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採銅鑄錢,以資軍用,流通之久難以想象,一直到了民國初期

吳三桂自康熙十二年舉兵反叛,到康熙十七年病逝,叛亂期間已無朝廷糧餉,即便處心積慮,多年積攢,但巨大的各項開支,從何而來?

《清史稿》記載:“是時雲南、貴州、湖南地皆入三桂,通番市,以茶易馬,結倮儸助戰,伐木造鉅艦,治舟師,採銅鑄錢,文曰‘利用’。所至掠庫金、倉粟,資軍用。”

從這段描述中可以得知,吳三桂的收入來源有兩方面,一是舉兵北上途中搶劫地方庫金和糧草,以資軍用;二是“採銅鑄錢”,所鑄錢幣稱為“利用”。


吳三桂採銅鑄錢,以資軍用,流通之久難以想象,一直到了民國初期


“三藩”作亂期間,吳三桂及其黨羽一共鑄造三種銅錢,“利用”只是其中的一種,期間一直在雲南、貴州和湖南三省之間與清朝的官錢混合使用,使用時間也最為長久。據考證,“利用通寶”流通和使用最廣的是湖南澧水流域臨澧澧縣一帶,一直到了民國初期才停止使用。

康熙十七年(1678年)三月,吳三桂在衡陽稱帝,改元“昭武”,所鑄銅錢為“昭武通寶”。


吳三桂採銅鑄錢,以資軍用,流通之久難以想象,一直到了民國初期


吳三桂僅僅做了短短五個月的皇帝,其後他的孫子、吳應熊庶子吳世璠繼位稱帝,改號“洪化”,鑄“洪化通寶”。


吳三桂採銅鑄錢,以資軍用,流通之久難以想象,一直到了民國初期


吳三桂當時依靠哪裡的資源開爐鑄錢呢?據說在雲南北部的大雪山原始森林深處發現了兩處錢廠遺蹟,相傳為吳三桂私鑄銅錢之所。更有傳言說,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期,森林裡的春筍拔節頂起了一串串銅錢,被進山採筍之人發現。這片原始森林位於現在的雲南省威信縣境內。

據統計,威信縣是雲南省15個重點採煤縣之一,煤炭資源遍佈全縣10個鄉鎮,遙測儲量達40億噸。如此巨大的煤炭儲量為鑄錢創造了必要的先決條件。

而另一個必要條件就是銅礦。據統計,雲南銅礦資源豐富,探明儲量958.88萬噸,最重要的分佈區是玉溪(278.85萬噸)和昆明(271.84萬噸),兩地銅資源儲量佔全省的60%左右。

玉溪距離威信約740公里,昆明距威信大約600公里,無論從哪個地方運輸銅礦石到威信都可以滿足鑄錢所用。

如今“利用通寶”、“昭武通寶”、“洪化通寶”依然可以在古幣市場中見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