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突破臂力,單手引體向上?

執古御今11111


想要完成單手引體向上,那你需要的就是強大的拉力。

下面我將分單引發力、如何進階、為什麼做不了全程單引等幾個方面講解!

先分析一下單手引體向上的發力吧!

請先看下我自己的單手引體向上示範(練得少,不是很完美)。

根據上面的示範,不難看出,主要是運用了肘關節屈曲和肩關節的伸的兩個功能,而肘關節屈曲和肩關節伸分別對應肱二頭肌和背部肌肉,簡單說就靠二頭和背肌發力。所以我們就需要側重增強背部肌肉和二頭肌。


而題主說的俯臥撐主要是肘關節伸和肩關節屈曲,所用的肌肉主要是胸肌、三角肌前束、三頭肌,兩者的發力肌肉都不同,何來關聯?


如何練成單手引體向上?

1.基礎要求

(1)要求1

我建議普通標準引體向上最低20個,這是最低要求,不能完成,那就先去完成了再說,不然你的努力都將是徒勞,而且容易受傷,尤其是背闊肌拉傷。

(2)要求2

單手懸吊最低30秒,沒有這個抓握力,那就去練習雙手達到1分鐘再來練習單手懸吊,如果沒有足夠的懸吊能力,你的手抓不穩,二頭和背是不可能發上力氣的。


2.進階過程

這裡我推薦三種進階方式,你可以結合訓練,也可以單獨死磕一個訓練方式,都可以,關鍵在於要去練。(請結合文章和圖示觀看)

(1)偏重訓練法

顧名思義,就是不斷的把重心偏到一邊發力,如圖所示,是一個進階的過程,輔助手越低,那麼難度越高。你可以抓毛巾,也可以抓槓,怎麼舒服怎麼來。


(2)扶手訓練法

這種訓練方式也是比較方便而且容易記錄訓練進程的一種訓練方法,只需要不斷的把輔助手在用力手上往下放就好了。因為只有單手抓槓,所以對於抓握力的要求比較高。


(3)彈力帶訓練法

第三種彈力帶訓練,是我最推薦的一種訓練方法,因為它是就是完全單手發力,和完整單引的發力模式是最接近的(幾乎一樣),所以訓練效果當然更好。你只需要定期更換彈力帶大小就足夠了。


為什麼做不了全程單引?

根據我自己的訓練經驗和教學經驗來看,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不會單引啟動

不得不說,不管你是單手引體向上,還是雙手引體向上,啟動這一個點是至關重要的,而且最難的地方就是啟動,能啟動了,剩下的都好說。啟動包括兩部分,一個是沉肩,另一個叫拉動,請看圖示。

這個階段如何練呢?很簡單,我推薦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先從雙手引體向上開始學習沉肩,再拉引體向上,等稍微習慣了,再用彈力帶練習沉肩,再拉單引。這樣針對訓練就能把這一難題攻克。


2.只能做半程

我不管你是隻能啟動的半程還是結束的半程,你的訓練原則都是一樣的,針對訓練不會的那一部分,如果是啟動半程不會,那就用上面的訓練方法來練。


如果是結束半程不行,那麼很簡單,練習控制慢放講對你有很大幫助,原因就是,你需要很強的肌肉收縮能力,當然其他的退階訓練一樣有效,單,沒有這個訓練來得直接了當。

當然,想要完成,單手引體向上,光靠前面的訓練還是不夠的,在單引訓練之餘建議多練習偏重引體向上和負重引體向上,這都能極大的幫助到整體拉力,當然,如果有條件的朋友練習二頭彎舉也是有效的。


關注“街頭健身指南”瞭解更多健身知識!

如有疑問,歡迎提出!

有問必答!


街頭健身大飛


想要突破單手引體向上,僅靠肱二頭肌等手臂力量是不夠的,還要有極強的背部、肩膀及核心肌群。


這個動作難度之高,被稱之為“100000人中才有一個人能做到”。一般這個動作是街頭健身達人、攀巖高手、雜技演員等上肢力量極強而體重又不太大的訓練者的看家本領。

不要以為引體向上是臂力,是肱二頭肌完成的。在動作中,整個身體肌群都在發力,主要以拉力肌群為主,涉及到前臂肌群、肱二頭肌、三角肌後束、背闊肌、肩袖肌群、大圓肌等等肌群,主要以手臂屈肌肌群和背部肌群為主。



而單手引體向上對這些肌群力量的要求達到了極致!通常來說,完全標準的引體向上(不晃動幅度完全)要有27個基礎才有能力挑戰單手引體向上。


所以,想要完成單手引體向上,務必標準引體向上基礎要夯實足夠,配合負重引體向上效果更好。

當能力足夠時,訓練單手輔助引體向上進行專項刺激,利用另外一隻手進行輔助拉引體向上,逐漸減少它的輔助,最後單手引體向上就完成了!

注意充分熱身循序漸進,不要受傷,給自己更多時間挑戰這個高難度動作。

瞭解更多健身知識,請關注“大囚自重健身”


大囚自重健身


單手引體向上對上肢和肩部要求極高,這個動作是對你上肢特別是肱二頭肌力量的檢驗,如果你可以把它當成常規訓練,那它也能很快地提高你的上肢,特別是肱二頭肌的力量。如果你知道世界上還有扳手腕大賽的話,單手引體向上就是那些那手腕運動員的專項體能訓練動作

接下來就提供最原始的單杆上訓練單手引體向上的方法

第一階段:提升上肢和後背力量耐力

訓練動作:單杆寬距引體向上

訓練總量:120次

訓練安排:每組6次,一共20組,組間休息1一2分鐘

訓練頻率:每週2次訓練,每次訓練間隔2一3天

強度增加頻率:每隔1周將每組重複的次數提高2次

訓練目標:達到每組15一20次,8一10組完成動作的標準

訓練週期:因人而異,直到完成訓練目標為止,如果你已經可以達到目標次數,並且動作標準,請直接進入下一階段訓練。如果你只能完成·個寬距引體向上,大概需要12一15周的時間實現這個階段的訓練目標

單杆寬距引體向上鍛鍊方法

1、1.5倍肩寬的握距,腰腹收緊,軀幹稍微後仰,雙腳勾在一起避免借力<strong>

2、同時收縮時和肩關節,將身體向上拉,頭過單杆即可,如果想更充分訓練,可以鎖骨過單杆

3、有控制地下放,回到原位

第二階段:加強上肢和肩部小肌肉群力量耐力

訓練動作:單杆不對稱引體向上

訓練總最:60次

訓練安排:每組10次(一側5次),一共6組,組間休息2一3分鐘

訓練頻率:每週2次訓練,每次訓練間隔2一3天

強度增加頻率:每隔1周將每組重複的次數提高2次

訓練目標:達到每組20次(一側10次),3組完成動作的標準

訓練週期如果你可以很好地完成第一階段訓練目標,完成這階段目標的時間大概是8一10周

不對稱引體向上鍛鍊方法

<strong>

1、右側為例,雙手正反寬握單杆,左手正握,右手反握,身體稍微傾斜,頭衝右手,腰腹收緊,保持身體穩定

2、身體向右側上拉,至頭過單杆,保持左側上肢伸直和肩關節穩定

3、有控制地下放回到原位

第三階段:加強上肢和肩部力量,完成單手引體向上

訓練動作:單手引體向上離心收縮+直角杆單手引體向上

訓練總最:每個動作各完成30次

訓練安排:每組10次(一側5次),一共3組,組間休息2一3分鐘

訓練頻率:每週2次訓練,每次訓練間隔3天

強度增加頻率:每隔1周將每組重複的次數提高1一2次

訓練目標(完成動作):達到每組16次(一側8次),3組完成動作的標準單側可以連續做8次單手引體向上離心收縮,8次直角杆的單手引體向上,可以直接去嘗試單杆單手引體向上,一般都能完成1一3個

訓練週期:能進入到這個訓練階段的,一般4一6周可以實現訓練目標

單手引體向上離心收縮鍛鍊方法:

1、右側為例,窄握距,左手正握,右手反握,頭過杆,起始位置在引體向上最高點<strong>

2、松左手,右手掛杆,收緊腰腹,保持4-6秒慢慢下放至單臂伸直狀態

3、雙手將身體拉回起始位置,重複第2個動作

直角杆單手引體向上鍛鍊方法:

<strong>

1、右側為例,左手扶直杆,右手反握橫杆,雙腳離地,腰腹收緊

2、儘量靠右臂力量將身體上拉,左臂做輔助和穩定,拉至頭過單杆

3、控制身體還原至起始位置,重複第2個動作


來源見圖片水印,侵刪。


Join體育


如何突破臂力,單手引體向上?單手引體向上,僅僅依靠臂力,是完不成的。


單臂引體向上,是藉助單手/臂完成的頭部過單槓動作,藉助臂力,但又不僅僅依靠臂力,還需要極強的肩背、核心等力量。單臂引體向上,以引體向上為基礎,難度又遠高於引體向上。


做單臂引體向上動作,就基本條件而言,一組至少要完成20個左右以上的標準引體向上動作,體脂率在12%左右;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多年從事體操、攀援之類的運動者。


單臂引體向上動作,就訓練的過程而言,根據訓練的先易後難,應先做反手單臂引體(手心朝裡)訓練,再做正手單臂引體(手心朝外)訓練,訓練時可以藉助另一隻手幫忙施力或者藉助彈力帶等。


滄海人間


力量與體重的比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