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慶麗:挑戰大貧窮的小女人

徐慶麗:挑戰大貧窮的小女人

  嚮往美好生活,依託自己的辛勤耕耘來豐富一下內心的願望,日子總是差不了。用在山西省神池縣龍泉鎮大泉窪村農民徐慶麗身上,更符合這句話的深刻含義。徐慶麗作為搬遷出村的農民,憑著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嚮往,以此作為原生動力,借勢黨和政府搬得出、能致富的號召政策,不僅把後續產業就業搞的風聲水起,而且自家的小日子也由苦到甜,由窮轉富,過得越來越紅火,成了村幹部和村民有口皆讚的就業典範。

  窮則思變保生活

  “你家門頭還沒有我家的雞窩高”。這句話是徐慶麗2003年從山東省濟寧市鄒城城前鎮前視溝村嫁到山西省神池縣龍泉鎮大泉窪村朱愛軍家時內心生怨脫口說出的一句話,16年後她仍記得這句話。太貧太窮太困的記憶,對今年35的徐慶麗而言,那是刻骨銘心、終身難忘的事情。

  朱愛軍一家5口人,和村裡的大多數人一樣,窮得叮噹響。對徐慶麗來說,她那時所處的不僅是生活的極度貧困,而且面對的是一個耳聾了的公公和一個雙目失眠的婆婆。她年紀輕輕就體會到雪上加霜般的人生淒涼,自己山東孃家雖說光景不是榮華富貴,但比起山西的婆家那也是天地之差,生活的質量有著天壤之別。徐慶麗後悔自己的人生選擇,要不是丈夫朱愛軍好吃的先讓她吃、好穿的先讓她穿、百般疼愛的話,徐慶麗真有馬上解除婚約、離開這個窮山窩的念頭。

  這是個一貧如洗的家庭,這是個天底下難尋的灰村子。這個窮村位於山西省神池縣龍泉鎮南部五公里處,全村佔地1.8平方公里(3600)畝。全村共有58戶159口人,全村共有耕地509畝,人均耕地面積3.2畝。全村退耕還林地136.5畝,荒山荒坡3000多畝,主要種植土豆、莜麥、紅芸豆等作物。和村裡的其他人一樣,徐慶麗家的莊戶年年被野豬糟蹋,加之人頭僅有的3畝地又全是石頭地,她家刨鬧下個口糧,能糊個口就算是燒了高香了,哪還有什麼富餘,這日子苦到個份上了。糊里糊塗的活也起碼得有口飯吃吧?

  迫於無奈,丈夫離村到寧武開車補貼家用。丈夫畢竟一個人拼搏,沒明沒夜累死累活打鬧下的那點微薄收入剛夠家裡的曰常開銷。徐慶麗看在眼裡,疼在心上,自己也是家裡的一員,窮到這個地步,為何不同丈夫一起幹活,保障家人的起碼生活呢?2006年,她跟著丈夫來到西口子做營生,丈夫開車,她開飯館。崞水路上這對勤快的小夫妻,因誠信價實、服務周到、顧客認可,總算生活有了些保障。

徐慶麗:挑戰大貧窮的小女人

  受益政策謀發展

  一方水土養不了一方人。當初徐慶麗夫妻倆離開大泉窪村就是這個原因。進了城雖說基本生活有了點起碼的保障。但是遇上個災災病病,又陷入了深度的貧困之中。2014年徐慶麗的女兒一場大病,使她家欠下10萬元的債務,一下子使她家的生活降到剛嫁到村裡時的生活水平,度日如年般的熬煎,也不知何時能有個出頭的機會。就在徐慶麗家萬般無奈之際,黨和政府雪中送炭。自2014年國家開展貧困戶建檔立卡工作以來,大泉窪村通過幾次動態調整,使她家成了42戶之一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中。鎮黨委、鎮政府、村支部、市、縣扶貧工作隊的相關同志多次上門送暖,詳細分析了徐慶麗家的致貧原因,缺土地、缺勞力、缺技術、缺資金、因病致貧、因學致貧、因殘致貧、自身發展動力不足的多種致貧原因,她家都沾邊。徐慶麗說那個時候,似乎天要絕人,但國家的好政策又使她家絕處縫生。

  一切美好似乎都建立在經濟基礎之上。家庭如此,集體更如此。2018年大泉窪村集體經濟“破零”,收入是293000元,主要來源為土地補償289100元,生態補償3900元。

  在起碼經濟保障的基礎上,大泉窪村引導徐慶麗、朱愛軍一樣的村民根據自身條件選擇種植業、養殖業、勞務輸出、交通運輸業為主導產業的任何一種適合自己的從業方式來不單保障窮家的起碼生活,還要在生產、生活方面有所發展。朱愛軍仍舊憑有著駕照、有多年駕駛大車的硬技術來跑長途運輸,每月個人可支配收入達到了8000元,年純收入過6萬。徐慶麗學手藝、做生意年收入3萬餘元,不但生活有來源、有保障,而且從家庭層面看還有了發展。

  尤其是龍泉鎮大泉窪村於2016年底實施整村搬遷,2018年舊村拆除。扶貧工作隊多次到徐慶麗家中調查摸底,向她瞭解搬遷意願,給她講解搬遷政策,幫她化解搬遷困惑,與她落實幫扶資金,使徐慶麗家和其他村民全部高高興興地搬遷到了神池縣城裡的神府花園。徐慶麗以前做夢都不會想到自己這個窮人家還能享受易地扶貧補助款和村民一起住上了新居。小區裡的房內水、電、暖設施齊全,院內路面硬化,環境宜人。她的兩個老人、一個孩子還享受到農村低保政策,全家都參加城鄉基本養老保險,城鄉基本醫療保險,孩子接愛正常義務教育,生活質量都有了質的提高,昔日佈滿愁雲的徐慶麗一家人喜笑顏開。

徐慶麗:挑戰大貧窮的小女人

  如果說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幫扶徐慶麗家使她和家人感到了溫暖的話,那麼產業扶貧政策更使徐慶麗獲得了生存的一技之長。2018年6月15日至6月30日,徐慶麗參加了忻州市輕工職業技術培訓學校組織的美容職業培訓學習,加之原來她就對此項技術有點基礎,學習後更是如虎添翼。學習考試合格後,她如願領到了忻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忻州市職業技能鑑定指導中心頻發的美容師資格證書後,她就跑前忙後來到信用社,辦理享受小額信用貨款5萬元。用這筆資金在神池縣城裡煤銷公司巷內辦起了一家養身小館,藝精不怕巷子深,因她業務熟悉、手法精湛、態度熱情,至今回頭客不少,業績喜人。與此同時,她還幫山東孃家銷售自產的花生油,物美價廉也是一筆收入。她通過自主擇業、自主創業,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患者馬倩還給徐慶麗贈送寫有“妙手推拿,技術精湛”的錦旗。

  從2016年至今,忻州市老齡辦和神池縣人才交流中心、神池縣新聞辦3個單位3支隊伍先後駐大泉窪村開展幫扶工作,每名隊員與5戶貧困戶結對幫扶。這些扶貧隊先後開展了介紹工作、幫助報銷醫藥費、幫助殘疾兒童入學等結對幫扶工作,還結對幫扶工作人員與徐慶麗等貧困戶簽訂目標責任書,因戶施策制訂了幫扶計劃,併入戶家訪、宣講政策,發放扶貧資料。多次進行節日慰問,給徐慶麗等貧困戶送去了米、面、油、棗、床上用品等生活必需品和慰問金,使他們充分感受到了幫扶單位和駐村隊員的關懷和溫暖。

  記者從扶貧部門獲悉,大泉窪村2017年底已全部脫貧,目前處於鞏固提升階段。村委圍繞“穩定脫貧,保證脫貧質量,減少返貧數量”工作思路還在進一步夯實脫貧工作。他們十分認可像徐慶麗這樣通過參加實用技能培訓,完成個人就業並興辦攤點增收的做法。徐慶麗本人表示,她將穩紮穩打,擴大攤子來吸納村裡的富餘勞力入夥,帶著農民一起幹出更大的名堂。

  是金子總會閃光,雖說女子做大事九苦一份甜,但大泉窪村要把徐慶麗的事列入了全村開展脫貧光榮戶評選活動中的一個典型,大力宣傳她的脫貧典型事蹟,激發更多村民來發展生產的積極性,進一步鞏固脫貧成果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文/鄭志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