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类很少吃食肉动物?

​生物的正常生理活动会消耗自身能量,如果需要生存就必须从外界获取新的能量填补空缺,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并且储存起来供自己使用,但是动物却没有这种”本事”,它们必须通过食草或者食肉来为自己补给。

为什么人类很少吃食肉动物?


所以我们大概可以将自然界中的动物分成三类:食草动物、食肉动物和杂食动物。人类也是杂食性的。但是在人类的食谱中却似乎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很少有人会去吃肉食性动物的肉,这是为什么?原因可能有这么几点。

为什么人类很少吃食肉动物?


原因一:在远古时代,人类祖先的生存环境要比我们艰难的多。进行捕猎时,他们没有枪啊炮啊这类热兵器,用的仅仅是经过打磨后带有锋利边缘的石头。草食性动物数量更多,脂肪含量还高,相比凶猛异常的食肉动物,性情更温和的草食性动物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习性便被流传延续下来了。

为什么人类很少吃食肉动物?


原因二:食物链想必大家在高中的课本中都学到过,该词最早是在1927年由英国动物生态学家埃尔顿提出。食物链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三部分,简单来说,就是各个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它们就像锁链一样环环相扣密不可分。但是在食物链中能量的传递有两个规则,那就是单向性和逐级递减。

为什么人类很少吃食肉动物?


能量在食物链中的传递效率只有10%~20%,比如你有100吨草可以喂养10头牛,但是只能供一只狮子吃。显而易见,人类通过牛获得的能量要比狮子多的多。在如今这个人口基数巨大的社会,食物的数量是影响人们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为什么人类很少吃食肉动物?


原因三:食物链中虽然能量是逐级递减的,但是还有一种现象正好相反。有些毒物质生物一旦吸收后就不会被排除体外,并且会在捕食者体内越积越多,我们称这种现象为生物富集。据记载,曾有考古学家挖出骨骼布满斑点的古人类化石,生物学家将这种疾病命名为维生素A过多症,患这种病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大量食用食肉动物的肝脏所导致的。

为什么人类很少吃食肉动物?


比如,美国白头海雕的数量锐减,很多人以为是捕杀所致,其实不然,原因是体内有毒化学物质DDT含量过高且无法排出,导致蛋壳过软无法孵化。

为什么人类很少吃食肉动物?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人类对自己法律的不断规范化。因为人类的非法捕杀和环境的变迁,很多食肉动物都被列为国家保护动物,素有“丛林之王”美称的东北虎就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如果有人想捕杀它们,面临的是法律的严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