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萬曆十五年》之萬曆皇帝成長史(上)


三歲就能認字,萬曆皇帝的智力水平已經比他老祖宗朱元璋強太多,朱大爺的聖旨就是大白話“你那高麗的事,也有些不停當……”

讀《萬曆十五年》之萬曆皇帝成長史(上)


可朱大爺的大白話聖旨是朱大爺自己寫的,發出來就管用,想砍誰的頭就砍誰的頭。可萬曆皇帝的聖旨,足足等到他年滿二十的時候,需要一個大臣書寫,一個太監抄錄,在皇帝點頭下才管用,而這道萬曆人生第一道真管用的聖旨,內容居然是刨了他老師張居正的墳。

讀《萬曆十五年》之萬曆皇帝成長史(上)


第一次知道自己的書法作業可以決定一個人的命運,是在萬曆十歲的時候。罷免首輔高拱,讓萬曆皇帝第一次見識到聖旨的厲害,這道罷免聖旨起因於高拱私下裡對一道聖旨的質疑。

讀《萬曆十五年》之萬曆皇帝成長史(上)


其實這道聖旨是一篇篇官樣文章,期望群臣對皇帝提提意見,標準答案肯定是皇帝你要多注意龍體,不要太操勞之類,天下需要您健康……吧啦吧啦。

也是高拱犯狂,居然對前來傳旨的官員說:“你自稱奉了聖旨,我說這是一個不滿十歲的小孩的話。你難道能讓我相信他真能管理天下大事嗎?”

高拱死前出書否認自己說過,但皇室的記錄認為高拱說過,高拱說沒說過成為千古之謎。但傳說中高拱對聖旨的質疑,就像國王的新衣裡指責國王沒穿衣服一樣,得罪了確認皇帝的書法就是聖旨的人,皇帝的老師,皇帝的母親,皇帝的太監,所以高拱要倒黴了。

到了早朝,高拱接到一篇聖旨,聖旨上說“免去高拱的職位,轟出京城,遣返原籍……”這張小皇帝的書法,就把高拱從萬人之上,只在小皇帝之下的首輔免職。

高拱只是質疑了一句就被罷官,而接替高拱的張居正,卻以皇帝老師的名義,全天候嚴控皇帝的一舉一動,甚至打算深入到皇帝的所思所想。

讀《萬曆十五年》之萬曆皇帝成長史(上)


張居正同樣認定十歲的皇帝沒有下達聖旨的能力。於是規定皇帝十天裡在三六九日早朝,在袖子裡放上張先生擬好的紙條,按紙條回答群臣的上奏。這恐怕是童年的萬曆皇帝最輕鬆的時刻。

因為工作就是在的寶座上端坐著,用被形容為“發自丹田,深沉有力,並有餘音嫋嫋”的童音朗讀著自己不理解內容的紙條。

而十天裡剩下的七天,就是學習、背書和練習書法。本來書法對於萬曆來說還算是一種放鬆,而且水平也被老師認可,萬曆皇帝開心的把書法作品贈予大臣作為禮物,結果第二天就被張居正告知,沉迷書法是昏君的作法,於是只剩下學習和背書。

讀《萬曆十五年》之萬曆皇帝成長史(上)


一件偶然的事情,讓張居正教導的所有道理成了一紙空文——因為張居正的父親死了。從漢朝開始,官員的父母死去,官員都要辭去官職,守孝三年,作為對父母養育之恩的回報。因為孔子說過,嬰兒在出生之後,三年中完全不能自理。

但張居正此時懷抱一個巨大的理想,要為即將衝下懸崖的大明猛踩剎車。因為官員當時不用納稅,如果這條制度氾濫應用,等所有土地都到了官員手中,皇帝將無錢可收。明朝的滅亡,這是算是原因之一。

張居正沒膽量打破這條制度,因為明朝官員的工資可以用微薄來形容,部長一級的官員,當時叫尚書,寫在明面上的工資一年只有一百五十多兩,按照當時的所謂“奇書”《金瓶梅》記載,這一百五十兩一年的工資,甚至趕不上書中男主西門慶一頓宴席的花費。

讀《萬曆十五年》之萬曆皇帝成長史(上)


這還是尚書一級的,大部分小官,包括勉強算作官員的舉人,他們的絕大部分收入,都來自於土地收益的免稅,沒了這部分收入,沒人願意當官,當初朱元璋朱大爺是用滅掉滿門作為威脅,來強迫讀書人做官的。

有受不了官府稅收和免費勞役壓迫的農民,就將土地獻給官員,官員多收地,農民少交稅,只要官員給農民的收益略低於官府的稅收,這個體系就能維持。

張居正要補上這個漏洞,農民可以用銀子代替免費勞役,但不許再獻土地給官員。同時嚴查官員擁有的土地,只要面積超過制度許可,就要納稅。

讀《萬曆十五年》之萬曆皇帝成長史(上)


這是向天下所有的官員要錢,反彈是意料之中。

張居正只能用近乎皇帝的權力壓制這種反彈,但父親的去世把張居正逼到了一個尷尬的地步,按制度他必須去丁憂,但沒有一個人能在這三年裡代替他,至少張居正這麼認為。

當然,有一種解決丁憂問題的方案,叫“奪情”,就是皇帝要求大臣不丁憂。在明朝快滅亡的時候,文官被派到前線指揮打仗,因為前線司令官不適合臨時換人,所以奪情在那會比較頻繁。

但萬曆一朝正值國泰民安,奪情就是咒國家正處於不安定狀態。但張居正實在沒有信得過的人,只好自己給自己寫了一道奪情的聖旨。張居正要求張居正奪情,鍋自然由皇帝背。

但很多大臣認為這道聖旨是張居正自己寫的,皇帝只是小抄寫員,於是大臣爭當高拱當年的角色,上書稱張居正“不肯丁憂,置父母之恩於個人名利之下。如果皇上為其所惑,將帶給朝廷以不良的觀感。”

知道最先看到上書的一定是張居正,皇帝可能都看不到,但因為是彈劾張居正的,張居正自己不能反駁,只能坐在家裡聽參。

聽到消息李太后就像一頭母老虎,命令自己的皇帝兒子,誰敢對偉大的張師傅提意見,那就拖到午門外活活打死,還用高拱的例子嚇唬已經不小的皇帝。

用這種朱元璋一樣的手段,算是勉強打服了這次抗議,但張居正在萬曆心中老師的形象,算是徹底崩潰,因為文官們的上書,一條一條的指出,張居正自己違反了當初教給萬曆的人生道理。從萬曆後面的行為看,他雖然能背下來那些人生道理,但一條也沒往心裡去。

《鄉土中國》沒有爛尾,而是和《萬曆十五年》的體會錯開更新,沒有《鄉土中國》的思考,也沒有《萬曆十五年》的解讀,在萬曆時代,中國還只有萌芽狀態的工業,整個中國就是一個純粹的鄉土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