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后成为“家暴男”的孩子,大多是这样长大的,家长多反省

父母是孩子人生当中的第一任老师,而家庭则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个课堂。在生活中,父母的所作所为,都会被孩子一一看在眼里,并有意识的去模仿。

前段时间,宇芽被家暴的事件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很多人都难以理解,为什么有些人会对自己的心爱的配偶做出这样过分的事情?他们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长大后成为“家暴男”的孩子,大多是这样长大的,家长多反省

长大后容易成为“家暴男”的孩子,大多是这样长大的

章女士和丈夫虽然为人直爽,可性格却非常暴躁易怒,一旦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总能分分钟暴跳如雷。他们还有一个儿子,章女士和丈夫都觉得男孩比较皮实,犯了错棍棒伺候效果最好。

儿子小时候,考试成绩不是很好,看到试卷的时候,章女士常常瞬间就发火了,顺手捞过衣架,就发狠的打在孩子身上。坚信“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章女士,经过她的一顿打骂,孩子确实能乖一阵子。

长大后成为“家暴男”的孩子,大多是这样长大的,家长多反省

可到了孩子上初中之后,章女士常常会接到班主任的电话,说孩子跟同学起了矛盾, 把别人脑袋打破了,正在医院处理。这样的事情在儿子中学6年间发生过不知多少次,章女士有时候一怒起来,也会扇儿子两巴掌,只恨儿子不争气。

前两年章女士儿子谈了恋爱,结婚了,还有了个女儿,但是当爱情的热度渐渐褪去,他们生活中的矛盾也越来越多,从拌嘴到打架,愈发严重起来。在一次争吵中,章女士儿子将一个玻璃杯砸向妻子,导致妻子鼻梁骨折,还缝了好几针,脸上留下一个丑丑的疤痕。

长大后成为“家暴男”的孩子,大多是这样长大的,家长多反省

最后妻子愤怒地向他提出了离婚,孩子她自己带。章女士想到儿子家庭的破碎,伤心不已。

很多父母总觉得暴力能解决很多问题,可殊不知,这样的教育方式,最终很有可能会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一个“暴力倾向”的娃,而这种暴力倾向,会伴随孩子一生。


家长这样的教育方式,容易养出“暴力倾向”的娃

1.经常打骂孩子

虽然很多父母打孩子的出发点,是希望孩子在将来能学好。因此,平时不管孩子是学习成绩不好、太调皮或者是做了错事,这些父母就总是经常对孩子进行严厉的打骂。

实际上,如果家长习惯了对孩子使用暴力,这也会从侧面给孩子传递这样的信息:暴力能解决一切问题。将来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一般不是想办法去解决问题,而是选择用暴力去发泄自己的情绪。将来即便是组建了家庭,也会很轻易在婚姻里出现家暴的恶劣行为。

长大后成为“家暴男”的孩子,大多是这样长大的,家长多反省


2.手比口先行

孩子犯错是常有的事情,大多数家长虽然偶尔也会打孩子,但是大多数都是因为孩子“知错犯错”或者“知错不改”,态度极差,所以不得不采取棍棒教育。

但有的父母则不然,孩子做错了事情,家长不由分说先是动手,孩子被打了一顿,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挨打,渐渐地心里会积累怨气,这股怨气会成为孩子将来挥动拳头的重要因素。

长大后成为“家暴男”的孩子,大多是这样长大的,家长多反省


3.当着孩子的面打架

在平时,有些夫妻的脾气就比较急躁易怒,每当暴脾气一上来,即便孩子还站在旁边,也能毫无顾忌的直接和伴侣动手。如果孩子每天都目睹父母打架的激烈场面,也会不知不觉的受到影响,将来长大后,性格也会变得非常暴躁,一旦控制不住情绪,就很容易对身边的人使用暴力。

总而言之,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一生都会产生非常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如果孩子从小在充满暴力的环境中成长,将来很有可能会变成一个推崇暴力的人。因此,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希望父母能够尽可能给孩子创造一个温馨的家庭氛围,同时多多去关注孩子的变化。


今日互动话题:当孩子犯错时,各位父母都会如何去教育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