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關廟那麼多 更有前三聲名顯赫 荊州關帝廟憑什麼排第四

關羽在中國無人不知,與孔子並稱文武二聖。全國的關廟更是不計其數。

解州關帝廟、洛陽關林、當陽關陵,是當之無愧的全國三大關帝廟。個個都有顯赫的歷史,排名在全國也是毫無疑義的。那麼你知道第四大關帝廟在哪裡嗎?

還是先從三大關帝廟說起吧!

解州關帝廟

全國關廟那麼多 更有前三聲名顯赫 荊州關帝廟憑什麼排第四

解州關帝廟位於山西省運城市,是我國現存始建最早、規模最大、檔次最高、保存最全的關帝廟,被譽為“關廟之祖”、“武廟之冠”。

解州關帝廟被譽為中國傳統道德文化的神聖殿堂。創建於隋,宋明時曾擴建。清康熙年間毀於火。後經十餘年始修復。主廟內的主體建築,規模宏大,氣勢非凡,雕樑畫棟而又莊嚴肅穆,身臨其境,不能不使人對關公肅然起敬;中軸線南端的東側,建有“萬代瞻仰”的石牌坊一座,中軸線南端西側建有“威震華夏”木牌坊一座。這兩座氣魄宏大的牌坊,向世人昭示著關公及關公文化在中國古代歷史上的顯赫地位,令人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解州是關羽的出生地和成長地,無論從規模還是地位,解州關帝廟是當之無愧的天下關廟第一。

洛陽關林

全國關廟那麼多 更有前三聲名顯赫 荊州關帝廟憑什麼排第四

洛陽關林,位於洛陽市,北依隋唐故城,南臨龍門石窟,是我國唯一的"冢、廟、林"三祀合一的古代經典建築群。始建於三國時期,後明朝在漢代關廟的原址上擴建。清乾隆時又加以擴建,形成現今的規模。關林的主要建築均在中軸線上,依次為舞樓、大門、儀門、甬道、拜殿、大殿、二殿、三殿、石坊、八角亭,最後為關冢。

財神殿,是關林現存最早的建築,。殿門裙板上浮雕龍鳳、牡丹、麒麟等,額坊彩繪八仙及“斬顏良”、“誅文丑”、“殺秦琪”等12幅關羽故事,展示關羽萬人無敵的神勇歷史。殿門懸有光緒皇帝手書的“光昭日月”匾額。

洛陽關林,是當年曹操為埋葬關羽首級而修建。論地位,排第二也當之無愧。

當陽關陵

全國關廟那麼多 更有前三聲名顯赫 荊州關帝廟憑什麼排第四

關陵,位於湖北當陽城區西北3公里處,關陵是為紀念三國蜀將關羽而建,乃關羽之陵寢。

當陽關陵始建於東漢,稱"漢義勇武安王祠",嘉靖年間整修陵廟,始名關陵自隋唐以來,歷代皇帝為關羽加封,使其成為武聖人,直至關帝,他的陵園隨之擴大,形成宏偉規模。明嘉靖年間,已成陵園建築群,始名"關陵"。

當陽關陵,是埋葬關羽身軀的地方。最開始吳國修建的陵墓比較簡陋,經後世不斷修繕成了如今規模。位列第三也無爭議。

好了,前三大關帝廟已經介紹完了。下面來詳細介紹一下,荊州關帝廟吧!介紹完後,大家自己評價一下看荊州關帝廟位列第四大關帝廟夠格不夠格。

荊州關帝廟

全國關廟那麼多 更有前三聲名顯赫 荊州關帝廟憑什麼排第四

荊州關帝廟位於荊州古城內,原為三國時期關羽鎮守荊州10餘年的府邸故基,後由其子關平後裔世襲守護。是全國最早建立的關廟。

荊州關帝廟始建於明洪武年間,明萬曆時重建,清順治七年、雍正十年兩次重修並擴建。據清代《荊州府志》記載,當時關帝廟建築規模宏大,雄偉壯觀,建有頭門、牌樓、二門、儀門、正殿、三義殿、御書樓、崇聖祠,東西兩邊分別有東廊、三元閣、真武閣、鐘樓、鼓樓等。總佔地面積約五十餘畝,並置有良田、湖田共計四百餘畝。

日軍侵華期間,荊州關帝廟遭炮火襲擊,殿宇毀失殆盡。倖存有明萬曆年間栽植雌雄銀杏兩株(距今約六百年)、關羽青龍偃月刀、赤兔馬槽等珍稀文物。

1987年,在原關廟遺址上,按清乾隆縣誌載古關廟建築佈局圖樣,復建了荊州關帝廟。荊州關帝廟上方懸掛有清乾隆御匾“澤安南紀”;大殿正門上方,有清同治皇帝御賜匾額“

威震華夏”;殿內掛著清雍正御賜的“乾坤正氣”匾額。

全國關廟那麼多 更有前三聲名顯赫 荊州關帝廟憑什麼排第四

關羽雖然出生于山西,但年輕時並無名氣。後跟劉備、張飛等桃園結義,開始了創業之路。然道路走的很艱難,劉備無尺寸之地,關羽也就在誅顏良文丑之際嶄露頭角,後基本是一路逃亡模式,直至劉備在荊州落腳。

關羽今後的一生就與荊州緊密的結合在一起,關羽一生最輝煌的時刻基本都是在荊州。義釋曹操、夜讀春秋、水淹七軍威震華夏,直到後來的大意失荊州,等等一系列膾炙人口的故事,都發生在荊州。正所謂,荊州給了關羽舞臺,而關羽給荊州留下了故事。關羽在荊州鎮守十年,荊州稱呼關羽為“荊州市第一任市長”。

10月份,山西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佈會透露,按照國家文物局建議山西運城解州關帝廟將聯合河南洛陽關林、湖北荊州關帝廟和當陽關陵共同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關聖史蹟世界文化遺產”。

有國家文物局做背書。又看了上面這些介紹。

你覺得荊州關帝廟位列第四大關廟,夠格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