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7旬老人,爬樹割漆30年,1斤賣到500元,嘆後繼無人


圖片上這位高空作業的老人叫孫明旺,今年72歲,是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鍾多街道鍾坨村農民,30多年來,他一直從事著一門古老的手藝——上樹割生漆,他說這老手藝很累、很髒,但很賺錢,讓自己一直停不下來。

夏季每天清晨,孫大爺佝僂著身軀,揹著割漆的工具,步行著進入到大山深處,開始割漆工作,在當地人們把這種行頭叫做“割漆匠”。

老人每天進行著這些高空作業,72歲的人啦,我們真有點擔心。

割漆前,要做好充分地準備工作。需在漆樹上進行綁道、刨皮,為開漆口放水。綁道,就是用竹子條纏繞在樹身上,方便他上樹;刨皮,就是把漆樹的老皮去掉割口放水。之後等待5天,才能開始正式割漆。

孫大爺把放水後的割口放置專門的收漆工具,每割一刀口就插上一個專用的貝殼,讓漆樹液滴落到漆瓢中,等上3個小時,就開始收漆。

剛流出的漆液呈灰乳色,與空氣接觸後氧化變成慄殼色,幹後呈褐色。“白賽雪,紅似血,黑如鐵”,就是說天然漆從液體狀態到氧化幹固後,色澤由淺到深,最後形成堅固的漆膜的過程。這就是古時候用做傢俱上的大漆,在古時有這樣的說法:“凡漆不言色者皆黑。”

30多年來,孫明旺在漆樹間往返穿梭,也樂此不疲。他說,割漆這活是“百里千刀一斤漆”,說的就是這個行業的難辛。孫明旺割漆比較辛苦,雖然生漆價格賣到500元每斤,但他說,割漆人沒有販子販漆人賺的多,就像養豬的人,沒有販豬人掙得多一樣,不過自己只會掙割漆的錢。


現在他說自己老了,腿腳沒有以前利索了,割漆的時候省去“綁道”這個工序,因為儘管上樹的時候,腳能踏在"綁道"上工作,但還是危險的。現在因為割漆人少了,他就專揀好上的樹來割,這樣能堆在樹上省些力氣,也安全些。

孫明旺說,碰到好的年份,一年能割150斤左右的生漆,每年都有生漆販子上門收購,現在生漆價格漲到500塊錢一斤了,一年下來能賺七八萬元,對他這個老農民來說,已經心滿意足了。

老人畢竟70多歲了,感嘆自己再幹不了幾年了,可是現在的年輕人都不願意幹著這個又髒又累的活了,自己想續個徒弟,也是苦於無人,好端端的老手藝就要失傳了。大家怎麼看待呢? 【看百姓故事,關注黃泥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