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蘭克林:命運的變化猶如月的圓缺,但對強者毫無妨害

偉大的人物總是願意被當成小人物看待,當他坐在佔有優勢的椅子中時會昏昏睡去;當他被搖醒、被折磨、被擊敗時,便有機會可以學習一些東西了。——[美]愛默生

命運的變化猶如月之圓缺,對強者毫無妨害。——[美]富蘭克林

好的運氣令人羨慕,而戰勝厄運則更令人驚歎。——[英]培根

富蘭克林:命運的變化猶如月的圓缺,但對強者毫無妨害

弗蘭克是一位猶太裔心理學家,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被關押在納粹集中營裡受盡了折磨。父母、妻子和兄弟都死於納粹之手,唯一的親人是他的妹妹。當時,他本人常常遭受嚴刑拷打,隨時面臨著死亡的威脅。

有一天,他忽然悟出了一個道理:就客觀環境而言,我受制於人,沒有任何自由;可是,我的自我意識是獨立的,我可以自由地決定外界刺激對自己的影響程度。

弗蘭克發現,在外界刺激和自己的反應之間,他完全有選擇如何作出反應的自由與能力。於是,他靠著各種各樣的記憶、想象與期盼不斷地充實自己的生活和心靈。他學會了心理調控,不斷磨鍊自己的意志,其自由的心靈早已超越了納粹的禁錮。

這種精神狀態感召了其他的囚犯。他協助獄友在苦難中找到生命的意義,找回自己的尊嚴。弗蘭克後來這樣寫道:

“每個人都有自己特殊的工作和使命,他人是無法取代的。生命只有一次,不可重複,實現人生目標的機會也只有一次。然而,最可貴的是,一個人可以自由地選擇自己的思想,無論是身陷囹圄,還是行將就木,他都能夠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地決定外界對自己產生的影響。”

在生命中最痛苦、最危難的時刻,在精神行將崩潰的臨界點,弗蘭克靠自己的頓悟,靠成功的心理調控,不僅挽救了自己,而且挽救了許多患難與共的生命。一個能夠在逆境中微笑的人,要比一個一旦面臨艱難困苦,勇氣就崩潰的人偉大得多。一個能夠在一切事情與他的願望相悖時微笑的人,是勝利的候選者,因為這種陽光狀態,普通人是不能夠做到的。

富蘭克林:命運的變化猶如月的圓缺,但對強者毫無妨害

愛默生說過:“我們的力量來自我們的軟弱,直到我們被戳、被刺,甚至被傷害到疼痛的程度時,才會喚醒包藏著神秘力量的憤怒。偉大的人物總是願意被當成小人物看待,當他坐在佔有優勢的椅子中時會昏昏睡去;當他被搖醒、被折磨、被擊敗時,便有機會可以學習一些東西了;此時他必須運用自己的智慧,瞭解事實真相,從無知中學習經驗,治療好自負精神病。最後,他會調整自己並且學到真正的技巧。”

然而,挫折並不保證你會得到完全綻開的利益花朵,它只提供利益的種子。你必須找出這粒種子,並且以明確的目標給它養分並栽培它,否則它不可能開花結果。上帝正冷眼旁觀那些企圖不勞而獲的人。而那些真正懂得生活之真諦的人,懂得如何向苦難的生活索取教義。

“無論什麼,只要你在活著的時候應付不了生活,就應該用一隻手擋開點兒籠罩著你的生活的絕望……但同時,你可以用另一隻手,草草記下你在廢墟中看到的一切,因為你和別人看到的不同,而且更多。”1921年10月19日,德國小說家卡夫卡在他的《日記》中寫下了這段話。這位長期生活在痛苦和孤獨之中的偉大文學家用左手揮去一戰前後瀰漫的硝煙,用右手寫下了傳世的文字。

含著金鑰匙出生的人畢竟是少數,一生順利的人更是少數中的少數。沒有人會給苦難的生活打上漂亮的蝴蝶結,但毋庸置疑,它仍然是一份珍貴的禮物。挫折、坎坷、苦難是大多數人必經的旅程,它們是人生最好的大學。我們需要的是藉助挫折的力量提高自己。

富蘭克林:命運的變化猶如月的圓缺,但對強者毫無妨害

一位學者應邀到一個美國軍事基地演講,美方派了一名士兵到機場迎接他。

這位士兵非常有禮貌,一見到學者就立刻上前敬禮致意,並陪他一起去取行李。剛走了幾步,士兵突然加快了腳步,學者看著他緊趕幾步替前面一位老人拎起了箱子;士兵把老人送上出租車才回到學者身邊,但不一會他又離開了——他從一位被人群擠得站不穩的母親懷裡接過了她的孩子;後來,士兵又為了幫一位外國人指路走開了。

這一小段路上,士兵離開了學者三次,每次歸來時,他都笑得非常開心。學者問他:“你是從哪裡學到要這樣去做呢?”

“戰場。”士兵回答,“我親眼看著自己的戰友一個個倒下,我不知道下一個死去的會不會是我。每次抬腳和落腳之間,我都可能會失去生命,所以那時候我開始懂了,每一步都是整個人生。”

學者問:“當時你的任務是?”

“排雷。”

能夠在血腥的戰場上獲得生命的啟示,在命不保夕的境遇裡思索存在的意義,這是多麼地難得。充分利用抬腳與落腳間的間隙,把邁出的每一步都當成整個人生,這是士兵從殘酷的戰爭中獲得的經驗,也是使他的人生增值的砝碼。面對苦難,這位士兵的內心之強大,真是令人不由得心生敬意。

富蘭克林:命運的變化猶如月的圓缺,但對強者毫無妨害

從沙粒化身珍珠的過程不難得出結論,苦澀是有價值的,它像一面三稜鏡,把單調的人生折射出繽紛的色彩。

法國有位詩人曾寫下這樣的詩句:“我洗過無數車子/我擦過無數鞋子/它們愈是閃光/我愈是滿手汙垢。”若將後兩句話的次序顛倒一下,就更容易發現磨難的價值所在了:那無數骯髒的車子、沾染塵埃的鞋子,在我們的擦洗下變得異常潔淨,儘管雙手沾染了汙垢,我們眼前卻是躍動的光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