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家都以誠心德品待人,你會有何感想?

l舒淼27859952


古人說:誠是立人之本。又說:誠之所感,角處皆通。意思是說,只要誠心待人,就會使人感動,所以觸及到任何地方都會把事情辦成。古人尚且知道的為人處事之道,我們難道還不如古人嗎?人與人之間之所以難相處,是因為現在有許多假東西出現造成的,更有甚者當面笑臉相迎,背地裡抵毀人的大有人在,正因如此,真誠地對每一天,真心地對每一個人是多麼地重要啊。

如果人與人都能以誠相待,誠心待人,待事。我想人與人就會沒有欺騙,鄰里之間能親如一家,社會和諧祥寧,國與國之間再也沒有爭戰,世界將是一片和平繁榮景象。🌺


YouLiHong


如果大家都以誠心德品待人的話,那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定能融洽多了,定會出現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這種對人以禮相待、團結友愛的良好氛圍將會使整個社會的文明程度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就從近幾年來我們國家在不斷推進國民全面教育的進程來說,我覺得全民的素質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精神面貌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諸如見面相互很有禮貌的打招呼或給對方微笑點個頭,詢問時多說“您好,請問”或者得到答覆時沒有忘記說句“謝謝”,在公交車上相互讓座、社交場合禮儀相待等等,這些事例雖然看似平常實際又不平常,若如是過去就很少出現這樣的氣氛了,見面時不是少打招呼就是愛理不理,陌生人問路問事時愛答不答或者是有意指錯路糊弄你一番。類似這樣的事例我看多數人都會碰過或者遇到過的,若如照這樣狀況下去的話,那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可就糟了,做人還有什麼可信可言的呢,中國幾千年的禮儀文化不是就此斷送了嗎?

幸好我們國家通過多年來國民的全面教育,不論是從上或而下,人人都已養成了誠心德品待人的良好習慣,從自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所以,當今的社會個個都能做到禮貌行事,誠心待人,誠信做人的溫馨社會,這個是其它國家都不能比擬的。





溪叔夜話


如果大家都以誠心德品待人,那就是世界大同,樂也融融。沒有戰爭這種人為帶來的災難,世極多極發展,國與國之間和平共處,少了紛爭,多了融恰,肯定比現在好玩多了。

以上只是理想狀態下的一個畫面,回到現實我們還須努力。現在我們的生活物質是豐富了,生活質量得到了很好的保障。但在精神層面上,我們缺乏的就是以誠相待,心與心之間彷彿隔著一道牆。雖然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但是防備過甚,也會影響有效的溝通。這種局面就是因為那些品行不端,心術不正的人造成的。他們專門挖坑欺騙老實人,為了個人逐利,手段花樣百出,無所不用其極,把社會搞得混亂,把人心變得複雜。在戒備心理影響下,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難有真誠可言。

好心沒有好報,這也是極傷人心的事情。本來出於好心幫助別人,沒想到最終自己成了受害者,那些昧著良心的人卻成了贏家。不是人心變得冷漠,皆因做好事的成本實在太高。所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是社會上不好的現象寒了好人的心。

只有在完善法律體系的框架下,加強執法力度,加強人民群眾的思想教育,做到懲惡揚善,讓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得到徹底的落實,才能喚醒人們那顆沉睡和冰冷的心。這樣生活才會多一些熱誠,多一些和諧。

如果只是一個假設,要做到以誠心德品待人,需要走的路還很長,需要做的事還很多,但願那種理想生活環境有一天真的到來。


逐日刀客


在《鏡花緣》一書中,有一個“禮樂之邦”君子國。此國中,“耕者讓田畔,行者讓路。土庶人等,無論富貴貧賤,舉止言談,莫不慕而有禮”,也不愧君子二字。在君子國的市場交易中,賣主力爭是要付上等貨,受低價;買主力爭的是要拿次等貨,付高價。這個國家的國主有嚴諭,臣民如將珠寶進獻,除將本物燒燬,並問典刑。

由此可看出,"耕者讓田畔,行者讓路。士庶人等,無論富貴貧賤,舉止言談,莫不慕而有禮"。這種理想社會,早就有人所期盼。

可是都是君子了,世界上便少了許多色彩,畢竟萬物分陰陽,事事都有兩面性,每一種東西的存在都是有道理的,主要還要看如何控制。

人類的進步和發展都是依賴於許多陰暗或者不好的東西,可是我們儘量讓過程和結局向著好的方向發展。

茫茫宇宙,作為一粒有智慧的塵埃,是我們的幸運,有夢就努把力,萬一實現了呢


半調詩人


如果大家都以誠心德品待人那可能嗎?有人類存在就有左中右。除非是人類到了大同世界。也未必沒有好人和壞人。


於兆太


如果真的如您所說,這個世界就是真正的天堂。


龍游天下


我想世界就和平美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