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产片来说,目前也需要一部成功的《夺冠》(原《中国女排》)

内地电影市场的春节档,一年比一年竞争激烈。从当年周星驰的一枝独秀,发展到现在“百花齐放”的局面。

今年春节档,就更加激烈了,有《唐人街探案3》,《夺冠》,《囧妈》,《紧急救援》,《姜子牙》,还有成龙的《急先锋》。

这几部电影中,个人最期待的,就是《夺冠》(原《中国女排》),因为对于国产电影来说,目前也需要一部成功的《夺冠》,因为它是国产片对体育题材的一次尝试,又是一部非娱乐题材电影。

对国产片来说,目前也需要一部成功的《夺冠》(原《中国女排》)

电影市场发展到最后,主要是扩展题材

内地电影市场的发展,也许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追求娱乐。这个阶段观众看的电影比较少,观众对电影不是很了解,对电影要求不高,所以这个阶段的电影,只要有娱乐性,够噱头就可以,背后做好营销,就可以大赚票房。

当年在内地市场,为什么许多烂片都可以赚票房?可能就是当时内地观众整体对电影的要求不高,只要能够满足他们消遣的需求就可以了。

第二阶段是追求质量。当互联网时代来临,有评价体系,信息对称,而且电影院越来越多,观众又越来越有钱去看电影后,观众对电影的要求就会整体提高;

对国产片来说,目前也需要一部成功的《夺冠》(原《中国女排》)

《红海行动》

这个阶段,电影要赚钱,就不仅要观影体验好,还必须要质量。所以在这个阶段,烂片会越来越难赚钱,流量明星也忽悠不了观众。

内地的市场早已经进入了这个阶段,《上海堡垒》的失利,就是因为观众的要求高了很多,自然抗拒《上海堡垒》。

第三阶段是追求题材。这个阶段,电影有质量不会扑,但不一定能赚钱,因为此时观众整体已经很成熟了,追求的是新鲜感,多样化,大部分电影除了要有质量,还要题材新颖,才能够赚钱。

内地市场,目前已经是进入了第三阶段。在这个阶段,电影市场要进一步发展,电影要赚钱,可能就需要扩展题材,挖掘以前没拍过,没拍好的题材。

上年《流浪地球》的成功,就是因为它尝试了科幻题材,并且尝试成功。

对国产片来说,目前也需要一部成功的《夺冠》(原《中国女排》)

《夺冠》则是国产电影在体育题材方面的一次尝试

在国产电影中,科幻题材曾经是一片空白,最后由《流浪地球》补上了;

而体育题材目前也是一片空白,《夺冠》则是尝试填补这个空间。

体育电影在中国是有需求的,因为我们国家是一个体育大国。虽然我们国足比较让人失望,但我们有很多体育项目都是不错,比如我们的中国女排。

对国产片来说,目前也需要一部成功的《夺冠》(原《中国女排》)

国足不争气,但中国女排非常争气。以中国女排为题材,许多中国人会对此有共鸣的。

对于国产片来说,目前非常需要一部成功的《夺冠》,如果它成功了,它将会和《红海行动》,《我不是药神》,《流浪地球》等电影那样,进一步扩展国产电影的题材范围。

为中国女排拍电影,同时也是对非娱乐题材的又一次尝试

/1/

国产电影需要扩展娱乐题材,也需要扩展非娱乐题材

因为电影既是商品,又是一种文化。

如果单纯扩展娱乐题材的电影,那么电影发展的趋势只是“娱乐至死”

娱乐题材电影更多是以消遣为目的,重在娱乐,往往会过分弱化剧情,只在乎感官刺激,更像是一种商品。

对国产片来说,目前也需要一部成功的《夺冠》(原《中国女排》)

如果只发展娱乐电影,那么电影市场的电影将会变得越来越不好看的,因为娱乐题材电影带来的爽感只是一时,看多了,很快会腻的。

好莱坞的大片,就是越来越“娱乐至死”,过于重视纯娱乐题材,它们过分在乎特效,情怀,在乎电影的娱乐性,因此内地观众对好莱坞大片的期待也越来越低,因为感觉它们都是千篇一律的。

/2/

国产电影,同时也需要发展非娱乐题材

什么是非娱乐题材? 非娱乐题就是不纯是拿来消遣,不是纯拿来追求“爽感”,更趋向反映现实的题材。非娱乐题材的电影更像是一种文化,而不是一种商品

《我不是药神》就是非娱乐题材电影,它只是形式上很有娱乐性,但它题材的本身是用来反映社会问题,让观众思考的。

对国产片来说,目前也需要一部成功的《夺冠》(原《中国女排》)

今年国产档的三部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攀登者》,它们也是非娱乐题材的电影。

《我和我的祖国》讲的是几十年来,人民和国家的发展;《中国机长》歌颂的是现实中川航的英雄机长;《攀登者》则是歌颂中国的攀登队。

非娱乐题材的电影更像是对现实的记录,回顾,或者反思,扩展更多非娱乐题材电影是有利于传承和发展的我们的文化,意义很重大

而且非娱乐题材如果拍得好,带来的观影体验可能会远远胜于娱乐题材的电影,比如《我不是药神》给观众带来的震撼感,就是娱乐题材电影给不了的。

拍《夺冠》这部电影,则又是一次对非娱乐题材电影的尝试。

对国产片来说,目前也需要一部成功的《夺冠》(原《中国女排》)

对于出生比较早的观众来说,《夺冠》可能是一部唤醒他们回忆的电影;

对于出生比较晚的观众来说,《夺冠》则是一部让我们了解上一代人所处时代的电影,因为晚出生的一代人,是很难体会中国女排对上一代人的意义,这部电影有助他们了解。

对国产片来说,目前也需要一部成功的《夺冠》(原《中国女排》)

但拍好《

夺冠》难度很大

更多公司愿意拍娱乐题材,除了是因为更容易赚钱,还因为更容易拍好,因为娱乐电影只要取悦观众就可以了,剧情有时候可以漏洞百出。

拍非娱乐题材难度就大了,因为这些题材一般不是很“爽”,但又要让观众有良好的观影体验,难度很大。

而且非娱乐题材的电影,如何讲故事?很难拿捏。讲太正经,观众会觉得卖情怀,教科书。过于艺术,观众又会觉得无聊。

某些挑剔的观众不喜欢《攀登者》等电影,主要原因可能不是因为电影题材不行,而是讲故事方面缺乏技巧,有点生硬,让他们觉得电影在刻意卖情怀,像是教科书。

对国产片来说,目前也需要一部成功的《夺冠》(原《中国女排》)

夺冠》能否成功,就要看导演的本领了,能不能注重剧情的同时又能保证观众的观影体验

类似的电影,外国是有成功的,比如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成事在人》!那部电影成功通过橄榄球展现了曼德拉的人格魅力,也强调了种族和睦相处的愿望,感动了不少观众。

对国产片来说,目前也需要一部成功的《夺冠》(原《中国女排》)

《成事在人》

《夺冠》目前还未上映,我不敢下定论,但我相信它有很大机会会成功,因为导演是陈可辛。虽然他是香港导演,但他也是少有能拍好内地题材电影的香港导演。他拍的《中国合伙人》,《亲爱的》就拍得非常接地气。

对国产片来说,目前也需要一部成功的《夺冠》(原《中国女排》)


另外,目前关于《夺冠》的某些争议请网友不要轻易相信,因为娱乐圈的信息仅供娱乐,关于电影的争议要等到电影上映了,我们才能知道。

希望《夺冠》最后能够成功,如果它成功了,它又是国产电影在题材上的又一突破。

对国产片来说,目前也需要一部成功的《夺冠》(原《中国女排》)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

洞察影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