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期末壓力有多大?這些隱性因素要關注,學會陪孩子“長跑”

早上7點40分,一個7、8歲的小姑娘在學校門口緊緊抱住媽媽,大聲哭喊著:“媽媽,我不想考試,不想考試……”,大顆的眼淚從小臉上滾滾而下。媽媽一手扶著還沒停穩的電動車,一手拍著孩子的後背:“別哭,別哭!”

大冬天的,孩子這麼哭,這麼無助,真是叫人覺得可憐啊。

孩子到期末壓力有多大?這些隱性因素要關注,學會陪孩子“長跑”

但比這更讓人覺得警醒的,是揚子晚報1月7日的報道:小學生一晚連刷8套試卷失常。

湖南衡陽六年級的小學生小盧每天覆習到深夜,有天晚上,更是連刷了8套試卷才休息。第二天,小盧父母出現原本身體健康的小盧出現了胡言亂語等異常表現,趕忙帶著孩子去醫院。結果一檢查,被確診是自身免疫性腦炎,而且是比較嚴重的抗NMDA受體腦炎。


好好的孩子,因為期末考試,突然就變成了這樣,當父母的豈不是要心急如焚、痛不欲生?

孩子到期末壓力有多大?這些隱性因素要關注,學會陪孩子“長跑”

孩子的壓力到底從哪裡來?

第一, “健康的羞恥感”來自孩子對自己的定位和要求。自我要求越高的孩子,給自己的壓力會越大。

我女兒今年上小學三年級。一二年級時可能是考試難度不大再加上她成績不錯,我不覺得她對成績有多在意。但一到三年級,關於考試成績,這些話我沒少聽:

  • 媽媽,這幾道題我真的不該錯的,太馬虎了!
  • 媽媽,這一次,xxx都比我考得高,她考了97,我才考95分。再這樣下去,我估計都要比他差了。
  • 媽媽,xxx好奇怪啊,他是語文課代表,可這次竟然只考了良,是不是在家沒複習啊?


而且,這些都不是我問的,都是孩子自己主動跟我聊的。這說明什麼?孩子大了,知道成績差是有點“羞恥”的事情。

注意,這樣的“羞恥感”並不是壞事,心理學上稱之為“健康的羞恥心”。正如俗話所說的,“知恥而後勇“,這種情緒能給孩子適度的行為壓力,引導孩子產生積極正向的努力。

孩子到期末壓力有多大?這些隱性因素要關注,學會陪孩子“長跑”

第二, 不公佈排名不代表孩子感受不到自己與他人的差距。感受力越強的孩子,壓力會越大。


我上學時算是班裡成績比較好的學生。經常聽到老師說:“考試要好好考,能不能替學校在市裡拿個名次就靠你了!“這樣的期待,每每讓我自己肩上責任重大。也的確給了我一定的壓力。

現在很多小學不讓公佈孩子的排名了,可不少老師還是會在每次考試後計算出全班、全年級的平均分。敏感的孩子自然會拿自己的成績去比較。有比較,就有壓力。越是感受力強的孩子,壓力越大。

就在上禮拜,女兒班上用去年的期末考做了一次摸底。女兒語文考了95.5分。我覺得已經不錯了。可女兒直搖頭:“我們老師說了,去年區裡的平均分就是95分。我這成績也就算是勉強及格”。今天考語文,她跟我說,要我早點送她到學校:“8點考試,咱們7點半到,多出來的30分鐘我再把詞句複習複習。”

那個一晚連刷8套試卷的小盧同學,是不是也是一位感受力極強的孩子?他不想輸給自己,更不想輸給其他同學。可這一使猛勁,弦,斷了……

孩子到期末壓力有多大?這些隱性因素要關注,學會陪孩子“長跑”

第三, 父母的言行,很多時候會在無形中給孩子壓力。


有報道說,有一位女士,因為輔導孩子作業聲音太大,而且從晚上六七點鐘一直持續到凌晨2點,被鄰居投訴了。

父母也許是為孩子好,可這麼大的音量,連鄰居都受不了了,孩子能感受不到你的情緒?

還有些父母,自認為是“佛系”教育,平常對孩子寬鬆管理,可一到考試,早上給孩子擺出這樣的早餐,您說,孩子能沒壓力?

孩子到期末壓力有多大?這些隱性因素要關注,學會陪孩子“長跑”

作為父母,我們又該怎麼幫助孩子呢?

給小盧檢查的醫生提醒說,學生一定要合理作息,家長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但我作為兩個孩子的母親,更想提醒所有父母,想明白這兩點:

1、 比成績更重要的,是孩子的學習習慣和思維方式。


常常聽家長說,我家孩子笨,成績不好。但早有專家指出,學習這件事是有開關的。用大白話說,就是有些孩子開竅早,有些晚。這就像孩子長個子一樣,有些孩子長得早,有些則長得晚。

要想孩子個子高,做父母的,必須要關注孩子的作息,培養孩子早睡的習慣;讓孩子愛上運動,尤其是有助於身高發育的運動,比如,跳繩等;給孩子提供多元又均衡的飲食。

您發現了沒有,個子只是結果,而作息、運動和飲食都是看不見但更底層的東西。成績也是一樣,好的學習習慣和正確的思維方式,才是讓孩子成績提升的底層動力。

孩子到期末壓力有多大?這些隱性因素要關注,學會陪孩子“長跑”


2、比當下的成績更重要的,是關注孩子對學習的價值判斷,維護孩子的學習興趣。


我自己家的小表妹回憶自己高考失敗時說過一段話:“我記得自己三四年級時成績很好,可那時候爸媽總給自己好多課外題做。我就覺得,按時完成作業有什麼用?反正做完了我爸媽還會給我出題做。所以就故意拖拖拉拉,磨磨蹭蹭,把學習習慣徹底養壞了,學習興趣也沒了。後來成績一路下滑……”

小盧同學一晚8套試卷,把自己弄得太辛苦了。做父母的如果看見孩子這樣,一定要主動幫孩子減壓。比當下的成績更重要的,是你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學習。保護興趣,讓孩子知道學習和成長是一輩子的事,比盯著一次成績是高還是低要有意義得多。

孩子到期末壓力有多大?這些隱性因素要關注,學會陪孩子“長跑”

學習不是一次拉弓射箭。人生是一場長跑。明確意義,掌控節奏的人,才能跑到最後。千萬別被壓力打垮。孩子的中途離場,才是父母最大的遺憾和心痛。

歡迎關注我,我是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一對姐弟的母親。

養育兒女的難和苦我懂,教育孩子的著急和心累我更懂。用親身經歷加實用心理學知識,與你分享,讓你的焦慮少一點,成就感大一點兒。

點擊關注後,不僅能第一時間收到我的分享,還能隨時給我私信提問。我等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