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患者:如何判斷和拒絕過度治療?

過度治療”的概念最早可追溯至1967年,流行病學家傑克·溫伯格進行的調查顯示,不同地區對同一疾病的治療方法不盡相同,這種選擇並不完全依照臨床指南[2]。這個發現逐漸引起大家對“過度治療”的重視。國際上普遍稱為“Unnecessary health care”,直譯為:不必要的衛生保健。2008年,《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將過度治療定義為:

過量的或花費過高的治療

腫瘤患者:如何判斷和拒絕過度治療?

由於腫瘤疾病的特殊性,目前國際上的前沿理念為“精準治療”,每個人的治療方案都不盡相同。但在任何一種治療的使用之前,都應該有相應的指南或專家共識支持。概括而言,超出治療目的給予治療可認為是過度治療

家屬的補償心理

家屬會產生焦慮、抑鬱等的情緒[4],所謂“關心則亂”,一方面對疾病的認識不夠充分,一方面為了表達對親人的愛,表現為盲目追求“最好”的治療、用“最貴”的藥,造成過度治療。

醫生面對的患者多與《臨床診療指南》的診斷標準不完全相同,或由於患者及家屬意願、經濟條件等原因不能完全按照指南進行治療,或由於對指南的理解不夠透徹,這都是可能導致無法完全按照指南進行治療的原因所在。

身體損傷

以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PTMC)為例,目前的過度治療包括:對腫瘤直徑<5 mm,無其他甲狀腺癌高危因素的病例行全甲狀腺切除術+淋巴結清掃,這會

造成患者甲狀腺功能的缺失,需要後續終身服藥並檢測甲狀腺功能,給生活帶來很大不便。除了手術,放化療等治療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果過度使用會帶來不必要的痛苦。

經濟和醫療負擔

中國的腫瘤患者已經面臨著很大的經濟負擔,根據2017年發佈的《中國腫瘤患者服務升級研究報告》,中國每位癌症患者平均每年總自付14萬元,超出人均可支配收入1.75倍,用靶向藥的患者平均每人每年自付22萬元,超出人均可支配收入2.7倍。

腫瘤患者:如何判斷和拒絕過度治療?

過度治療無疑將患者的經濟負擔再次加重。我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醫療保險司司長陳金甫在《財經年會2018:預測與戰略》上接受採訪時表示:“2017年中國總衛生費用達到4萬多億,然而這其中30%是浪費的,屬於過度醫療,這些消費質量堪憂,從當下的醫療服務來說,先不談健康,目前對衛生服務的評價也是不足的。”過度治療佔用了整個社會的醫療資源。

心理壓力

在求醫的過程中,我們會根據治病的藥物數量、金額等標準去衡量疾病的嚴重程度。當面對更多的手術、藥物時,我們就面臨著更大的心理壓力,包括焦慮、抑鬱、恐懼等。如果心理壓力不能及時緩解,更可能進一步影響疾病的發展。


腫瘤患者:如何判斷和拒絕過度治療?


方法一:求醫路上

前面已經提到,規範的治療是在治療目的下,醫生嚴格遵守指南,結合患者病情合理手術、化療、放療、靶向或免疫治療等。然而作為患者,怎麼能保證醫生規範治療呢?最可行的是,不要輕信廣告宣傳,不要輕信網絡搜索的結果,到專業、規範的專科醫院、專業的科室去就診

另外,由於病情的“個性化”,不同的專家可能給出不同的治療方案,此時可嘗試多學科會診,諮詢多個醫生,增加規範治療的可能性。

在國際上,腫瘤治療除了手術、放化療等幾大傳統“武器”以外,還有目前比較火的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特別是免疫治療,雖然進入我國的時間不長,但是現在很多患者從免疫療法受益,特別是肺癌,乳腺癌,黑色素瘤患者。因為免疫療法是利用我們天然的防禦系統,去實現抗癌的,因此全球科學家們在紛紛研究免疫療法,上市的就有34種,免疫療法可謂是百花齊放,希望科學家優化免疫療法,讓更多患者受益,還有近期免疫療法檢查點抑制劑進入社保,很快患者不用再吃昂貴的藥物。可惜的是,我國細胞療法還沒有沒有批准上市的療法,不然將有讓更多患者受益。

需要注意的是,治療方案需要醫患雙方共同確定,不能盲目依賴任何一種治療,綜合規範治療癌症。

腫瘤患者:如何判斷和拒絕過度治療?

另一方面,保健品正逐步走進我們的日常生活。我國《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標準》明確規定:“(保健品)能調節人體的機能,適用於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我們需要謹慎選擇符合國際、國內標準的保健品,閱讀產品說明書

,瞭解服用的適應症、禁忌症和注意事項,不盲目購買,在服用之前最好諮詢醫生

方法三:病情穩定時

在與疾病相處的每一天裡,我們都應該注意養成健康生活的習慣,包括飲食、運動、心理健康等等。強壯的體魄才是抵禦疾病的基石,這比治療更重要。

飲食:我國衛健委2017年發佈《惡性腫瘤患者膳食指導》,原則包括:適當運動、保持適宜的體重;飲食多樣化、補充蔬菜水果;適當選擇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的食物;限制精製糖的攝入及必要時進行腸內、腸外營養支持。還要戒菸、戒酒、減少油炸燒烤等食品的攝入。

運動:推薦每週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鍛鍊,1周2次的力量訓練

。保持良好的運動習慣可以降低很多慢性病的發病率,提高我們的生活質量。

心理:國內外一些研究顯示心理壓力的緩解可提高人體的免疫力,國內外諸多臨床指南已經把心理干預作為推薦的治療。推薦的方法包括醫患及患者間的溝通、家庭和社會支持、肌肉放鬆和意念引導等。我們應該增加對疾病的瞭解,樹立抗擊疾病的信心,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那如何患者正確就醫

方法一、學習癌症相關知識:確診癌症後,家長和患者要積極學習癌症相關知識,瞭解病因、治療方案、護理方案、預後等。

方法二、積極和醫生溝通:主治醫生對患者病情最為了解,多和醫生溝通,治療過程中有任何疑問,都要積極諮詢,將疑慮和醫生說出來,聽取醫生的解答和建議。多和病友溝通,交流治療心得。

方法三、保持理性:治療時要相信科學,尋找正規治療方案,在醫生提出治療建議後,患者和家屬在選擇治療方案上,不要盲從和迷信,科學考證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患者一般情況:全身情況良好,心、肺及腎功能無嚴重損害,估計可以耐受手術;肝功能代償良好,或僅有輕度損害,按肝功能分級屬1級,或屬2級,經短期護肝治療後,肝功能恢復到1級;無廣泛肝轉移性腫瘤。

2、化療


腫瘤患者:如何判斷和拒絕過度治療?


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可以選用:選擇性的區域化療,如經肝動脈和食道靜脈曲張,腫瘤較侷限,尚無遠處轉移,又不適合於手術切除或手術後復發者,建議採用放療為主的綜合治療。

3、放療

放療對一般情況好,肝功能尚好,不伴有肝硬化,無黃疸、腹水,無脾功能亢進和食道靜脈曲張,腫瘤較侷限,尚無遠處轉移,又不適合於手術切除或手術後復發者,可採用化療。

是在細胞分子水平上,針對已經明確的致癌位點的治療方式。可設計相應的治療藥物,藥物進入體內會特異地選擇致癌位點來相結合發生作用,使腫瘤細胞特異性死亡,而不會波及腫瘤周圍的正常組織細胞,所以分子靶向治療又被稱為“生物導彈”。

5、免疫治療為主,其他標準治療為輔的聯合方式


腫瘤患者:如何判斷和拒絕過度治療?


如果現在還有誰沒有聽說過免疫治療,那一定是沒有關心過癌症治療領域。什麼是免疫療法?癌症免疫療法是一種利用免疫細胞,增強免疫細胞的功能來消除癌症的治療方式。它可以:

  • 幫助免疫系統識別和攻擊特定的癌細胞
  • 增強免疫細胞,消滅癌症
  • 為身體提供額外的物質增強人體免疫反應

免疫療法是當今最火熱的癌症治療方式,被譽為癌症治療的第三次革命。到目前為止,免疫治療已經發展出了多種形式:靶向抗體、癌症疫苗、過繼細胞療法、溶瘤病毒、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細胞因子和免疫佐劑

免疫細胞療法已經是我們時代的主題,以免疫為基礎的聯合治療,包括免疫聯合化療、免疫聯合TACE、免疫聯合放療、免疫聯合免疫、免疫聯合抗新生血管藥物,是我們未來探索的方向,在現在以及未來為肝癌患者解決癌症問題,減輕痛苦,延長生命週期,提高生活質量。


我是伊藤教授,關於腫瘤治療,我們有很多治療方法,不要單單隻靠一種,要多管齊下,發揮各自的療效。患友需要了解免疫療法的,可以點擊我的頭像“私信”或“瞭解更多”進行諮詢。同時,大家覺得幫助到你,可以通過點贊,轉發來讓更多患者的受益!謝謝大家,祝福癌友早日抗癌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