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家長,既參加輔導班又在家輔導,結果數學考了30分,誣陷老師沒教好,您怎麼看?

阿海65274093999


老師沒教好也不是沒有可能,但我想學生過多的參加課外輔導往往更多的原因是自身,而不是外在的輔導和老師。



我上大學的時候也給中學生做過輔導,我是到他家給他做1對1的家教,每個星期三節課每次一個半小時,我就給他講解本週所上的課本內容,外加一些作業。自我感覺每次將重難點和作業都講得很透,學生當時聽的也非常明白。但是到了期末考試,學生家長卻告訴我孩子只考了70分,說我給孩子的英語教得太差了,3500塊錢的學費只能給2000,我那時候還是在校大學生也搞不過人家,只能收了2000塊錢走人,自認倒黴,後來人家才告訴我,這個孩子不僅僅讓我給他1對1輔導,週末的時候還在外面上英語輔導班。


我當時心裡就有個想法,這孩子成績要能搞得好才怪,所有的課後時間都是在被動的學習,而不是主動的思考。這是學習的大忌,不管是語文,數學,還是英語,學習都要有一定的獨立思考的時間和空間,如果家長將孩子所有的課餘時間都安排的滿滿的,全部都在上輔導課,都是在不停的進行知識灌輸,那麼孩子的消化能力就會變得很差,沒有融入思考的學習是沒有靈魂的,更不能做到舉一反三靈活應對考試。

所以我認為題主說到的數學成績問題也應該屬於這種情況,數學強調的更是思維,而數學思維來自於哪裡,最多的應該還是自己對過往知識和練習的總結與思考,尤其是對學習成績不佳的學生,在不停的灌輸數學知識會讓孩子變得更迷糊,考30分的結果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


當然,也還有一種可能:輔導班的老師和家教的老師都在糊弄這個孩子,我們也不能排除這種情況存在,現在的文化課培訓市場實在是太亂了,師資根本就不能保證。對於這種情況,家長應該可以現在看一看,看看其他的同學考試成績怎麼樣,如果其他的同學考試成績也很糟糕,那說明培訓班和家教的老師都有問題,但我仍然認為這種概率非常小。

所以,我認為家長開始以此為鑑,還是要適度的依據孩子成績狀況安排課外輔導,不要讓孩子在滿負荷的運轉下去學習,一個不善於思考的孩子輔導的太多也沒有用,畢竟未來面臨的是高考,死記硬背已經成為歷史,只有不斷的提高孩子的核心素養才能從容應對。


大家覺得呢,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你的觀點!


美蛙英語


我遇到一個學生,看著一點也不差,在幼兒班就會開三輪車,他開車,他父母裝玉米。可是,學習一竅不通。寫一個字,一天寫10篇,連寫一週,還是不會,小學六年,自己的名字寫不上,在學校解手可以,能分清男女廁所,出去就不行,分不清男女。智力,看著一點不差,說話辦事,都挺利索,幹活,遠遠超過同齡人。人如果有十竅,他只有一竅不通,其他九竅都不成問題。遇到這樣的,神仙也沒招。有的孩子,老師無能為力,家長也不可強求,不是學習那塊料,也許在別的方面會有出息,也不能一棵樹上吊死。孩子往往遺傳家長的基因,作為家長,你自己做學生時啥樣,應該很清楚,你就屬於朽木不可雕,不要太難為孩子了,也別太難為老師,基因問題,誰也改變不了。俗話說的好,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你播下的種子是高粱,硬要收穫水稻,老師幫不了你。當然了,所有老師都會無私的,想盡辦法叫自己的學生學好,學會。絕不像其他行業,師傅都留一手。遇到不開竅的學生,老師也很痛苦,但無能為力。


005222000995


我一認識的朋友,閨女學習四五十分,給報得課外輔導班,每天放學就接就送去然後快八點才回來,她說自己也不會教,一學期下來,最後期中考了20多,她說不管了,不補了,心累的不行,由她去了,感覺有時候孩子很累,因為八點我家孩子都吃了飯準備睡覺了,而她還沒到家,關鍵是她補沒用,我勸她孩子太累了你在家教教就行了,她不聽,這一學期下來,她才聽[我想靜靜]因為小孩不是在學習了是熬時間


幸福像牛屎


雙面輔導依然考不到及格的分數,只有兩個很重要的原因。

第一學生本身基礎太差了怎麼學都學不會,特別是初三的學生,小學初一初二的都沒怎麼學,什麼知識點都沒掌握,你講什麼他都一問三不知,想要考及格真的太難了。上學期我也是接了一個初三的女生,想數學衝刺一下考上高中,但是他的基礎是在太差,連基本的勾股定理,平方公式都不會,甚至連負數減法都算不對,所以我只能一點一點的教基礎,把最簡單的基礎但又是考試題目教給她,中考才勉強的考個50分,結果還是沒考上高中,因為她物理和化學更差。

第二是學生根本聽不進去,不願意學,你教他什麼都不做,自己也沒花時間去學習,他能考30分就應該感謝上天了。因為數學不像語文,你認字就能做題得分,你沒掌握到知識點,沒學到方法,你可能連1+1等於幾都算不出來,因此學生自身一定要聽教聽講,老師才能把方法教給他,再加上自身努力才能學的好。學習不是靠老師,自己學習才是重點。

有些家長對待孩子的教育只會一味地依賴老師的教育,自己卻不管不顧,孩子沒學好就責怪老師沒教好這是不可取的。如果遇到這樣的家長,我是不會教他們的孩子的。因為他們對孩子的學習不上心,你花再大的力氣也是白費的。


木棉花教育


我們正好相反,老師老是怪我沒有管孩子。叫我好好管,好好教。我聽老師的話,教了,也管了,孩子他自己第二天都忘記了,或者是根本沒有記心裡。還是一塌糊塗。老師就怪我!怪我騙人!說我沒管沒教。我把默寫都默在家作本上了,老師眼瞎。不看!不怪誰,我也只能怪我兒子!不過這種老師不講道理!


婧婧161


孩子的學習不好與注意力有特別大的關係,如果他人在這,心不在也白扯,我家閨女我從小學2年級開始培養注意力,都有點晚了,但是堅持了1年多,效果很好,8歲的孩子的注意力比大人還要好,上課老師講的要點和知識點基本掌握,所有的家庭作業在學校課間就能完成,做作業不得勁。我還教她記憶的方法,背課文都非常的快,所以要想學習好,就培養注意力和記憶力就可以。


愛她就相信她


我不是教育工作者,不過曾輔導過類似的小女孩,她是孩子幼兒園的同學,小學4年級了,考試成績都很差,她媽媽也著急,其中數學才十幾20分,接觸後發現其學習時容易分神,非常懶動腦筋, 甚至嘟嘴罷工,我和她媽媽說,我輔導不會給她答案的,也不會由著她的性子,只引導她去思考和尋求解決的辦法,因為每天晚上幾個小時,無法一下把成績提高,只能慢慢教她審題,看不明白就再多看題幾次,而且要逐個字看,從學過的知識裡找解決的辦法,不懂可以問,但不能不自己思考,若以前學過的知識模糊,放下作業看以前的內容,不要管作業是否能完成,開始肯定每天的作業完不成甚至一塌糊塗,我認為,孩子的作業完成情況是孩子學習後,給老師的真實反饋,千萬不能造假,完成多少是多少,不管對錯,只要真實就好,經過近一學期的努力,終於考試能及格了。


廣州灣避風塘


孩子成績不好,家長總要找個理由,很多家長都是護犢子的人,怎麼也不會說是自己娃不好。

如果沒參加輔導班,有公立校老師和周邊的環境對孩子影響不好,如果參加了輔導班,成績還不好,輔導班老師無形中就成了“背鍋俠”。我同事遇到過類似的情形。

關於孩子的成績其中有幾方面的原因:

1.很多孩子成績不好,大多原因是從小沒有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我遇到的很多家長是小學快樂教育,孩子大一些,發現管不住孩子,孩子學習成績還差,學習不學習不是家長和老師能控制的了,家長依賴老師能管好自己的孩子,老師希望家長配合讓孩子主動學習,矛盾啊。

2.家長對孩子參加輔導班支配意識很強,他們覺得出了錢就想要立竿見影的效果,需要強及時反饋來說明自己花錢值,但是學習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3.老師的教學水平也是良莠不齊,老師也要多思考一些方法對孩子因材施教。

不只是家長想要孩子的學習成績好,老師也希望自己的學生能考出好成績帶來成就感,孩子也想提高自己分數,既然三方目標一致,何不打消掉那些“怨婦心態”,孩子家長老師三方配合,共同努力呢。


小南蠻CC


儘量不要參加輔導班,因為所接觸的老師的教法會與學校的教法不同,學生會限於無所適從的境界,對學生其實是一種傷害,精神壓力會很大。家長在家輔導也只能是學校佈置的作業上適當訂正就好。比如我班上有位學生成績很差,有天我看他在看厚厚的一本數學詞典,他說是他媽媽給買的,規定他啊每天要看十來頁。放學回家還要練字半小時,後來我找他媽媽談了談,讓不要這樣做,詞典不能看,也不要額外給他佈置作業,能完成我佈置的作業就好,嚴格按照我的補差計劃來做,後來成績提高了。


小小侃教育


我是一名小學數學老師,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家長把孩子送到輔導班,目的是想提高孩子的成績。沒想到沒有幫孩子提高數學成績,還導致了數學成績的下降。家長肯定不能接受,又找不出別的原因,只能誣陷老師。

我們先來看一看,家長為什麼要把孩子送到輔導班。原因有三:

一是家長跟風,看別的家長把孩子送到輔導班,自己也要把孩子送到輔導班,不然家長自己心理也不踏實。至於孩子在輔導班的學習情況,家長也不勝瞭解;也不想了解。只要孩子每天在輔導班把作業做了就可以了。

二是家長焦慮,孩子成績差,一時又找不到提高孩子學習成績的辦法,只能把孩子送到輔導班,把提高孩子成績的希望寄託在輔導班老師的身上。

三是家長不會講,隨著孩子年級的身高,數學題越來越難了,家長又不會給孩子講解,只能送到輔導班,讓輔導班的老師給孩子講題。

但問題是,孩子參加了輔導班的輔導,孩子的成績並沒有提高,有些學生還有下降,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孩子的成績沒有提高反而兒下降了呢?

我的學生中也有一部分學生每天在輔導班寫家庭作業。我也發現,這些孩子的數學思考能力在逐漸減弱。孩子練習冊上題做對了,但讓孩子給我講的時候,孩子卻不會講。考試的時候,在輔導班寫作業的多數孩子的成績,在原地踏步,還有個別學生的學習成績不但沒有提高,反而也在下降。

針對這這一問題,我和在輔導班寫作業的幾個孩子進行溝通交流。

結果發現,幾個孩子參加的輔導班,班裡的人數都比較多。最多的達到21人,最少的8人。21人的班裡有2個老師輔導,8人的班裡有1個老師輔導。

家長輔導一個孩子的作業,都感覺力不從心。2個老師輔導21個孩子的作業,21個孩子來自不同的學校,不同的年級,不同的班級,每個孩子的家庭作業都不一樣。2個老師要把這21個孩子的作業挨個批改完,這個工作量是相當大的。

這麼大工作量,輔導班的老師是怎麼完程的?我對此產生了疑惑?

在我的再三追問下,孩子們告訴我,自己先做,碰上不會做的題就讓老師給講,老師講了半天自己還是不會做的時候,老師只能把算式告訴孩子,讓孩子把答案寫上。老師一批閱就OK了。因為人太多了,輔導班的老師沒有更多的時間給他講解。


多數孩子拿到一道題一讀,把題目的信息都沒有搞明白,就認為自己不會做,就請輔導老師講。時間長了,孩子就產生了依賴性,就越來越不會思考問題了,也不想思考問題了。


孩子在輔導班做的題都是對勾,但有多少題是孩子自己想出來的就不得而知了。


這麼多的人,老師不能在時間和精力上保證每一個孩子學習的時效性。只能走馬觀花,粗枝大葉地對孩子進行輔導。

這樣的輔導班,只是以賺錢為目的,他不會為孩子的思維發展而引導孩子進行獨立思考。不上也罷!


這就是孩子參加了輔導班,家長在家也輔導,但孩子的數學成績還是上不去的原因吧!

結束語:家長要想讓孩子通過參加輔導班,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最好是參加1對1的老師輔導。老師才能從時間上和精力上保證孩子的學習過程落實到實處,才有可能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