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年轻干部要做到“三戒”

时评:年轻干部要做到“三戒”

《孙子兵法》中有记载:春秋时期秦穆公问蹇叔,如何才能称霸天下?蹇叔说:“夫称霸天下者有三戒:毋贪,毋忿,毋急。贪则多失,忿则多难,急则多蹶。”意思是说贪心,就会失去越多;忿怒,就容易有难;急躁,就会摔跟头。大道至简,古今通用。年轻干部在为官从政路上,悟透“三戒”、修身正己,亦能无坚不摧、行稳致远。

戒贪,慎始慎终树牢敬畏之心。“堤溃蚁孔,气泄针芒”。不懂得做欲望的主人,就会被欲望控制,最终跌入万劫不复之深渊。利在明处让人激动欣喜,害在暗处让人防备不及,不贪不占就不会上当,贪欲不止就会走弯路、犯错误。精神富足、内心充盈、目标坚定才不会被物欲冲昏头脑;忠诚如一、恪尽职守、正心明道才不会被名利所牵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年轻干部资历尚浅、经验不足、心性不稳,在为官从政路上,需常怀敬畏之心、常存自省之觉,不能因蝇头小利而鼠目寸光,不能因荣耀光环而急功近利,更不能因私欲膨胀而贻误事业。面对眼花缭乱的欲望诱惑,年轻干部要学会处理好欲与求的关系,分辨清公与私的利弊,调整好尺与度的天平,时刻擦亮双眼,牢记廉政箴言,在诱惑面前心静如水,在名利面前看淡释然,在任何情况下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把握住自己,真正做到克己奉公、洁身自好、清廉自律,时刻保持人民公仆本色,切实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造福人民。

戒忿,有容乃大滋养自省之德。“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成不了心态的主人必然会沦为情绪的奴隶,战胜不了内心的焦虑就会有失方寸。有的年轻干部心气太高,遇到不如意就撂挑子;有的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急功近利、言行不一;有的多做一点分外之事就急眼、多为群众跑几趟腿就不耐烦。越是急躁越易出错、事倍功半,愤懑暴躁对解决问题于事无补,反而适得其反、自损八百;克己修身、勿施于人是展示良好道德修养的重要标志,平静随和、沉得住气才是高境界的体现。“有容乃大,有志者顺”。年轻干部切记恃才傲物、眼高手低,更不能遇事推脱、毫无耐性。人在事上练,刀在石上磨。练就宽阔的心胸城府,涵养毛竹之气度,要在勤学善思、知行合一中戒除浮躁易怒之心;在经受挫折、消化委屈中练就容人、容事、容言的雅量;在为人处世、解决问题中练就谦让、豁达、强大的内心;在为民服务、干事创业中展示大方、大智、大气的姿态。

戒急,韬光养晦涵养平和之气。司马懿和诸葛亮五丈原一战,魏军之所以能胜利,就是司马懿深谙“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的原理,让蜀军不战而败。在实际工作中,遇事急躁的情况很多:有的事前没将工作规划好,事中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主次;有的事事抱着袖手旁观的心态,关键时刻出现本领恐慌;有的看到别人平步青云就红眼嫉妒……“胸藏文墨虚若谷”,这些急躁情绪的根源在于没有摆正从政为民的初心,理想信念不坚定,自身能力本领不达标。年轻干部要涵养平和之气,需要在常学常新、善始善终中坚定理想信仰,在久经磨砺中增强自身能力素养和专业化程度。“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只有多经历一些急事、难事、大事,才能够更深刻地感受民情、社情和国情;只有多经受一些锻炼、历练和磨炼,才能更好的成长、成才、进步。作为年轻干部要瞄准正确方向,始终保持定力,一以贯之、久久为功,在脚踏实地、不懈奋斗中绽放青春,在心无旁骛、谦虚好学中增长本领,在勇于担当、干事创业中收获鲜花和掌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