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八十年前老照片,再現塞外山城的舊時歲月


圖為1940年2月的武城街,武城街是如今張家口著名的商業步行街,從圖片看1940年的武城街也是很繁榮的。這條街因晉商而興,成型於明朝成化年間,已經有530多年的歷史了。明朝時候的堡子裡是宣化要塞,是防範蒙古進犯的重要軍事據點,所以多以“武城”稱呼之,這也是武城街的“武城”二字的由來。

張家口,1429年修築張家堡為張家口城市的起源,又因1529年北城牆開了“小北門”,故而改稱張家堡為張家口。圖為四十年代初的張家口街市。

明朝時的張家口除蔚縣外都屬順天府管轄,清朝時張家口北面屬口北三廳管轄,南面屬於宣化府管轄。1928年因為張家口是察哈爾省的省會,故而改稱張垣。圖為1939年大境門旁玩泥巴的小孩子。

張家口歷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炎黃與蚩尤的涿野之戰。張家口也有其獨有的文化特色——口梆子、二人臺、蔚縣剪紙等,都烙印著張家口的文化傳承。圖片攝於1938年,這個小姑娘家境肯定不錯,有一輛屬於自己的自行車。

圖片攝於1940年,當年的公共廁所。牆上寫的“第四區”就是如今的張家口的橋西區。那個年代的橋西區被劃分為二、三、四共三個區,三個區共轄20個鎮。春秋戰國時就已經有公共廁所了,《墨子·備城門》裡就記載了公廁的建築要求,在古代公廁都是私人建的,上廁所是免費的。第一家收費公廁出現在清末同治年間的上海。


圖為張家口火車站,建於1909年,是京張鐵路的終點站。京張鐵路由詹天佑主持修建,是清朝第一條自主修建的鐵路,1905年2月開建至1909年9月通車。

明清時期的張家口因為張庫大道就已經是商賈繁華之地,是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京張鐵路通車後,張家口更是因勢得利,逐漸發展成為中國北方的重要商業中心。圖為張家口集市上賣糖葫蘆的攤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