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載古城:復興記憶


萬載古城:復興記憶


萬載古城:復興記憶


萬載古城:復興記憶


以文興業

本刊特約撰稿 高敘景 陳祥平

萬載古城位於萬載縣城西南龍河岸邊,是縣城老城區,由田下祠堂群與南門老街兩部分組成。古城文化歷史深厚,內有明、清、民國時期的古祠堂27座,涉及辛、宋、郭、彭、聞、易、周、張、高、鮑、陳、龍、歐陽等13個姓氏,店鋪60餘間、古街道1條,民居、糧倉等歷史遺存數不勝數。

從2014年開始,萬載全力推進古城田下街區保護髮展項目,致力以“文”為媒做旺旅遊人氣,做強旅遊產業。在萬載古城開發保護過程中,共投資約40億元,大力挖掘保護、開發建設田下古城街區,聚力提升古城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引領文化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

萬載古城:復興記憶


萬載古城:復興記憶


萬載古城:復興記憶


堅持以文塑城 煥發古城魅力

萬載古城保護開發啟動前,多姓氏古祠堂建築群年久失修,甚至面臨倒塌、居民房屋危舊、交通不便、生活困難等問題。針對這一嚴峻情況,萬載經過多方考察、科學決策,啟動古城保護開發、棚戶區改造工程,致力復原古城風貌,延續古城千年文脈,煥發古城盛世魅力榮光。

萬載巧借國家棚改政策東風,辦好為民利民實事,先後投入7億元,採取貨幣補償、另闢新址建設安置房等方式,對居民、商戶的房屋進行徵遷。既幫助古城街區內的居民從“憂居”實現“優居”,又為保護性開發騰出了空間。

棚改徵遷完成後,引進“世界500強”綠地集團旗下的江蘇省建築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委託國內頂級設計單位——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進行價值評估、規劃設計;聘請能工巧匠對古城內的牆柱樑、磚瓦木、井橋池、詩詞字畫等進行修復;組織多個部門及社會賢達人士,編撰了20多萬字的《古城舊事》,以姓氏宗族為紐帶,查族譜、訪老人、座談討論,形成了一批有價值的輔助資料,最大限度地還原、挖掘古城的家合、科舉、商貿、市井文化,進行搶救性維修保護。

萬載古城經過修舊如舊,全面復興古城記憶,延續千年文脈。修復後的“多姓氏古祠堂群”,成了萬載古城景區的文化IP、最華麗的瑰寶。徜徉於古城之中,漫步在老街車轍深現的石板路上,穿行於威嚴高聳的馬頭牆間,觸摸著斑駁蔥蘢的門樓牌坊,恍若時空變幻,讓人似夢似真。農耕文化與贛派建築在這裡交匯融合,厚重的歷史、典雅的建築、精美的裝飾煥發著萬載古城的獨特魅力。

萬載古城:復興記憶


萬載古城:復興記憶


堅持以文強旅 做旺古城人氣

萬載充分發揮“多姓氏古祠堂建築群”的精神核心引領作用,意古融今,按照國家4A級景區標準,致力將萬載古城打造成世界文化旅遊目的地。

結合古城家合文化及本土的花炮、夏布、開口儺、得勝鼓、燈戲、百合、祠堂宴等地方特色文化,以中國喜慶文化為核心,唱響愛情、團圓主題,承辦傳統與現代薈萃的婚慶、壽慶等喜慶活動,聚力將萬載古城打造成“中國喜城”。受萬載花炮和百合文化的啟發,萬載古城景區運營方在遊客中心,以現代人的審美需求,打造富有中國傳統文化韻味的遊客中心體驗新空間,讓中國傳統生活文化風格在新時代演繹“意致東方 情致現代”的新故事。這個新故事就是關於花炮先生和百合小姐的故事。花炮先生和百合小姐在“喜日”初遇相識,在“喜城”心動相知,成就“喜事”一生相許。以此打造網紅遊客中心、打卡之地、古城最美體驗中心。

萬載發揮毗鄰宜春明月山機場,宜萬高速、昌慄高速穿境而過的交通優勢,將萬載古城景區與明月山、武功山、仙女湖等景區無縫對接,形成“明月山溫泉度假+萬載古城休閒慢生活+武功山高山草甸風光+仙女湖覽勝”旅遊路線,打造“登武功、賞明月、覓仙女、遊萬載”的贛西旅遊精品路線,撬動人流、物流、資金流、技術流、信息流。

萬載藉助舉辦國際花炮文化節、國際百合旅遊文化節兩大節慶活動,承辦2019年江西旅遊產業發展大會、宜春市第十三屆月亮文化旅遊節、宜春市旅遊產業發展大會等活動,進一步做旺古城旅遊人氣。

萬載古城:復興記憶


萬載古城:復興記憶


萬載古城:復興記憶


萬載古城:復興記憶


堅持以文興業 提升古城效益

萬載加大古城管理、保護性開發力度,項目全面建成後將影響江西旅遊格局、城市格局、人居格局。核心景區古建祠堂群將打造為中國贛派古城的典型代表,配套區建設為大型贛派風情商業和居住區,並以萬載非遺文化、贛派建築風情為內核,注入當地民俗及生活方式,看花燈、喝茶、聽儺戲、敲得勝鼓、織夏布等,體驗萬載歷史,玩味萬載文化,打造文化博覽、文化演藝、互動體驗、民俗工藝、精品客棧等多種融合江西人文特色的業態。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萬載開口儺表演、萬載得勝鼓、萬載夏布織造、萬載花炮製作在這裡現場演繹,再加上國學體驗、藝術長廊濱水休閒、古民居體驗等項目,讓古老的萬載古城更栩栩如生、多姿多彩。

在核心景區古建祠堂群以外,還打造了多種業態類型的商業配套服務區,有萬載鄉土風情商業街區、江西風味小吃及土特產街區、娛樂休閒文化街區、時尚購物街區、古建民宿文化區、國學文化示範區等。目前,萬載古城業態不斷豐富,引進老字號“尚清齋”大碗茶等商戶300餘家,帶動2萬餘人創業就業。

意古融今的萬載古城將古代文化和現代文明相結合,構建吃、住、行、遊、購、娛的完整產業鏈,讓遊客在吃、住、行、遊、購、娛的幸福旅程中,呈現一座集旅遊觀光、休閒度假、民俗展示、非遺體驗、特色購物、餐飲美食於一體的世界文化旅遊目的地。

經過5年“精雕細琢”,萬載古城成功創評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成為全省乃至全國一張靚麗的文化旅遊名片,引領萬載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旗艦景區。從今年5月萬載古城成功承辦江西省旅遊產業發展大會之後到目前,客流量達130萬左右。

如今,走進萬載古城,一股傳統與現代交融的新風撲面而來,讓人神清氣爽。覽古祠堂群,賞古建築文化;望小橋流水,聞鳥語花香;遊南門大街,嘗舌尖美味;夜住古居民宿,觀璀璨煙花,成為遊客和當地居民的一種沉浸式、高品質體驗的生活時尚。(本文圖片除特別說明外,均由本刊記者徐錚攝)


萬載古城:復興記憶


萬載古城:復興記憶


萬載古城:復興記憶


老字號“尚清齋”大碗茶

在萬載古城景區內,大碗茶有老字號尚清齋、喝茶看戲、百合勝境3家。大碗茶在萬載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濃厚的煙火味。

萬載地處贛西北邊陲,又是通湘要道,更是吳楚文化的交匯處。萬載人醇厚朴實,喜歡以茶待客,形成了民間好客的一種特有風尚。有一首兒歌這樣唱到:“花花茶,去人家;人家不篩茶,不是好人家。”這充分證明了萬載人喜歡以茶待客的風尚。

萬載茶店也不同於其他地方的茶店。別的地方賣開水以一碗一杯一整壺論價。萬載茶店,只需要買一隻茶碗,哪怕顧客坐上一天,也會有人不斷地往顧客碗裡篩上熱開水。顧客一個人獨飲也好,邀幾個人也好,只要買上一二樣點心,開水一篩,顧客“南京的城隍,北京的土地”大道消息,小道新聞,善惡美醜,無所不談,是一個十分自由的休閒之地。

萬載茶店起源於古代的茶攤。什麼叫茶攤?據老輩人講,以前萬載經濟繁榮,商鋪林立,一些大戶人家和商家都會在家門口或店門口燒一缸茶葉開水或是涼茶,免費供過往人喝飲,完全是一項公益事業。從清乾隆年間起,一些商家覺得有利可圖,就開辦了茶店。所謂茶店,不供麵食酒飯,只管開水,顧客只要買上一碗,或購一樣點心,有座就坐,堂倌就會來給顧客沖茶葉開水。只要顧客有時間,哪怕坐到夜,都會給顧客添加熱開水。

尚清齋茶店,作為萬載茶店的老字號,生意異常紅火。凡是在尚清齋喝過茶的人,去後戀戀不捨,會不斷再來。有一道歌謠充分反映了萬載尚清齋生意能長盛不衰的真諦所在——尚清齋,萬載茶店老招牌,買碗開水吃到夜,善惡美醜任評談,有緣進店都是客,不論地北與天南,三教九流休閒地,昨日去後今又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