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中國業務獨立後三大企業欲換將,背後透露這些關鍵信號

​距離2019年結束僅餘不到半月的時間,值此年末,向來以“保守”著稱的豐田在宣佈中國業務即將獨立之後,又連發多項涉及中國三大企業的重大高層人事任命,在業內掀起巨浪。


據知情人士透露,12月18日,豐田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TMCI)發佈了內部通告,涉及一系列人事變動。其中,董長征出任TMCI高級執行副總經理(SEVP),豐田汽車研發中心(中國)有限公司(簡稱TMEC)執行副總經理;李暉出任TMCI執行副總經理(EVP);郎立新出任TMCI副總經理,結束在豐田金融的工作返回銷售一線;陳忱晉升TMCI副總經理(VP),繼續負責市場工作。

豐田中國業務獨立後三大企業欲換將,背後透露這些關鍵信號

此外,雷克薩斯中國執行副總經理大竹仁,將接替水谷雅史出任一汽豐田常務副總經理;現任廣汽豐田執行副總經理李暉將接替大竹仁出任雷克薩斯中國執行副總經理;現任廣汽豐田採購與管理副總經理文大力將接替李暉出任廣汽豐田執行副總經理,三則人事任命將於2020年1月1日正式生效。
截至目前,三大企業並未對系列人事消息進行“官宣”。澎湃新聞記者在第一時間向相關企業求證,豐田中國等尚未予以正式答覆。
不過,從如此詳細的職位變動信息來看,豐田在華人事換防並非“空穴來風”。尤其聯繫到12月初,豐田汽車剛剛宣佈,自2020年1月1日起,該企業將把亞洲地區拆分為“中國業務”和“亞洲業務”,使雙方獨立存在,加強和加速執行能力。當時,就有不少業內人士預測,伴隨著業務調整,豐田也將在人事層面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
具體來看此次高層換防,其背後實則透露了諸多重要信號。
首先,在豐田工作超過30年的“老將”大竹仁將重回一汽豐田,其此前在一汽豐田、廣汽豐田以及豐田中國等關聯公司積累的豐厚實戰經驗將助力一汽豐田在銷售和產品規劃方面在華開啟新篇章。


從目前銷量情況來看,雖然一汽豐田在華體量比廣汽豐田稍大,但增長勢頭遠遠遜於後者。數據顯示,廣汽豐田1-11月累計銷量62.4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6%;一汽豐田1-11月累計銷量約為67萬輛,同比增長僅為1%。
要知道,2018年全年,一汽豐田全年銷量達到71.5萬輛,而廣汽豐田僅為58萬輛,但從今年的表現來看,廣汽豐田後來居上,甚至全年表現“鹿死誰手”還尚未可知。

豐田中國業務獨立後三大企業欲換將,背後透露這些關鍵信號

廣汽豐田執行副總經理李暉

顯然,廣汽豐田今年以來的優異表現也為李暉調任雷克薩斯中國執行副總經理“埋下伏筆”,值得注意的是,李暉將成為首個在該職位上的中國籍高管,這不僅透露出豐田加速本土化的決心,也讓豐田或讓“廣汽豐田承擔雷克薩斯國產的猜測”愈發引人遐想。
11月,雷克薩斯銷量為1.93萬輛,超越凱迪拉克成為豪華品牌二線陣營冠軍。作為目前豪華車品牌中為數不多尚未國產的車企,今年1-11月,雷克薩斯累計銷量突破18萬輛,同比增長21%,創下全新記錄,全年有望突破20萬輛。站在20萬量級之上,可見,豐田將其把國產化提上日程也並全無可能。
從此次人事換防可以看到豐田“中國最重要”的對華戰略正不斷提速,更有針對性也更加密集。
作為豐田汽車在全球方位內最重要的市場之一,中國僅次於它在美國和日本的銷量規模,今年前10月,豐田汽車在全球範圍內累計銷售汽車804.7萬輛,同比增長1.6%,其中在中國市場銷量達到131萬輛,同比增長7.2%,不僅增幅強勁,且佔比全球市場的16%。
從產品方面來看,今年豐田在華投放多款在TNGA架構下的個性產品,包括全新第二代卡羅拉、全新RAV4榮放、亞洲龍AVALON等,全面能帶動帶動品牌銷量大漲。例如,截至11月,卡羅拉家族共計批售32.5萬輛;10月下旬上市的全新RAV4榮放,截至11月底已收到近3.5萬輛訂單。


在電氣化方面,豐田已經與比亞迪簽訂合資協議,豐田與比亞迪各出資50%,致力於新能源產業的新公司將於2020年正式成立,未來雙方共同開展純電動車及車輛所用平臺、零件設計及研發等相關業務。2020年起,豐田計劃在全球範圍內推出10款BEV車型,其中的6款將基於E-TNGA平臺架構打造,新合資公司助力豐田電氣化戰略的規劃實施。
不僅如此,為了支持更多產品落地,豐田將進一步擴大在華生產佈局,天津一汽豐田工廠、廣州廣汽豐田工廠以及一汽豐田成都工廠的產能將進一步提高,預計總產能將達到200萬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