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車的“理想”,還能實現嗎?

文 | 貢曉麗

2019年的最後一個月已經過半,對造車新勢力理想汽車來說,最近半個月紛亂又漫長。

12月2日,理想汽車宣佈首款新車理想ONE的交付喜訊,但同時又不得不一再出面解釋重慶理想智造汽車有限公司(前身為重慶力帆汽車)再度成為被執行人的原因。接下來,這邊剛按下銀行貸款的葫蘆,那邊又浮起了車輛出問題的瓢,一腦門官司的理想汽車,還能不能實現理想?

理想汽車的“理想”,還能實現嗎?

貸款,緊急解決方案

理想汽車由前汽車之家創始人李想於2015年創立,4年後首款量產車的交付對於理想而言,有著重大意義,但就在這個節骨眼上,理想汽車卻出了問題。

12月11日就有準車主在交付群中發消息稱,在辦理貸款流程中遇到了銀行不予發放貸款的問題。

好在理想汽車處理及時,當天晚上第一時間給出了官方回應和解決方案,暫時平息了這場不大不小的風波。

理想汽車針對在某銀行貸款已經支付首付和未支付首付的用戶提供了不同的解決方案。已經支付首付的用戶,轉由理想汽車官方自有金融渠道——江蘇智行融資租賃有限公司辦理放款事宜。方案與之前銀行審批的方案一致,包括月還款額、期數及是否抵押等。用戶只需要到交付中心簽署新的融資租賃等協議,即可提車。

而針對未支付首付的用戶,將幫助車主修改其他合作金融渠道或更改為全款購車。如果用戶不滿意更改後的金融渠道,可以辦理免費的退車處理。

理想汽車的“理想”,還能實現嗎?

雖然理想汽車很快便提供緊急解決方案,但這一過程還是給車主造成了不小的麻煩。對此,理想汽車表示,對於所有已提交銀行貸款申請的用戶(在2019年12月10日23:59分前,完成銀行金融頁面資料填寫並提交,包含支付及未支付首付款),額外贈送一年的理想Plus會員。

此次事件雖然順利解決,但大眾對品牌信任度的打折,退車導致的用戶流失,對於年輕的理想汽車而言,都是較大的負面影響。回過頭來,銀行不再與理想汽車合作的緣由,也值得深思。

“一切由力帆集團負責”

"對不起車主們了。還是我們自己實力不夠強,害得用戶也跟著被銀行欺負。抱歉、抱歉、抱歉。我們現在還很弱小,也會出很多問題。"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將上述事件的緣由歸咎於自身的"弱小"。雖然理想汽車確實談不上強大,但它本身的資金狀況也沒有太大問題。

根據江蘇省國資委的公告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理想汽車營業收入約為527.76萬元,淨利潤約虧損6.29億元,資產總額約為58.41億元,負債總額為9.31億元。但就在今年8月,理想汽車宣佈完成來了自王興(美團創始人)、李想和字節跳動等投資方的5.3億美元C輪融資。

實際上,銀行不再與理想汽車合作的緣由,或許與理想汽車所收購的重慶力帆汽車有關係,後者在收購前揹負著債務問題導致近期被列入被執行人。

2018年12月,理想汽車以6.5億元從力帆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手中收購力帆汽車100%股權,由此獲得乘用車生產資質。2019年1月力帆汽車正式更名為"理想智造"。


理想汽車的“理想”,還能實現嗎?

天眼查數據顯示,12月2日,理想智造新增2條被執行人信息,執行標的累計超3523萬,執行法院均為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這是繼9月份之後,理想智造三度被列為被執行人;而這一次距離上次被列為被執行人還不到1個月。

理想汽車方面表示,"今年以來,理想智造三次被法院列為被執行人,所涉訴訟均為力帆集團持有並經營力帆汽車期間發生的債務,訴訟案件發生後,均由力帆集團與相關債權人對接並尋求解決方案,後期案件的處理也由力帆集團負責"。

除了被列為被執行人之外,自2019年6月起,理想智造先後被四川賽特製冷設備有限公司、深圳市比克動力電池有限公司、上海福宇龍汽車科技公司等23家公司起訴,而這些訴訟大部分都是買賣合同及票據糾紛。

理想汽車強調稱,"針對力帆汽車所負擔的債權債務,在當時收購時,力帆集團與理想汽車就做出了明確的書面約定:收購時點前發生的所有債權債務均由力帆集團承擔"。

權利義務約定得明明白白,本以為準生證在握,一切準備就緒,只待量產衝刺,誰知一樁又一樁的合同糾紛找上門來,這估計也是理想汽車沒有預料到的。

從銀行角度來看,不管力帆汽車所負擔的債權債務與理想汽車有沒有關係,銀行終止與理想汽車合作,的確是出於對其風險評估之後的結果,屬正常職責範圍。顯然,力帆舊債已經對理想汽車造成了一定實質意義的影響。

理想汽車能實現理想嗎?

前有糾紛不斷的理想智造拖累,後有消費者一個接一個的車輛安全質疑,在數百家造車新勢力爭搶新能源汽車市場大蛋糕的當下,如此一連串的遭遇,不禁讓人懷疑理想汽車還能否保持其頭部地位。

12月11日,一位用戶表示一輛剛剛交付不久的理想ONE亮起了"排放控制系統故障"的故障碼。

理想汽車的“理想”,還能實現嗎?

在事件發生後,理想ONE的工作人員在短時間內聯繫上車主,最終確認故障原因是空調系統三通閥自身診斷機制導致的誤報警,並針對目前發現的此類誤報警問題提出了通過後期OTA升級的辦法予以解決。

12月16日早上,一位車主在微博上發佈了一條視頻消息,稱"理想ONE在高速上只能靠定速巡航行駛,油門踏板失效"。

微博剛發出二十分鐘,理想汽車就發出了官方的回應以及解釋,原來是汽車的物流模式在交車後未取消,車輛質量沒有問題。緊接著,李想也針對這件事情,發出了聲明,稱"是我們自己太蠢了"。

理想汽車的“理想”,還能實現嗎?

一個新生的品牌,本身就僅有薄弱的信任基礎,而一件件累積的小問題無疑也會影響用戶的使用體驗和口碑。

理想汽車將自己打造成為消費者的理想之選的優勢,是其超過800km的綜合續航里程,也讓這一新車打出了"沒有里程焦慮"的旗號。

能夠讓理想汽車底氣十足的原因在於其另闢蹊徑,沒有采用目前市面上常見的純電形式,也不是油電混動或是插電式混動,而是增程式電動。

增程式電動汽車利用一個比較輕且便宜的增程器來解決用戶對純電動汽車的"里程焦慮",並且能夠大幅減少電池數量,這就是增程式電動汽車設計理念的由來。

說白了,"增程器"就相當於一個移動充電寶,而增程器目前的最佳選擇是內燃機。這臺作為充電裝置的燃油發動機並不需要很強的動力,一個小排量的發動機即可滿足充電需求。

所以,增程式電動車就是在普通純電動汽車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套由內燃機和發動機組成的"充電寶",可以在電池組沒電時及時進行充電,從而增加續航里程。

理想汽車的“理想”,還能實現嗎?

當然,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物,有優點必有缺點。在設計製造方面,增程式電動車擁有兩套動力系統,這對於車企來說,就意味著必須掌握兩套系統的技術,不僅是製造成本,甚至還有全新平臺的研發成本。並且由於多了一個"增程模塊",它將直接影響到整車的性能、散熱系統、電控效率等等,可以說為廠商增添了不少技術難題。

雖然能夠解決純電動汽車的續航焦慮,但隨之而來的增程式電動車通病卻並沒有得到很好的處理,並且做為一個全新品牌的首款車型,還沒有經過時間及市場的考驗。

目前已有不少完成交付的車主稱,新車剛開,就發現儀表盤出現多種故障燈,擔憂車輛質量狀況。雖然理想汽車官方聲明稱故障屬於診斷誤報,會在後續的軟件升級中解決。但車主仍然擔心後續是否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總的來看,李想的理想並不是特別理想,未來理想的造車之路也許會更加坎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