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丹丹:我的2019年度好书推荐·虚构类

杨丹丹:我的2019年度好书推荐·虚构类

杨丹丹

阿来:《云中记》,十月文艺出版社,2019年4月

汶川地震的废墟和大地上的苦难在十年之后逐渐变成文学叙事中剔除情感的悼词和碑文,以及政治生活中的纪念仪式。逝去的亡灵和破碎的人心似乎被文学叙事丢弃在断壁残垣中,成为孤魂野鬼,这是精神的伤痕,也是文学的痛楚。阿来的《云中记》以莫大的勇气重返汶川,在祭祀师阿巴的招魂中,把丢失的找回来,把掉在地上的拾起来,把沉入水底的捞出来。云中村的万物生灵在穿越时间的摇铃和呼唤中重现生命的鲜活和灵动,敬畏、悲悯、信仰也在如歌如泣的低语中直抵人心。消失在云端的云中村及其包裹的一切往事、苦难和伤痛成为民族、国家、社会、时代、个体的生存寓言和精神史诗。这是一部哭众生、悲天地、泣鬼神的人类之书。

麦家:《人生海海》,十月文艺出版社,2019年4月

麦家的小说写作始终与国家、战争、英雄、信仰、忠诚等巨型话语紧密贴合在一起。这种叙述路径和精神指向使麦家不断提升写作峰值的同时,也为麦家设置了同质化的陷阱和如何脱困的难题。而《人生海海》通过讲述英雄归来后的故事,轻巧的实现了“转身”和“变脸”,虽然轻巧却不轻佻,而是更为沉重和坚硬。英雄“上校”委顿乡村俗世,身体私处的图案及其隐藏的秘密激发了人们的探险游戏。猎奇、猜忌、诬陷、告密、背叛、迫害不断在寻求真相的途中闪现鬼魅的身影,英雄的神性光芒似乎再也无法照亮人性的黑暗,人性的美好被拆解的七零八落。人堕入凡世的无边苦难中,无处藏匿,无法逃遁,无物所依,但“上校”内心的英雄之光始终没有熄灭,顽强抵抗着现实的寒冷。这是一部颂人格、悲时事、赞英雄的人性之书。

邓一光:《人,或所有的士兵》,四川人民出版社,2019年7月。

邓一光在77万字的《人,或所有的士兵》中讲述了二战时期日本的一个秘密战俘营的故事。但小说指向的不是奥斯维辛集中营式的血腥和残酷,也不是感时忧国式的家国情怀,而是战俘郁漱石在不断脱罪和证伪过程中呈现出来的个体证词与历史真相之间的纠缠和抗争。小说以独特的叙述方式,倾听每一位战争亲历者的声音,触摸每一位战争亲历者的生命感受,翻看每一位战争亲历者的情感褶皱,以及这声音、感受和情感塑造的历史。由此进入的,不是共识性的历史结论,也不是搅乱历史的迷局,更不是宣泄战争的苦难,而是如何在纷纷错乱的战争时局中认清自我和自我的精神困境,并以此为中介寻找人与历史、世界的微妙关系。这是一部审视自我、辨识自我、重塑自我的个体之书。

长洱:《天才基本法》,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9年7月

长洱的《天才基本法》在“算法人生”和“人生算法”的讲述中,构筑了一个陌生而神秘的“数学世界”。寄托着父亲沉重期盼的林朝夕在追寻数学的路上举步维艰,数学工匠与数学天才之间的距离似乎永远无法追赶和僭越。直至,一道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式的破解,翻转了她的人生。在与数学的无数次对抗和冒险游戏中,曾经流逝的时光、背叛的信仰、终止的理想、隐藏的情感、搁置的父爱,都有了重新开始的可能,并生长出无限生机。林朝夕跌宕起伏的逆袭人生暗合了一个永不失效的人生哲理:人可以低到尘埃,也可以活在云端。这是一部关于低谷与峰值、黑暗与光明、凡俗与传奇的人生之书。

杨丹丹,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特聘研究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