“地震”推上了高潮,國內足球賽事延期,很多球隊都面臨著資金上的壓力,外援們紛紛“出逃”,以上海申花出租的前鋒伊哈洛為例,曼聯租借伊哈洛只用承擔球員30萬英鎊週薪的三分之一(10萬英鎊/周),這樣球員可以保持狀態,球隊也能減少一點損失。但是如果這個冬天如果有點長的話,又有多少球隊會扛不過去呢?

“天災人禍”下的中國足球,大洗牌已經不可避免

中國聯賽這種帶病呻吟的狀態卻讓球員和球迷都很焦急,大洗牌已經不可避免,不可否認足協這段時間所做的貢獻,但是要做就讓他來得更猛烈些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