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疼那些被自卑困扰的孩子,做到这5点,帮助孩子重塑自信心

您好,欢迎加入百合妈妈读书会!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文|百合妈妈

乔琪,一名初中一年级的男生。

乔琪所在的班级组织同学们一起去郊游,乔琪却不愿意参加。他的妈妈鼓励他多参加集体活动,他却说:“我平时都不怎么和同学们玩儿,我觉得大部分同学都不太喜欢我,我还是不去了。”

乔琪一直认为他在班级中是不受欢迎的,所以总是避免和同学们有一些亲密的接触。

老师让同学们轮流上台演讲,快要轮到乔琪的时候,他紧张到全身发抖,一上台就把之前背熟的内容全都忘记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最后低着头慌慌张张地走下了讲台,他觉得所有人都在对他指指点点。

乔琪在心里对自己说:“我就知道会是这样,我只配得到大家的嘲笑!我就是这么笨、这么胆小、这么没用,我永远都做不到自信地演讲!”

心疼那些被自卑困扰的孩子,做到这5点,帮助孩子重塑自信心

乔琪在某个学期的期末考试中,英语成绩得了满分,他的妈妈对他说:“孩子,付出总有回报,你的努力没有白费,成绩这么好,妈妈真为你感到高兴。”

乔琪却淡然地答道:“只是恰巧这次试题我都会罢了,没什么值得高兴的!”

妈妈觉得乔琪的话让她有些无法理解,孩子怎么会把好成绩完全当成是运气呢?

在我们的身边,像乔琪一样自卑的孩子不在少数,他们大多对自己有着不良的观念、不恰当的评价以及过低的自我价值感。他们在自卑的深渊中越陷越深,生活得非常痛苦,而他们的父母却无法理解或者为孩子提供帮助,有的甚至还会打击、训斥孩子没出息,严重地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心疼那些被自卑困扰的孩子,做到这5点,帮助孩子重塑自信心


<strong>孩子的自卑心理是如何形成的呢?

孩子之所以会产生自卑心理,主要与他们早期的生活经历有关,如果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接收到的大多是消极性和损害性的评价,就有可能慢慢发展成为对自己的否定和贬低,大体上来讲,分为以下3个阶段:

第1个阶段(起因):早期的不良家庭教育与生活环境。

这一点主要包括父母的教养方式和学校的学习经历。比如:父母对孩子要求过高、过严,当孩子达不到某些要求或者犯错的时候,习惯责骂、打压孩子;父母经常吵架或者已经离异,孩子在家庭中缺乏爱与温暖,在生活中被严重忽视;孩子遇到一位比较严厉粗暴的老师,习惯采用批评与惩罚的教育方式,而缺乏表扬与鼓励等等。

第2个阶段(强化):基于消极的生活经验而形成的核心信念。

外界长期对孩子的否写性或不恰当的评价,导致孩子形成了错误的自我认知与评价,

认为自己是不够好的、不够有价值的,是笨的、蠢的、坏的,是什么事情都做不好的,甚至是低人一等的,这些核心信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被验证与强化,越来越根深蒂固。

第3个阶段(固定):基于核心信念而形成了固定的生活规则。

核心信念在大脑中不断得到确认与强化的同时,孩子便在内心固化了一套生活规则,并在日常行为中表现出来。比如,不敢表达自己的见解,担心别人会嘲笑自己;害怕接受挑战与机会,做事总是犹豫不决;总是轻易就放弃,认为自己不可能成功等等。

经过以上3个阶段,孩子就会形成自我否定的信念或评价,这些核心信念由于不断地被生活事件强化与确认,孩子想要通过自我努力解脱出来,已经变得异常困难。

固化的思维让孩子更容易注意到那些与其核心信念一致的现象,而忽视那些与它不一致的现象,进而生活在了焦虑与不快之中,这种自卑感也阻碍了孩子向理性、正确的方向发展的可能。

心疼那些被自卑困扰的孩子,做到这5点,帮助孩子重塑自信心


<strong>如何帮助孩子摆脱自卑、重塑自我呢?

01、尊重孩子,帮助孩子对抗消极预期。

不要指责孩子,给予孩子更多的宽容,告诉孩子,你理解他内心的痛苦与挫败感,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孩子可能会说:“我觉得自己很笨,这件事我肯定做不好”

等等这样一些言论。

因为自卑,孩子更倾向于把这些消极的、不正确的、不客观的预期当成事实,这种信念最后往往导致事情真的向不好的方向发展,进而产生了如预期一般不好的结果。

所以,首先要做的便是帮助孩子识别自己的消极预期,引导孩子客观地看待那些与事实不符的想法,从内部直接打破维持自卑的恶性循环。

可以让孩子问自己一个问题:“事情真的如我想象的那么糟糕吗?”然后,尝试用一个新的观念坚定地回答:“NO!这不是事实!”以此来帮助孩子用更现实的想法与观点来对抗之前的消极信念。

心疼那些被自卑困扰的孩子,做到这5点,帮助孩子重塑自信心

02、另辟蹊径,帮孩子创设替代性想法。

问孩子几个问题:

  • “这件事情除了你所设想的结果之外,还可能有其他的结果吗?”
  • “可能发生的最坏的结果是什么?”
  • “可能发生的最好的结果是什么?”
  • “客观地讲,最有可能发生的是什么?”
  • “如果发生最坏的结果,你能够做什么?”

问这些问题的目的在于,让孩子明白许多事情不是只有消极的方面,还有积极的方面,凡事两面,促使孩子学会客观地看待问题,从多角度、多层面分析问题。

心疼那些被自卑困扰的孩子,做到这5点,帮助孩子重塑自信心

03、制定计划,将正向想法付诸行动。

通过上述问题帮助孩子寻找到积极的替代性想法之后,将目标锁定为积极的方向,然后让孩子做出相应的行动,通过具体的实践帮助孩子体验积极结果。

如果孩子达到目标了,要及时地表扬与鼓励,表扬要尽量做到具体而准确,让孩子明确地知道自己值得被表扬的地方。

如果孩子没有达到目标,则要帮助孩子分析失败的原因,让孩子学会直面问题。拥有了直面问题的能力,孩子的思维方式将会有大的改观,也就是说会变得更积极。或者也可以用不具破坏性的语言指导孩子,“你要是这样做就更好了!”

心疼那些被自卑困扰的孩子,做到这5点,帮助孩子重塑自信心

04、挖掘优点,提升孩子的自我认同感。

自卑的孩子习惯将自我认同当作自我吹捧,然而,自我认同恰恰是自尊的一部分,如果一个人总是看不到自己积极优秀的一面,就会持续自卑的状态,这种思维方式对孩子更客观地看待和评价自己形成了阻碍。

也就是说,一个人有能力看到自己的优点,和看到自己的缺点、改进缺点是同等重要的。

许多自卑的孩子很难发现自己的优点,很容易忽略自己丰富的生活经历,或者从来没有这方面的意识,所以,我们可以帮助孩子挖掘优点,可以问孩子一些这样的问题:

  • “你有哪些积极的品质,哪怕它们是多么地微小?”
  • “你有过什么优秀的成绩,哪怕它们看似多么地不足称道?”
  • “你有什么方面的能力,哪怕只是会做一些简单的家务,或者是擅长某种学习方法?”
  • “你没有哪些缺点?”
  • “一个关心你、爱护你的人会怎样评价你?”

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孩子发现,原来自己有那么多值得称道的地方,进一步帮助孩子提高自尊水平。

也可以让孩子准备一个特别的本子,把自己的优点记录下来,也把每天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正向的、有趣的事情都记录下来。这样坚持几周时间,孩子就能达到无需记录却习惯发现自己优点的好习惯,建立起了积极的预期和对自我的认同,为改变核心信念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心疼那些被自卑困扰的孩子,做到这5点,帮助孩子重塑自信心

05、回到起点,从对立面入手,帮助孩子重塑核心信念。

做到前4点,孩子已经能对日常的思维、情感和行为进行有意识的控制,但因为消极的核心信念与生活规则渗透太深,所以极有可能因为不堪其扰而重蹈覆辙。

这个时候可以选择回到起点,让孩子重新体验那些曾经的、负性的、消极的情绪与经验,然后,从对立面入手,让孩子自己找到问题的根源,触及到自己的内心深处的伤疤,并且正视它、质疑它,同时尝试用新规则颠覆它。

这个过程可能比较漫长,大概需要6-8个月的时间,陪在孩子身边,时时鼓励孩子坚持下去,不要轻言放弃,同时,也要帮助孩子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来实现目标。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当孩子的自卑感反复或再度出现时,一定要及时地按照上述方法再次进行调节,最终实现摆脱自卑的目的。

心疼那些被自卑困扰的孩子,做到这5点,帮助孩子重塑自信心

一个人生命幅度的大小取决于对自己的认知。

综上所述,如果我们发现孩子出现了自卑的迹象,一定不要放任不管,更不能随意训斥,而应该为孩子提供帮助,把孩子从自卑的深渊中拉出来,让孩子能够尽情地拥抱生活,享受快乐人生。

我是 ,育儿达人,多平台签约作者,我只写有温度的育儿文章,喜欢我的文章请点赞、关注、转发、赞赏!原创不易,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