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票|港澳教师到深圳任教、外来子女入学不公,你更关注哪个教育提案?

随着高中学位问题的发酵,教育成为今年深圳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话题。这些代表委员关注的教育问题哪些是你也关心的呢?

投票|港澳教师到深圳任教、外来子女入学不公,你更关注哪个教育提案?

1、政协委员庄义婷:高校企业界导师缺乏科研项目申请机会

“深圳一所新成立的大学,立校初期对产学研融合发展抱有极高热忱,广泛招纳产业界高端人才,但在研发项目实施过程中仍以‘帽’取人,头衔越多项目越多研发经费越多,而来自产业界的青年导师缺乏头衔,没有申请的项目机会,没有稳定项目经费支持,难以开展研发”,政协委员庄义婷表示,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尤其是职业教育中,深圳有许多探索经验,但存在高校体制机制障碍与校企存在价值认知错位。

“美国斯坦福大学尤其注重学术界与产业界的交融互生,教授允许兼职创业,企业员工可以跨界聘任为高校导师,开放的校企合作文化造就旧金山湾区全球第一科技中心地位。日本最大的工业城市群东京湾聚集以东京大学为代表的大量创新资源,并形成以企业为核心的校企合作网络,吸引日本60%以上最具创新力的企业总部落户”,庄义婷举例称。

“借鉴斯坦福大学和香港高校产学研成功经验模式,改革现有高校科研项目管理体制,建立以企业运营管理模式、基于产出的项目管理体制”,她建议,由市政府政策研究中心专项研究促进产教融合、校企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政策,改革高校人才评价机制,激活高校科技人员和企业高端人才的互聘互用,引导高校成立专业投融资平台。

2、政协委员赵利生:解决外来人员子女入学不公问题

“目前,在中小学及学前教育的问题上,深圳市在对待本土人士子女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采取差别政策”,赵变回,利生多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只能上民办学校,不仅教育质量没有保障,而且每年还要多付出1—2万元学费,外来务工人员没有享受到深圳发展的红利,教育不公问题严重,制约深圳持续、长远发展。另一方面,他认为,政府对教育的投入远不够市场需求,中小学及学前教育,庙少僧多问题非常严重。 对民办教育机构的准入,缺少积极、优先的鼓励政策。

她建议,按照深圳常住人口的总量,参考国际现代化大都市的教育配比的标准,配置足够的学位设施和师资力量。此外,优先鼓励民办教育投入,优先、优惠解决民办教育用地,引进教育人才,扶持民办教育资金需求,优先让创新、创业及企业重要骨干人才子女享受购买教育服务。

3、政协委员陈志洪:建立 0-3 岁儿童托育服务体系

“现代社会中儿童的照料养育不仅是家庭的责任,也是政府应有的担当。现代职业制度使得许多家庭在育儿和工作中处于两难境地,而目前我国提供 0-3 岁儿童需要的入托服务凤毛麟角”,陈志洪表示,调查显示,0-3 岁的儿童中有一半左右未得到照顾。此外,托育公共服务对于提高生育率和女性就业率具有重要作用。

陈志洪建议,深圳先行先试建立 0-3 岁托育服务体系,由市教育局牵头积极协调政府、社会资源,制订深圳覆盖 0-3 岁托育机构管理规范和托育公共服务标准, 建立覆盖人群广、服务层次丰富、供给渠道多样的托育公共服务体系,并对托育公共服务的内容和标准进行立法。

4、民进深圳市委员会:开放港澳教师考取资格到深圳任教

民进深圳市委员会表示,推进基础教育协同创新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不过,根据调查,大部分受访者对湾区内基础教育协同活动了解不多,仅有8.5%的受访对象表示经常参加粤港澳大湾区基础教育协同活动。

为此,民进深圳市委员会建议,推动和参与建立大湾区基础教育共同体身份机制,可通过共同决策基础教育事业、共担基础教育责任、共享基础教育资源库等机制的创建使得粤港澳大湾区基础教育分散个体凝聚成粤港澳大湾区基础教育发展共同体。

该委员会建议,一方面,深圳学校积极参与湾区内中小学校“姊妹学校”、幼儿园“姊妹园”活动,扩充深圳港澳子弟学校、港澳班,将跨境儿童回深就读纳入学位计划,完善跨区域就业人员随迁子女就学政策;另一方面开放港澳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到深圳考取教师资格并任教,利用深圳的立法权,先行先试出台《深圳基础教育协同创新发展条例》。

5、政协委员陈十一:深圳要走出位列世界第一方阵的大学

“据统计,大学数量北京92所,广州83所,上海64所,深圳包括异地办学在内仅仅15所,水平和层次更是有显著差距。在高等教育的排名中,深圳的大学排名与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的排位还不匹配”。

政协委员陈十一表示,深圳作为先行示范区,未来在世界大学第一方阵中要有自己的大学。在时间节点上,未来十年是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的发展超越期,更是深圳高等教育的发展机遇期,要在投入水平、教师个体竞争能力、学生培养质量等方面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深圳的大学多为新兴新办大学,包袱小,起点高,最有可能形成制度的突破与示范”,陈十一表示,不看“票子”“帽子”,不唯顶级期刊论文,成功构建服务于城市社会的学术信用体系,在引进来的同时走出去构建深圳一流大学的海外校区、海外创新中心,打造“环球学习场所”。

你更关注哪个教育提案? 民盟深圳市委员会庄义婷:高校企业界导师缺乏科研项目申请机会 政协委员赵利生:解决外来人员子女入学不公问题 政协委员陈志洪:建立 0-3 岁儿童托育服务体系 民进深圳市委员会:开放港澳教师考取资格到深圳任教 政协委员陈十一:深圳要走出位列世界第一方阵的大学 提交

【记者】陈熊海

【作者】 陈熊海

【来源】 深圳大课堂南方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