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的工业互联网经验:抓住“三软三硬”

“无论是智能制造还是工业互联网,必须突破核心技术,没有核心技术,这一切战略构想都是空中楼阁。”1月11日,在2020中国制造论坛上,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工业富联”)董事长李军旗表示,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的核心内容是“三软三硬”,实现软硬件的自主可控是关键。

李军旗分享了过去20年富士康在电子行业的转型之路。富士康自2007年开始探索智能制造路径,提出“富士康百万机器人”计划,历经十余年探索,成都工厂、深圳工厂等已实现高度自动化。2018年工业富联上市后,承担了富士康未来十年的战略定位,即“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

富士康的工业互联网经验:抓住“三软三硬”|聚焦中国制造论坛

李军旗表示,经过20多年发展,富士康已经实现智能制造材料、装备、工具等工业互联硬件的自主研发,现阶段最主要是探索“无忧工厂”的智能中控系统。在工业互联网平台上,富士康也从原来主要做硬件,开始深入到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的算法的开发,并率先提出“专业云”的概念,过去两年工业富联打造了12个行业的专业云。

“我们最近一直跟佛山探讨如何用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的方式实现在佛山的对外赋能。”李军旗透露,工业富联已提出布局佛山“智造谷”,希望打造产业新生态,形成智能制造示范园区。

以下是李军旗的发言摘要:

富士康于1988年在深圳设厂,过去30年的发展可以简单分为3个阶段:第一个十年是PC时代,那个时候富士康是纯粹做代工。到了第二个十年是做功能型手机,功能型手机有一个小的摄像头,大概要求30万像素,30万像素的摄像头的模具加工需要达到100纳米的形状精度,5纳米的表面粗糙度,从这个时候我们开始探索精益制造。

到了2007年,智能终端产品出现后,为实现大规模的智能终端产品制造,我们开始探索智能制造的路径。一开始我们走自动化路线,提出“富士康百万机器人”计划。经过十余年的实施,百万虽然没达到,但是机器人已经遍布在富士康的工厂,率先实现自动化。后来我们又加入传感器,实现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所以,围绕智能制造我们已经经过十年的探索。

2012年,富士康成都工厂全部实现自动化,一块铝板进去,平板电脑从生产线出来。富士康现在一直在探索智能制造、智能工厂。2018年工业富联上市后,承担了富士康未来十年的战略定位,即“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

我们一直在探索“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到底是什么含义,什么内容?经过这几年探索我们可以归结为两个“三软三硬”。

智能制造的核心内容就是“三硬+三软”,三硬就是精密制造的三要素,即装备、工具和材料,在这三个精密制造要素的基础上加上“三软”,即工业大数据、工业软件和工业人工智能,才可以实现智能制造。这个三硬跟“四基”(核心基础零部件和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产业技术基础)是高度吻合的,没有“四基”,以后的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平台就会像空中楼阁。

工业互联网我们也归结“三硬+三软”,三硬是云、网、端,我们创办人在五六年前就提出“云移物大智网”,“云”是云计算,“移”是移动互联网,“物”是物联网,“大”是大数据,“智”是人工智能,“网”是工业互联网。2018年工业富联的营业额超过4000亿元,主要以硬件制造为主。云、网、端的硬件加上“三软”(工业大数据、工业人工智能和工业传播)才有可能形成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架构。

平台搭建好之后要做什么?想办法对外赋能。富士康在电子行业制造积累了很多制造经验,我们把过去20年的数据和经验抽象出来模型化,率先提出专业云的概念。经过两年的探索,我们打造出12个行业的专业云,如工具云、CMC云、成型云、机器人云,AGV云,通过专业细分的云来提供对外的赋能服务,构成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的生态。

“三硬+三软”最终形成什么架构?过去20年,消费互联网就是把做好的产品跟客户连起来,工业互联网就是把产品制造过程甚至供应商全部打通。让供应链、产品的制造过程和客户实现互联互通,最终目的是实现制造资源的优化配置。不管是智能制造还是工业互联网,最终要为企业创造价值,而对企业来说,提质增效、降本减存就是创造价值;对外部赋能可以通过产品赋能,通过产品解决方案,通过科技服务来赋能。

同样的,无论是智能制造还是工业互联网,必须突破核心技术,没有核心技术,这一切战略构想都是空中楼阁。不实现自主可控,想打造新的生态是非常困难的。经过20多年发展,富士康实现了智能制造材料、装备、工具这些工业互联硬件的自主研发,现阶段最主要是探索无忧工厂的智能中控系统。如果从智能制造材料、装备、工具到整个中控系统都实现自主可控、自主研发,那么智能制造所有的环节都可以解决。

工业互联网平台,我们原来主要是做硬件,现在加上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的算法来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这个平台打造好之后最重要的是专业云,过去一年多我们主要的方向是开发专业云,通过专业云来打造一个生态。

经过这几年的努力,我们的成绩得到很多国际专业机构的认可。我们在深圳打造的智能化熄灯工厂于2019年获得世界达沃斯经济论坛全球灯塔工厂的荣誉称号;正是实现了智能化无忧生产,2019年美国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把工业富联评为全球50家最聪明公司之一。

一个月前,我们开发的“一站式”精密刀具磨削APP获2019首届中国工业互联网大赛冠军。我们过去20多年积累的电子技术经验通过云的方式提供服务,这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

我们最近一直跟佛山探讨如何用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的方式实现在佛山的对外赋能。我们提出布局佛山“智造谷”,打造产业新生态。我们有几个生产基地,联动起来先对内赋能,再对外赋能。我们提出16个字“研究开发、应用示范、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打造真正的未来智能制造的示范园区,作为应用示范,做工业互联网研究开发,甚至做未来的制造业“卡脖子”技术。

阅读更多:

专题|聚焦2020中国制造论坛

【撰文】林东云 叶洁纯

2020中国制造论坛主办方供图

富士康的工业互联网经验:抓住“三软三硬”|聚焦中国制造论坛

【作者】 林东云;叶洁纯

【来源】 佛山经济学人南方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