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歌苓《少女小渔》:青春的觉醒,离不开两种男人的助推

前言

《少女小渔》是我国著名旅美作家严歌苓的海外文学代表作,荣获台湾第三届文学奖短篇小说一等奖。

这部作品以移居海外的中国人为原型,严歌苓用东方内敛式的温情,写出了移民阶层孤苦艰难的生存,描述了移民们内心迷茫困顿的精神状态,以及孤苦凄凉或自强自立的结局。

在严歌苓的作品中,形形色色的海外华人形象如戏子般轮番登场,作者将一幅幅形态各异的移民生活画面展现在我们眼前。

但作为女性作家的严歌苓,一直致力于对人性尤其是女性这个群体的挖掘与书写。

严歌苓《少女小渔》:青春的觉醒,离不开两种男人的助推

《少女小渔》是严歌苓的早期作品,她以少女的视角来叙述,着重展现中国移民时代的女性,在男尊女卑思想禁锢之下的可怜可叹,同时,又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之下的自我觉醒的命运。

在《少女小渔》中,两个东西方男性的眼中,女性拥有两种标签,一种是玩具或工具,一种却是女性应该拥有的完整自我。

小渔在两种标签的游移之间,在东西方文化碰撞生活的对比之下,逐渐觉醒,走向自立自强。

那么, 少女小渔究竟怎样在自己的青春期觉醒呢?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少女小渔生命中的两个男人,是怎样成为小渔觉醒的推手的。

严歌苓《少女小渔》:青春的觉醒,离不开两种男人的助推

◆ 01《少女小渔》

◆ 小说和电影呈现的故事内容

《少女小渔》反映的是中国90年代移民潮的生活画卷:

在移民时代,中国人贪恋海外生活,想要长期居住,必须获得一张在所在国家合法居留和工作的证件——绿卡。

在各种各样通往绿卡的路途中,有一条捷径,那便是——与当地合法居民结婚。

大陆女孩小渔也是移民阶层的一员,为了获得绿卡,她在男友江伟的安排下与年届六十的意大利老头马里奥结婚,婚姻在三人中间,完成了一次最纯粹的利益交换。

在此期间,小渔面对男友江伟的嫉妒猜忌、马里奥的贫苦年迈,她的善良与包容都难以换来三人之间的理解和平静。

一张绿卡换来一段小渔和马里奥似有还无的忘年恋,或一段近似亲情却又超越爱情的温馨生活。

一张绿卡也换来男友张伟自私狭隘本性的暴露,和张伟最终的离去。

一张绿卡更重要的是换来了小渔青春的自我觉醒。

这是小说简单的故事梗概。

严歌苓《少女小渔》:青春的觉醒,离不开两种男人的助推

1995年,台湾导演张艾嘉用电影的语言,把短篇小说《少女小渔》改编为同名电影,张艾嘉执导,著名导演李安监制,刘若英倾情演绎影片。

张艾嘉比较擅长把女性的深层意识挖掘并呼唤出来,影片改编了小说的人物人设和某些故事情节,整部影片细腻委婉,娓娓道来,温情弥漫。

影片是刘若英的电影处女作,她主演的电影耐人寻味,生动地把小渔身处异乡的迷惘、孤独、失望,前期对男友的依附和后期低调的冲突与反抗,直至最后寻求自立时的坚强、积极、向上的形象拿捏的恰到好处。

因此,该片获得了许多荣誉:第40届亚太电影节最佳女主角,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音响。1995的老片在豆瓣也有7.9的评分。

小说的文字魅力和电影画面的呈现各有特点,都有可圈可点的细腻描写和精彩画面的定格,下面我们就只针对电影作品进行阐述和剖析。

严歌苓《少女小渔》:青春的觉醒,离不开两种男人的助推

◆ 02 电影《少女小渔》

◆ 少女小渔生命中的2个男人

电影不急不缓地讲着一个动人的故事。

《少女小渔》讲述了二十四岁的小渔和男朋友江伟,千里迢迢从中国大陆来到纽约。由于无法取得居留权,小渔在唐人街当非法劳工。江伟以学生身份来美,半工半读,为了摆脱困境,经人介绍,江伟安排小渔与一位年逾六十的意大利老头马里奥假结婚,希望小渔取得绿卡,两人能安定永久居住在美国。

故事就在假结婚的过程中发展,电影以小渔和2个男人的故事为两条线,交叉地描述着两个世界的生活,一个是老年人的慰藉,一个是青年人的爱情。

电影开篇呈现的是年轻人的爱情,小渔和江伟。

严歌苓《少女小渔》:青春的觉醒,离不开两种男人的助推

● 江伟和小渔

不在乎你的人,只是在用爱的名义叫嚣

小渔是个孤儿,从小被江伟的母亲收养,跟江伟一起长大。为了让江伟顺利完成学业,江伟的母亲把小渔偷渡过来,在生活上照顾江伟。

小渔习惯依附江伟生存,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江伟。

小鱼没有绿卡,是非法移民,只能在车衣车间,拿着最低的工资,做着最繁重的工作,为了躲避移民局的突击检查,她只好藏在墙壁后面,生怕被遣送回国,小渔像蝼蚁一样躲藏着生存。

只要和张伟在一起,小渔没有任何怨言。

江伟为了学业一直在忙,连饭都忘记吃,每天半夜还要到鱼市场打工,有一次,累的趴在桌上睡着了,连闹铃的声音都没听见,迟到了受到老板的臭骂,差点被解聘。 除此之外,江伟还有学校的功课要做,要努力拿奖学金,才能够维持在纽约的生活。

为了摆脱困苦的生活,大男子主义的江伟安排小渔与年近六十的意大利老头马里奥假结婚,希望小渔取得绿卡。

生存在异乡的边缘人,为了生存,他们只想在纽约有一个自己的家。

严歌苓《少女小渔》:青春的觉醒,离不开两种男人的助推

小渔对假结婚没有说不,被动接受着江伟的一切安排。

影片中当马里奥问小渔:为什么来纽约?小渔害羞地说出两个字:江伟。话语中有心甘情愿的顺从和爱。

当马里奥问江伟:那个女孩知道要跟谁结婚吗?江伟霸气地回应了一句:“she had no choice.”


江伟就这样安排着小渔,对小渔更多的是占有欲和控制欲,他从未考虑过小渔的感受,更别说征求小渔的意见,在他眼中,小渔就是他的附属品。

而小渔即使和马里奥假结婚,也会在下班后到菜市场买来一只蟹和江伟分享生活的快乐。但是江伟把蟹爪留给小渔,把蟹身留给了自己。

为了应付移民局的抽查,小渔搬去与马里奥同住,因为妒忌小渔为马里奥说话,江伟对小渔百般挑剔和指责,他根本不了解小渔,只会嫉妒、怀疑、猜忌甚至不忠。

而张伟则在小渔走后,隔壁刘明的女朋友进入了他的生活。由此,他留宿在别的女人家里,当小渔问他时,反而颐指气使地找借口责怪小渔,他不知道那天晚上,小渔在他们曾经的家等了他一个晚上。

面对江伟的出轨,小渔选择了隐忍原谅和无条件的信任,而江伟继续原来的生活,从未断过与刘明女朋友的联系,

在他的心中,小渔更像他手中一件听话的工具,小渔的一切付出都理所应当,就连两人在一起,也只是一种自私的占有。

江伟在心里从不了解小渔,也许不是不了解,而是从未想过去了解,因为他从来没有尊重过她的一切。

江伟或许是一部分男人的缩影,他们自私、蛮横、感情出轨,却无条件地占有最完满的爱。

幸好,小渔的生命中出现了另一个男人——马里奥。

严歌苓《少女小渔》:青春的觉醒,离不开两种男人的助推

● 马里奥和小渔

真正爱你的人告诉你生活的真相——it is you life

年届六十的意大利老头马里奥曾经是一名作家,理想主义者,坚持心中的正义,喜欢写批判现实的作品,参加过反越战运动,结果被关入监狱,之后的日子贫困潦倒,以赌博来麻痹自己,到头来只是为了打发时间。

与朋友喝酒,道出内心的话:“我是快乐的死人,你是不快乐的活人”。朋友说,事情总会解决,总会有办法。不管怎样,你至少还活着。

而马里奥不以为然。在一场赌博中马里奥输掉9000美元,为了还债,同意了假结婚。自此,小渔走进了马里奥的生活。

马里奥的生活一团糟,整体喝酒度日,深夜还徘徊在街道,无所事事。

为了应付移民局,小渔只能搬到马里奥家里住,房间破旧,烂了的灯泡,水电、锁无疑不透着马里奥凌乱无序的生活。

此时,电影交叉用东西方文化的音乐轮番播放,显示着马里奥和小渔相处的不协调。

严歌苓《少女小渔》:青春的觉醒,离不开两种男人的助推

小渔看到马里奥在杂乱的房间找着需要的东西,发现马里奥偷隔壁邻居的报纸,发现客厅不准时的钟表,晚上回来时过道烂掉的灯,种种不合时宜的镜头延展在人们面前。

善良贤惠的小渔希望找到两人相处的最好方式,为马里奥收拾了房间,发现马里奥写的书, 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

马里奥从超市回来发现屋子干净后却大发雷霆:“我花了十年时间才变成这样”。马里奥又把房间恢复到原来的凌乱中,小渔对马里奥不停说着“对不起”,在自己的房间无助地哭着。突如其来的变化让两人都猝不及防。

但因为小渔的到来,马里奥的生活有了变化。

马里奥凭着短短几周的相处就明白小渔:“她有她的方法”, 这是一个有着岁月经历和人文敏感的异国男子的话。

小渔按自己的生活方式活着,这种方式就是小渔的善良、容忍、善解人意、替人着想,这些深入骨髓的特质在无形中影响着马里奥,一个散发着清香的温柔女人介入他的世界,马里奥觉得自己变了。

人往往在进一步的交往中才能触动到内心真实的自己。马里奥连自己都没意识到他为小渔所做的改变。

生活潦草、贫穷混乱马里奥,在小渔下班晚归的时候,细心地为小渔拉亮通道灯的开关。

为了不让小渔迟到,马里奥修好了客厅的闹钟,让小渔备感温暖。

当马里奥再次和赖钱的朋友坐在街道的长椅上时,朋友问马里奥:你苦闷吗?马里奥轻松地回答:不。两个老头的背影坐在洒满阳光的长椅上,怡然自得地抽着烟喝着酒,画面没有了颓然,没有了寂寞,却充满温情和希望。

严歌苓《少女小渔》:青春的觉醒,离不开两种男人的助推

小渔为马里奥做中国菜,马里奥和她吃饭时,发现她说的关于中国人饮食那段英语说得非常好,他赞美着小渔和精心准备的食物,耐心的与他交流沟通,问她:谢谢怎讲?问她怎么到纽约的,当小渔说一切都是因为江伟时,

他明白了小渔来美国的目的,一切为了别人却从没有为自己。

为了配合移民局的调查, 马里奥到小渔打工的地方找小渔,在街上碰到撞到小渔的人,跟小渔学说中国话,为小渔出气。

马里奥也会精心准备晚餐红酒等小渔回家,并告诉小渔 “你不需要说对不起”“谢谢”,并告诉小渔 “你的决定要为了你自己的生命”,按着自己的想法去生活,尊重自己的生活。这其实是马里奥为小渔打开的最亮的一盏灯。

小渔和马里奥要准备移民局面试的问题,两人一起回顾自己一周在做什么。马里奥与小渔于夕阳下散步,聊天,晚风,桥和流水。周围皆是陌生人,但身边的人让小渔觉得安全和放松,马里奥告诉小渔:你没有什么要说对不起。夜色温馨美好,而言语坚定而又有力量。

马里奥开始写作,写作时也不忘阻止前妻丽塔锁门,小渔一夜未回,他就一夜写着文章等着小渔。

小渔在邮筒为马里奥卖回了报纸,马里奥在写他的故事,并告诉小渔:写完告诉你。

马里奥是懂小渔的,小渔一夜未归是得知江伟背叛了他,就跟马里奥说不想去移民局做最后的面试了,马里奥说了一句话:“如果这是你的决定,那么我就尊重你的决定,但不是江伟的,你也该在这时候学学,多尊重你自己,这是你的生命it is you life。”

严歌苓《少女小渔》:青春的觉醒,离不开两种男人的助推

小渔终于明白,人生不应该是为了别人而过。

最终,小渔和马里奥去了移民局,绿卡顺利地办下来了,马里奥看着并未因此快乐反而失魂落魄的小渔说:“你会原谅你的男朋友,如果你爱你的男朋友,就回去跟他结婚。我非常爱丽塔,但是那时太年轻,太不成熟,不懂得珍惜,但现在已经晚了”。

在马里奥这里,小渔明白了自己是独立的,值得被人尊重和关怀,而江伟不是生命的唯一。小渔也慢慢拥有了自主意识。

小渔要走了,马里奥开始收拾凌乱的房间,他还是要继续新的生活,但是搬报纸时却摔倒了。

小渔回来跟马里奥说再见,马里奥躺着看着小渔收拾着家,担心小渔发现自己不对劲,装作什么事都没发生。直到马里奥掉了东西,小渔才明白马里奥中风了。小渔要打电话,马里奥坚决不去医院,小渔无奈地一边收拾着东西,一边看着马里奥曾经写过的书,抱着书本不说话。

在这样两难的选择中,小渔最终做出了忠于内心的选择,陪伴在马里奥身边。


接到江伟打的电话,小渔恳请江伟待她照顾马里奥两天后再搬走,但江伟说他只等5分钟,小渔终于说出第一句违拗的话:“你别逼我”。

江伟来到房间门口待了会,没有敲门,小渔有些犹豫,但看到马里奥,这个永远的朋友躺在床上, 小渔做出了忠于内心的选择,陪伴在马里奥的身边。即使江伟在楼下猛按喇叭。但在急促的喇叭声中,小渔脸上有纠结,有迷茫,却也有释怀。

最终,小渔安静地把窗帘拉上,故事戛然而止,给人一个无以言喻的结尾。

严歌苓《少女小渔》:青春的觉醒,离不开两种男人的助推

或许是,当没有取得绿卡之前的那段和马里奥的美好相处,马里奥近似父亲又具体说不清楚的形象,让小渔在最终做出颠覆性的选择。

马里奥躺在生命即将逝去的夜晚,因小渔的留下露出孩子般的微笑睡去,当小渔看到马里奥脸上满足的笑时,江伟的形象便已然在小渔的生活中挂上各种荒唐的标签,没有信任、没有理解、充满占有和怀疑的爱,只能让人在认清真相后决然离去。

只有在充满善意和尊重的人身边,爱却会在心里常驻,直至生命的结束。

严歌苓《少女小渔》:青春的觉醒,离不开两种男人的助推

◆ 03电影《少女小渔》

小渔的觉醒

Love makes man grow up or sink down.爱,要么让人成长,要么让人堕落

曾经以为最好的给他才是爱的真诚,对他予取予求就能换回宠爱,直到现实给你冰冷一击才能认清事实:他只爱自己。

女性需要真正的觉醒,自信、自尊、自爱,才能确认自己拥有被爱的价值。

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交融,在这里,让小渔的个人自主意识全面觉醒。

马里奥对小渔的尊重无疑唤醒了小渔的自主意识,让小渔改变了以往对江伟一味的爱慕,开始重新审视这个男人是否值得自己去托付真心。


每个女人,在内心深处都都有小渔一般的温柔、隐忍、善良和自我牺牲。

但是几千年的历史上,却只留下了男尊女卑的思想以及对女性权利的鞭笞,这让生活在其中的人,开始反思这个由男女共同构建而成的社会下,女性的权益与出路。

女性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在时代的生活中,女性或受环境的牵绊,或被命运所左右。

青春令人讨厌?但是总是令人迷惘。选择一个值得爱的人,需要让我们自己做决定,我们终究,还是要为自己而活…

小渔的心灵成长:从心理上的少女蜕变为一个独立女人,她的故事让我们看到,喜欢他人而不丧失自我,人生的旅途不过是为了发现自己

爱情对于一个人的确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珍贵存在,但是倘若喜欢一个人就要为之牺牲自己的尊严和个性,那么这样的爱情又有什么意义呢?

真正能活出自我懂得自尊自爱的人才不会低到尘埃里,曲意逢迎无法收获甜美的爱情。

对爱不盲目,不依赖,当所爱之人不值得自己爱时,能及时审视自己的感情,也许这才是电影美好的原因。

● 总结

张艾嘉在谈及电影《少女小渔》时说:这是她最喜爱的作品之一,她觉得影片让她感受到,每个人都卡在生活的某个边缘,对什么都不信以为真,对什么东西都会保留一个质疑的、侧目而视的姿态这是一种让人清醒看待人生的状态。

在严歌苓卷帙浩繁的作品中,我们看到最多的是裸裎人性的残酷,时代的悲怆。但在人的冲突与倾轧,爱与恨的纠缠与撕扯中,更有人性温暖的光辉,有历尽劫难后的希望复苏。

《少女小渔》这部电影,不仅仅给人们带来青春的朦胧清纯的回忆,以及那个年龄对美好的感受与执着,而且,在电影语言和画面切换的故事中,不局限于各种人物的小世界,而是在观众面前呈现一部关于“成长”、关于“活出自我”的电影。

最重要的是,让人们明白:

世间唯有善,才是人性里最无法被隐遁的华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