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歲已經畢業10年,月薪多少才能證明你不是個loser?

池璐


小公38歲,按理應該比33歲的人更有成就感。目前,小公月收入到手4000,加上年終績效及公積金等各項收入,一年滿打滿算十萬。這種水平,在小公這個西部三線城市,馬馬虎虎,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因為在體制內,在部分不知情的朋友眼裡,以為小公過得是天上的生活,要多滋潤有多滋潤,只有小公自己知道,拿這點收入養兩個孩子的苦逼日子有多麼難熬。對比中國最新收入階層劃分,小公收入也是妥妥的低產者,你說小公是不是LOSER?

中國最新的收入階層劃分:

1、超級大富豪:年收入在5000萬以上

2、大富豪:年收入在1000—5000萬

3、富豪:年收入在300—1000萬之間

4、富人:年收入在100—300萬之間

5、高產者:年收入在30—100萬之間

6、中產者:年收入在15—30萬之間

7、低產者:年收入在8—15萬之間

8、窮人:年收入在3—8萬之間

9、很窮的人:年收入在1—3萬之間

10、赤貧的人: 年收入在1000-1萬以下

11、絕對最貧窮的人: 年收入在1000以下

按照中國80%人均5000元每月以下算,80%都是窮人了。 你呢?屬於哪個階層?


80後小公


今年我也是86年,屬虎,大專畢業剛好10年。就拿大學同學來說,畢業後大家都是同一個專業,同樣畢業出來10年,但是,僅從收入來看也是千差萬別。從車來看,卡宴,7系,5系,到10幾萬的車都有,從房子來看,有的在一線二線城市買了房,有的沒有買房。從婚姻來看,有的已經3個小孩,有的甚至還沒有結婚。其實,很難判定誰是失敗者。做生意的還要繼續努力把生意盤子做大,也保不定哪天公司就垮了。上班的還要繼續努力工作,升職,也保不定哪天公司裁員就裁到你了。但是我經常跟我大學同學電話聊天,最起碼沒有一個人會認為自己是失敗者,都覺得人生路還很長,還要繼續實現自己心中的每一個小目標。可能部分收入比較高的同學會認為收入比較低的同學不是那麼的成功,但是,你會發現,收入比較低的同學他一樣有自己的追求,有自己的夢想,最起碼他自己不認為自己就是失敗者。同樣,收入比較高的同學,你跟他聊聊,他也是一肚子苦水,一肚子壓力,甚至經常失眠。我覺得,不管人到哪個階層,都有讓你煩心的事纏繞著你,關鍵看你怎麼想去化解自身的事,隨著時間的推移都有著自己的進步,只是快慢的問題。沒有必要太過糾結。很多事情命中註定,努力了就好。


用戶1669914006177


座標成都,06年畢業從重慶到成都,入職某翻譯社,第一個月工資1100。。

07年進到金融行業月薪2100。。

09年初公考進人社系統,到手2600左右。11年果斷辭職回到金融行業,家裡反對,差點爹都不認我了。。

到18年剛滿12年,目前月固定薪1w8,績效獎金1w5左右,年終4-5w。房兩套,家裡出全款一套房,繞城邊。自己首付市區一套,月供2700。20萬車一輛,月供2500。信用卡負債2w。在金融行業裡算低收入,高負債。。。

工作之餘愛好魔獸,星際,寫完ppt做完報表打打球,現在儘量多抽時間陪伴家人,多鍛鍊,身體最重要。錢多錢少,開心就好。個人覺得只要生活按照自己的目標向前走,就算成功。


FaLLeN


32歲,研究生畢業了6年,一所三本院校當老師,工資現在平均下來每月只有5000,於評論裡說的年薪幾十萬的,評價標準什麼的,絕對是loser。


雖然教出來的學生畢業了收入都是我的兩倍之多,沒有畢業的孩子有的每月生活費都跟我的月薪差不多。

上次有個朋友說,他一天的進賬都比我一個月的多。可是,我不覺得自己是個loser啊。這還真不是吃不著葡萄嫌葡萄酸的心理。

畢業的時候,我說我想當老師。然後兜兜轉轉三年,如願以償。現在做的工作很喜歡,雖然工資和剛畢業拿到的工資沒差。

我有時候也在想月薪多少能夠讓我體面的生活?什麼是體面的生活?可是好像這個問題沒解。

關鍵是你對現在的生活滿意不?如果不滿意就努力。如果又不滿意又不努力,對生活又沒有希望,又不開心,這才是loser吧。


豆先生與玫瑰小姐


座標昆明,09年成都畢業,不安分出來開了小吃店,賠了3萬多,11年回雲南進了一家韓企,工資到手3000左右,工作量少,休息多,中途有機會跳槽但因媳婦懷孕沒走,一直到娃一歲跳槽到某港資,目前扣除五險一金到手7k左右,對比拿幾十k的絕對loser,但是還是看個人心態,目前覺得生活尚可,最開始房子60平,16年房價最低的時候借錢買了150平的房子,18年把60平的賣了把借的債還了,還有輛14年全款買的車,現在一雙兒女,計劃今年換個大點的車,職業關係目前南方城市已基本跑完,本省下到城鄉全部都熟,也是計劃今年換公司,是不是loser這個標準很難界定,就像幸不幸福一樣,有很多標準來構成,薪資只是其中一個因素,家庭幸福,兒女雙全,我覺得還行😜😜



米丶乙


其實一個人的尊嚴真的跟月薪無關的。

我剛參加工作時,一個月260元,10年後,大約5000元,換了一個103平的學區房,兒子6歲,學區房用完後賣掉,賺了60多萬。

所謂成功與失敗完全看一個人的內心感受。我以為,成功的標準在於是否快樂的心情,滿意的工作,有價值的存在,有意義的生活,幸福的家庭,可愛的孩子,健康的父母,讀了多少書……

而不在於是不是有大房子,是不是有豪車,有多少存款,有幾個婚外情……一般沒有的都這麼說。

從薪水上不好判斷的,不同崗位,工作性質,穩定性,險金都是條件。

如果走仕途,十年工作,不到正處級,晉升的通道就變窄了。 現在的同學朋友中,廳、副廳的有不少了,千萬富翁,也有了,農民也有,企業家也有,大家各有不同的成功理解。

當然,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樣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就看我們怎麼去看待成功和失敗。 去世的有了,生病的有了,離婚的有了,丁克的有了,到底什麼是成功呢?


韓東言


用月薪來衡量是否是個失敗者,那我是的。

不過我覺得生活也很精彩呀。

座標烏魯木齊,很早的80後,畢業後在沿海工作,工資一直不高,但是我很喜歡我的工作,自由性強,除了工資還有收入,一直就沒把收入當回事,後來來了烏魯木齊,如果論收入,那簡直是天上地下,但是我很樂觀啊,啥都幹過,月入幾萬的有,月不敷出的也有,可我沒覺得我是失敗者啊,是不是失敗者關鍵看個人的心態,如果只用錢來衡量,恐怕很多人都差不多,普羅大眾,芸芸眾生,那是啥樣的都有,但為什麼有的人覺得這個世界很精彩,有的人收入很高卻覺得自己還遠離成功?衡量失敗和成功的標杆不同,衡量幸福與否的標準也不同。

所以,這是個看你怎麼想的問題,是個社會性問題,是個人性的問題,是個簡單又複雜的問題。

不說了,我要陪孩子玩耍去了,孩子說:爸爸,你陪我玩我就覺得幸福。你看,很簡單的耶~


新疆的濤濤不覺


看到很多同齡人回答,感覺很有趣。也很感慨。86屬虎,比較與眾不同的是畢業南下深圳輔助朋友創業,團隊剛起朋友離開,後面我接手管理。一年幾百萬的小買賣,沒怎麼掙錢,主要給房東和員工打工。幸好團隊不錯最終有人收購,大股東也明智放手。這兩年憑著積累的技術和人脈,做自由職業,收入大大提升,終於不是負婆了。

創業且能全身而退,絕對對我來講是人生最有價值的財富。雖然自己能力不足不能做出一家盈利多多長存於市場的企業,但終究是無愧於己無愧於人。

我身邊的同齡人,不談原本父母給予比較高平臺的,與我這種背景相似的,月薪1萬左右的有,非常優厚的也有,我目前只能算中上水平。對自己是滿意的,但也希望更好。


教英語的畢老師


這個問題非常有趣,其實是可以用數據來分析一下的,請看下面截圖:

假設我們大學剛畢業的時候月薪是3500元,那麼10年之後依然停留在loser層面的大概就是月薪7000元左右。

模擬計算過程如excel表截圖,月薪年增長率為8%(基本與GDP增速相當),那麼10年後大約就是7000的月薪。

當然,loser一定是少數擇業不慎的一族。更多的都是大眾版,畢業10年後,月薪大約9K出頭一點。

我們都知道,5年一小步是職場發展的基本規律,所以在第五年左右,在職務方面都能獲得一些發展,於是薪資也水漲船高一把。綜合增長率大約為12%左右,這一增長率已經高於GDP了,當然不屬於loser一族。

大學畢業之後,用10年的時間,月薪由3500增長至1.5萬元左右的,都應該屬於優秀的,其年增長率大約20%。

我們認為,月薪的年增長率高於25%的都屬於卓越一族。

以上分析說明僅代表個人淺見,歡迎討論。


大叔煮史問道


18年工作經驗的HR總監,為你解答職場困惑,請關注我!謝謝!

1、你用金錢來衡量一個人是成功者還是失敗的觀點看法是偏頗的、片面的,眼光是狹隘的、短淺的。衡量一個人是否失敗(成功)的因素和標準,並不是只有金錢或只能用金錢來衡量。33歲年收入上億,但35歲就掛掉了,你認為他是成功的嗎?你願意做這樣成功者嗎?事業有成但英年早逝,這樣的事情每年都在發生,你覺得人們是羨慕嫉妒他呢還是同情可憐他呢?

2、衡量一個人是否失敗(成功)的因素及標準除了金錢,還有家庭、愛情、健康和事業等方面。月薪多少都不能證明你是一個成功者或失敗者。你工資再高,這個世界上肯定還有許多人比你高。難道你一輩子是活在失敗的陰影裡嗎?人比人,氣死人!我們日常普通人大多數都是生活在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環境,隨便找一個小圈子,同學或同事或好友之間的,你就會發現,你的薪資未必是最多的,也未必是最少的。再者說,畢業多少年,也不是薪資高低的決定因素,薪資高低與個人的工作能力有非常大的關係,與畢業多少年不是成正比關係。工作不努力,幹二十年都未必比干十年的人工資高。

3、人們對金錢的慾望是無底線的。只要月收入能夠滿足日常生活需要,都算是成功者。掙錢再多,也無法滿足不合理的日常生活需要,就會產生迷茫和心理落差。各行業的薪資由差距,不同的崗位薪資也有較大的差距,社會上不可能會存在畢業多少年,就應該拿多少薪資。若是,那是計劃經濟的工資規定,而現在,你活在市場經濟中,你的工資就是你能力的體現和價值。

若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請關注我及點贊、轉發。你的認可是我最大的動力和支持!謝謝!若對我的回答有其他意見或建議,請在評論區留言,歡迎溝通交流!再次感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