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宗街:曾經的長沙文化“窪地”

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範亞湘

潮宗街麻石路保存至今,將成為“具有良好步行體驗的開放式整體街道”

“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寒風吹拂,冬雨淅淅瀝瀝地下個不停,撐著一把傘走在長沙老街上,一邊聽雨滴敲打麻石的聲音,一邊欣賞老街的景緻,頓覺穿越到了身著長袍馬褂的年代,有一種彷彿置身於戴望舒筆下的《雨巷》。

只是正在改造中的潮宗街卻是另一番味道,或許,要不了多久,這裡的老街區就將全面復原,可以遭逢到“一個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

潮宗街:曾经的长沙文化“洼地”

潮宗,原名朝宗,朝拜祖宗之意,因為舊時街口挑水而淌滿河水,“朝”遂演化成“潮”。潮宗街即是潮宗門正街的簡稱,因臨城門潮宗門而名,東起北正街(今黃興北路),西至湘江大道,是迄今長沙市僅存的4條麻石街之一。

從明萬曆年間,長沙知縣衙門搬到潮宗街以來,潮宗街就成為了長沙城北的政治經濟中心,人口聚集起來,街巷也就自然地鋪展開來。潮宗街原名朝宗街,因臨城門朝宗門而名。潮宗門又名草場門,明朝時是茅草的集散地。至今還有草牆灣的地名,牆灣即城內近靠城牆的街道。

對接潮宗門的潮宗街自然是最寬闊的,往裡走還有草牆灣、福慶街、潮宗裡、九如裡、梓園巷、群勝裡、楠木廳、永清巷、連升街、三貴街等等,這些窄巷像毛細血管一般鋪張開來,雖然看似雜亂無章,但大多數彼此相通,熟稔本地的人可以輕易地走街串巷,而對於陌生人就有如步入迷宮。

文史專家陳先樞認為,現在潮宗街的麻石的鋪設方法並不是最原始的,“應該是上個世紀50年代的風貌”。長沙保存古老麻石街風貌的是太平街,儘管現在已經是新的路面,但仍按照以前的方法鋪設完成,“有明清的味道”。

城市建設最主要的就是排水問題。陳先樞說,舊時長沙有八大公溝,都是在老長沙城佈局營造中人工設立的排水渠道。這八條公溝從北到南依次排列著,潮宗街位於第二條和第三條之間,城市的汙水與雨水可以通過下水道排入公溝然後流入湘江。

那麼,“作為開放式街區試點示範建設項目之一”的潮宗街歷史文化街區將如何實現“蝶變”?根據《長沙市開放式街區建設導則》規定,潮宗街在改造過程中遵循的就是“通過對街區路網進行暢通優化,對小區活動廣場進行文化塑造,對老舊建築進行有機更新,實現在歷史街區留住老長沙的城市記憶。”

記者在正在施工的潮宗街歷史文化街區看到,針對街區內部街巷通暢性較差、交通可達性不高的問題,一期新增了30多條交通微循環,打通了80多個斷頭路、瓶頸路節點,眼下已拉通多條生活街巷,實現了樓間路完全開放為人行公共通道,基本形成了窄路密網布局。

據開福區建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潮宗街改造中,道路建設以街道概念取代道路概念,拆除部分圍牆,開放公共空間,充分利用建築前區,打造具有良好步行體驗的開放式整體街道。同時,片區將打造楠木舊事、時務學堂紀念館、九如裡廣場、博物館等眾多的公共空間和景觀廣場,為人們提供一個適合碰面、交流、散步的積極空間。

潮宗街曾是長沙文化的“窪地”,湘雅醫學專門學校和文化書社等私學在此創辦

在人們的印象中,舊時潮宗街是米業、堆棧業的集中之地,尤以米市聞名於世,有德安、益華、恆豐、太豐、順豐、義豐、恆豐、友和、鄧春生等10多家糧棧、米廠。然而,這裡曾經是長沙文化的“窪地”,在上個世紀早期,潮宗街曾是長沙私學的繁盛之地。1914年湘雅醫學專門學校在這裡創辦,1920年毛澤東在此創辦文化書社……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朝廷頒佈《欽定學堂章程》,改舊式書院為兼學中西的學堂,近代意義的長沙私立學堂也由此興起。

陳先樞說,相對於“舊書院”,當時長沙興起的“新學堂”最明顯的特徵就是課程的設置。這一時期長沙的私立學堂開設的主要課程有——語文、算數、英語、體育,大多數學堂還特別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專門開設了與社會實踐相關的課程,讓學生不再是搖頭晃腦死讀四書五經的“書呆子”,而是成為能將讀書與社會生活相結合的全面發展的新人才。

不光是課程設置有了變化,連學生群體都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在當時政策的鼓勵和新文化的影響下,專門招收女生的私立學堂開始出現,女孩子也不再是隻能“養在深閨”的小姐,她們有了一種新的稱呼——女學生,今天的周南中學原名周家私塾,就是最早的女校之一。

在這期間,長沙出現了一大批優秀的教育家,他們順應時代,提出救國救民、民主科學、全面發展的教育思想和人才觀念。為提高私立學堂的教學質量,他們嚴擇良師、加強課程建設,辦起了數量眾多、門類齊全、獨立性強、以新式思想為指導的優秀學校。如被戲稱為“胡九叫化”的胡元倓創辦的長沙最早的私立中學明德學堂、民主革命先驅禹之謨創建的廣益學校,甚至還有外國教會如美國長老會和雅禮會在長沙建立的福湘女子中學和雅禮大學中學部。這些學校始終站在湖南教育發展的前列,後來都成為歷史悠久享譽三湘的名校,奠定了長沙近代新式教育的基礎。

《湖南大公報》曾於1917年8月刊文:湖南開辦最早且成績優秀者,以明德、周南、楚怡、修業、廣益、三公學為最,故省議會核減私立學校津貼,於八校獨家有待。另外,1924年6月,省教育廳舉辦的優會考,前十名中有六名為岳雲中學學生,1925年,明德學堂畢業生中有70%的學生考取了北大、清華等優秀的大學,當時私立學校教學質量的優良可見一斑。

儘管有很多優秀的學校,但眾多私立學校中也不乏劣品,所以湖南省教育廳於1929年公佈《私立學校規程》,其中提到:"凡申報私立中學必須具備下列條件:一、籌足資金一萬元,憑銀行存摺呈教育廳查驗;二、常年學租100擔,憑田契交教育廳核定;三、有固定校舍;四、有一定數量的圖書、儀器;五、組織了董事會。"儘管規定如此,但辦學心切的大部分私立學校還是先辦後報或邊辦邊報。

當時名氣大、成績顯著的學校多為私立學校,雖然有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但他們為湖南教育事業的發展,為人們科學文化水平的提高,為國家革命和建設人才的培養,為彌補公立學校的不足 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在民國時期的湖南,政治爭鬥頻繁,日寇犯湘,戰爭不息,行政官員摧殘教育事業的也不乏其人。私立學校走的一直是一條不夠平坦的艱難之路。

在長沙眾多私立學校中,有一所設立在潮宗街楠木廳4號的學校很是特別,這就是1933年創辦的厚生會計講習所(補習學校登記),這所學校僅次於1928年創辦的上海立信會計專科學校。厚生會計講習所後改名為私立厚生會計(補習)學校,它就是湖南財政經濟學院的前身,是民國時期湖南辦學歷史較早的培養會計專門人才的職業學校。這使得長沙成為“新式會計學校”的誕生地之一。

厚生會計學校“困境中拔錨起航”“戰火中絃歌不輟”,堅持者即使“毀家”也要“興學”

湖南財政經濟學院校史專家、研究員楊安娜告訴記者,從1933到1951年,“厚生”走過了一條不平常的辦學之路,這是一段“困境中拔錨起航”的艱辛時期。“日寇毀校,毀滅中孕育希望”的堅毅,“戰火中絃歌不輟”的雄壯歷史,是為湖南會計教育、培養會計人才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的歷史。

根據楊安娜的研究,“厚生”創辦因夢而生,寄託了當時有識之士的強國富民之夢。民國伊始,百廢待興,振興中國實業,繁榮經濟發展,迫切需要推廣普及西方新式會計,培養新式會計人才。而當時,雖湘學校林立,但專此教授會計者甚少,造就無多,不足以應社會之需。從日本留學歸國的著名教育家熊崇煦、李肖聃(李淑一之父)等人士,執著於學界,深知高初中畢業生所學只專為升學之預備,都苦於難尋出路,為彌補普教之不足,適應國計民生之所需,於1933年4月創辦厚生會計講習所,省教育廳同年5月3日准予補習學校登記。由著名的經濟學家、翻譯家陳家瓚任所長,校址在長沙市潮宗街楠木廳四號。1938年長沙“文夕大火”,楠木廳被焚而學校停辦。

“厚生”復辦,濟世育才,書寫了繼任者們在戰火中絃歌不輟之精神。日寇犯湘,經濟蕭條,民生凋敝,學校遭毀,大批學生失學。涉商海多年的商人羅徵年,知曉精通改良簿記之人才於公私事業發展之重要,故欲辦一會計學校,解決會計人才之睏乏,救濟戰時失學之青年,以利國民。1940年,當得知厚生會計講習所停辦後欲復之艱,羅徴年便傾其積蓄和房產,投入其恢復重辦。1941年9月,厚生會計講習所在長沙西鄉油草鋪楓樹嘴“怡莊”(現望城區白箬鋪鎮淑一村楓樹嘴)恢復招生開學。

“當時學校校產有稻田250畝,桐樹700餘株,果樹300餘株;怡莊共有正規教室5間,大禮堂1間,宿舍17間,其它房屋幾十間,依山傍水,環境安謐。”1942年,陳家瓚因年老多病辭去所長職務。同年厚生會計講習所更名為私立厚生會計補習學校,並將學制延長至一年。羅徵年任校長。長沙淪陷後,於1944年8月遷至長沙美桐鄉十九保嶽祠,1945年2月轉移到安化城北鹿角溪劉家老屋, 1945年下學期學校又遷回至“怡莊”繼續辦學。1946年,為方便學生實習,將高級第四、五班轉移至長沙市社璮街長沙幼幼小學(租賃)開設夜班。1949年,在長沙市天鵝塘右東園一號和青山祠五號兩處新增兩處辦學點。

1950年9月湖南省人民政府接管,其時,政府接管的私立厚生會計學校領導體系完備,內部組織健全。擁有教職員16人,其中專任教師9人,職員7人,人員結構合理,教師年富力強,學歷層次高。因教室不夠,本年下學期租賃七里廟落星田私房繼續辦學。1951年10月,省財政廳稅務局接辦私立厚生會計學校,由私立改為公辦,校名改為“湖南厚生會計學校”,校長由當時正一會計師事務所所長陳純(熊崇煦之女婿)擔任。

“厚生”的創辦者及繼任者們不追求個人財富,而是謀求民族發展,毀家興學,投身教育事業,培養財經人才,不忘初心、始終如一。“外公在上世紀40年代前是個富人,在接管厚生會計講習所以後,把家產都用於興辦厚生會計學校,至1950年全部交由政府接管。後來則窮困潦倒不能養家餬口而將兒女送人撫養,但外公仍矢志不渝,致力於會計人才培養。外公似乎天生就有辦學情結,直到1962年,外公又創辦了‘長沙市西區培英會計學校’。”羅徴年外孫、長沙網絡讀書會會長吳濤認為,民族的繁榮發展,教育是最根本的原因。“‘厚生’的優良傳統值得我們好好研究和借鑑,應當進一步傳承下去,融入今後的人才培養工作。”

專家呼籲:“在原‘厚生’的地方設立‘湖南會計博物館’,真實地展現湖南在會計學上的地位。”

在人們的印象中,大多以為會計只是一堆乾巴巴的數字、一本本破舊的賬本……其實不然。會計用品用具、會計報告、各類契約、公司檔案以及與會計相關的文物,如罐裝宋代銅錢、崇禎年丈清地畝公冊等,都屬於會計類。

2002年6月,湘西里耶古城出土了大批秦代簡牘,對此,學術界給予了極高評價。著名歷史學家李學勤說:裡耶秦簡是21世紀最重大的考古發現之一,堪與西安兵馬俑等量齊觀。其學術價值,足以與敦煌文獻、甲骨卜辭媲美。然而,人們不大瞭解的就是,湘西里耶秦簡其實是一本超大的“賬簿”。

湖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教授、博士、會計系副系主任陳敏,在“敦煌經濟文書的會計制度與財務思想”及“出土簡牘賬簿史料整理與研究”等方面造詣深厚。她從簡牘時期會計史研究的發展,勾勒出了中國出土簡牘賬簿史料情況以及湖南出土簡牘賬簿史料研究情況。據她介紹,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出土簡牘總數達到30餘萬枚,“其中三分之一以上是賬簿簡,時間跨度從戰國到秦漢三國兩晉,內容涉及記賬符號、記賬方法、上計制度、記賬單位、物價、經濟等。裡耶秦簡中出土現存最早四柱結算法記錄,刻齒簡反映財務審計與稽核方法;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數萬枚稅簡記錄了三國孫吳時期稅制及稅收程序。研究表明,簡牘時期單式記賬法產生了巨大的進步與發展,同時,出土簡牘賬簿文獻記錄表明漢代商品經濟發展處於整體上升而階段波動的經濟發展特徵。”

楊安娜認為,厚生會計講習所(厚生會計學校)作為湖南培養近代會計專門人才的源頭和基地,為促進湖南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大量的人才支撐,發揮了巨大作用,但由於戰亂和文革的影響,學校人才培養和會計學術之影響記載不多,幾乎被人遺忘。然厚生會計講習所至今天湖南財政經濟學院的發展歷程,既是湖南近現代會計教育的縮影,也是湖南近代會計發展歷史過程的印證,研究、挖掘、整理和弘揚厚生會計學校這段歷史,對進一步研究湖南近現代會計教育及會計發展史意義重大,能填補湖南近現代會計教育史、湖南近現代會計發展史研究工作的空白,為以後會計教育的發展提供借鑑。

基於湘西里耶秦簡、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在會計學歷史上的影響,以及長沙曾是“新式會計學校”的誕生地之一的地位,楊安娜呼籲:“可以利用潮宗街的改造,在原‘厚生’的地方設立‘湖南會計博物館’,真實地展現湖南在會計學上的地位。”

楊安娜說,進行會計歷史文化遺存的搶救性收藏和保護,可以弘揚會計歷史文化,促進會計學術研究與交流。“我想,未來的湖南會計博物館一定要側重於會計文化的綜合展示,其內容重在會計基本方法、制度、理論、會計實務及相關成就的展示方面,注重人、物、史三個方面。這裡的‘人’是指對會計歷史人物的展示;‘物’是指通過會計歷史文物的收集、整理、保存、研究和展示,在搶救性地收集和整理會計歷史文物、文獻的同時,集中展現會計歷史的真實;‘史’是指會計歷史研究及展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