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高考,江蘇、河北、湖北、湖南、重慶、廣東、福建、遼寧有哪些不同?

突突突和噠噠噠


新高考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相信關注新高改的家長老師已經有所耳聞了,不過大部分家長都只知道高考改革了,具體改了些什麼並不清楚,筆者之前寫過一篇山東新高考的縱向對比文章,詳細介紹了新高考和老高考的不同,感興趣的家長可以翻看我2019-8-9在悟空問答上的回答:2020年山東正式施行新高考,新高考新在哪裡?和2019年高考相比有哪些變化?(https://www.wukong.com/answer/6723093025414709517/?from=pcshare&platform=weixin&wxshare_count=0)

第三批高考改革,參與的省份有8個:江蘇、河北、湖北、湖南、重慶、廣東、福建、遼寧,面向2018年秋季入學,2021年參加高考的學生,這段時間陸續公佈了改革方案以及院校專業招生選科要求,計劃形成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考試招生模式。主要參考了第一批上海、浙江兩省的高考改革的模式。

具體我們先從高考改革的幾大重點來進行分析:

★“3+1+2”模式:新高考政策將實行“3+1+2”模式,總分750分。“3”指語文、數學、外語3個統考科目,不分文理,使用全國卷,各150分;“1”是考生在物理、歷史中選擇1門,100分,按原始分計入總分;“2”是指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中選擇2門,各100分,等級賦分後計入總分。“3+1+2”的模式既體現了物理、歷史學科的基礎性作用,突出了高校不同學科專業選才的要求,更加註重學生的全面發展,也更好的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 外語考試:各省份外語考試稍有差異

廣東:外語科目選考英語語種的,考試分聽說考試和筆試 2 次 進行,聽說考試安排在高三第二學期開學後進行,考 1 次;筆試安排在6月份全國統一高考期間進行,考 1 次,聽說考試的分值從15分提高到20分。

遼寧:外語聽力部分30分,筆試部分120分。聽力成績2021年和2022年不計入外語成績,外語成績以考生外語筆試成績的1.25倍計入;從2023年起,聽力成績計入外語成績。

其他省份:外語科目考試含聽力和筆試兩個部分,待條件成熟後,探索實行“一年兩考”,或外語科目聽力口語考試實行機考。

★ 賦分制:再選科目考試等級分計算以 30 分作為等級分的賦分起點,滿分值100 分。將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每門選擇性考試科目考生的卷面分從高到低劃分為 A、B、C、D、E 共 5 個等級,各省份等級比例和換算分稍有不同。

廣東:各等級的人數比例分別約為 17%、33%、33%、15%和 2%。將 A 至 E 等級內的考生卷面成績,依照等比例法則,分別換算到100~83、82~71、70~59、58~41 和 40~30 五個分數區間,得到每個考生的等級分。

江蘇、湖北、湖南、重慶、河北、福建、遼寧:各等級人數所佔比例分別為15%、35%、35%、13%和2%。將A至E等5個等級內的考生原始分,依照等比例轉換原則,分別轉換到100~86分、85~71分、70~56分、55~41分和40~30分五個分數區間,得出考生的等級轉換分。

轉換公式:

另外,湖南省建立再選科目託底保障機制, 當再選科目中某科目考試人數少於保障基數時,以保障基數為準,從高到低進行等級賦分。保障基數按照國家相關學科人才培養的需求等因素予以確定。

★ 選科組合:選考科目有 12 種組合,考生可根據自身興趣愛好、性格特點、學科優勢,結合高校招生要求以及高中辦學條件選擇,具體組合如下:

● 高校招生專業(類)選科要求

前段時間各省份陸續公佈了招生高校2021年擬招生專業(類)的選考科目要求,基本要求為:必選科目物理、歷史、物理或歷史;再選科目另有規定或不限科目要求。看幾個例子:

★ 填報方式:

●“院校專業組”:將一所院校選考科目要求相同的若干個專業合成一個組,每個組內可包含數量不等的專業,一所院校可設置多個“院校專業組”,以“院校專業組”為單位進行填報。這就意味著考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特長,優先從專業角度選擇高校,與現在志願填報和錄取方式相比,考生的選擇權更多。

江蘇、廣東、湖南、湖北、福建 五個省份高考綜合改革後,採用“院校專業組”的填報方式,實行平行志願投檔錄取,專業調劑限於同一專業組內調劑。

●“專業(類)+院校”:以一個院校+一個專業(類)為一個志願,考生可以選擇不同高校的同一專業,同一所高校的不同專業,不同高校的不同專業。

重慶、河北、遼寧 三個省份高考綜合改革後,採用“專業(類)+院校”方式,實行平行志願投檔錄取,將每一個志願細化到專業,不再設置專業調劑。

★ 填報和錄取批次:具體批次設置、平行志願數量等政策各省將另行公佈,大概分兩種情況。湖南,合併錄取批次,普通高校招生錄取只分為提前批和非提前批招生兩批次,與浙江一樣,非提前批平行志願錄取擬實行分段填報志願、分段錄取。第一段考生先填報志願,隨即投檔錄取;剩餘計劃重新公佈,未被錄取的第一段考生和第二段考生填報志願後,再進行投檔錄取。第三段志願填報和錄取後,如仍有院校專業未完成計劃的,實行徵集志願。其他省份,合併本科批次,大概和上海一樣,填報分本科、專科。

★ 按物理和歷史分類招生錄取:高校將嚴格按照之前公佈的本校擬招生專業的選考科目要求,並根據人才培養要求,按照“物理科目組合”和“歷史科目組合”兩類分別編制招生計劃,分類劃定分數線,分類投檔、錄取。雖然不分文理,但考生將會被分成兩隊,物理科目組合一隊,歷史科目組合一隊,分別排位次,分別投檔錄取。

★ “兩依據,一參考”:各省份高考綜合改革都是實行“兩依據,一參考”錄取原則,即依據統一高考成績和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考綜合素質評價擇優錄取。其重點就是完善綜合素質評價制度,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體系,從根本上解決“一考定終身”的弊端。綜合素質評價圍繞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社會實踐、自我認識與生涯規劃等六個方面進行寫實記錄,建立個人檔案,是學生畢業和升學的重要參考。


據瞭解,2021年新高考省份的考生大部分已經完成選科,接下來除了抓緊學業以外,更要挖掘潛力,提高綜合素質,重視全面發展,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綜合評價招生將會是未來招生的大趨勢,家長除了重視孩子的成績提升以外,成績以外的綜合能力也不能偏廢,這對家長的要求更高。

另外這些省份的學生作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不能用老思維來看待新高考,需要重視本省新高考改革政策,平時多瞭解有關學業規劃方面的知識,瞭解孩子的性格特點,高校的選科要求,目標院校,目標專業的招生要求,提前做好升學規劃,為高考志願填報做好準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