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的頭頂為什麼不能碰,碰了會有什麼後果?

taooolu

我是兒科醫生魚小南,很高興能回答你的提問。


為啥不能碰這個問題嘛……寶的頭頂部有一個柔軟的、有時能看到跳動的地方,在醫學上,我們稱之為囟門(注意,是xin,不要眼睛一花看成了lu門)。


剛出生時,寶寶有2個囟門,一個叫前囟,在頭頂前部,由兩側頂骨前上角與額骨相接而組成,呈菱形,出生時斜徑為2.5釐米;還有一個叫後囟,由頂骨和枕骨交接而組成,呈三角形,自然是在頭頂後部。

前囟一般在寶1~1.5歲時閉合,後囟一般出生時就很小或已閉合,最晚也會在寶2~4個月時閉合。


它的重要性提現在:小寶寶腦組織軟嫩如豆腐,需要骨性的腦顱這個保護罩,可偏偏有一個開放空隙的囟門,一旦囟門受損,腦組織就會受到外界傷害,影響到腦部的正常發育。


有的地方習俗裡就算嬰兒剃光了頭,還是會留一簇“鍋蓋頭”的髮型,就是為了保護囟門。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祝生活愉快!


兒科醫生魚小南

人的頭顱是由兩塊頂骨、兩塊額骨、兩塊顳骨以及枕骨組成。寶寶出生後,其頭頂處的顱骨還沒有閉合,也就是說此處是沒有顱骨覆蓋的,因此這個地方看起來平坦,略微有內陷,摸起來軟軟的,可以感受到如同脈搏的跳動,有時用眼睛可就可以看到博動,此處就是“囟門”。

囟門“前囟門”與“後囟門”兩處。前囟門,呈菱形,一般大小約為2.0×2.0釐米,隨著出生後月齡增加,顱骨縫逐漸骨化,前囟門面積也就逐漸變小,一般在1-1.5歲左右基本閉合;後囟門,呈三角形,與前囟門相比,其間隙尺寸要小很多,一般不容易看到,有時甚至連摸也摸不到,一般在生後2-3個月時就閉合了。

頭頂也就是囟門處因沒有顱蓋骨覆蓋,因此要小心呵護,不能隨意怕打,也不能用力按壓,更不能用堅硬的物體敲碰,否則大腦容易受傷,出現顱內出血、顱內壓、嘔吐等情況。但是此處不是絕對的“禁區”,不是意味著絕對不能碰,輕輕的觸摸是可以的,有些家長誤以為此處不能碰,也不能清洗,如果囟門長時間不清洗,汙垢積聚,很容易出現頭皮感染,因病原體更容易穿透沒有骨蓋的囟門,出現腦膜炎或腦炎等,因此簡單的清洗還是需要的。


睿爸育兒

對很多人來說,無論新生寶寶怎麼哭怎麼笑,他們臉上的一顰一笑都會讓人感到很開心,所以,大家都會迫不及待的想要去抱一抱小寶寶們!看著自己懷抱中的寶寶,大家都恨不得自己能夠把他身上的每一根髮絲的看透、摸透!

然而,在人們這麼一抱、一看的過程中,大家會發現,寶寶的頭頂正中靠前一點會有一個凹陷、並且還可以跳動,對於成人來說,這是不會存在的現象!不論是寶爸寶媽還是別的人,不明白的人就會對這此感到很疑惑,為什麼寶寶頭頂上居然在跳動,那麼新生寶寶的頭頂還能碰嗎?

當然了,這是可以的!只不過大人需要非常小心,能不摸就不要摸!因為大人避免不了要給寶寶洗頭,所以在洗頭髮的時候需要特別輕微和仔細一點,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嬰兒的頭頂不能碰是因為寶寶出生之後,他的頭骨有兩個地方還沒有完全閉合上,我們把這兩個地方分別叫做前囟(是額骨和頂骨之間的菱形間隙)和後囟(是頂骨和枕骨之間的三角間隙)。後囟一般來說,有的寶寶出生的時候就已經閉合了,而出生之後還沒有閉合的,正常情況下會在出生後2-4個月之內閉合!

仔細觀察的人會發現,寶寶出生後,前囟,也就是頭頂的菱形間隙呈現的是凹狀的,並且還在跳動,其實,這是新生寶寶所特有的正常生理表現,它會在寶寶出生後12-18個月之內閉合。

事實上,囟門反應了小兒顱骨間隙閉合情況,對小兒的一些疾病的診斷具有一定的意義,比如說,囟門(前囟)早閉,會表現為頭小畸形,而囟門遲閉又會可能會出現腦積水、佝僂病;若囟門凸出又可見於腦炎、腦膜炎等。

由於寶寶的頭顱骨還沒有發育完全,不僅表現在有前囟和後囟的特點,還具有易變性的特點,所以在這個時期,很多父母為了讓自己的寶寶的頭型看起來更好看一點,他們會利用書或是其他的辦法給寶寶的頭稍微的“整形”一下。

知道了寶寶的頭型可以變動,就知道寶寶的頭是不能夠用力去摸的,當然也不能夠承受外力的撞擊!所以說,寶寶固然長得很可愛,且頭部這些特點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也不乏存在一些疾病的問題,所以,寶爸寶媽需要用心照顧好寶寶的頭,洗頭髮的時候要儘量輕柔,不要用大人的力度去對待小孩子,避免受到不必要的外力碰撞,也要儘量選擇輕柔的毛巾用在寶寶身上,大家也儘量不要有事沒事都去摸摸!

除了給寶寶洗頭要碰頭以外,其餘時間要堅守一個原則:“能看不能摸”!


千金芳

嬰兒本身身體就很柔軟,且因為出生不久自身防禦機制併為完全建立,所以經常會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出現一些疾病。民間有種說法認為嬰兒的頭頂是不能觸碰的,為什麼呢?嬰兒出生之後,顱骨囟門並未完全閉合,需要一個過程,因此儘量不要去碰孩子的頭頂,如果觸及囟門可能會引起痛感,甚至嚴重情況下大力衝擊到囟門處,還可能引起寶寶的顱腦損傷。

在小寶寶囟門處沒閉合之前,是可以緩衝壓力的。看到寶寶尚未彌合的頭骨中間有一菱形空間,並且像脈搏一樣一跳一跳的,年輕媽媽不免有些緊張,不敢多碰。確實這個小小的囟門很重要,它是反映寶寶身體健康的一個重要窗口,媽媽要細心觀察這個小窗口,及早發現有無異常現象,並做好相關的護理工作。

人的顱骨是由6塊骨頭組成的。寶寶出生後,由於顱骨尚未發育完全,所以骨與骨之間的相互銜接處存在著縫隙,並且,在寶寶頭的頂部及枕後部形成兩個沒有骨頭覆蓋的區域,它們分別被稱為“前囟門”和“後囟門”。

長在寶寶頭後部的後囟門呈較小的三角形,長在寶寶頭頂及前部的前囟門比後囟門更大更明顯,呈鑽石形。出生時寶寶的頭骨比較軟,而且是靠軟組織連接的。因為頭部是寶寶全身長得最大的部分,當媽媽分娩時,囟門能讓寶寶的腦袋暫時“縮小”,寶寶的頭部可以改變形狀從而順利通過狹窄的產道。 不同寶寶囟門的大小會有些不同。正常寶寶出生時,前囟門的大小約為1.5×2釐米,外觀看上去,前囟門平坦或稍稍有些凹陷。在出生後的數月裡,前囟門會隨著頭圍的逐漸增大而略微增大。

然而,在寶寶6個月後,便由於顱骨逐漸發生骨化而漸漸變小。通常,到了寶寶1歲至1歲半時,前囟門就基本上閉合了。後囟門一般不太引人注意,大多在寶寶2-3個月時即可關閉。

另外,很多家長會覺得既然觸碰到囟門處可能會引起嚴重後果,那麼平時就儘量不觸碰不就行了嗎。這樣的小心翼翼其實也是沒有必要的。因為對於孩子身體的一個接觸是和孩子培養感情的關鍵,很多人長大會有心理上的障礙可能也和從小缺乏安全感有關。所以對於寶寶囟門問題,我們需要注意,但不可過分擔心,這不僅關係孩子的身體方面的健康,同時也是家長自身心裡放鬆、輕鬆愉快的陪伴孩子成長同時關注並有利於孩子們心理健康的一個好辦法。


育兒臺

嬰兒的頭頂眾所周知有前囟門存在,老一輩的封建說法是囟門不能碰,碰了會變成啞巴。真的有這麼誇張嗎?


其實正常的輕輕的撫摸寶寶囟門的位置是不會有問題的,只有非常用力的敲擊,拍打,或是被尖銳物體意外傷害的時候才需要擔心。囟門這個地方真的是太脆弱了,成人受傷輕則還腦震盪呢,更何況寶寶了。

囟門是寶寶非常脆弱的部分,因為囟門下面是寶寶的腦膜和大腦,寶寶的囟門損傷是極易損傷寶寶的大腦的,所以必須要小心呵護囟門。

囟門也是反映寶寶的頭部發育和身體發育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窗口,對週歲之內的寶寶家長一定要注意細心觀察這個窗口,及早發現有無異常現象,並要做好相關的護理工作。



注意:如果不慎擦破了寶寶的頭皮,記得立即用棉球蘸取醫用碘伏進行消毒,避免感染,另外當冬天氣溫較低外出時,一定記得給寶寶戴一頂帽子護住囟門,避免著涼。


Vera育娃

剛出生的孩子顱骨還沒有癒合就是頭頂中間的部位那叫--囟門。還沒有張實呢,是不能用力碰的,用力碰的話易對孩子頭腦造成傷害,所以剛出生的孩子頭頂是不建議碰的。



老人說過一句話讓我記憶猶心,用力碰囟門會造成孩子不會說話會變啞巴的。在我孩子出生下來的時候我就可以說是告誡家裡人都不許碰我家孩子的頭頂部,雖然說有點邪乎弄的,但家裡人都沒有反對我這麼做。在新生兒頭頂上可以用眼睛看到頭頂上有乎上乎下的那就是,說實話每當看到這樣情景我害怕因為是我自己照顧孩子,沒有人去和我說怎麼去做的,都是我在書上和網上學的。新生兒頭頂上都有胎脂的,有的家裡人勸我把它在洗澡時給洗掉,說實話我沒有在那裡下功夫因為我知道總有一天它會慢慢掉下來的,因為我這人就怕疼,我怕他也怕,所以儘量都是輕輕的碰,可能是真的害怕傷害到他吧,最後,快到1週歲的時候也沒剩多少了,就在育嬰店裡買了個專門對付胎脂的寶寶小木梳一點一點的每次洗澡都會弄下去一點。



順心

孩子出生以後,我們可以看到孩子頭部有一個菱形的空間,而且像脈搏一樣跳動,這個就是孩子的囟門。囟門是嬰兒時期的一個特殊現象,也是反應寶貝頭部發育和身體健康的一個重要窗口。週歲以內的寶貝,母親平時要多注意觀察囟門的變化,及早發現異常。如果出現囟門凹陷,說明可能出現全身脫水或者是血量減少,血壓降低;如果出現囟門鼓起,說明可能出現腦炎,腦膜炎,腦出血或者腦積水等。需要多加關注。不要給寶貝睡太硬的枕頭,否則可引起頭部變形。外出要帶好帽子,夏天防止中暑,冬天防止凍到。

囟門閉合早晚是衡量顱骨與大腦發育的主要內容,閉合過早或過遲都是生長髮育異常的表現。如果早於6個月或者晚於18個月閉合,就要考慮異常情況,即時就醫。

給寶貝洗頭的時候,要用專門的洗髮液,不宜用強鹼肥皂,以免刺激頭皮。清洗時不要按壓和抓,應輕柔。

所以,嬰兒的頭不能隨便碰的哦!


歡歌101

俗話常說“小兒的頭頂摸不得”,在嬰兒時期的時候,寶寶的頭頂確實是絕對禁區,無論多麼疼愛也不要去輕易撫摸,可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這一切都與一個叫做囟門的部位有關。

在嬰兒剛出生的時候,顱骨其實是還沒有發育完全的,骨與骨之間存在一定的裂隙,這就被叫做囟門。囟門分為兩部分,後囟門在枕部,呈三角形,而前囟門位於頭頂部,呈菱形。如果仔細觀察,還能看到頭頂部的前囟門一下一下地跳動。

囟門在出生之後才會慢慢閉合,在這之前,它基本可以被視為寶寶健康的晴雨表,囟門的變化和寶寶的身體狀況有著十分直接的關係!

位於頭頂的前囟門在出生之後的1歲到1歲半的時候才會閉合,這就意味著,在這之前,寶寶的頭頂部只有一層皮膚和腦膜,沒有柔韌的骨片保護,這也就是為什麼不能輕易去撫摸寶寶頭頂的原因。就算在給寶寶做清洗的時候也要做到絕對的輕柔,否則很容易就會傷害到寶寶的大腦,引起嚴重的後果。

既然一歲之前,寶寶的頭頂基本沒有保護很容易受傷害,那麼是不是讓它提前閉合呢?

當然不是,就像前面所說的,囟門是寶寶健康的晴雨表,它的發小與大腦發育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如果囟門過於提前的關上,有可能是小頭畸形或者腦發育不良導致的。很容易導致寶寶腦組織發育不全,從而出現智力低下,影響到今後的正常發育。

寶寶的頭頂不能摸,但是家長卻要對它密切的關注,在寶寶生長的時候定期為孩子測量頭圍,可以方便評估發育的狀況,還要做到這些:

1.多帶寶寶曬太陽,這樣可以促進身體鈣的吸收,有助於囟門的閉合。同時也要適當的食物補充維生素D和鈣元素。

2.注意寶寶日常的行為,因為囟門的閉合直接影響到大腦的發育狀況,這會在日常的行為中表現出來,對於寶寶的運動、適應能力、反應力、語言和社交等行為進行觀察,可以間接知道頭頂的“小裂縫”的閉合狀況。

嬰兒的頭頂不能碰,是因為那裡十分脆弱,如果碰了可能會因為不小心的過度用力直接導致大腦的不可逆傷害,所以一定要謹記,謹記,再謹記!在日常生活中,防止寶寶頭頂被外界其他意外傷害也是很重要的哦!


靈素閣

孩子的頭頂上有囟門,如果是沒有閉合前是不宜用力按壓的,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發育的

指導意見:

平常輕輕的給孩子洗頭,觸摸等是可以的,這個一般是沒有什麼影響的,主要不要用力就可以了


花上露猶泫594

嬰兒頭頂的位置是囟門,頭蓋骨沒有閉合的部分。有時仔細觀察,能發現嬰兒頭頂這一塊忽嗒忽嗒地上下鼓動,輕觸一下能感覺到皮膚下面沒有骨頭支撐,非常柔軟。

嬰兒的這種“出廠設置”是為了使寶寶順產時更好地通過產道的擠壓。即使擠壓使寶寶頭型改變,也是暫時的。

囟門通常會隨著月齡的增加慢慢閉合有些孩子閉合早,有些閉合晚。嬰兒體檢時,兒保醫生會對閉合情況進行評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