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无症状感染者”:确定传播范围至关重要,机场管制作用


专家解读“无症状感染者”:确定传播范围至关重要,机场管制作用


专家解读“无症状感染者”:确定传播范围至关重要,机场管制作用


撰文 | 苑天琪

制版 | 赵利

新春伊始,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牵动着无数人的心。近期,浙江、广东等地的无症状感染者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在这些病例中,部分人在潜伏期内无任何典型症状,却已具备了传染性,部分人直到确诊,都没有表现出肌肉酸痛、咽痛等急性感染症状。无症状感染者对周围人的传播风险到底有多高?面对隐匿的感染者,卫生机构和普通人又该如何应对?针对这些问题,健康学人整理了国内外专家的观点,分享给各位读者。

无症状传播者,并不是新型冠状病毒的“专利”

来自英国爱丁堡大学、帝国理工大学等多家研究机构的专家均提到,并非只有新型冠状病毒才能在无症状期传播。包括流感、麻疹等疾病在内的多种呼吸道传染病,都在没有任何症状的潜伏期便具有了传染性。

但这并不能说明我们可以对潜伏期感染者掉以轻心。来自东英吉利大学诺里奇医学院的Paul Hunter教授表示,如果无症状感染者能引起广泛的人传人,情况会十分令人担忧。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不同,SARS只在出现症状后具有传染性,而流感等疾病即便能在潜伏期传播,从产生传染性到出现症状也不会超过一天。从目前的报道来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潜伏期长,造成无症状传播的时期也长,可能造成更大范围的感染。

因此,确定病毒人传人的范围,对控制疫情爆发至关重要。如果病毒人传人的范围较为有限,那么即使存在一部分无症状传播者,对疾病传播整体情况的影响也并不大。相反,如果病毒可以通过人传人广泛传播,无症状传播者的存在会使疫情控制变得更加困难。

面对隐匿的传播者,我们应该怎么做?

无症状传播者的存在,也对卫生部门的应对提出了要求。针对目前的感染现状,专家们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1)对中国的卫生部门而言,评估家庭内传播的风险至关重要。评估要点包括家庭成员的数量和年龄。

2)由于无症状感染者的出现,排查去过疫区的人员以及接触过感染者的人员是十分重要的,同样重要的是要限制以上人群与他人的接触,以免造成更大范围的感染。

3)控制疾病蔓延的最好方法是尽快确诊疑似患者,一旦确诊,应将患者安置于具备有效感染控制措施的医院内,并跟踪与患者有密切接触者的健康状况。

4)病毒主要通过咳嗽、喷嚏等途径传播,平常的呼吸、交谈也可能成为病毒传播的载体,因此,机场管制等手段对阻止病毒传播的作用有限。

奋斗在抗击疫情第一线的国内传染病专家也给出了相似的意见。浙大一院感染病科主任盛吉芳指出:已经从武汉出来的但还没有到14天的人群,应该自行隔离,或者有症状的应及时去医院筛查,进行有效的治疗。

参考文献:

[1] Expert reaction to news reports that the China coronavirus may spread before symptoms show.

https://www.sciencemediacentre.org/expert-reaction-to-news-reports-that-the-china-coronavirus-may-spread-before-symptoms-show/

[2] 专家:新型冠状病毒潜伏期没有任何典型症状的时候或已具备传染性.中国网新闻中心. http://news.china.com.cn/2020-01/26/content_75650029.ht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