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醞釀的音響美學:Souns Faber Electa Amator III

時間醞釀的音響美學:Souns Faber Electa Amator III

摘 要: 聆聽Electa Amator III的過程,不僅僅享受Electa Amator III的新鮮音符,還勾起我的Hi End青春夢。

時間醞釀的音響美學:Souns Faber Electa Amator III

聆聽Electa Amator III的過程,不僅僅享受Electa Amator III的新鮮音符,還勾起我的Hi End青春夢。

時間醞釀的音響美學:Souns Faber Electa Amator III


等待22年得來不易的第三代
Electa Amator可說是Sonus Faber在推出Stradivari三部曲之前,最為經典的書架音箱,第一代Electa Amator在1987年問世,結合實木、皮革與大理石,唯美的意大利設計元素,甫推出就成經典,相隔十年之後,1997年Sonus Faber推出第二代Electra Amator II,依然大受歡迎,可是再隔一個十年,卻未能如願以償,見到第三代Electa Amator,一直等到2019年Sonus Faber成立35週年,才隆重推出Electa Amator III,這個第三代得來不易,等了22年啊!
1987年的第一代的Electa Amator推出時,我還是大學生,不懂什麼叫做Hi End音響,整天拿著Sony隨身聽,掛個耳機,就以為擁有全世界,音響是我買不起的高檔貨,有了耳機就開心;第二代Electa Amator II推出時,我出社會不久,累積了幾年玩音響的資歷,看到Electa Amator II,著實心動,不過當年的我是個領薪水的上班族,阮囊羞澀,將近二十萬的書架音箱實在無力負擔,只能望梅止渴。

時間醞釀的音響美學:Souns Faber Electa Amator III


大學時泡爵士咖啡廳的回憶
沒聽過,怎麼知道Electa Amator好聲?光看雜誌寫的內容就算數?放心,不去音響店,還是有地方可聽,那時義式Espresso咖啡風潮在,臺北剛剛興起,許多的知名咖啡店都有音響可以聽,像是公館「挪威的森林」,店裡用的是Spendor LS 3/5a,一杯咖啡就可以聽一下午,老闆阿寬喜歡放爵士樂,我也從咖啡店的音樂收藏,認識了許多60~70年代的爵士經典。
最早第一代的Electa Amator有得聽嗎?當然有!臺北東區的克立瑪(La Crema)咖啡廳,靠吧檯那一側的兩邊天花板牆角,橫躺著一對Electa Amator,經過這麼多年,Electa Amator表面的實木還是那麼漂亮,甚至感覺更有光澤,說不定是多年吸收Espresso香氣,加上蒸煮牛奶的水氣,外加咖啡店來來往往客人之間,訴說的無數故事,讓老Electa Amator得以青春永駐?
一晃眼成了中年大叔
我怎麼知道克立瑪的Electa Amator越老越漂亮?因為在寫Electa Amator III時,我想起了克立瑪的咖啡香,默默煮咖啡的老闆,以及濃得像醬油膏的Espresso,所以揹著筆電就來克立瑪聽Electa Amator,回味逝去的青春時光,那是買不起Hi End音響,想方設法要聽到Hi End的無知時代,沒想到一晃眼我已成為中年大叔。


坐在克力瑪啜飲Espresso時,耳邊的音樂就是第一代Electa Amator,輕輕唱著爵士三重奏,濃郁的鋼琴音符,輕盈的股刷輕拂,飄散在充滿咖啡香的空間,吧檯不時傳來杯盤碰撞聲,還有Espresso的蒸氣嘶嘶聲,與鄰桌的客人輕聲聊天,這是爵士咖啡店的日常,克立瑪的吧檯依然忙碌,即便是平日下午,喝咖啡的饕客還是聞香而來不過當年我在,克立瑪見過的老客人,一個也沒遇到,結賬時老闆一個微笑,讓我知道他還記得我,這個念大學時就來喝咖啡的失聯老主顧。

時間醞釀的音響美學:Souns Faber Electa Amator III


全新設計的DAD單元
早年的Sonus Faber,高階音箱用的是Dynaudio單元,而且都是最貴的,像是出名的T330,不過Dynaudio後來不對外銷售單元,Sonus Faber因此斷炊。到了2019年,第三代的Electa Amator III,高音單元是28mm H28 XTR-04單元,維持Sonus Faber愛用絲質軟半球高音的傳統。
新的高音單元Sonus Faber稱之為DAD,是Damper Apex Dome的縮寫,Dome代表絲質軟半球高音,Damped是在單元背後空腔,採用高阻尼材料,吸收單元背波,不讓高音單元向後的聲波反射回去,影響向前投射的聲波,造成時間相位誤差,影響高頻的解析力,而Apex就是高音單元上面的三腳架,中央還有尖錐,,振膜前方有獨特的三腳架支撐,那是為了提升聲波擴散,降低高音的指向性,讓音場聽起來更為開闊,皇帝位更為寬廣。

時間醞釀的音響美學:Souns Faber Electa Amator III

時間醞釀的音響美學:Souns Faber Electa Amator III


高音採用獨立密閉式音箱
不過Electa Amator III的高音玄機,還不只如此,從後方的低音反射孔看過去,可以看到高音背後,其實是密閉的音室,原廠說獨立音室是實木材料,不過到底是不是實木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的功能,看起來Electa Amator III雖是低音反射式音箱,但高音獨立封箱,這高音部分就變成密閉式音箱,這樣混合密閉與低音反射式音箱的設計,Wilson Audio也愛用,U-Audio的參考音箱Alexia 2,高音就是密閉式設計,而中音與低音則是低音反射式音箱。


混合密閉式音箱與低音反射式音箱,有什麼好處?獲得更為乾淨的高頻。低音反射式音箱有助於強化低頻量感與延伸,還可提升音箱工作效率,但是低音反射孔的氣流噪訊,本身就是失真的來源,而高音單元不需要強化低頻,單元本身效率就比較高,所以改用密閉式設計,雖然會犧牲一點點工作效率,但可以獲得更為乾淨的高頻再生,與低音反射式音箱互補。

時間醞釀的音響美學:Souns Faber Electa Amator III


師法經典的紙盆振膜


Electa Amator III使用的中低音單元,則是Sonus Faber專門為這款音箱開發的6.5吋單元,原廠型號是MW18XTR-04單元,採用紙質振膜,也就是老音箱愛用的紙盆,從這些材料的選用,可以感受到Electa Amator III的復古氣息,原廠雖然不是做「復刻」,忠於原味重現老Electa Amator,但是在材料的選用上,並沒有追求現代的複合材料,而是要造就經典。
沿用的經典設計元素,依然是實木、皮革與大理石,加工的技法更加精湛,譬如早年大理石用在專屬腳架,當作厚重的底座,可是到了Electa Amator III,把大理石當作音箱底板,上面再用榫接製作實木音箱,在U-Audio聽Electa Amator III的時候,每每忍不住在音箱實木表面輕輕撫摸,感受意大利手工藝的溫度,拿擦拭眼鏡的細絨布,來回擦拭,Electa Amator III的實木光澤會更漂亮,用得越久,越是擦拭,實木音箱就會越漂亮。


忍不住想摸一把的實木音箱
理性來說,實木並不是製作音箱音箱最好的材料,因為實木受限於木頭的生長,每年季節變化的溫溼度不同,內部密度並不平均,但人造的MDF或HDF,密度絕對保證平均,但是Sonus Faber在經典款式採用實木製作,就是能讓人衝破理智線,不論如何都想要擁有,為什麼?就是好看啊!就是那讓人忍不住想摸一把的質感啊!


Electa Amator III也有專屬腳架,設計一樣是融合現代與古典,底座一樣是大理石,但是支撐架換成鋁合金,而不是早年的實木腳架,兩者配起來,視覺效果頗為漂亮,當然,以音箱架的功能性來說,大理石底座本身就很重,提供音箱穩固的基礎,而鋁合金支撐架理論上應該比木頭更堅固、更耐用,而且Sonus Faber用的黑色電鍍鋁合金,還加上黃銅飾條,底座的大理石則是選用Carrara大理石,產於意大利克拉拉,從中世紀開始開採,羅馬的帕德嫩神廟(Pantheon,現在是教堂),還有奧理略之柱,用的就是Carrara大理石。

時間醞釀的音響美學:Souns Faber Electa Amator III

時間醞釀的音響美學:Souns Faber Electa Amator III


不太好推的書架音箱
臺灣代理商環球之音,為了Electa Amator III的試聽,一併送來McIntosh 8900綜合擴大機,這部綜合擴大機內建DAC,讓我輕鬆搭配一套兩件式音響系統,從Macbook Pro送音樂給8900。還好代理商順便送來8900,200瓦輸出功率的綜合擴大機,推起Electa Amator III只是「剛剛好」,88 dB的效率,推起來比想象中困難一些。
怎麼說?Electa Amator III的低頻,在這一代有了長足的進步,過去總以為Electa Amator III是斯文漂亮的音箱,性能上會比較保守,可是Electa Amator III的性能這次進步許多,既有濃郁的中頻段,是Sonus Faber傳統的拿手好戲,但是現在Electa Amator III的低頻與高頻,兩端延伸都進步很多,或許,這就是我們要等22年,才盼到第三代Electa Amator的原因。

時間醞釀的音響美學:Souns Faber Electa Amator III


帶寬比過去更開、聲音更透明



時間醞釀的音響美學:Souns Faber Electa Amator III

譬如聽Dire Strait的「Brothers In Arms」,輕柔的「Why Worry」雖然不考驗音箱的性能,但是Electa Amator III清透的高音,比起老Electa Amator的昏黃高音,進步程度不可同日而語。Dire Strait的吉他手兼團長Mark Knofler,是出了名的對吉他音色挑惕的人,清脆的吉他分解和絃彈奏襯底,上面漂浮著吉他Solo的旋律,襯底的電吉他聲底豐厚,聽起來像是他的Gibson Les Paul,而清亮的Solo吉他,應該是Fender Stratocaster,總之,在Electa Amator III上面聽輕柔的「Why Worry」,給您的不只是溫暖厚實的中頻,還有音色清晰通透的中高頻,低頻段的量感與密度,也明顯感覺比起老Sonus Faber好上許多。
溫暖中頻依然迷人



時間醞釀的音響美學:Souns Faber Electa Amator III

當然,溫暖的中頻段還是Electa Amator III最迷人的地方,拿來聽人聲可真迷人。像是聽張懸唱「Scream」,音樂還沒開始,張懸輕輕吸一口氣的細節,感覺距離很近,就像在女巫店聽她的現場,一把木吉他挑起前奏,撥絃的指尖有厚度,左手變換和絃時,指尖擦過金屬剛閒時的細微聲響,Electa Amator III都沒有錯過,強化了「就像在民歌餐廳現場」聽張懸唱歌的氣氛,唱到副歌時,打擊樂進來了,Electa Amator III雖然是書架型音箱,但是給它足夠的功率,低頻不怕出現差一口氣的遺憾。
用8900的200瓦來推,可以看到功率表頭明顯的跳動,McIntosh功率表頭,中央偏右指著2.0瓦,但下一格就是20瓦,到底是200瓦,聽張懸的「Scream」時,一點也不考驗擴大機推力,但是已經看到功率表頭不時跳過2瓦,這樣往右偏的功率輸出,顯示Electa Amator III不怎麼好推,因為我用過其他音箱搭配過8900,大多數時間指針都在右邊跳,代表擴大機大約都在1 瓦上下工作,而Electa Amator III卻能讓8900往右跑,顯然是不好推的音箱,也因為功率表頭經常破2瓦,甚至往20~200瓦區間跳,我才說8900配Electra Amator III算是「剛剛好」而已。

時間醞釀的音響美學:Souns Faber Electa Amator III


歌劇的戲劇性張力十足



時間醞釀的音響美學:Souns Faber Electa Amator III

喜歡聽歌劇的朋友,一定會喜歡Electra Amator III的音質與音色,Sonus Faber既有的溫暖中頻,加上更為開闊通透的音場表現,讓歌劇舞臺上的聲響移動,更顯栩栩如生。像是聽帕華洛帝與芙蕾妮合作,卡拉揚指揮柏林愛樂的「波希米亞人」,第一幕開場的「Questo Mar Rosso」,畫家馬切洛站在舞臺右方,唱著「Qesto Mar Rosso」,作家魯道夫(帕華洛帝)從舞臺右方走出來,與畫家一起唱歌,歌聲由遠而近,逐漸向舞臺中央靠,兩個人邊演邊唱,在Electra Amator III上面,寬闊的音場當中,浮現的是濃郁的音符,音符的厚度依然是Electra Amator III迷人的之處,雖然帶寬更勝以往,但是人聲的厚度與濃郁滋味,Sonus Faber依舊有其獨特韻味。


聽女高音呢?「波希米亞人」第一幕的高潮,男高音唱的是「你那好冷的小手」(Che Gelida Manina),而女高音唱的是「他們叫我咪咪」(Si. Mi Chiamano Mimi),芙蕾妮的歌聲在舞臺中央浮現,歌聲尾韻的殘響讓我們感受到歌劇院的空間感,芙蕾妮唱起咪咪,開始是輕柔嬌弱的,當她唱起「當冰雪消融,早春的陽光屬於我,四月的初吻屬於我,早春的陽光屬於我」,第一次唱「早春的陽光屬於我」(il primo Sole e mio)時拔高,在「四月的初吻屬於我」(il primo bacio dellaprole e mio)用盡氣力放開嗓子,然後在「第二次早春的陽光屬於我」翩然落下,Electra Amator III把芙蕾妮的咪咪唱得情感濃郁,芙蕾妮的嗓音並不是最厚的,嬌小撒嬌的樣貌,在Electra Amator III上面,唱得可真甜。


又厚又亮又美的「托斯卡」



時間醞釀的音響美學:Souns Faber Electa Amator III

卡芭葉「托斯卡」

想聽厚實女高音嗎?來,換上卡芭葉的「托斯卡」,我喜歡柯林戴維斯指揮柯芬園歌劇院皇家樂團的、Philips版,聽最膾炙人口的「為了藝術為了愛」(Vissi DArte, Vissi DAmore),卡芭葉唱著Vissi DArte,樂團只用絃樂部應和,靜靜地訴說自己「只為藝術與愛情而生,從來不傷害人」,直到她唱「我總是暗中悄悄解救許多不幸的生命」,倏然拔高的卡芭葉,唱得又急又緊,厚實的嗓音與拉高音量的絃樂群呼應,把托斯卡的哀怨之情撐開張力,然後絃樂群緩緩落下,彷佛對上天的呼喊,無法得到響應。
我讓Electa Amator III放開嗓子唱,卡芭葉的喉韻,厚實地訴說著托斯卡的心酸,善良為何得不到好報,直到最後的高潮,唱著「Perche, perche Signore. Ah, preche me ne rimuneri」,訴說「上主啊!在這悲痛的時刻,為何禰給我這樣的回報?」拔尖的卡芭葉,喉頭的力度繃到最緊,然後不換氣地由高而低、由強而弱,Electa Amator III把強烈的情緒傳達出來,換氣之間的哭腔,雖然是那麼地細微,Electa Amator III一點也沒放過,這般聽音樂,真美!
寫了「波西米亞人」,也聽「托斯卡」,難道Electa Amator III只能聽歌劇?只能聽普契尼?當然不是,但是用它來聽歌劇、聽人聲,那種強烈的音樂情緒感染力,是Electa Amator III最擅長的特點,我不想說那是原音重現,因為Electa Amator III的音色雖然變得更通透,但是那種中頻段的溫暖色調,是Sonus Faber難以言喻的音色特質,但那又不像我們平常所講的音箱箱音染色,Electa Amator III的濃郁音色,並不是濃得沒有細節的染色,而是飽滿紮實的厚度,撐起歌劇變化多端的情緒,讓人與錄音現場的距離更近,而且更具有情感渲染力。

時間醞釀的音響美學:Souns Faber Electa Amator III

想操Electa Amator III嗎?來,拿電影原聲帶「Tricycle」出來,拿8900猛操,開頭的電鋼琴和絃,聽起來沒有殺傷力,8900的表頭始終在2瓦以下,輕輕跳動,等到大鼓猛力敲打,一路越過20瓦大關,每一次大鼓重擊,每次跳過20,可見Electa Amator III算是大食客,還好有8900來餵飽它,豐沛的低頻量感,對照Electa Amator III的尺寸,感覺像是在聽中型落地音箱,而不是一般書架音箱,而且很耐操,不管我怎麼拼,低音單元劇烈晃動,低頻也沒失真拍邊。
Hi End青春夢想推著我前行


其實,我寫完用Electa Amator III來聽「托斯卡」時,就該停筆了,但是我怕大家以為Electa Amator III,只能聽歌劇,只好補上「Tricycle」。等待了22年的Electa Amator III,音響性能明顯大幅提升,音樂細節、音場、音像形體感與低頻量感,都有著現代高性能書架音箱的優異水平,但是最難得到的,還是Sonus Faber長期以來受到好評的音樂表現力,能聽見藏在音樂中的情感,最美,而我對老Electa Amator的Hi End青春夢,現在則成了讓我在探索Hi End音響之路,支撐我繼續前行的動力。

時間醞釀的音響美學:Souns Faber Electa Amator III


器材規格
Sonus Faber Electa Amator III
型式:2單元2音路低音反射式書架音箱
使用單元:28mm H28 XTR-04高音×1,180mm MW18XTR-04中低音
頻率響應:40 Hz~35 kHz
效率:88 dB
平均阻抗:4 Ω
分頻點:2.5kHz
建議擴大機功率:35 – 200瓦
尺寸:375×235×360 mm (H×W×D)
重量:14.6 k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