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项发明专利,体测年年上90,师大科研女孩保研河海大学

杭州师范大学


她在学业上成绩斐然

获得国家奖学金2次

省政府奖学金1次

优秀学生奖学金一等奖6次

还被多次评为三好学生、优秀团员

志愿者时数200+,体测年年上九十

保研河海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

她在科研上成果颇丰

参与国创、本创、挑战杯并成功结题,获得奖项

以一作身份发表一篇杭师大学报

一篇《浙江农业科学》期刊

以二作身份发表SCI二区TOP文章

申请四项发明专利,一项实用新型专利

……

她就是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环工161班

赵依恒


4项发明专利,体测年年上90,师大科研女孩保研河海大学


业精于勤荒于嬉

韩愈有言:“读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这与赵依恒的观点不谋而合,她也认为勤奋是学习的重要素质。“学习没有捷径,都是自己认真努力的结果。”在日常的学习中,赵依恒坚持听懂自己的每一节课,若是下课后还没明白,去蹭其他老师的相关课程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这既能巩固原有知识,解答自己的疑惑,还能感受其他老师的上课风格。学习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沉心静气的积累与付出,正是这一点一点量变的积累,在最后转化赵依恒为保研的质变。


4项发明专利,体测年年上90,师大科研女孩保研河海大学

赵依恒对于如何过好大学生活的第一个建议就是“不要荒废”。比之以往的学习生涯,大学是自由的,但是这个自由并不是高考教育后的放纵,而是能够规划自己的人生。

高考前老师和家长总是告诉我们,大学就是轻松的开始,其实不是这样,进入大学是人生的真正开始,是勤奋与努力的再次启程。在大学生活里,沉得下心与气,滤去浮躁与喧哗,努力积蓄人生力量,完成生命的一次次成熟。


多元发展添经历


学业只是大学生活的一部分,体育锻炼、社交、学生组织、旅游等填充了赵依恒的剩余生活。赵依恒也热衷于社会实践,200多个小时的志愿者经历拓宽了眼界,丰富了阅历,结交了众多朋友,让她从大学的象牙塔中融入现实社会,能够在专业之外为社会尽自己的一份力。

4项发明专利,体测年年上90,师大科研女孩保研河海大学

赵依恒参加杭师大第十七届体育文化节“华诞杯”啦啦操比赛(团体)获得第三


而在体育方面,赵依恒体测年年上九十的成绩令人讶异,一问得知,赵依恒是杭州市陈经纶体育学校艺术体操专业的学子 ,对体育有难以言表的热爱。当环境工程专业成为自己的追求后,赵依恒仍不忘运动,体育成为了赵依恒的兴趣爱好。

运动不仅在体质上有强身健体的作用,还“能调整心态,放松心情,同时还带给我自豪感和满足感的精神体验”。但赵依恒并不会给自己设下太多要求与目标,“人有时候不能被太多条条框框束缚。总是给自己规定一些不必要的规定,反而会让你失去兴趣 ”。按照自己的兴趣,遵从自己内心去体验享受人生,多元向发展,丰富充实自我。


吾将上下而求索


赵依恒接触科研的机缘是学生组织中一位学姐的指引,在了解了自己专业未来的学习发展后,她在大一暑假就联系了现在实验室的学姐,开始了科研之旅。而在科研方面对她起到重要影响的,自然非导师莫属。


“在大学最幸运的事情是可以碰见一个好的导师。而更幸运的是,我在大学里遇见了两个!”赵依恒的导师金仁村信任学生,给了她独开展独立实验、独立著文的机会,耐心修改,给予建议;而另一位导师黄宝成则是从最基础的步骤开始教导,不断鼓励支持赵依恒,为她解惑。

这两位老师对于赵依恒的成长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4项发明专利,体测年年上90,师大科研女孩保研河海大学

赵依恒提到,“最简单的事情是坚持,最难的事情还是坚持”。在科研与考研上,会历经各种风波挫折,唯有坚持才能驶至理想的彼岸。大三下学期的期末是赵依恒印象最深刻的时候。大三第二学期的课程量大、学业繁重,要兼顾实验室,同时还要复习准备考研,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都在实验室里看文献、做实验、写文章、考研复习。内心极为煎熬焦虑。

于是赵依恒会通过与父母的交流、偶尔看些综艺来调解情绪,避免陷入沉闷的压力。实验的枯燥、失败的泄气、学业的压力等等都没有动摇赵依恒对于考研的决心,在老师、同学和父母的鼓励下,最后她坚持了下来,坚定了自己的初心。

三年的杭师大生活给赵依恒留下珍贵收获的有独立自信的性格、自制自主的习惯以及融洽的师友情谊。而问及对自己对这段生活的评价,她谦虚地表示,自己还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希望以后能再向成熟稳重、沉着冷静、周全细致的方向不断靠近。成功保研后,赵依恒准备仍旧坚持跟着导师做课题,为研究生的学习做铺垫打基础,在这条自己热爱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大学的终点虽已踮脚可见

而未来的人生还望不到边

尝遍生活甘辛味

始携初心踏歌行


策划:吴思雯 文字:许嘉璐

出品:校党委宣传部 HZNU融媒体中心

欢迎提供原创文字 | 图片 | 视频 | 音频素材及线索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